2023年科技经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范本

时间:2024-09-01 14:52: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科技经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范本(2022年),供大家参考。

2022年科技经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范本(2022年)

科技经信局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范文

  局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科技经信局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一、党建工作推进情况

  (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全体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纪律要求进一步严明,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群众意识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努力方向进一步明确。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局党组对党史学习教育启动早、谋划深,及时召开局动员部署会议,审议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加强督促指导、强化宣传引导、力戒形式主义、坚持统筹兼顾,确保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今年以来,党组专题研究党史学习教育工作5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讨论10次。

  二是严格对标,深入推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多层面学习,确保了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达100%,同时,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强国等载体,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截止目前,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3次,组织学习研讨交流15次,基层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3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切实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引导全局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是为民(企)服务,办好实事。坚持学习实践同步推进,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坚持多渠道问需于民(企),深入调研抓实问题、为民(企)服务解决难题、建章立制督办问题。今年来,开展调研86次,走访群众(企业)数900人次、收集问题或建议56条、为民(企)办实事解决问题数35个。同时,以“学党史,守初心,勇创新,促发展”为课题,开展“实党史教育,强服务能力”业务比武练兵活动,进一步强化业务水平培养、提高服务企业能力,把学习成效真正体现在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上。

  (二)切实抓实抓牢意识形态。

  一是加强责任落实。局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党组会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辨析思想领域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二是注重宣传引领。加强对外宣传,积极撰写上报各类新闻、信息稿件,今年以来,共撰写各类信息、新闻稿件240余篇,并多次被日报、《信息》和“发布”采用,营造了我区工业领域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为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三是筑牢阵地管理。深入实施“四千”工程,开展企业大走访,深入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虑,通过“政策送上门”、“为企办实事”等形式,拉近与企业家的距离;通过开展“三榜”评比、组织企业家开展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等多种形式,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和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四是强化保密工作责任。组织开展《保密法》专题培训,观看保密警示教育片,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层层压实保密责任,确保了各项保密工作决策部署贯彻到位、落地生根,切实把保密规定当成不能跨越的“雷池”、当成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二、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规上工业产值。11月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速全市排名第四;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增速全市排名第四,较上月前进一名。

  2.工业投资和技改。11月单月完成工业投资1.01亿元,累计完成13.12亿元,同比增15.5%,增幅全市排名第四;单月完成技改投资0.98亿元,累计完成13.06亿元,同比增19.8%,增幅全市排名第四,较前三季度前进一名。

  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月当月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4亿元,累计完成117.8亿元,同比增长24.6%,增幅全市排名第三;11月当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累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增幅全市排名第四,与上月持平。

  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基础夯实,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

  一是推进产业发展新格局。强化“小升规——规上企业上台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建设,动态调整培育库。今年来,新增规上企业4户,新增产值超5亿元企业1户(锦峰)、超10亿元企业2户(新远);36家企业获批入库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56.5%,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家,截至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47家。

  二是加强工业经济稳运行。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用电、营收、税收等指标的监测分析,以《工作提示单》、《工业》形式个性化精准指导各乡镇,力促同频发力,共推指标进位,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

  (二)项目引擎,转型升级按下快进键。

  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全年滚动实施的“四新”技改项目59个,截至目前,徽客坊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项目、谷捷IGBT铜底板扩建改造项目、瑞亿地板装饰用PVC压延薄膜技改项目等28个项目竣工投产,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加速推进“机器换人”。鼓励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在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软包装等重点领域实施“机器换人”,截止目前,完成机器换人项目30个,实际投资4.3亿元,分别为谷捷、锦峰、优冠、瑞亿、鑫友、康馨和江淮工贸等企业,节约劳动力613人,增加效益3.2亿元。

  (三)科技赋能,创新融合跑出加速度。

  一是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关键技术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在徽落地转化,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区域创新活力。今年来,滚动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个,其中新签12个。通过公开邀请征集等方式,第二批10名科技专家正式入库并上线运行,我区科技专家库有效专家达42人,为企业在技术壁垒攻关、转型升级改造、项目立项申报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撑。全区2020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与GDP之比)为3.31%,高于全市平均2.06个百分点,居全市首位,高于全省平均1.0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二是做实做强创新平台。广泛征集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成果研发、转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征集19家企业技术难题共26个,推荐泰达、向荣、精工、金石木、锦峰5家企业申报“海聚英才·揭榜挂帅”项目。完成技术合同登记共60个,其中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为5556万元,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为2498万元。新诺精工获得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向荣新材料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丰乐谷“大球盖菇生态资源化高效利用秸秆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获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立项支持。

  (四)服务暖心,助力陪跑最后一公里。

  一是“三品”建设成果丰硕。华惠科技跻身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国家队;新诺精工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金石木被评为省高成长型小微企业,沿浦金属的全自动总成生产数字化车间、精工凹印的绿色软包装凹印版辊制造装备数字化车间、新诺精工的加工中心关键结构件制造数字化车间3个项目评定为省数字化车间,金石木高性能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和东远高强度芳香族聚酯微孔发泡材料获得首批次新材料,华惠科技、神剑新材料、新诺精工、向荣新材料、中泽新材料5户企业获得省级新产品认定。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华佳表面获省级“绿色工厂”认定。恒泰科技、锦峰实业等5户企业获评第七批省级节水型企业,全市占比第一。

  二是对上争取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对精工凹印、神剑新材料2户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拨付国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共404.2万元;26个企业30个项目获得2020年市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补助773.4万元、47户企业获得2020年度市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438.21万元,21户企业获2020年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补助资金80万元,预计今年的对上争取将创历史新高;同时,及时兑现2019年度区促进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023.27万元、人才政策补助89.26万元,资金的到位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支撑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五)防线筑牢,安全生产吹响集结号。

  一是做好企业安全生产指导工作。切实履行非煤矿山行业管理职责,会同应急、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开展全区非煤矿山综合整治,检查8次,发现问题25处,全面清查本区域内非煤矿山企业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并要求限期整改及时销案。牵头负责第四包保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月度隐患检查和整治督查,突出重点时段和重点企业,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项检查10次,检查企业89户,发现隐患196处,现场整改195处,限期整改1处。

  二是扎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七进”宣传,今年以来,共开展宣传活动10次,累计发送各类科普宣传资料700余份,接受咨询70余人次,不断提高了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压实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现场工作“旁站式”监管责任,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根据地震安评实施方案按时按质完成所有区评任务,推荐文峰学校申报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富溪乡碣石村被授予“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多变,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境外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全国各地“限电”政策造成上下游产业链极不稳定,我区企业用电量负荷受限,企业生产不稳定,部分生产停滞,导致订单延期无法正常发货。

  (二)关键要素掣肘依然明显。对首位产业的要素支撑严重不足,受土地、环保指标、高层次人才等要素限制,影响企业发展;融资结构和金融服务不完善,金融产品发挥作用不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存在;扶持政策相对周边地区已无优势,无法形成政策高地,亟待优化。

  (三)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部分企业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无法正常运营,甚至面临退规,龙头企业“一枝独秀”,雁群效应不明显,新建小微企业成长缓慢,上规工作成效甚微,难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发展后劲略显不足。

  (四)企业创新能力仍显薄弱。企业向高新化推进、产品向附加值延伸的速度偏慢;部分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高企后续发展支撑乏力;产学研合作范围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自主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五、2022年工作谋划

  (一)目标任务

  预计可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新增规上企业5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户以上;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以上;全年实施产学研合作协议30个以上,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3.35%以上。

  (二)主要举措

  1.抓产业壮实体,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一是紧盯永新新材料、万博雷森复合材料、弘圣科技、新达装饰材料、风芯材料等基础好、成长性强、正在建设中的优质企业重点培育,加大帮扶力度,不断壮大工业队伍,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5户以上。二是持续推进高企“三年倍增”计划,强化“规上企业高企培育库——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建设,继续深入挖掘一批成长性好、知识产权成熟的小微企业及入库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推进恒泰新科、天马铝业、明杰新材料、尚傅科技、萨洛凯门窗等企业高新化进程,持续科技赋能,推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2022年入库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以上。

  2.抓项目促升级,提振产业发展动能。一是鼓励华惠、神剑、新诺、谢裕大等企业提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制造系统应用,不断提高传统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22年,继续实施“四新”技改项目50个以上,确保20个以上竣工投产;力争新增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1户;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个;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户;入选全省“五个一百”推介目录2个以上。二是进一步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建立高成长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形成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力争全年新增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以上、省级“工业精品”、装备制造“首台套”各1件。

  3.抓科创挖潜力,提升企业发展活力。一是鼓励企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集中资金、人才、项目相结合,推动科研出成果、转化出效益,力争全年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以上,其中与沪苏浙高校院所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4个以上。二是鼓励企业与高校异地共建研发平台和实验室,行业龙头企业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创新研发平台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核心引领和资源载体作用,助力全区科技创新和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力争2022年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个以上。

  4.抓服务强保障,提调经济发展引擎。一是认真落实各级各类扶持政策,发扬“凡项目必夺,逢资金必争”精神,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掌握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确保我区在工业、科技领域各级各类专项资金争取中所占份额继续保持全市第一。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四千工程”为契机,强化升级“四送一服”,切实扛起“工业强区”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趋势,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科学施策、强化督导、帮扶解困,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深度分析,提高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能力水平,高水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开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推荐访问:科技经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范本 工作计划 范本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