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次中秋节心得体会例文5篇
供销社2023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报告参考xxxx年,县供销社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二十大精神,始终把意识形态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同步抓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强化领导班子政治担当,强化机关干部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凝聚起了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有力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各项工作落实见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过一次中秋节心得体会例文的文章5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过一次中秋节心得体会例文篇1
“大城市,更思乡”“走过了那么多地方,最远的月亮还是在家的方向”……穿梭于城市车数马龙中的游子,对团圆有更深刻的领悟。如何释怀“团圆的中秋节却不团圆”的缱绻心绪?互联网时代的当下,给出中秋节另外一种“打开方式”。“云上过节”不仅传承了人们节日的美好祝愿,也通过线上分享、大小屏幕互动的方式为人们带来别样的体验。从中秋赏月的“小切口”入手,推出可读性、沉浸感、引导力强的多样态“走心”产品,如举办“中秋赏月直播活动”“网上晒中秋圆月”“灯火话诗章”等线上互动活动,将中秋节温馨感拉满,使“千里共婵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实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感互动。
过一次中秋节心得体会例文篇2
过去,每到中秋,月桂飘香,几块月饼,用一张食品包装纸包裹,再加上一方红纸捆扎起来,既简易,又喜气,更香甜。月圆饼圆,一家人邀明月享团圆,其乐融融。走亲访友,一提月饼礼薄情义重,喜气洋洋。但不知何时起,月饼却变了“样”、坏了“味”,过度包装掩饰了其纯真美味,而“天价月饼”则是令人望而生畏。单说其奢侈浪费行为,与我们今天的社会文明风尚实是格格不入。同时,月饼过度包装也会给我们的绿色低碳生活带来影响。一句话,月饼是用来吃的,包装简约绿色,物美价廉,只有让其回归节日食品属性,才能吃出舌尖上的美味,让传统佳节更显美好,更提升民众的幸福获得感。
过一次中秋节心得体会例文篇3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一轮皎洁的月亮。中秋节盛满了文化记忆和精神认同,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宝贵契机。网络过中秋,这细细的网线,一头连接着千千万万的闾里百姓,另一头连接的是历史的赓续、文化的传承。网络中国节以图文、短视频、动漫、小程序、海报等多种形式,推出制作月饼、猜灯谜、扎制传统兔子灯、赏桂花等融媒体作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经典与原创新编交替上演,让人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感受美到极致的中秋诗词。赏月直播活动通过国风歌舞、创意音诗画等多种节目形式,在新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融合外景拍摄、虚拟制片于一体的场景营造,通过实时的交流互动,使人人转变成信息参与者、发布者,让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体验,在品味月饼时能一眼穿梭千年华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发展。
过一次中秋节心得体会例文篇4
节日是什么?我们之所以需要节日,就是因为它能够唤起共同的民族情感。今年的中秋与国庆双节同庆,是团圆与庆典的完美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网上中秋节将个人情怀与家国意识融于一体,通过讲深红色传统,以爱党爱国的深情表达,激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把对美好生活的感恩变成奋进的动力。通过讲述驻守边疆的战士、医生、警察、环卫工等节假日坚守岗位的人物事迹,为中秋节赋予“和”的含义,将“团圆”延伸为家国之爱。通过转化发掘历史名人和民族英雄的新时代精神内涵,讲好中国故事,让家国情怀成为中秋节的“强音”。网上中秋节有着说不够的“花好月圆”,引导群众在家风家教之中厚植家国情怀的底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红色家风中汲取养分,使家庭真正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基点,在家风家教之中不断厚植家国情怀的底色。
过一次中秋节心得体会例文篇5
中秋之所以未曾随着时间的冲刷而掩埋于历史,在于它以家庭为主体、以国家为载体,以和谐为基调,以共享为福祉,创设了一种合家团圆、举国同庆、民为邦本、国运昌盛的多元而人本的家国理念。中秋节的前世今生,有国家意志对民间风俗的认同与参与,从初于周、兴于唐、定于宋,到盛于明清,一路以文明传播为内驱力,以文化构建为外推力,将个人情怀与家国意识完美契合,演绎出生动丰富、自由婉转的家国理念。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2008年开始,中秋节成为中国人的法定节假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统节日文化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节日,特别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中秋等传统节日,堪称民族文化记忆“活的灵魂”,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文化中国的代表性“表情”。立足这样的时间节点,金樽对月、抚今追昔、共享盛景,给人的记忆最深刻、最鲜活,最能促人在思考中品味传统节日的价值意义,并使之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文化基因。正是这样的记忆与基因,悄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影响着一代代人朴素的道德认知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