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建聚合力”工程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23-05-09 08:50:07 来源:网友投稿

.b1{white-space-collapsing:preserve;}.b2{margin:1.0in1.25in1.0in1.25in;}.s1{font-weight:bold;}.p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党建聚合力”工程经验交流材料,供大家参考。

2023年“党建聚合力”工程经验交流材料


**市委组织部始终紧扣中心工作抓党建,结合“党建聚合力”六大行动,创新开展“强党建·宁聚力”工程,坚持强基赋能,注重示范引领,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的能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工业强市迈出坚实步伐。深入推进全省两新领域“党建引领、助力千企”行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两新组织发展优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一是实施聚心工程,提供精准服务、加速深度融合。牢固树立“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思路,向**市466家两新组织派驻240名党建指导员,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社会组织全覆盖,点对点开展政策理论宣传、组织建设指导、企业发展服务、营商环境监督,累计解决企业供电、员工子女就学、道路建设、招工招聘等问题1170件,构筑了服务有温度、帮扶有力度、融合有深度的政企发展共同体。二是实施聚力工程,推进两个覆盖、增强发展动能。**市新成立了“小个专”党委、物业行业党委等一批两新党组织,特别是重点创建了两个产业链党委,其中**经开区食品产业链党委涵盖25家企业,产值达120亿元;**高新区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党委涵盖17家企业,产值达347亿元。园区党组织覆盖面不断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以储能材料、工程机械、智能家电和智能硬件为主导的三大产业链优势地位逐步凸显,进一步为**园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激发了新活力。三是实施聚智工程,构筑政策洼地、打造人才高地。实施制造业“高端产业人才倍增计划”,在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的基础上,统筹**市本级财政资金对新引进来宁人才进行叠加奖补,通过释放政策红利,进一步加速人才集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目前,**市有高层次人才82名、博士100余名、硕士近2000名。

二、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开展“四联五到位”民情大走访。结合省委党群连心“五个到户”工作机制,通过实施市领导联乡镇(街道)、市直部门单位负责人联村(社区)、乡镇(街道)干部联组(网格)、党员干部联户的“四联”机制,做到政策法规宣传到位、社情民意了解到位、群众诉求收集到位、矛盾纠纷化解到位、镇村履职监督到位等“五到位”。一是全方位统揽凝聚各方合力。将“四联五到位”作为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领导体系,结合网格化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乡街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最大限度统筹各部门各单位力量,形成全市基层社会治理“一盘棋”的新格局。在统筹党员干部力量的同时,推动基层党组织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楼栋长、村(居)民小组长和社区志愿者等群体,纳入到联户力量中来,在基层党组织的指挥调度下开展工作,成为推进中心工作、开展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二是全覆盖推动党员联系到户。坚持四级主体联系四级网格,搭建“党建引领、多元互动”的四级联动体系,按照“就地就便、就近就熟”原则,推动3.7万名余党员干部深入联系全市29个乡镇(街道)、278个村(社区)、2680个组(网络)、48万余户,按照1人联系10至15户的标准,逐一明确联户对象,做到一月一沟通、一季一走访,确保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管。三是全链条构建问题解决闭环。充分发挥联户人员、联组干部、村(社区)三级主体作用,各负其责抓好网格内一般性问题的解决。对于村(社区)层面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启动“乡街吹哨、部门报到”程序,向上级部门寻求支持。通过走访收集、分层过滤、靶向“吹哨”、“应哨”攻坚等举措,搭建从源头到末梢的完整治理链条,实现民生问题分层次、全链条、闭环式解决。工作开展以来,累计解决群众各类问题2万多个,推动全市信访总量较往年减少30.2%,“12345”政务热线投诉量同比减少28.9%,综治民调排名大幅跃升,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信访“三无”县市(区)和首批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三、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的实施方案》,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要发力点,统筹推进,精准发力。一是坚持市域统筹,健全制度措施。出台集体经济“五个振兴”十大专项行动方案,每项行动明确一名市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强化镇村两级书记主体责任,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作为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乡镇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二是强化队伍支撑,充实一线力量。坚持建强村级骨干队伍,结合村级换届全面优化村级班子,全市村(社区)干部平均年龄41岁,较上届下降3.5岁,每村保证有1名以上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大专及以上学历1293名;360余名致富能人和返乡人才进入支村“两委”班子,占新进班子成员的53.4%。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等选派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全覆盖工作,向140个村(农村社区)派驻工作队140支331人。强化人才培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809名。全面释放党员致富带头能力,将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吸收为党员,将优秀党员发展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党员带头创办领办合作社1000多家。三是注重示范引领,发挥带动效应。着力打造土地合作经营型的“鹊山模式”、产业发展型的**乡**村、乡村服务型的**镇**村、资源利用型的回龙铺镇回**村、物业经营型的**镇**村、文旅融合型的**乡**村等六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2021年,全市各村(社区)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其中40个村(社区)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12个村(社区)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

推荐访问:党建 经验交流 聚合 “党建聚合力”工程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