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完整),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接续奋斗成功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其核心词汇“中国式”彰显了中国的现代化是自主现代化。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和不断走向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走自己的路,党始终强调现代化建设可以学习其他国家成功经验,但决不能照搬,决不能脱离自己的国情。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和主要任务,党确定了合理的现代化目标并作出恰当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坚持中国道路并不断开拓创新,成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路。
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磨难,在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中国被迫开启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近代对现代化的探索,从洋务运动到改良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均以失败而告终。这种被动现代化的失败告诉我们,没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独立,就没有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的权利。中国共产党人在反思中国近代现代化失败教训中,认识到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摆脱被动受制的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现代化建设扫清了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改革开放后,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现代化”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借鉴别国经验特别是苏联经验和把握中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对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步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国情,毛泽东提出要大力发展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实现工业化的设想。1953年6月,党将“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纳入过渡时期总路线,这明确表达了中国的工业化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界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本质属性。1953年12月,在中宣部发布的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明确工业化的基础地位以及和其他方面现代化的关系,提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这时虽然对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容还没有用“四个现代化”来描述,但这一表述提到了现代化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在内容上和“四个现代化”是基本一致的,可以看作“四个现代化”相关内容的最早提出。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提出中国在经济上文化上是落后的,要力戒任何浮夸和骄傲,学习他国先进经验,通过几个五年计划,“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摆脱落后和贫困的前提,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关于“四个现代化”内容最早的明确表述。“四个现代化”的提出,总体上基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摆脱社会整体贫困落后面貌的目的。但这时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在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是作为国家发展总体目标来使用的,四个方面也不是并列的关系,国家的总体发展目标依然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工业现代化特别是发展重工业当作其他三个方面现代化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基础和保证,强调“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
之后,党在现代化探索中注意到现代科学文化对于现代化的重要性。1956年1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强调了科学对于巩固国防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指出有了先进的科学,“才能有巩固的国防,才能有强大的先进的经济力量”。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水平而奋斗。1957年2月,毛泽东从人民民主专政目的的角度论及了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内容涉及“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这是毛泽东首次提到科学文化的现代化。在1957年3月,毛泽东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这里没有再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是因为交通运输业是以工业为基础的,它本身就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957年8月,周恩来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说明,提出工业包括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要先行但要全面安排的思想。鉴于当时世界发展的和平趋势,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周恩来提出国防工业要放慢一些的思想,这时就没有再提国防现代化建设。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国防现代化重新被重视。1959年,毛泽东提出要在“三化”即工业、农业、科学文化现代化上,“加上国防现代化”,党依据发展的实际调整现代化的内容,不仅说明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概念,也体现了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1960年1月7日,毛泽东明确使用了“四个现代化”这个词:“是不是公开讲八年内完成四个现代化?可以考虑,内部要讲”。之后,在党的文献中不断出现“四个现代化”这一专门用语。1963年1月,周恩来将四个现代化描述为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提出“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科学技术当作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关键要素。另外,关于四个现代化的表述和原来的表述相比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用词上的调整,用“科学技术现代化”取代“科学文化现代化”,从词义上来看,用“科学技术现代化”更贴切;
二是顺序上的调整,将农业现代化置于工业现代化之前,将科学技术现代化放到最后,这样调整主要是与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一致和凸显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将上述“四个现代化”作为战略目标提出来,这也是在政府文件中首次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之后,关于“四个现代化”内容的规定除顺序外没有再进行调整。此外,周恩来在大会上还提出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分两步走完成:第一步是大致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是再用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党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关于“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的安排,在现在看来,尽管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不够全面,现代化实现的时间表设定得过于乐观,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有这样的认识并作出这样的安排也实属不易,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一时期,面对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党明确提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只能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缺乏更多可借鉴的经验,一开始主要是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毛泽东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实现了由学习苏联到以苏联为鉴的转变,注重依据中国国情来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论十大关系》就是在现代化建设上反思苏联经验和结合中国国情深入思考的结果。这一时期的伟大成就是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根据中国实际规划了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并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展。虽然这一时期因经历的特殊困难和曲折使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放缓,但“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成为团结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邓小平强调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不适合中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而且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不能定得太高,要从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个穷国的现实出发。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命题。这里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最初是作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同义语来使用的,是在继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构想的基础上,强调现代化必须要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了对中国现代化的科学定位。这一时期关于“四个现代化”的内容表述也发生了顺序上的变化,将工业现代化置于农业现代化之前,如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部分用了同样的表述,“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将工业现代化置于首位,将现代工业看成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党对当时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把握,反映了党对现代化认识的深化。此后,随着实践的发展,党认识到现代化不应该局限于这四个方面,认识到用“四个现代化”来描述国家总体发展目标已不适宜,到党的十三大以后,在党的文件中“四个现代化”这一用语逐渐被更具包容性和更宏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所代替,现代化在内涵上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邓小平多次提出我们要对国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无论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还是目标实现的时间表都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基于此,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命题,明确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不能忽视两个现实:“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979年12月,邓小平用“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之家”这个概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小康”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有生活安康、安定之义,后来被当作仅次于“大同”社会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邓小平借用“小康”一词作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愿景,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契合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之后,党不断深化对小康社会的认识和思考,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小康水平”定为20世纪末中国要达到的经济建设目标。1984年3月,邓小平提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还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任务很多很复杂,要统筹安排好各方面的关系,如经济与教育、科学、法律等的关系,“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认为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支撑,还特别强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可以说,强调发展经济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从根本上抓住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也在不断调整。1987年4月,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第三步的目标是在21世纪用30年到50年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同年8月,邓小平重申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这一规划是邓小平基于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来的,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和“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并把第三步实现时间具体到21世纪中叶,目标定位为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21世纪的目标,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作为第一步,第二个十年作为第二步,第三步目标是到“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被称为新“三步走”战略,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的细化安排,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正式形成,从原来的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现代化发展到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拓展了现代化的内容。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21世纪的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2006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中增加了社会层面的内容,现代化布局变为“四位一体”,另外在提法上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替代“社会主义国家”,加上了“现代化”一词,更加凸显了现代化是国家的战略目标和中心任务。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为明确地提出现代化建设的“四位一体”布局,还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在200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生态文明被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方面的基础上,又加上建设生态文明,初步形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
这一时期,鲜明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命题,强调现代化建设必须符合中国独特的实际,强调必须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实践中成功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的自主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形成和发展的,突破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认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坚持独立自主,又不僵化、不封闭,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现代化浪潮之中,以开放的心态从人类现代化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在改革开放中释放了现代化发展动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国家总体实力的增强,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也根据发展的实际进行了升级,提振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时代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中国式现代化放在时代之变和民族之跃相统一的大局中来筹划,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蓝图,对现代化建设的内涵、目标定位、战略规划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
1.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在现代化建设目标中增加了美丽目标,突出了现代化建设的绿色取向,向世界宣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全面概括,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这一概括,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全新的概括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全面性、和平性特质,为世界现代化开拓了新境界。党除了对现代化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外,还对不同方面的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在经济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政治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创造性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制度保障。
2.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的新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依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发展条件的综合判断,提出推进现代化的新部署,分为两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的第二个阶段的目标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于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新战略安排,不仅把原来提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而且对“基本实现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特征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绘。为落实这一战略安排,也是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即将完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二十大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这些新的战略安排既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前瞻性,体现了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和阶段性目标的有机统一,又有强大的激励性,振奋了精神,凝聚了力量,续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3.更加明确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旨归。新时代对现代化建设的新部署,进一步明确现代化是为了人民的现代化,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的“两步走”战略,无论是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中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还是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本质要求、目标、重大原则等方面再次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同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4.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9个方面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论述清晰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方向道路,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性、多维性和全面性,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独特性,将中国式现代化落脚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表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伟大胸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人间正道。现代化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才能经得住重大考验,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些重大原则,是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明确了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路径,为不断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两个大局”,着眼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对中国式现代化谋篇布局,在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战略规划、目标定位、价值旨归、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论断体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对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规划更加清晰,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现代化观,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现代化建设面临更多困难和更大挑战,中国共产党以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党所具有的卓越的组织领导力、广泛的动员力和改革创新力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担当起这个历史重任。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表明,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百余年来,党带领人民通过接续奋斗,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任务,积极谋划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战略部署,对现代化建设目标规划实现了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升级,战略部署也实现了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到“新三步走”再到“新两步走”的转换,充分体现了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卓越的领导力。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关于现代化建设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的调整,既具有连续性,又呈现出递进式的特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以贯之,保证自觉接力,能够长远地进行现代化规划和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形成强大“接力”。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现代化持续推进、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二)坚持走自主现代化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自主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而是坚持“两个结合”成功开创的自主现代化之路。党注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了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实现了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百余年来,无论是现代化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拓展,还是现代化建设目标战略安排的升级转换,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完美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滋养。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多方面是相通的,坚持二者的结合,会使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出传统文化底蕴和深度的文化自信。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把民生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是相通的;
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先哲追求“天下共富”的社会愿景与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是相通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相通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创新的民族,“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创新思想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是在创新中求发展是契合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康”“大同”的理想社会目标的称谓,和马克思主义追求美好社会的价值取向是相通的,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描绘提供了依据。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正是坚持“两个结合”,才走出了适合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之路。
(三)坚持人民至上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人本逻辑而非资本逻辑的现代化,将人民立场贯穿始终,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作现代化目标,克服了资本逻辑下资本野蛮扩张造成的多数人贫穷少数人富有及由此导致的种种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在20世纪末要使中国达到小康水平,以及提出让人民享受经济、政治、法制、社会、教育等全方面的现代化,都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江泽民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胡锦涛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脚点都是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这充分彰显了现代化建设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人的现代化融于整体现代化建设中,重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探索,突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价值地位。
(四)坚持全面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系统的现代化,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规律决定的,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现代化观,经历了从关注经济现代化、两个文明一起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转变。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彰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文化建设方面,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定文化自信,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始终以民生为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发展成果共享。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美丽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坚持绿色现代化之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关注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有效破解了西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贫富分化、劳资对立、经济动荡等困境,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而非霸权主义的现代化之路,与西方现代化模式有根本区别。西方的现代化多是建立在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基础上,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的,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还向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输出自己的现代化模式,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动荡、社会混乱,落入发展陷阱,错过了发展的机遇。中华民族有爱好和平的文化基因,中国人民也深知“和为贵”思想的可贵,中国始终秉承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原则。在国家实力增强后,面对西方国家不断炮制“中国威胁论”,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永远不称霸”,超越了“国强必霸”的逻辑。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敌人封锁包围的外部环境,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地发展农业、工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初步基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党带领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坚定地走和平发展而非霸权主义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尊重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既发展了自身,又促进了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六)坚持开放包容
中华民族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民族,开放包容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和合”理念,表达的是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的价值取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原则,表达的是互相尊重、互不干涉的原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注重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合作,不排斥人类文明成果,不断吸收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文明进步、人类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与世界文明成果的良性互动。我们注重吸取人类文明成果,但也绝不允许其他国家把其发展模式强加于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会坚持与世界的友好和平交往,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中国现代化的成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多了一种新的选择,但我们并没有将自己的做法强加于其他国家,而是强调现代化没有定于一尊的模式,“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也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赞誉。中国共产党构建的现代化思想体系和拼搏奋斗的轨迹,不仅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新貌,而且形塑了世界现代化新格局。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要求的新概括为中国继续推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将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建设“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处理好大与实的关系,既要不断满足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要在世界舞台上承担起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现代化建设中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注重物质文明的发展,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又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发展,坚持文化自信,在全社会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打造优美生态环境的绿色现代化;
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要处理好国内事务,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又要具有世界眼光,推动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谋求世界文明的共同进步。中国将继续走自己的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也必将会进一步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使中国成为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贡献者、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