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莫高窟作文600字大全五篇材料,供大家参考。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天王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以下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
走进莫高窟,我们走进了过去的敦煌,走进莫高窟,我们走进了河西走廊的悠悠岁月,走进莫高窟,我们走进了古中华精致工艺历史的滚滚长河……
是那脚下踩着的石砖,让我们走进了历史:有的很完整,上面雕刻着精致的纹样,让人忆起古人民用简陋的工具和自己的双手,反反复复地劳作着。还有的有部分破损,原本尖锐的破损处被岁月磨圆了棱角,是不是曾经战乱的铁蹄将它打破。
是那精致的壁画、雕塑工艺,让我们走进了历史:那先用木架固定,再用泥打出模子最后用颜料涂色的工艺让人不由得拍手称赞古工匠的智慧,那丹青妙笔勾勒的图样极细腻如绣花针落地,笔锋由浓转淡间让人不由得遐想曾经老工匠们拿着笔灵活地转着手腕,那随着光照而逐渐变化,最终顿悟展露笑颜的佛像,让人惊叹,他们的身上传承着古老的制作手艺和工匠精神。
是那别国的器皿纹样,让我们走进了历史:那释迦牟尼的眼中闪烁着耀眼的光,是西域的琉璃珠,那菩萨衣裳上多姿多彩的西域纹样,青墨丹红点缀、涂抹间,满是当年汉族对外贸易、经济的盛况,哪怕是颜料,也是蓝宝石、青松石制作而成的。
是那摇摇欲坠的木房和后世的修缮,让我们走进了历史:那破旧的木房岌岌可危,岁月的尘已经盖满,那是百年前的虔徒所修建的,那壁画上的千人佛,内外不同的画风,那原已褪色的佛像被一笔一笔仔细的重新上色,是多么坚定的信仰啊!
走进,是用车一米一米地驶进,是用脚一步一步地迈进,是用心一点一点地靠近。
走进历史,是心灵的对话,更是跨越时空的凝望。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佛教圣地,历史悠久。
进入莫高窟的大门后,就能看到一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木塔,名叫“九层楼”,它的高度也真的有九层楼那么高,虽然外观是一座木塔,但里面被包着的全是大大小小的佛洞。
首先,我跟随人们的脚步,来到了一个名叫“卧佛洞”的洞窟。走进黑漆漆的洞窟后,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释迦牟尼佛双目微闭,嘴角上扬,头枕着右手,神态安详地侧躺着,显然已经涅盘。再看看他的七十二个弟子,有的神情悲伤,嚎啕大哭;有的若有所思,微微笑着,似乎从中悟到了什么;还有的已悟得真理,就双手合十,闭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大概是对师傅的举动表示赞同吧……
顺着路,我又参观了一些较小的洞窟,里面大多是慈眉善目、普度众生的菩萨;还有一些面目狰狞、手持宝剑的天王。
看完这些内容题材大都相同的洞窟后,我快步走了一阵子,顺着台阶,下到了一个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窟里。借着微弱的亮光,可以看见墙上画着的五彩的壁画,这些壁画应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多是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好像缺乏一点故事性;而第二种的内容就丰富了许多,除了画景、描境以外,还加入了民间以及佛教流传的故事;第三种出现了揭露当时社会的题材,显示出了雕刻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情绪。很明显,第二种作品出现时,正值佛教文明的鼎盛时期,应该在初唐时期。而其他的两种则分别是佛教文明的早期和晚期作品。我抬头一望,猛地看到了窟顶上画满了飞天,有怀抱琵琶的,有手提花篮的,姿态各异,色彩纷呈。
不知不觉,太阳已落下地平线去了,我恋恋不舍地走出了莫高窟,同时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产生了敬畏之情,愿莫高窟成为我国历史长河中不朽的篇章!
敦煌莫高窟是妈妈经常跟我念叨的地方,据说那里能看到中国的古代文明。在去敦煌莫高窟的前一天晚上,妈妈为了让我对敦煌莫高窟的事情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就带我看了一出戏剧——《敦煌神女》
《敦煌神女》主要是用舞蹈表演出敦煌莫高窟壁画,加上用我们的想象给壁画中的飞天神女编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它讲述了远古时候,本来有一只鹿神沐浴着人间欢乐,突然有一天,一只恶剪射伤了她,一个年轻猎户救了她。鹿神跟他结了婚,生了个女儿——鹿女,那时,家家都和睦幸福,载歌载舞。突然,火魔的到来给人间带来了灾难,鹿神为救大家奋不顾身的跳进火里,鹿女和勇敢的人们决议一同去找能把万物复苏的宝贝——神水。她们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宝贝——神水,然后撒向大地,给人间重新带来了欢乐。鹿神和鹿女优美的飞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下午,在去敦煌莫高窟的路上,我一想到马上就能看见金碧辉煌的莫高窟时,兴奋不已。但当我进了敦煌莫高窟的大门后,令我大失所望,这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原以为莫高窟应该跟国王的宫殿没什么两样,但在我眼前的莫高窟却是黯淡无色的,一尊尊佛像残的残,缺的缺,别看有的佛像是完整的,这都是宋代或清代修补的,修补的东西痕迹很明显。在16号洞窟和17号洞窟里原本有一个藏经洞,里面藏了五万多经卷,结果在无意间被王道士发现了,他以为这些东西没什么大不了,就是几张纸而已,就把这些东西拿出去卖。这下可把一些偷宝者都给吸引来了,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等把一些经卷抢走,带回国去。现在的藏经洞空空如也,全被偷光了,这些经卷的真迹都要到国外的博物馆才能看到。我认为这真是我们中国的奇耻大辱啊!
我感到很惊讶,为什么我国的发现者和当时的政府都不知道这是一批贵重的古代文物,外国人却都知道了。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后来妈妈告诉我,就是因为我们的人愚昧无知,不识字,所以就不能分辨这些文物是否很珍贵。我想:国强则民强,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不要做像王道士这样愚昧无知的人。
很久,莫高窟在我的心中都如神话一般存在。大漠戈壁,敦煌丝绸之路,这些地域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人仰而生畏,不可触及。
茫茫的大漠中,当三危山闪耀出一束振奋人心的光芒时,当乐樽和尚在佛光的照映下开采出第一个洞窟时,我的心,便已被牢牢地束缚在此了,不断在中国的南方远望北方,想象着这神话一般的地方。
远处,我似乎能看到洞窟中千年的壁画和佛像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和信仰;似乎听到了月牙泉在不断地呻吟,请求人们不要破坏环境了。
走进莫高窟,每一个洞窟都充满着无限的吸引力,洞窟内的壁画,佛像,都不再是古人捏出画出的工艺品,已成为了纪念历史的象征,她们代表了莫高窟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代表了大西北,更是代表了中国的精神内涵。
盯着眼前的壁画,周围寂静,似乎每一位同学都在与古人默语,思考着曾经的一切,猜想着历史的一个个谜底。
莫高窟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听着历史的低吟浅唱。莫高窟是绝美的,但它永远不是艺术品,因为肤浅的艺术品永远不及莫高窟的深度。莫高窟,意味着文化,意味着美,还意味着人类永久的信仰……
莫高窟不是妖艳的,不是凄凉的,它的颜色是浑浊沉重的,累积起来的是千年的文化砂石。莫高窟,它撑起了千年的风沙,千年的历史,千年的兴衰荣辱。有甜美,有辛酸,有愤恨,有苦涩,这些情感不断交织着,铺洒着,飞扬着,洋洋洒洒地铸成了一个个神话。
莫高窟,是一首意蕴深长的诗;莫高窟,是一支悠远回旋的古曲;莫高窟,是一个永远不灭的神话。
大漠深处,河西走廊尽头。
我的敦煌,我的莫高窟……
仿佛还置身在昨夜那一串串悠长而又清脆的驼铃声中,我们翻开了丝绸之路这本书的第九篇章——莫高窟之行。
携着一颗和阳光一样炽热的心来到了举世闻名、被誉为“东方卢浮宫”的莫高窟。在三个小时的参观中,我们看到了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中华民族的瑰宝,感受到了佛教传承的经典文化、人类文明的精粹。行走在盖满尘埃但又十分精致的石砖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古时人们正在用简陋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经过千万次打磨刻画精致动人图案的劳动场景。阳光透过树林的罅隙照在石砖上,沿着石砖铺成的小路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洞窟,为先人们留下的精美壁画、塑像而震撼。但在欣赏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画面,在精致的壁画上有一片漆黑的东西覆盖在上面,讲解员说这是被清末时期俄国侵略者住宿在这里做饭时的烟火熏黑的,听到这里我们的脸上纷纷露出悲愤的表情,对这些被破坏的历史瑰宝的感到无限的惋惜。朝代的兴衰,岁月的轮回,生命的存亡,都展示在了莫高窟中。有辛酸,有甜美,有苦涩,有愤恨,这些情感,交织着,铺洒着,飞扬着,洋洋洒洒地筑成了一个莫高窟,一个永久的神话。
参观完世界艺术瑰宝莫高窟后我们举行了结营仪式,在结营仪式上周老师与孙老师的点评既表扬了我们在这次寻找诗和远方的过程中可圈可点的地方,也指出此过程中我们不足的地方。这次总结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生活不单单只有诗和远方还有责任与担当……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踏上了赴往兰州的路程,我想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我们会重拾从前丢失的责任与担当,一路前行、一路收获……
推荐访问:游莫高窟作文600字大全五篇材料 莫高窟 作文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