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9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论文:提升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观察能力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教师幼儿游戏观察能力一、问题的提出 游戏是儿童自发自主的活动,在游戏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论文:提升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观察能力的实践研究关键词:教师幼儿游戏观察能力一、问题的提出
游戏是儿童自发自主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是主人,教师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学会观察游戏、学会分析结果成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没有很好把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影响了教师技能的应用,影响了观察的质量。因此,将提升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能力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我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幼儿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第一、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追求课程改革中教师逐渐更新了教育理念,但是面对复杂多变、教无定法的教学情境,还是产生了诸多不适。观察记录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平台,能帮助教师通过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来回追溯,清楚地看到幼儿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知道所做的哪些是有价值的,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观察与分析对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二、基于幼儿发展的需求对儿童进行观察,使教师开始倾听孩子,解读孩子,理解孩子,越来越多地发现孩子的潜能,也使教师重新思考自身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观察的内容可以作为教师进一步工作的依据,从中检查自己提供的活动是否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并以此调整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同时观察便于教师认识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发现幼儿的个体优势、智力特征,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更有利于每个孩子的发展。第三、基于家园合作的需要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为家长提供孩子发展的有效资料,使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懂得如何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构课程,促进家园教育的同步发展。二、研究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掌握教师在游戏中实施观察的现状。2、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解读,寻求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策略和方法。3、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究,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主体意识、发展潜能,提升在幼儿游戏中的观察能力。三、研究对象:本研究针对一线教师进行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一线教师观察幼儿的素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全面了解掌握教师整
体的观察素质。
2、文献法:收集、学习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文献,逐步深化教师对实施观察的理
论的理解和认识。
3、行动研究法:贯穿于全过程,边实践、边总结,确保课题顺利进行。
4、案例研究法:从有价值的案例中反思问题,提炼经验。
五、研究过程及结果
(一)以调查分析为基础,明确教师观察素质的现状及不足
1、设计调查问卷表,并随机抽取10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部分调查项目如下:
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1、你认为在组织活动中,观察对活动开展与个人发展
100
0
0
很重要
2、你对观察的意义、内容、方法与手段很了解
30
70
0
3、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你的观察意识很强
40
50
10
4、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你能利用多种手段与方法进行
30
70
0
观察与记录
5、在日常活动组织中,你经常实施随机观察、有目的
40
0
60
观察和随机有目的相结合的观察
6、在日常活动组织中,你承担过完全观察者的角色
10
90
0
7、你借助辅助器材(如录像机等)进行观察
0
50
50
8、你认为在实施观察与记录的过程中,还存在理论缺
20
80
0
乏、观察技能不足、意识上不重视等困难
9、你参加过观察与记录方面的系统培训
0
100
0
10、教师在观察与记录方面的培训与指导很重要也很
100
0
0
需要
2、对教师观察能力的总体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及实践活动的观摩,我们发现许多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科学的观察方
法,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缺乏科学认识。教师对观察能力的提高只聚焦在幼儿发展与教育教学之上,观察的关注点在自然观察上,对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
(2)观察意识薄弱。有些教师将看管孩子与观察孩子等同起来,将安全作为观察孩子的主要内容。教师习惯了在游戏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而孩子也习惯了教师的询问、指导和评价,因此在游戏中出现了教师干预多,观察记录少的现象。
(3)目的性不强,手段单一。对游戏的观察缺乏整体的把握,不明确我要观察什么,而是看到什么记什么,停留在随意性观察水平上。同时对观察方法了解不多,不善于利用辅助材料加以观察与记录。
(4)缺乏科学反思。教师理论内涵不足,致使观察及记录反思的有效性不强,虽然记录的资料很多,但真正具有指导性价值的内容却少之又少,记录的利用率极低,缺乏过程性、系统性,对自身发展、幼儿发展没有作用。
(5)培训力度不足。由于可借鉴的相关培训经验、模式很少,培训有一定难度。(二)以理论学习为载体,解读游戏观察的内涵与要义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选择理论学习,通过收集资料、查找信息、交流探讨,以先进的理论来引领教师的发展。
其一,领悟游戏的内涵与价值。诸多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景性活动,是幼儿内在情感的流露。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观察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兴趣热点、思维点和学习方式,只有了解幼儿现有发展状况、发展的个别差异,只有通过细心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作出推断,才能真实地认识孩子。作为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兴趣、行为类型、持续时间、幼儿情绪、影响游戏行为的因素、游戏行为的目的性、社会性等方面加以观察。
其二,掌握观察的方式与类型。观察的方式和类型可以根据观察的目的、内容、对象的不同有多种方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实验观察和自然观察、随机观察和有目的地观察等等多种。通过学习与比较,我们从观察的目的性、过程性、递进性、客观性、有效性等五大方面分析在游戏观察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清楚地看到教师在观察中的薄弱之处。
在解读有关理论的过程中,教师们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同时为使观察更有目的、方法更科学、内容更有价值,我们确立了观察的步骤:第一,观察什么?第二,什么时候观察?第三,采用何种观察方法?第四、如何处理观察资料?(三)以实践研究为依据,确立游戏的观察项目及要点
教师在游戏中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反映了教师的基本技能。会观察的教师能够在
游戏中看到幼儿的游戏行为与发展的关系,能够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
行思考,并及时将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与分析。经过多次的实践活动及研讨,我们不断
探讨办法,在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过程中完善并确立了游戏的观察项
目和观察要点。
观察项目
观察要点
●幼儿是否具备游戏主题知识经验,能利用经验开展游戏
●幼儿是否能解决游戏中的冲突与矛盾
认知
●幼儿是否能发挥想象力,创造游戏需要的角色与情节丰富游戏
●幼儿是否能正确使用材料玩具,发现与物体之间关系
●幼儿是否能以物代物,满足游戏需要
●幼儿参与游戏是否积极主动
情感
●幼儿是否能坚持自己的意见,有主见●幼儿是否在游戏中有成功感
●幼儿是否能专注地参与游戏
●幼儿是否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幼儿是否能遵守游戏的规则,按规则进行游戏
社会性●幼儿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是否乐意与他人交往,接纳别人
●幼儿是否喜欢与人合作玩,被朋友选为伙伴
●幼儿是否能用游戏情景与需要的语言交流
语言
●幼儿是否能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幼儿是否能倾听、理解他人的言语并做出相应的回应
●幼儿是否能用语言大胆的表达游戏后的感受
(四)以应用验证为手段,提高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能力
观察为教师反思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成功反思的基础。通过对游戏
观察要点的把握,教师观察的目的性加强了,观察的效果体现了。
案例一:从观察要点入手,关注孩子兴趣点,形成新的教育观点
玩陀螺实录——自由活动中栋栋与同伴交换玩具得到了一陀螺,其前后有小孔各两
个。栋栋将小棒插入后方的两个孔中,一次、两次……未成功,求助于老师。老师将小
棒插入前端的孔中。栋栋接过陀螺玩好一次后自行插棒,成功了,很开心。但玩了两次后,不知怎么又将棒插入后方孔中,不成功。老师观察后,没有提出任何建议离开了。当栋栋发现插在后方孔中是行不通后,立刻改为往前孔插入,成功两次后,又将小棒反复插入前后小孔,脸上露出了释然的表情。
教师分析——栋栋因为对皮卡丘陀螺感兴趣,所以采用玩具交换的策略达到目的。对栋栋两次玩陀螺,我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第一次我以为栋栋不会玩,所以给予指导,但在演示时栋栋只注意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致使后来插棒时还是不成功。于是我不再介入,给栋栋探索的机会。栋栋第二次的游戏行为具有了有意性,从他反复往前后两孔的尝试中,可以看出其思维形式从单一、无意识地玩过渡到了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观察,还能运用比较去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孩子的逻辑思维也相应得以提高。
从案例一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从“幼儿是否能正确使用材料玩具,发现与物体之间关系”的观察要点入手,在观察到幼儿兴趣点后,形成了新的教育观点,有效处理了观察与介入指导的矛盾,让幼儿自主探索、发现,使之更有教育意义。
案例二: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从旁观和合作开始奥特曼实录——角色游戏开始后不久,浩然用小积木去宇,嘴里说着:“我用炸弹扔你!而宇做了一个怪兽的动作说:“我炸不死的!”两人开始互相追赶。突然然侧身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紧闭双眼好像冻僵了。小朋友好奇地围了过来,不知为何爬了起来。没过多久,然和宇又重新开始游戏,晔也加入进来,大声说:“我是队长。”他们重复着刚才的过程,然又倒在地板上一动不动。于是,我在一旁表现出非常着急的样子,晔发现了马上用娃娃家的电话拨120,医生被这突发事情吓了一跳,赶紧过来想把送到医院里去,可是他太重了,根本抬不动。此时,然身边已围了好多人,大家都在着急地想办法。在大家争论的时候,婕突然插了一句:“用担架抬!”这倒提醒了医生,可担架在哪里?于是医生去发明担架了,而一旁的小朋友充当了医生在救。当医生发明了担架,才把抬进医院救活了他。教师分析——游戏的产生来源于动画片,刚开始游戏时嬉戏性的成分很明显,孩子们拿玩具扔来扔去。后来游戏有了发展,孩子们将冻僵和小医院联系了起来,丰富了游戏的内容。他们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再现到新的主题中,并且根据新主题的需要进行创造,如发明担架。在游戏中孩子还不断地交流,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我自始至终选择做一个旁观者,不发表意见,不介入游戏。只在医生用发明的担架要帮忙“搬”了一下。从案例二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当一个游戏产生或进行的时候,老师可以尝试着做一
个旁观者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在游戏没有进展之时可以稍加暗示,但并不真正干涉,看看孩子们是怎样理解和诠释的。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轻松的心理环境、了解一个孩子或许都可以从旁观和合作开始,这是我们教师通过观察得到的启示。六、研究结论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在进行实践尝试后,教师们深刻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了记教育随笔和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对观察的现象及时进行反思和研究,积累了不少较有价值的观察记录、个案研究等。
从过去对观察理论的茫然、对观察方式手段的一知半解到如今将观察融入了日常教学;从一个教学活动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为活动的观察者、记录者,教师的角色在过度,教学工作的活力在展现。七、讨论与思考
科学地观察幼儿是需要每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学习的基本功,教师应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终成为成功的观察者。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观察水平与能力得以一定的提高,但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例如观察之后的记录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文字表述为主,没有灵活使用如表格式、图像式等记录方式。再如缺乏教育评价的素养,尤其是观察后的归纳、反思的能力,表现为对评价的理解较为狭隘、反思的深度不够,往往难以对自己的实践作出比较全面和深刻的分析,更难以基于这种分析作出判断、进行重建。
篇二: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的分析与指导一、重要性:
(一)轶事记录能让老师更直接的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帮助与指导。
我认为写观察记录是老师走进孩子的一个不错的方法,老师的工作很忙,有的时候难免会忽视了很多细节的东西。但如果老师带着目的去观察孩子,就会减少错过这些细节的机会,从而为老师的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架,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二)轶事记录可以收集幼儿丰富而有用的多种信息,用以评价儿童在多方面的学习结果和发展,比如:技能、习惯、态度、兴趣、自我概念、适应能力等。
老师们对幼儿成长档案很熟悉了。幼儿的成长档案分类细腻,能让老师对不同幼儿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做详细的记录,也让新老师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不同年龄班的幼儿的年龄特点。能为老师梳理出一套系统的观察记录方案,比如在大班的成长档案的健康领域就有三部分大的发展指标,老师不防借鉴一下。(三)轶事记录可以让老师了解不同孩子的不同性格,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教育趋向合理和科学。
因材施教是一个教育上的老话题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班容量很大的现状下,实施因材施教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我想,如果老师们试着做观察记录,它是可以为我们的这一目标进行服务的。
曾经看过一个叫《十八岁的天空》的电视剧,主要说的是老师是如何收复一群年轻叛逆的学生的心的故事。在故事中,每次古老师遇到困难学生都会去找主任了解这个孩子的背景,因为这个主任正在搞孩子的成长记录。
记得故事中有一个叫林可喻的学生,她无时无刻不在打扮自己,课间十分钟也不放过。他的志愿是:能够引起更多男孩子的目光。古老师觉得林可喻的爱美行为有点极端,就去咨询凌主任林可喻的情况,结果是:林可喻有个姐姐,长的十分漂亮,而且各方面都很优秀,所以从小到大成为全家人关注的焦点,,林可喻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便养成了主动与别人攀谈的习惯,而且随时随地能加入别人话题的能力,也许是因为他姐姐的原因,他对自己的外形及其缺乏自信,虽然他长的已经很漂亮了。
了解了这个情况后,古老师找林可喻谈话,问他打扮自己的目的,她说:"打扮让自己变得更有魅力,吸引更多异性的目光。"古老师有备而来,拿出了两个礼物请林可喻选,其中一个是一块钱硬币,另一个是用铂片包起来的金光闪闪的东西。林可喻迫不及待的选择了第二个,但在他选择的一刹那包装破了,露出来的仍然是一块钱硬币,林可喻失望极了。古老师就借着这个机会说出了修饰和不修饰的区别,让林可喻很受感动,不仅把古老师当作知己,而且再也不把时间浪费在打扮上面了,而是专心的准备高考。
她把自己的志愿改成了"吸引更多男孩子尊重的目光。"
这个例子写的是高中学生的故事,但它说明了一个问题:观察记录很重要。这在幼儿园也是很适用的。
二、存在的问题
在教师轶事记录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记录的内容的选择:观察记录的内容要有依据,能够反映幼儿的年龄特点。它是做好观察记录的先决条件。
教师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观察内容,有选择的对某个孩子进行观察记录,这样的记录才能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为后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基础。
现在就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表现的不同,说一下观察的重点:
小班:此阶段的孩子对物品的需求是"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对相同物品要求多;矛盾的焦点主要在幼儿与物品的冲突上,因此小班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物品上
中班: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中班的幼儿处于游戏的归属阶段。虽然选择了一个角色,但想做多个角色的事情,想与人交往但还没有交往的技能,是人与人交往出现冲突的多发期。因此观察的重点应该是幼儿与幼儿的冲突--规则上、交往技能上、使用物品上等。
大班:随着生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幼儿综合能力的增强,大班幼儿不断产生新的主题。因新主题与原有经验之间的不和谐而产生矛盾,运用已有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并创新成为观察的重点,同时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也是观察的另一个重点。
另外,老师也可以以幼儿成长档案中的指标作为观察的方向。
案例一:
今天游戏活动时,言言跑到我面前不好意思的小声说:"我也想到小弟弟家(娃娃家)。"老师说:"如果还有小脚印你就可以进来。"一会儿,言言又跑回来边跑边说:"老师,没有小脚印了怎么办呀?"老师说:"那你可以想一个办法到小弟弟家做客。"言言想了想又跑走了。不大一会儿,娃娃家传来了孩子们的喊叫声:"老师,言言和我们抢妈妈的牌子。"老师急忙跑到娃娃家,孩子们都埋怨言言做客还抢东西,言言站在一旁委屈的说:"我也想照顾小弟弟。"
这是老师对一个小班的孩子做的记录,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言言想去娃娃家,但没有了位置,老师请他到小弟弟家做客,但言言在去了娃娃家做客之后,可能没有小朋友和他交流,而他想要照顾娃娃的需要又得不到满足,最后言言选择了"抢牌子"的办法。致使同伴间产生了矛盾。
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法说明老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好,小班的孩子虽然已经认同、接纳了同伴,有了和小朋友在一起的需要,但并不在意同伴间的协作,仍表现为独自游戏,所以老师请言言去娃娃家做客的策略是行不通的。
对于小班孩子的观察记录内容要放在孩子是如何在娃娃家中进行游戏的,他是如何使用娃娃家中的物品的。老师应该观察孩子在娃娃家的表现和需求并及时满足他的要求。
小班的孩子很喜欢娃娃家活动,他们可以也愿意把自己在家的感觉通过娃娃家来表现出来,特别对于言言这个还处于分离焦虑期的孩子,而且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玩和别人相同的玩具,所以教师可以考虑多增设一个娃娃家或是扩大一下娃娃家的规模。
所以教师对内容的正确选择是做好记录的先决条件,他能让老师的记录发挥应有的作用。
案例二:
宝宝和亮亮在一张桌子上玩多米诺骨牌,宝宝坐在了左边,他挑出绿色的骨牌在自己跟前从左向右排成横着的S形,用左手推倒,然后自己笑。
接着他又从盒子里找出几个绿色的牌还是摆成了横着的S形,弯曲程度大了。亮亮坐在右面,他拿了兰、红、橘、黄几种颜色的骨牌从右向左摆出弯曲状。两人的牌快要连接了,宝宝停止笑看着亮亮,亮亮拿了张牌放在绿色牌和花色牌的中间,然后两人对视了一下,宝宝很快的从最左边推了一张牌,牌全倒了。他们跳起来相互做胜利的手势,嘴里说着"耶耶耶",然后两人坐下开始数倒下的牌。"44个"亮亮说,跟着宝宝说:"对,44个,倒了这么多。"
"咱俩这回该谁推了?"亮亮问。说着两人又从两头开始摆牌,宝宝摆的弯曲程度大,亮亮靠近桌子边摆的长一些,但弯曲不大。两人汇合还有一段时间时,"哗"的一声牌不知怎么倒了。"哗啦,哈哈哈哈!!!"他们似乎很高兴,边笑边又从头开始摆牌,这回宝宝从自己的左手边,也就是两人汇合的地方开始摆牌,亮亮仍从自己的左手边向中间摆牌,快到中间时宝宝发现亮亮这时快要摆完最右边的牌了,趁他不注意宝宝伸出右手食指推了花色牌的头一张,亮亮一看自己的牌倒了,兴奋的站起来用左手的一个食指快速的推到了绿色的牌。
两个人又从两边开始重新摆牌,"你再敢碰倒了!!!"宝宝边摆牌边对亮亮说,说着他把绿色的牌摆成了一个很深的S,但他把绿牌的尾部向上摆去,这时亮亮的牌也基本摆到了他们刚才汇合的地方,亮亮见宝宝的牌越来越远,说:"咱们还没连上呢?"宝宝不理他,自己推到自己的绿色牌,见牌都倒了很高兴,又重新摆牌,这回与亮亮连了起来,亮亮推到了牌。
两个人继续摆着自己的牌,亮亮说:"咱俩连上吧?"宝宝没说话,但摆牌时却没有和亮亮的花色牌连起来。而亮亮连摆了两次都在中途倒了,干脆不玩了,只留下宝宝一个人继续摆牌。这回宝宝拿了很多花色牌和原来的牌放在一起,从中心向外摆成了螺旋状,然后用手指推了最外圈的一张牌,"全倒了!!!"自己高兴的说。
记录中没有老师对孩子的定义,自始至终记录的内容都是老师用眼睛看到的东西,宝宝
和亮亮是大班的幼儿,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案例中有了明显的体现:两个小朋友一起玩多米诺骨牌,而且这个方法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的玩法,两人分别摆一半的牌,但推时,牌的长度是自己摆的2倍,更能激发孩子对多米诺骨牌的兴趣,并体验合作的乐趣。但后来,由于两个孩子在合作的过程中产生了矛盾,没有能及时的化解,所以最后以一个孩子退出为结局。
此案例中孩子的表现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老师紧紧抓住大班孩子善于创新的特点,把两个孩子多次合作玩多米诺骨牌的情景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两个孩子合作摆放多米诺骨牌时,起初很高兴,后来因宝宝总也没有机会推到牌而放弃了与亮亮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记录的很详细,宝宝在第一次放弃合作后因亮亮的要求再次合作,但亮亮又没有给宝宝推牌的机会,最后宝宝自己玩游戏,不再与亮亮合作。
因为这个合作游戏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自主创新出来的,没有详细的游戏规则,所以合作游戏不欢而散。在记录中可以发现,亮亮曾经说:"这回该谁推了?"这说明亮亮心中已经有了一点游戏规则的萌芽,但由于两人没有进行商议,没有制定规则,所以合作游戏没能进行到底。老师将宝宝和亮亮创新玩牌的过程记录的很详细,将他们如何合作玩牌、分享成功的喜悦和试图解决矛盾但失败的经过描写的栩栩如生。
(二)记录的方法:运用白描的手法进行记录,
教师要记录的是某一个孩子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表现,让别人看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不是老师的转述,不要添加任何感情色彩。
对事件的描述要尽可能客观、准确,这就意味着要用具体的、非评判性的语言来叙述。教师要避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主观推测的语言:如伤心、悲哀、忧愁、愤怒、害羞、敌对、固执、自私和懒惰等,教师在原始真实的记录中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
案例一:
两名新生入园以后,出现正常的哭闹,情绪不好等分离焦虑的表现。因为新生不多,教师有比较多的经历照顾新生:喂水、喂饭、提醒小便、安抚幼儿情绪。航航的能力强一些,但是比较淘气。疼疼动作发育不太好。需要成人较多的照顾,航航喜欢小零食、疼疼喜欢老师抱。我对症下药,使两名幼儿的情绪有所好转。同时我尝试了"老生带新生"的方法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为是同龄人,幼儿之间容易沟通。
在盥洗环节"大手拉小手",请年龄稍大些的能力强些的小朋友与新生结对。如可心姐姐和疼疼,瑶瑶姐姐和航航。新生在观察、模仿老生的基础上慢慢学会了自己拿水杯喝水。
在教育活动中,请老生给新生做示范,并帮助新生。如在绘画活动中,老生做示范,教新生蘸颜色,教新生点画,这样新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了。
在这则案例中,通篇都是老师的叙述,没有对孩子的表现的记录。其实老师可以有很多细节可以挖掘。如在大带小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记录可心是如何帮助疼疼的,疼疼的表现是什么?老师是怎样做才达到了安抚幼儿的情绪的目的的,不是转述方法,而是老师记录后请
阅读的老师自己去总结方法。这样的记录才是不添加任何感情色彩的记录,也是我们经常说的白描。
老师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当只涉及到孩子间的对话时,往往会忽略很多有价值的细节的东西,而只重视语言的描述。下面举一个语言记录的例子,成功的运用了白描的方法.
例二:观察背景:瞿泽霖和杨岱琛自由选择到电脑区游戏,琛首先拿到了鼠标,并进入了游戏界面。瞿:"咱们换一个'玩糖豆'的行吧!"琛:"行呀。"(开始玩,琛操纵鼠标,瞿在旁边建议,每成功一次,琛就激动的笑,瞿在旁边唱歌,遇到困难瞿拿了鼠标,琛想要没要回来。)琛:"你玩一会儿就给我行么?"瞿:"行"。继续操作,琛在一旁出主意,成功时两个人一起笑,过了一会儿瞿把鼠标给了琛。瞿:"快点弄小弟弟"。不时搂着琛的肩、摸他的头。(琛操作的渐渐熟练,很快就成功了。瞿不再兴奋,过了一会就走开了。)琛:"瞿泽霖,快来。"瞿:"有点不好玩啦!"琛:"你快点来,又有点好玩啦!"琛退出了"蚂蚁吃豆",换了一个沙箱游戏。瞿:"你都玩半天了"。欲要鼠标,琛不放手。瞿:"一人玩一把"。琛与他交换位置。(瞿操作,琛指点屏幕,一把过后,琛想要鼠标,瞿不给。)琛:"你都玩了半天了。"瞿:"没有,我就玩了一会儿。"琛:"我不想玩这个了,没意思。"
(瞿听后,退出又换了游戏。)琛:"我想玩这个"。瞿听从,进入了火车游戏。(瞿继续操作。琛指点,两人边说边玩,很愉快。)琛:"瞿泽霖让我玩一下可以吗?"瞿:"不可以"琛:"你都玩了几次了。"(瞿坚决不给,琛抢鼠标,俩人争执。)瞿:"我还没玩够。"琛:"你都玩了这么长时间呢。"(瞿还是不给,琛妥协,瞿仍操作鼠标。琛边指点屏幕边玩。)琛:"我想玩这个。"瞿听他的但仍不给鼠标,继续操作。琛:"我想玩这个,这个小窗户特别好玩"。(瞿按琛的要求进入游戏,但坚持操作鼠标。过了一会,琛要鼠标,瞿仍不给。)琛又说:"我想玩这个"。瞿:"听我的。"进入了一个新的游戏。琛:"给我玩会儿吧!"瞿:"你玩吧,没意思"走开了。(结束游戏音乐此时响起。)它只是记录了一件事情,有语言和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让读者很容易了解到孩子在这次游戏中的特点,中心突出,人物突出,达到了描写的目的。中班是幼儿交往策略形成的关键时期。这则案例正是对中班幼儿交往过程的记录。从记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游戏中两名幼儿正在学习与同伴交往。他们期望共同游戏,分享其中的快乐。于是在游戏中努力通过各种策略(瞿泽霖采用了:建议、轮流、哄劝、强制、狡辩;杨岱琛:商量、妥协等)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但在游戏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反映出他们仍没有
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游戏特征。因此,在游戏中时常出现交往冲突。
(三)分析的方法:在记录的基础上,教师要以专业的知识为依托进行分析,找出幼儿出现这种表现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在分析中,教师不要轻易的给孩子下结论,更忌讳在开始就给孩子插上一种标签,然后再进行记录。老师对孩子的认识不能有先入为主的做法,如果老师在开始就对孩子有了评价,那么后来的观察记录就很难做到客观,这样的记录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师要说明一个问题,要对孩子这方面的发展做追踪记录,多次相同的表现才能让教师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每个人,每个孩子都会有发挥好和不好,表现正常和失常的时候,老师不能只凭一次的纪录就给孩子定性,那样的做法是很武断的。
案例一:
3月11日
言言今天来园已经三天了,早上爸爸爷爷和奶奶一起送她。他哭的仍旧很厉害。说什么也不肯进班,最后在老师的协助下家长才得以脱身,在老师的安抚下总算是吃了一点点早餐,这是言言第一次吃幼儿园的早餐。区域游戏时,言言什么玩具也不玩,抱着书包,眼里满是泪花,委屈的问老师:"奶奶什么时候来呀?"并且使劲摆着小手说不在幼儿园睡觉回家再睡。午饭后,言言搬着小椅子抱着书包坐在小朋友的床边看着小朋友们睡觉,一会儿又要求老师把自己的衣服拿来他要看着。
3月17日
今天,午饭后,孩子们陆续上床准备睡午觉,言言没有像往常一样搬小椅子抱着书包看小朋友睡觉,而是坐在小床边上并仰着小脸说:"他们不听话没有闭上眼睛。"说着还像小大人一样拍身边的宣萱,并且小声告诉人家睡完觉,妈妈就来接了。老师说:"那你也睡到小床上去吧?你的小被子都孤单了他们多想你呀?"他想了想说:"那我不脱衣服只躺着不闭上眼睛行吗?"老师答应了他的请求。他果然托下鞋子,躺到了自己的床上。
4月9日
今天游戏活动时,言言选了装豆豆的材料进行游戏,之前言言还从来没有选过这种材料。老师见他拿起小瓶子又放下,又拿起黄色豆豆一颗一颗往瓶子里装,当装满要盖瓶盖时他看到瓶盖上的数字,于是他把所有的瓶盖都放到了一起,又拿到一个贴着数字4的瓶盖,把刚刚装满黄色蚕豆的瓶子里的豆子"哗"的一声全都倒了出来,开始数上面贴的小点。一看不是4个又放下重新找,终于找到时认真的一个一个装起来,游戏活动中言言把红黄蓝色蚕豆都装进了相应的瓶子。
分析:
言言从开学至今进步非常大,开始时妈妈每天都不敢送言言上幼儿园,因为妈妈根本送
不来,每天只有让奶奶过去接然后再送到幼儿园。现在的言言可喜欢上幼儿园了,我们从他的绘画作品中就不难看出他对幼儿园的喜爱,他对幼儿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从言言的学习、生活记录中分析他无论是生活、自理能力还是求知欲、坚持性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他懂得了谦让和合作,并且做事情很认真专注,与小伙伴的关系融洽了,还会主动帮助别人。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老师在分析中说"言言无论是生活、自理能力还是求知欲、坚持性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点在记录中没有体现。"言言可喜欢上幼儿园了"这一点也没有充足的表现,记录中只能体现出言言的分离焦虑现象有所好转。"他懂得了谦让和合作,并且做事情很认真专注,与小伙伴的关系融洽了,还会主动帮助别人。"更是无从谈起,相反的老师记录了言言在娃娃家与小朋友争执的场面。"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记录中也是没有依据可循的。我认为教师的这则记录的分析不应该脱离老师的记录。老师的分析应该在孩子的"分离焦虑"这一现象上。分析孩子的很多哭闹行为都是符合他的年龄特点的,孩子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采用了怎样的方法,老师是如何去帮助幼儿减轻这种焦虑的,而不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夸奖孩子上,孩子有进步是可喜的,但应该保证纪录的主旨与分析的主旨的一致性。
案例二:
戴西在活动室里选了两个她喜欢的恐龙玩具。然后,她把它们放到了一个小婴儿车里,开始推着车在活动室里四处走动,之后来到了一张放有橡皮泥的桌子旁。她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旁边那个孩子的活动,等着有老师来邀请她加入橡皮泥的活动。她在这儿呆了很久,除了用桌上的橡皮泥去包裹恐龙玩具,而且还用橡皮泥做成了一个茶壶。
她把恐龙玩具又放回了婴儿车里,又开始推着车在活动室里四处走。路过沙池的时候,她停了下来,似乎有什么东西把她吸引了。她看见一个孩子正在沙堆里挖洞。于是,她把裹着橡皮泥的恐龙从婴儿车里拿出来,放进了洞里,然后开始用沙子往洞里填。这使萝丝(正在挖洞的孩子)非常难过,她大声地叫了起来,并使劲儿把戴西往旁边推。
活动分析:
孩子是好奇而不是瞎逛
大家也许认为,戴西在活动室里只是瞎逛,她看上去只是毫无目的地从一个活动进入另一个活动。但是,研究却发现,(系列观察,展示的记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事实上戴西这样的孩子是在对于"覆盖"的兴趣的驱使下有目的地探索她周围的环境--以她自己的方式。
如果对"图示"的相关知识一无所知,老师就会认为戴西在"对活动室内的活动产生兴趣"方面需要支持和帮助。也可能,老师会出于对萝丝的考虑而去制止戴西把恐龙塞进洞里的行为。
而了解"图示"的成人,则能够意识到戴西的行为是与其背后的某个(或某些)想法相联系的。例如,与她对于覆盖、包裹、运输等的兴趣密切相关。他们会认识到,戴西并不是漫无目的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并在活动中碰壁,她只是表现出了对于覆盖和运输物
体的兴趣,并且积极地将这一兴趣转化成了实际行动。
本案例在分析中阐述了不同的人可能对黛西的表现的不同的处理方法,之所以方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指导依据是不同的,既是否对图示有足够的了解。
图示是连接感知和概念的纽带,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也是建构意象、创造意义的必要程序。图示既与感知相关,也与想象有关。在案例中,黛西正是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覆盖的意义。可见,教师的分析只有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才能更有说服力。
(四)教育措施: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兴趣,挖掘相应的教育价值,实施有效的教育
写轶事记录的目的是发现其中的教育价值,让教育效果达到最佳,单纯的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案例一:(不好)
4月2日
苗苗今天早上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陈老师,我和妈妈种了芸豆,你快看看。"我问他:"你是要放到幼儿园吗?"他很高兴的和我说:"是啊,而且妈妈说芸豆是会爬藤的,快想想办法,怎么办啊?"我告诉他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我们想了想,这样吧,咱们在土中插一根一次性筷子,等他发芽了就会顺着筷子向上爬的。
教师及时捕捉到了幼儿的兴趣,在幼儿园里养芸豆。教师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合适的解决办法。此次记录的重点应放在师幼时如何解决芸豆爬藤这一问题的。所以记录中欠缺了幼儿在土中插筷子的过程和遇到的问题。
4月9日
今天苗苗、悦悦、潼潼,还有成成几个小朋友一起去看芸豆宝宝,宝宝还没发芽,他们就很着急很着急,苗苗就用手去翻土,还总是拿起种植桶左看看右看看,有时,苗苗跑来问我:"芸豆宝宝怎么还没发芽呀?"慢慢的,苗苗就没有这么关注他的芸豆宝宝了,我看着土都干了,心想,苗苗怎么也不来浇水呢?算了,我给芸豆宝宝浇了水。
教师在苗苗渐渐的对芸豆宝宝的生长失去了兴趣的情况下。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重新激发他的兴趣,而只是自己动手,这样就会错过一些教育契机。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以记录的方式写下芸豆发芽的天数,不但让幼儿了解芸豆的生长周期还能锻炼孩子正确的运用记录的方法。
4月13日
今天,苗苗很高兴的跑过来,说:"陈老师,陈老师,你快去看看吧。"我边走边问她怎么了,他说:"芸豆宝宝好像是发芽了。"我一看,真的耶,芸豆宝宝钻出一个小枝芽,苗苗说:"他什么时候再长大啊?"我说:"咱们好好照顾它,等它口渴了,就喂它喝喝水,就很
快的长大了。"
在这里教师采用了口头传述的教育方法把自己的经验直接传授给了孩子。这样不利于孩子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应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机会去探索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样更能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4月17日
苗苗这几天,利用了课间休息或早上来园的时间,总是会看看种子长的怎么样了,一天又一天,芸豆宝宝渐渐的长高了,可是,它没有顺着筷子往上爬,苗苗问我:"它怎么不往上爬呢?"我说:"这样吧,咱们轻轻的帮他一下。"我们就把长长的藤绕在了筷子上
对于幼儿的问题教师采取了直接帮助解决的策略,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教师对孩子的问题可以给与适当的提示,但不能包办代替。如老师可以引导孩子,我们可以怎么去帮助它一下呢?
4月24日
苗苗和几个小伙伴在种植角议论着,我走过去,看了看,他们急切的说:"芸豆宝宝不够爬了,怎么办啊?"我说:"你们想一想怎么办?"苗苗说:"再接一根筷子。"他们找来了筷子,我们用胶带将两根筷子连在了一起,几天过去了,苗苗跑过来说:"陈老师,芸豆又不够爬了,怎么办啊?"我说:"你来想一想吧"他想了想,摇了摇头,我就带她到其他的班看了看,他回来后告诉我说:"我们可以用绳子,是不是?"我点点头,我们找来粗麻绳,在筷子上系了几根粗麻绳,另一头连在了窗梁上。苗苗兴奋地说:"这下芸豆宝宝有好多爬的地方了。"
此段描述中教师扮演了很好的引路人的角色,充分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5月4日
每天,苗苗都来看他的芸豆宝宝,他说:"下面长的叶子比上面长的叶子大,而且在叶子下面看到了大大小小的芸豆角。"苗苗每天还是继续给芸豆宝宝浇水。"
在这段记录中,教师只记录了孩子的发现,教师没有采取任何的教育措施。其实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为什么芸豆下面的叶子大?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教师的引导要以孩子的兴趣为起点,不断深入。
第二:教师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教育契机去激发孩子不断探索的欲望
第三: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兴趣等方面的动向,依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设计出
适合的教育策略。
第四,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据孩子的兴趣生成系列教育活动或延伸活动。
案例二:
姗姗站在沙盘边看两个孩子玩桶和塑料铲。"我可以玩吗?"姗姗问那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点了点头。于是姗姗先卷起了左胳膊的袖子,再卷起右胳膊的袖子,然后向沙盘走去。他站在另外两个孩子的对面,用右手拿起一个塑料桶放在左脚边的地板上,接着又倾斜着身子用左手拿起一把塑料铲。他弯下腰,左手仍然拿着铲子,用右手拿起桶并把它放到沙盘里。
"你们在干什么?"他问道
"我们在建一座城堡,然后把动物们藏到里面"一个孩子回答道
"你为什么不把桶装满然后把沙子倒在大沙堆上?"老师说
姗姗看着老师点了点头说:"好"
姗姗开始用铲子在沙子上挖,他用右手握端着满满一铲沙往桶里倒。沙子没有被倒进桶里,而是洒落在外面。他把铲子放回到桶的边上,重新用右手握着铲子挖沙子。他把沙子放到桶里。姗姗又一次用铲子挖沙子,手里抓着桶,把沙子从铲子里倒入桶里。他把这一动作重复了两次。
"这是个艰苦的工作"他对老师说
"是吗?"老师回答他。"但你做的很好啊,你的桶都快满了。"
"姗姗,你为什么不把桶放在沙堆上呢?"老师对姗姗说
"好"姗姗说,同时把铲子放在沙子上,用双手把住桶将它提起来,放在沙堆上。姗姗咬着下嘴唇看着沙滩,然后又看着自己的桶,用双手慢慢的把桶倒过来,微笑着看着沙流到沙堆上,姗姗用右手把空桶放到沙槽上。
"看"他对老师说。"沙里有东西"姗姗用右手的手指在沙子的表面移动,然后小心翼翼的用一个钳形手势举起一粒小石子。姗姗把石子放入左手并用右手的食指慢慢把它翻过来。"它在发光。"姗姗说,眼睛看着老师。"我们应该把它放在架子上"老师说。姗姗点了点头,走到架子跟前,掂起脚尖,用右手的食指把石子从左手的手掌里捡起来,他把石子放到架子上,然后回到沙盘边。他用右手把左手胳膊的袖子放下来,说:"我不想在这儿玩了。""可以呀"老师说。"现在是整理时间,你为什么不把簸箕和刷子拿来,然后把沙子扫干净呢?"姗姗点了点头走到放簸箕和刷子的架子边,他伸出双手拿起簸箕和刷子。他把簸箕和沙子拿到沙盘边,放到地板上。姗姗用右手拿起刷子,弯下腰,移动下臂来扫沙子。他做这些时,一直咬着下嘴唇。他把沙子朝着簸箕的方向扫。他停下来不扫了,用左手拿起簸箕。姗姗用比刚才小一些的动作把沙子堆成小堆,然后用刷子把沙子推进簸箕里。"看,现在都干净了。
"他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说,"你做的非常好。"姗姗把簸箕和刷子放回架子边,然后和其他孩子一样坐到了地毯上。
分析:从观察中可以看出,姗姗更趋向于使用右手而不是左手,尤其是当他要使用铲子等需要相当控制力的动作时,尽管姗姗在稳定和摆直塑料桶以及把桶里的沙子倒空时都使用了双手,但还是表现出右利手的特点,这一点在他用左手拿起铲子然后右换到右手以及捡石子时都表现的比较明显。
姗姗在把沙子从铲子里倒入桶中时,确实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但他能自己想办法把事情完成。他用左手稳住塑料桶并用右手往桶里填沙子,这一行为再次证明,姗姗的右手是优势手。
当捡起小石子以及用沙子装桶时,姗姗表现出了很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姗姗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如咬着下嘴唇,表明他在做需要手眼协调的运动时注意力很集中。姗姗咬下嘴唇的动作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沙滩上移动一桶沙子时,另一次是在清扫沙子时。这表明,他对需要较高的手眼协调能力的控制小肌肉的运动不是很有信心,或者是他在努力做好。
根据姗姗的年龄特点来看,其表现确实处于正常范围之内。2随儿童开始使用优势手。作为3岁5个月的儿童。姗姗的发展符合他的年龄特点,他更趋向于使用右手。然而姗姗没有做到运沙子时不让沙子溢出,专家指出,3岁儿童应该能使用工具不让东西溢出。我发现,姗姗不经常选择沙区游戏,因此,他可能没有太多的机会练习使用铲子运沙子,或者他的兴趣不稳定,需要从老师或同伴那里得到肯定和鼓励。
姗姗能够捡起小物体--用拇指和食指捡起小石子,这符合其年龄的发展那特点,他的操作能力处于正常的年龄发展范围之内。
措施:
应该鼓励姗姗更多的去沙区玩,也许老师的支持和使用不同的工具能够实现这一目的。玩沙子的游戏能够帮助他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串珠、制作面点、系纽扣、编制等也可以发展这些技能。
在这则案例的记录中我发现,教师总是能在孩子不知所措的时候给与孩子建议,但并不表现出任何的强制措施。如"姗姗,你为什么不把桶放在沙堆上呢?""现在是整理时间,你为什么不把簸箕和刷子拿来,然后把沙子扫干净呢?"
与此同时,教师在分析了孩子的种种行为之后,了解了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程度,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应该鼓励姗姗更多的去沙区玩,也许老师的支持和使用不同的工具能够实现这一目的。玩沙子的游戏能够帮助他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串珠、制作面点、系纽扣、编制等也可以发展这些技能。"
三、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轶事记录的要求
1观察记录要有核心的事情、核心的人物、和要反映的集中问题。所以观察记录要有侧
重点。繁简适当:围绕中心问题细致描写,还要适当简练,把与主题无关的记录尽量简化,重点突出
2观察记录要的是第一手的资料,看到观察记录的老师会有和记录人相似的评价,不用在观察中过多阐述,教师对幼儿的评论不能放到记录里
3教师的分析要有依托:教师的观察记录中分析到的孩子的性格、行为、此年龄段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的发展水平、发展到这个水平的原因、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些要素是互相制约、互为条件的
4对幼儿的重要的行为和心理变化、生理变化、情感变化等做精确的分析。
5记录要及时。
最好选在活动区活动时进行记录,这样便于老师对孩子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做细致的观察,做翔实的纪录,能够专注于一个孩子充足的时间。
四、好的观察记录实例
6月2日
一次户外活动时,琪琪发现我们班上有一辆平衡车,于是就把平衡车搬到了操场上去玩,但他不知道怎么玩,以为只要用手去推,然后人跟着车走就行了。但推出去几步后,他觉得很没趣,便把车停下,和想玩平衡车的小朋友交换玩具,玩起了推球走的游戏。
6月3日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纷纷自选玩具,小朋友都对新投放的平衡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别的小朋友玩的过程中,他似乎观察到平衡车上的两个脚踏板的作用了,他跑过去拦住了正在玩的小朋友说:"我们轮流玩下好吗?"对方点点头并松开手把车递给了他。于是他尝试着把一只脚放上去,另一只脚就向后蹬,车子向前滑动了,这样一来,他似乎觉得有趣多了,老是用脚往后蹬是很累的,玩了一会儿,他就停下来喘气。他尝试着将另一只脚也放在踏板上,并小心地用手扶着车把,这样做并不容易,重心没把握好,他整个人就向前倒了下去。他尝试了一次,还是不行。他又反复尝试了几次,都没能让两脚站稳在平衡车上。张傲捷过来了,他看见琪琪不能再平衡车上站稳,就给他做了一个示范。他还告诉琪琪一个诀窍:"要先把一只脚放在较低的踏板上,双手要扶稳扶手,然后再把另外一只脚也放上去,像骑车一样,双脚上下蹬踏板。"看了张傲婕的示范,照着他的指示,琪琪再次做了尝试。这一下果然有效果了,他踏着车开始慢慢地向前进了。平衡车虽然走的很慢,但他似乎觉得也比刚才好玩多了,虽然张傲婕只有四岁半,但是他却像个小老师,在旁边不断的鼓励着琪琪:"对了,就像这样子,慢慢就行了。"琪琪的感觉越来越好了,他已经能够站在平衡车上,他开始挑战自己,加快了蹬车的速度。
教师的评价与分析:
1皇子琪是动作发展比较弱的一个孩子。但在这个玩平衡车的案例中,可以发现琪琪的动作发展仍有很大的潜力。首先,他有很强烈的尝试欲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第一次他失败之后,还是很密切的关注着玩平衡车的方法,仔细观察同伴的动作。虽然遇到困难,但是也能在同伴的帮助下重拾信心,勇于尝试,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而此时教师的细心观察和耐心等待尤为重要,如若一开始他失败后教师就及时的指导他,就发现不了他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自学的潜质。因此问题并不在于孩子的发展水平怎么样,而在于有没有机会让他去发展
2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同伴的帮助和示范很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同伴之间的互动是在比较接近的发展水平之上,使幼儿的学习更为有效,而且也因为这样做有益于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与他人建立很好的同伴关系,因为他可能会认识到自己既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帮助,也可以去帮助别人,是他们在合作中共同学习和关爱。(对自己的做法的肯定的依据)
措施:在发展孩子相关动作的教育活动或户外活动中,适当多关注一下琪琪,帮助他找到正确的方法,在成功中提升自信心。同时,要继续注重同伴间的互助教育,这样,是两个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篇三: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既可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可观察幼儿的个体发展的独特性浅谈幼儿教师必备专业技能之观察力”浅谈幼儿教师必备专业技能之“观察力”教师必备专业技能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观察力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也是新时期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专业技能之一。幼儿教师的观察力,主要是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高低表现为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既可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可观察幼儿的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观察,敏于观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相对应的策略。例如,在过去手工课,我总是让全班幼儿按我的示范要求统一做。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喊不会做的幼儿身上,帮了这个帮那个,忙的什么也没仔细看。后来尝试观察幼儿的操作,从幼儿的小肌肉入手,发现幼儿的差异很大。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后,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我将全班幼儿平分为五等,布置任务时,按幼儿的不同水平提出要求,基本做到任务难度略高于幼儿现有水平。总之,哪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心中有数了。这正充分体现了,发展型教育必须从观察开始。它还说明,对幼儿现有状况的了解,有助于把握不可见的幼儿发展的“下一步”,这是促进幼儿发展最有意义、然而又最困难的课题之一。教育既要促进幼儿发展,但又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如何把握这个“度”?解决这个难题最可行的办法,对老师来说,就是对幼儿长期地、深入地观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阿莫什维力所说的那样,“唯一的尺度就是我们教育的直觉。它是建立在对每一个人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和“下一步”都不同,只有观察才能去发现这些差异,让教育建立在幼儿发展可能性的科学基础上。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制定、调整并实施教学计划,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样一来,学会科学地观察幼儿,就成为每个幼儿教师都必须掌握的教育技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使观察的过程得不到完善,从而影响了观察的质量,因此,我认为,观察幼儿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接着要重视对幼儿操作过程的观察;其次要提出递进性要求,深入观察幼儿;再来注重观察记录的客观性;最后提高对观察结果分析的有效性。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直接地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帮助与措施,这样才是真正地将孩子放在首位。幼儿园课程改革给了我们老师很多新的理念、新的视角和新的冲击,这就更需要我们将孩子放在首位,观察孩子,满足孩子的需要,为孩子美好的明天努力!执笔:贺静
篇四: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观察分析能力摘要:观察是人们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同样,在幼儿教育这一方面,观察更少不可或缺的方式,教师想要快速了解幼儿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而通过实践证明了这一观点,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幼儿行为方式,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这样也能帮助教师教育以一种最适合的方式教育幼儿。因此,观察分析能力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技能。本文探讨了如何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观察分析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师;观察分析;提升策略
根据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学前教育职业准备标准,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时间,教师的态度,角度进行观察分析记录,教师“需要学习和使用系统的监控,记录和其他有效的评估策略。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的角色首先是观察者,改善学前教师的观察能力,激发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的学习和观察知识与技能实践,使用规范化的个人和集体反思机制,并通过幼儿园培训获得专业指导,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园教师的能力。
一、通过选择观察的主题,锻炼观察能力
各个领域的教育都应基于对幼儿进行的充分的观察和了解,这样一来教师对幼儿观察的主题就无处不在。作为教学和研究的领导者,教师要进行相关且易于指导的主题,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
例如,在走向幼儿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学领域的活动已成为教师教育幼儿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孩子很少关注数学领域的数学问题,并且教师对幼儿数学领域活动的指导也很少。在此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到自身数学教学活动的缺陷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教师自身认为活动区域有免费的儿童游戏,没有必要并且不应干扰孩子,其二是认为教师不知道如何领导幼儿学习,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孩子会更顽皮”。通过这些原因,发现在没
有成年人帮助下,儿童很少参加免费游戏的数学学习活动,并且带有玩具的数学教育功能就很难实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活动,其目的是如何提高教师的主动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意识,以及如何引导幼儿玩玩具,通过这个活动以提高教师对幼儿的教学质量,并促进儿幼儿技能的发展。随着研究的发展,儿童如何通过玩具学习已经成为教师观察和思考的重点,也成为引导教师观察的种种问题的主题和出发点。
二、通过观察的时间,锻炼观察能力
教育部规定,幼儿园的老师每天应观察一个孩子,每天进行观察三次,每次观察持续三分钟,这样要求连续观察某个孩子是合理的。教师在很多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像是随时观察孩子,但是这些观察可能并不有效,这只是对所有孩子状态的环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发现隐藏的问题。当教师在观察孩子时,会发现以前的观察是肤浅的,无法理解孩子内心世界。
例如,在生活方面,教师拿出来一些坚果给孩子们分享孩子,在选择打开坚果的方式时,小雅选择使用锤子敲击坚果,期望以此来打开它,但是他在敲击过程中有点害怕,所以当他用小锤子敲击坚果时,手会在握住坚果的同时会情不自禁的松开一些,然后再用锤子敲击坚果,这样一来,由于手没有握住坚果,坚果一下子跳了出去,最后,小雅手忙脚乱的追着坚果到处跑。
在上面的示例中,如果不是出于对小雅的长期观察,教师可能不会在他所在的区域看到小雅跌跌撞撞的跑来跑去,甚至不可能关注到小雅的情绪并帮助她,但是当你长时间的观察她后,就会知道因果关系,就可以理解并同意她的行为,时间观察的好处,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行为表现的原因,并支持鼓励幼儿。
三、通过观察的角度,锻炼观察能力
教师观察能力有一部分来源于观察角度,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幼儿的外在表现,从而达到了解幼儿的目的,从幼儿的外在表现,教师可以看到孩子的内心从而了解幼儿的行为,这样教师才能给予幼儿最大的尊重和帮助,避免
对幼儿子的表现造成误解和主观假设。所以说观察角度对幼儿教师来说也是至关重要。
例如,在建筑区域的活动中,小梁和小吉说他们想要建一座桥,接着两人开始讨论要建造什么类型的桥。小梁说:“我想要建一座漂亮的拱桥。小吉说:'你为什么不想建一座长江大桥,它更大又那么长,而且现在还是双层。还保留了两层电缆”。小艺看了看报纸说:``这座桥似乎很大!”于是两人决定搭建这很座大的桥,但是他们发现搭建这座桥需要很多长块和圆柱块,但是他们的材料不够,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小梁和小吉去寻找其他可以替代长块和圆柱块的东西。后来他们找到了许多圆柱体的易拉罐和饼干盒。
通过上述案例,教师通过不同的观察的角度就可以理解儿童需要使用大量的圆柱形建筑块,并且还可以激发儿童的思维,并鼓励他们寻找所需要的东西来锻炼他们的冻动手能力。这也反映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同时提高教师观察的能力。
四、通过观察的态度,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幼儿的行为活动时,教师可以尝试选择在孩子们发现不到的地方进行观察。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老师不干预的情况下自由活动,孩子不会产生反感,行为举止会更随意,这样教师可以更具体的观察幼儿活动,这样的观察态度会更有价值。
例如,当幼儿在进行语言区域中活动时,孩子们在制作一些小书签。教师从远处观看,这时会看到小燕在书签上绘制线条和图像,然后在书签上打孔,小燕沿着书签线一个接一个地打孔,过了一会儿,他在所有书签上都打了孔,最后放在了篮子里。接着他对隔壁的小陈说:“我已经将书签上所有的孔都打完了。”小晨说:“那你可以帮我穿线。”小晨拿起线穿了起来,书签中的有一个小孔,但是小燕无法让线穿过去,于是她看着这个小洞,小晨也做了同样的事情,然后两人开始研究线的使用方法。不久之后,在两人的努力下他们找到了镊子,并在镊子的帮助下轻松地穿上了丝线。
在上述情况下,作者试图避免与儿童目光接触,以防止儿童看到他们,让他们在没有任何情感负荷的情况下玩耍,并允许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不是向老师寻求帮助,而是他们自己想出一个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也能提高自己观察能力。
总结:学会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对幼儿教师帮助特别大,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观察行为是否能观察分析出每个孩子的性格,能力等的不同东西。幼儿教师也可以将观察到的案例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反复的实践和培训,加深对观察到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帮助教师弥补不足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关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26.
[1]江艳.幼儿教师观察能力和指导策略的特点及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篇五: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
摘要:观察时幼儿园教师是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可以有效地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和对学习重视程度。具备优秀观察能力的幼儿园教师,甚至可以看出幼儿的潜在能力,有效地帮助幼儿完成启蒙教育培养。本文将根据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几点可能性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
前言:幼儿园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以外,更多地就是要理解幼儿的行为和表达。面对语言表达能力尚弱的幼儿,观察,无疑是理解幼儿行为举止的重要形式。通过观察幼儿,教师可以获取幼儿的动向,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的开展。对教学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1.幼儿园教师观察幼儿的意义和作用
1.对幼儿身体状况的观察。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行为和状态的观察,判断幼儿的身体状况。例如,幼儿出现食欲不振、情绪低落或双手按压腹部的情况,可以及时判断幼儿的身体是否出现状况,以便随时就医,避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2.对幼儿情绪状态的观察。如果教师通过观察,看到幼儿出现情绪低迷或持续亢奋的情况,可以通过沟通和简单交流对幼儿的心理状况做出及时的引导,以防幼儿思维进入误区,影响人格健全。
3.
对幼儿优缺点的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状态和言谈举止,可以了解幼儿在一些领域的不足,以及在一些领域上突出的才能。这些潜在的东西,通常不会浮在表面。比如,一名幼儿在平日唱歌的时候总是面露胆怯,五音不全,却偏偏在课间操的时候活力万丈,动作标准,富有律动。通过这些细小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该名幼儿在音乐上的弱势,和在舞蹈上的天赋。教师就可以根据观察结果,将该幼儿朝着舞蹈领队的方向培养。同时针对唱歌上的不足及时指正,让幼儿更具自信,找到人生的闪光点,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4.对幼儿之间矛盾的观察。通过观察,判断双方的过失,对于错误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给予批评和正确的家孩子引导。对于受害的一方即使安抚,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1]。
1.幼儿园教师观察幼儿时所忽视的问题
1.教师缺少观察意识
部分幼儿教师缺少观察的主动性,容易忽视幼儿的外在表现。往往只有在家长提醒幼儿近期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教师们更注重对幼儿的教育这种更容易体现教学成果的部分,对幼儿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都归咎到家长的责任。
1.观察的方向过于片面
幼儿教师在教学之余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健康问题,这主要是受到幼儿园和家长的影响。除此之外,对幼儿的其他方面并不关注,也不会主动观察。一般要等到出现问题才开始寻找源头。观察的方向过于片面,很难关注到幼儿的闪光点和不足[2]。
1.
存在主观判断的现象,缺少有效性
幼儿教师通常对观察的结果存在主观判断,这种观察通常会具有偏向性。例如当一名教师观察到一个体型宽胖的幼儿和一名身材瘦小的幼儿发生推搡争执,部分教师会直接判断时体型宽胖的幼儿是事件的施暴者,从而影响判断结果。这种主观判断,那将会对幼儿的心里留下很深的阴影,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1.经过第三方的视角观察
幼儿教师的观察总会存在死角,这时,大部分教师会选择通过第三方问询还原事情的真相。但很难去判定第三方所观察到的事件的真伪,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发达的幼儿,在消息传播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主观干扰。如果描述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那教师的判断势必也会受到影响。
(五)不注重观察结果
即使观察到了幼儿的反常行为表现,也并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举措。例如,五岁男童在幼儿园因食道堵塞,堵塞气管最终致死一事。幼儿教师观察发现了幼儿食欲不振、难以入睡的问题,却并没有重视。只是按照习惯教导幼儿不能浪费粮食,尽快入睡,最终导致幼儿进食过量,未经消化入睡,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三、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增强个观察意识,培养观察能力
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观察能力,保持耐心和细心。幼儿园也应当重视对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例如举办教师观察能力的竞赛,对教师的观察力进行考核和培训,关于刚刚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教师给予提醒和帮助。
1.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和把控
在教育教学之外,也要多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课外兴趣和心理状态等,判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必要时,也要向幼儿的家长询问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并根据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表现的差异予以调整。
1.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
成年人和幼儿之间的思维模式差异明显,这也就代表着幼儿教师应当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例如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景色却发现幼儿兴致不高。其实教师只需要俯下身子,就能看到幼儿受到身高的限制,看到的不是美丽的风景,只有被汽车和行人遮挡得并不美好的画面。所以,教师要学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观察幼儿的所思所想,形成更好的良性沟通[3]。
1.亲身观察,对第三方的观察结果保有适当的怀疑态度
当教师没有及时和观察到事情发生的经过时,不要立即向周边的人询问那人口中的真相,应该对第三方的所言保持是担当的怀疑态度。面对幼儿的“打小报告”等,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找到事情的经过,通过多方询问或查看监控等手段,避免做到误判。
(五)注重观察结果,及时作出引导和调整
当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所处情况后,应即时做到上报和调整。面对幼儿的身心状况,教师要将观察所得及时告知父母,加强家庭敢于,发现幼儿的不足和闪光点,也要及时指正,并向家长提出适当的建议。
结论: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观察都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观察不仅代表了你对幼儿的重视,也是对责任的一种升华。在幼儿园里,幼儿每一个小细节都值得被关注,每一个观察都是对幼儿的负责。
参考文献:
[1]樊玉竹.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申涵子.幼师专业学生儿童行为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J].职业技术,2019,18(04):78-81.
[3]罗翔.在游戏活动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4):6.
篇六: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关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摘要: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之中,幼儿的能力与素养是当前教学过程之中的重点,当然教师的职业技能素养,也是幼儿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具体而言,众所周知,当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那么结合这些现存的问题,对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为今后幼儿教学提供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借鉴。
关键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提升;策略
引言:不同的教育学家对于课程教学的作用呈现出莫衷一是的态度,但是近八成的幼儿教师以及幼儿教育的研究者,都认可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提升,是当前教师素质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那么从我国幼儿教育以及幼儿教师观察能力培养的整体状况而观之,就能够看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并未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本篇文章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实情况出发,而当前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的提升效果不容乐观,因此本篇文章对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
一、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
1、观察能力不高
在记录幼儿游戏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幼儿在活动中的点点滴滴的表现出发,在课程教学以及游戏教学中,捕捉幼儿的种种表现,这样就能够从幼儿的行为举止中出发,对幼儿的行为以及表现进行记录,这对于今后幼儿教学的开展而言大有裨益,而在幼儿游戏记录的过程之中,大多数的幼儿教师,往往只是形式主义,走过场,因此,此种记录就会成为应付上级的工作。从这一点充分说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
2、观察理念不正确
幼儿教师在幼儿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其中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对观察理念的理解与认识不到位,具体比如,部分的幼儿教师,并未对幼儿的课堂表现以及游戏表现进行记录,主要是因为在对游戏表现的记录之前,幼儿教师并没有认真与仔细的阅读,这样就会造成教师在专业领域的认识不足,由此可见,当前幼儿教师并未对自己手上掌握的资料加以处理以及应用就成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过程之中的现实问题。
3、不能进行有效指导
教师很难在幼儿参与游戏以及活动的时候,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而当前假设学校需要派出专门教师在旁做记录就显得不太可能。这说明当前有限的幼儿教师,无法完成对幼儿的有效指导与实时记录,因此,这就成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过程之中的现实问题。
二、如何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
1、加强相关理论学习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的工作者,首先需要建立起自己对于课程教学的兴趣,以开展课程教学为己任,在课程教学的环节之中,需要向幼儿们宣讲本节课涉及的相关理论,这说明幼儿教师既是理论学习的指引者,而且也是幼儿课程教学的践行者,那么我们能够看出当前课程教学,其最终的目的以及意义,是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等方面的培训。首先,需要强化对幼儿课程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其次,幼儿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增添实践教学的内容,此种做法的积极意义在于提升幼儿对课程教学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幼儿对理论的掌握能力,并提升幼儿对课程的运用水平。
2、明确观察目的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大多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形成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因此,我们能够从课程教学的成效而观之,当前幼儿以及教师参与到幼儿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需要在观察外部世界的时候,形成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明确观察的目的以及意义。在课程教学的环节之中,教
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这样幼儿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获取到观察的经验,而这些经验能够为今后课程的学习提供可行性的借鉴与建议。对于他们认可的部分,他们就会对游戏中的人物进行模仿,体现在其日常生活之中,由此可见,明确观察的目的就成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重要策略之一。
3、正确认识幼儿观察目的
目前,我国幼儿园开展课程教学的起步时间较晚,因此,教师在观察能力的提升过程之中就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幼儿园需要正确认识到幼儿观察的目的,从而为课程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当前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幼儿观察的目的,从而为幼儿课程教学迈上新的高度而做出努力,假设当前幼儿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到幼儿开展观察教学的目的以及作用,具体开展的形式,比如每学期举办课程教学,那么在每学期举办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幼儿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幼儿观察的范围以及领域,从而为开展幼儿教学提供发展性的以及建议,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1]。
4、幼儿园创设观察环境
幼儿园需要着力提升观察环境的质量与层次,那么在当前幼儿园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当前大部分的幼儿教师,都坚持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树立起尊重、平等、认同、民主的认识,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这样能够为幼儿的观察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幼儿园观察环境的创设,也能够显著提升幼儿园的发展的层次与质量,这说明当前幼儿园创设观察环境成为幼儿园教师提升观察能力的主要策略之一,这样也更加方便幼儿教师更好的观察幼儿在课堂学习或活动学习中的表现[2-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立足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进一步说明当前影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为观察能力不高、观察理念不正确、不能进行有效指导,最后提出如何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策略,具体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为加强相关理论学习、明确观察目的、正
确认识幼儿观察目的、幼儿园创设观察环境,本篇文章旨在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章彩芳.放手,为了更好的观察——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J].2021(2018-12):0087-0088.
[2]王涛.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同案异论法"——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行动研究[J].2021(2019-2):0001-0004.
[3]谢梦怡,张新立.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策略——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J].2021(2019-10):114-119.
篇七: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观察项目观察要点认知幼儿是否具备游戏主题知识经验能利用经验开展游戏幼儿是否能解决游戏中的冲突与矛盾幼儿是否能发挥想象力创造游戏需要的角色与情节丰富游戏幼儿是否能正确使用材料玩具发现与物体之间关系幼儿是否能以物代物满足游戏需要情感幼儿参与游戏是否积极主动幼儿是否能坚持自己的意见有主见幼儿是否在游戏中有成功感幼儿是否能专注地参与游戏社会性幼儿是否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幼儿是否能遵守游戏的规则按规则进行游戏幼儿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幼儿是否乐意与他人交往接纳别人幼儿是否喜欢与人合作玩被朋友选为伙伴语言幼儿是否能用游戏情景与需要的语言交流幼儿是否能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幼儿是否能倾听理解他人的言语并做出相应的回应幼儿是否能用语言大胆的表达游戏后的感受四以应用验证为手段提高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能力观察为教师反思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成功反思的基础提升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观察能力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教师幼儿游戏观察能力一、问题的提出
游戏是儿童自发自主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是主人,教师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学会观察游戏、学会分析结果成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没有很好把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影响了教师技能的应用,影响了观察的质量。因此,将提升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能力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我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幼儿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第一、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追求课程改革中教师逐渐更新了教育理念,但是面对复杂多变、教无定法的教学情境,还是产生了诸多不适。观察记录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平台,能帮助教师通过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来回追溯,清楚地看到幼儿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知道所做的哪些是有价值的,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观察与分析对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二、基于幼儿发展的需求对儿童进行观察,使教师开始倾听孩子,解读孩子,理解孩子,越来越多地发现孩子的潜能,也使教师重新思考自身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观察的内容可以作为教师进一步工作的依据,从中检查自己提供的活动是否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并以此调整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同时观察便于教师认识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发现幼儿的个体优势、智力特征,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更有利于每个孩子的发展。第三、基于家园合作的需要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为家长提供孩子发展的有效资料,使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懂得如何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构课程,促进家园教育的同步发展。二、研究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掌握教师在游戏中实施观察的现状。2、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解读,寻求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策略和方法。3、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究,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主体意识、发展潜能,提升在幼儿游戏中的观察能力。三、研究对象:本研究针对我园32名一线教师进行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一线教师观察幼儿的素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全面了解掌握教师整
体的观察素质。
2、文献法:收集、学习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文献,逐步深化教师对实施观察的理
论的理解和认识。
3、行动研究法:贯穿于全过程,边实践、边总结,确保课题顺利进行。
4、案例研究法:从有价值的案例中反思问题,提炼经验。
五、研究过程及结果
(一)以调查分析为基础,明确教师观察素质的现状及不足
1、设计调查问卷表,并随机抽取10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部分调查项目如下:
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1、你认为在组织活动中,观察对活动开展与个人发展
100
0
0
很重要
2、你对观察的意义、内容、方法与手段很了解
30
70
0
3、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你的观察意识很强
40
50
10
4、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你能利用多种手段与方法进行
30
70
0
观察与记录
5、在日常活动组织中,你经常实施随机观察、有目的
40
0
60
观察和随机有目的相结合的观察
6、在日常活动组织中,你承担过完全观察者的角色
10
90
0
7、你借助辅助器材(如录像机等)进行观察
0
50
50
8、你认为在实施观察与记录的过程中,还存在理论缺
20
80
0
乏、观察技能不足、意识上不重视等困难
9、你参加过观察与记录方面的系统培训
0
100
0
10、教师在观察与记录方面的培训与指导很重要也很
100
0
0
需要
2、对教师观察能力的总体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及实践活动的观摩,我们发现许多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科学的观察方
法,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缺乏科学认识。教师对观察能力的提高只聚焦在幼儿发展与教育教学之上,观察的关注点在自然观察上,对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
(2)观察意识薄弱。有些教师将看管孩子与观察孩子等同起来,将安全作为观察孩子的主要内容。教师习惯了在游戏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而孩子也习惯了教师的询问、指导和评价,因此在游戏中出现了教师干预多,观察记录少的现象。
(3)目的性不强,手段单一。对游戏的观察缺乏整体的把握,不明确我要观察什么,而是看到什么记什么,停留在随意性观察水平上。同时对观察方法了解不多,不善于利用辅助材料加以观察与记录。
(4)缺乏科学反思。教师理论内涵不足,致使观察及记录反思的有效性不强,虽然记录的资料很多,但真正具有指导性价值的内容却少之又少,记录的利用率极低,缺乏过程性、系统性,对自身发展、幼儿发展没有作用。
(5)培训力度不足。由于可借鉴的相关培训经验、模式很少,培训有一定难度。(二)以理论学习为载体,解读游戏观察的内涵与要义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选择理论学习,通过收集资料、查找信息、交流探讨,以先进的理论来引领教师的发展。
其一,领悟游戏的内涵与价值。诸多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景性活动,是幼儿内在情感的流露。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观察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兴趣热点、思维点和学习方式,只有了解幼儿现有发展状况、发展的个别差异,只有通过细心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作出推断,才能真实地认识孩子。作为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兴趣、行为类型、持续时间、幼儿情绪、影响游戏行为的因素、游戏行为的目的性、社会性等方面加以观察。
其二,掌握观察的方式与类型。观察的方式和类型可以根据观察的目的、内容、对象的不同有多种方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实验观察和自然观察、随机观察和有目的地观察等等多种。通过学习与比较,我们从观察的目的性、过程性、递进性、客观性、有效性等五大方面分析在游戏观察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清楚地看到教师在观察中的薄弱之处。
在解读有关理论的过程中,教师们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同时为使观察更有目的、方法更科学、内容更有价值,我们确立了观察的步骤:第一,观察什么?第二,什么时候观察?第三,采用何种观察方法?第四、如何处理观察资料?(三)以实践研究为依据,确立游戏的观察项目及要点
教师在游戏中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反映了教师的基本技能。会观察的教师能够在
游戏中看到幼儿的游戏行为与发展的关系,能够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
行思考,并及时将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与分析。经过多次的实践活动及研讨,我们不断
探讨办法,在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过程中完善并确立了游戏的观察项
目和观察要点。
观察项目
观察要点
●幼儿是否具备游戏主题知识经验,能利用经验开展游戏
●幼儿是否能解决游戏中的冲突与矛盾
认知
●幼儿是否能发挥想象力,创造游戏需要的角色与情节丰富游戏
●幼儿是否能正确使用材料玩具,发现与物体之间关系
●幼儿是否能以物代物,满足游戏需要
●幼儿参与游戏是否积极主动
情感
●幼儿是否能坚持自己的意见,有主见●幼儿是否在游戏中有成功感
●幼儿是否能专注地参与游戏
●幼儿是否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幼儿是否能遵守游戏的规则,按规则进行游戏
社会性●幼儿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是否乐意与他人交往,接纳别人
●幼儿是否喜欢与人合作玩,被朋友选为伙伴
●幼儿是否能用游戏情景与需要的语言交流
语言
●幼儿是否能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幼儿是否能倾听、理解他人的言语并做出相应的回应
●幼儿是否能用语言大胆的表达游戏后的感受
(四)以应用验证为手段,提高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能力
观察为教师反思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成功反思的基础。通过对游戏
观察要点的把握,教师观察的目的性加强了,观察的效果体现了。
案例一:从观察要点入手,关注孩子兴趣点,形成新的教育观点
玩陀螺实录——自由活动中栋栋与同伴交换玩具得到了一陀螺,其前后有小孔各两
个。栋栋将小棒插入后方的两个孔中,一次、两次……未成功,求助于老师。老师将小
棒插入前端的孔中。栋栋接过陀螺玩好一次后自行插棒,成功了,很开心。但玩了两次后,不知怎么又将棒插入后方孔中,不成功。老师观察后,没有提出任何建议离开了。当栋栋发现插在后方孔中是行不通后,立刻改为往前孔插入,成功两次后,又将小棒反复插入前后小孔,脸上露出了释然的表情。
教师分析——栋栋因为对皮卡丘陀螺感兴趣,所以采用玩具交换的策略达到目的。对栋栋两次玩陀螺,我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第一次我以为栋栋不会玩,所以给予指导,但在演示时栋栋只注意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致使后来插棒时还是不成功。于是我不再介入,给栋栋探索的机会。栋栋第二次的游戏行为具有了有意性,从他反复往前后两孔的尝试中,可以看出其思维形式从单一、无意识地玩过渡到了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观察,还能运用比较去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孩子的逻辑思维也相应得以提高。
从案例一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从“幼儿是否能正确使用材料玩具,发现与物体之间关系”的观察要点入手,在观察到幼儿兴趣点后,形成了新的教育观点,有效处理了观察与介入指导的矛盾,让幼儿自主探索、发现,使之更有教育意义。
案例二: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从旁观和合作开始奥特曼实录——角色游戏开始后不久,浩然用小积木去扔晓宇,嘴里说着:“我用炸弹扔你!而晓宇做了一个怪兽的动作说:“我炸不死的!”两人开始互相追赶。突然奥特曼浩然侧身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紧闭双眼好像冻僵了。小朋友好奇地围了过来,不知为何奥特曼爬了起来。没过多久,浩然和晓宇又重新开始游戏,沈晔也加入进来,大声说:“我是奥特队长。”他们重复着刚才的过程,浩然又倒在地板上一动不动。于是,我在一旁表现出非常着急的样子,沈晔发现了马上用娃娃家的电话拨120,医生被这突发事情吓了一跳,赶紧过来想把奥特曼送到医院里去,可是他太重了,根本抬不动。此时,浩然身边已围了好多人,大家都在着急地想办法。在大家争论的时候,轶婕突然插了一句:“用担架抬!”这倒提醒了医生,可担架在哪里?于是医生去发明担架了,而一旁的小朋友充当了医生在救奥特曼。当医生发明了担架,才把奥特曼抬进医院救活了他。教师分析——游戏的产生来源于动画片,刚开始游戏时嬉戏性的成分很明显,孩子们拿玩具扔来扔去。后来游戏有了发展,孩子们将奥特曼的冻僵和小医院联系了起来,丰富了游戏的内容。他们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再现到新的主题中,并且根据新主题的需要进行创造,如发明担架。在游戏中孩子还不断地交流,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我自始至终选择做一个旁观者,不发表意见,不介入游戏。只在医生用发明的担架要抬奥特曼时帮忙“搬”了一下。
从案例二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当一个游戏产生或进行的时候,老师可以尝试着做一个旁观者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在游戏没有进展之时可以稍加暗示,但并不真正干涉,看看孩子们是怎样理解和诠释的。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轻松的心理环境、了解一个孩子或许都可以从旁观和合作开始,这是我们教师通过观察得到的启示。六、研究结论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在进行实践尝试后,教师们深刻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了记教育随笔和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对观察的现象及时进行反思和研究,积累了不少较有价值的观察记录、个案研究等。
从过去对观察理论的茫然、对观察方式手段的一知半解到如今将观察融入了日常教学;从一个教学活动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为活动的观察者、记录者,教师的角色在过度,教学工作的活力在展现。七、讨论与思考
科学地观察幼儿是需要每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学习的基本功,教师应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终成为成功的观察者。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观察水平与能力得以一定的提高,但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例如观察之后的记录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文字表述为主,没有灵活使用如表格式、图像式等记录方式。再如缺乏教育评价的素养,尤其是观察后的归纳、反思的能力,表现为对评价的理解较为狭隘、反思的深度不够,往往难以对自己的实践作出比较全面和深刻的分析,更难以基于这种分析作出判断、进行重建。八、主要参考文献
1、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学前教育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王滨:“幼儿游戏的观察”,选自《幼儿教育》,2004年第3期。3、华东师范大学主持编写:《游戏活动》,二期课改教师参考用书。4、周兢、王坚红著:《幼儿教育观察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5、蔡昱晓:“做好观察的几点思考”,选自《幼儿教育》,2002年第12期。
篇八: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幼儿园教师撰写个案观察记录的现状及提升对策摘要:儿童个案的观察记录是幼儿园教师观察和评估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撰写个案记录是记载幼儿在园期间儿童的行为发展和性格养成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来分析和判断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趋势和走向,进而形成一定的教育教学策略。本文试图对幼儿园教师个案观察记录的编写的现状出发,进而对提高教师行为观察能力和个案观察记录写作质量的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个案撰写;提升对策
一、幼儿园教师撰写个案观察记录的现状描述
(一)工作压力导致幼儿教师不愿意写个案观察记录。
首先,个案观察记录的写作压力更为沉重。幼儿园的个案观察记录空间或数量太多,增加了幼儿教师自身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也没有和自己的薪酬挂钩,所以从思想上就形成了工作的抵触情绪。其次,老师的工作没有得到管理者的及时反馈。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在提交个案观察记录后会得到幼儿园管理者的首肯和点评,但是工作中我们也会发现近4成的幼儿园管理者对个案记载缺乏热情和支持,没有对教师提交的个案观察记录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这样势必导致不少的幼儿教师撰写个案记录的积极性被挫伤,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就会受到影响。
(二)教师编写个案观察记录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具有一定程度的个案撰写意识,至少7成的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有个案记录的习惯。但是大部分教师往往停留在日常观察的潜在意识中,虽有意识却没有行动,尤其在编写个案记录时往往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个案撰写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通过分析看出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第一是将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个人观察的目标等同起来。比如,将个案观察目标编写为“培养幼儿在活动中与同龄人保持友好关系”、“幼儿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体验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等等。
第二是混淆个案观察目标,比如,将个案观察目标写为“幼儿做错事要冷处理”,但幼儿园洋洋的记录却是“每次洗手,我总是不玩水,不要弄湿袖子,但我记不住了”,或者是“许多提醒都没有帮助,而且袖子经常是湿的。”于是我轻轻地对他说:“你愿意做观察员吗?”洋洋眨巴着眼睛问:“老师,什么是观察员?”我回答:“我站在泳池边,检查大家的手,看看谁洗手洗得最快最干净。”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很高兴,我会跑到洗手池边,认真履行我的职责。本个案中的个案观察记载都是用老师的目光观察学生,没有正在记载孩子们的具体表现。但是,这个记录没有对幼儿的行为以及教师提示后的反应作出明确的反应和记载,因此书面个案观察目标是错误的。教师应记载针对幼儿个人观察的目标和优先关注的事项进行落实。同时,在实施个案观察之前,教师往往缺乏详细的
计划,对幼儿的表现缺少预设规划,近2成的教师会在个案观察之前做出实施的计划。基于此,幼儿教师的观察活动往往缺乏单独的观察目标,而这种情况下的个案观察目标和行为描述之间往往也严重的不一致。教师收集和组织儿童行为表现的方式也相对随机,虽然事件发生后记录了大量信息,当时也会导致个案观察记录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而其中有近3成的幼儿教师在进行个案观察时不知道应该注意什么,对观察的相关情况。
二、幼儿园教师撰写个案的对策研究
(一)撰写个案观察记录是提高教师反思技能和个案观察记录质量的重要手段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认为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识幼儿教师专业核心竞争力。个案观察记录是一个重要的载体。通过编写个案记录,教师可以开展教育现象研究和教育问题研究。借助个案观察,教师可以审查和分析教育过程,并反思和讨论令人困惑的问题。为此,幼儿园管理者应该利用個案观察记录的编制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要杜绝片面追求观察“数量”而破坏了教师开展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幼儿园管理者应追求个案观察记载工作的“质量”而非“数量”,可以减少教师记录的观察次数,并努力改善个案观察记录质量。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个案记录的水平得到提高,教师在“通过”,“理解”和“熟练”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个案观察记录的质量。
(二)开展“菜单式”培训,提高教师观察记录的写作能力
幼儿园可以对园区教师专业实际状况,科学规划教师个案观察记录的能力和层次,有效地了解教师在撰写个案观察记录时遇到的问题,进而制定教师专业培养计划,针对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开展针对性培训,实施“菜单式”“订单式”培训。管理者需要根据需要组织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撰写个案观察记录的能力。
幼儿园还可以使用个案分析方法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可以以教师个案观察记录为材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观察记录案例编辑成书,以设计具体的问题探究让教师进行思考分析。编辑成书的个案记录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和模仿对象,可以指导教师进行实际操作,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它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收集证据的时机、如何收集证据以及如何呈现证据的相关帮助。
(三)注重提高教师分析和评估儿童行为的能力
个案分析是解释幼儿的行为并解释行为成因的重要表现形式。个案观察记录中的评价、反思和升华是个案观察记录优质化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评估和分析可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个案观察记录才不会流于形式。教师需要根据实际记录和观察到的幼儿行为密切进行个案分析,不要对幼儿进行绝对评估或草率定性。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分析幼儿的行为时,教师需要明确: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这种行为反映了什么样的身心发展特征或个体差异?幼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或差异?幼儿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具体现象,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或调整措施,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1]孙寒晴.做好观察记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贵州教育;1996(Z2).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九: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谈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提高幼儿园教育是一项复杂细致,长期持恒而艰辛的教学工作。它任重而道远,是一种慢艺术。在贯穿孩子整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中属于初始启蒙的阶段,为人生逐步发展壮大奠定基础。因此,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或高效需要幼儿教师的良好的教学素养以及灵活机智的应变,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更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在幼儿主题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观察幼儿言行举止,从他们活动的行为中看出幼儿喜、怒、哀、乐、忧、悲、愁、惧的神情变化,了解分析幼儿的行为,掌握幼儿的学情,并能分析出这些心理变化的活动规律。教师要按照这些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及时调整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提高学习效益,提升幼儿教学质量。那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呢?笔者认为:一、强化观察意识,提升自身储备。
在教学中,幼儿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教师的一切。他们伴随着教学互动的全过程。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走进幼儿的心灵深处,完整地得到孩子的世界,进而总结出一些双边教学心得。这就需要教师有很高的观察幼儿行为能力,也是一种做好幼儿工作不可缺少的自身能力,需要各方面的知识贮备。
第一,树立观察意识,关注幼儿行为。要提升观察能力,教师首先要强化自身的观察意识。如果没有树立观察能力意识,观察能力的低下其实是在帮助家长看护孩子玩耍或者说是一个放音机在教室机械的为幼儿朗读教材,那么,这样教学是低效或无效。强化观察意识,让教师产生想要主动观察孩子们在园中生活学习的动作、语言、表情等言行举止的行为的思想动态。园内部就可以年段为单位组成若干个教研小组,研讨探究一下关于提高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交流在这方面教师之间彼此观察经验等一系列的问题,总结出切实可行的一些实践体会,使教师观察幼儿的主观意识得到强化。第二,开展教师培训,夯实业务基础。
为提升幼儿教师的观察力,幼儿园要结合教师们的各个实际教学情况,加强
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强化教师学习业务,让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方法;积极开展园本培训,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举办教师读书活动或教师讲坛,让幼儿园教师通过这些方式掌握更多专业的理论知识。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明确观察幼儿目的、选择恰当的观察方法、做好技能储备及观察计划,更好地开展符合幼儿发展趋势的观察工作,进一步帮助教师能够迅速确认观察目的,夯实幼儿教师的理论基础。
第三,拟定观察策略,提高课堂实效。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有观察内容,它是观察的核心部分。核心内容明确了,教师在观察幼儿工作中会变得非常有效或高效。教师应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围绕幼儿观察对象而确定,明确观察对象,观察内容,需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自身的观察计划。在观察幼儿行为前,教师从区域活动空间,孩子对游戏的不同参与度,材料的投放还有幼儿使用材料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等方面来确认观察内容。这样是教师观察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优化观察方式,正视幼儿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观察幼儿要讲究方法,做到恰当有效。虽然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的多样性和实际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但教师要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正确的观察方法。教师如果刻板的选取某一种观察方式,就很容易产生一些记录上的不足。因此,幼儿教师要从幼儿行为阶段差异,行为不同以及年龄的层次高低,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多角度的方式进行观察,使开展幼儿行为观察工作依照合理有效。
根据不同阶段幼儿游戏,应选择不同的观察方式。在教师对幼儿活动全局的观察,应立即发现每个幼儿在游戏开始时,对不同游戏材料,不同的区域游戏产生兴趣,对不同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参与度的不同还可清晰记录,这时候就选择扫描式的观察方法;在课堂快结束阶段游戏快结束时,教师也应采用扫描式观察,可以发现幼儿在不同游戏区域及玩具材料的整理归类的现状,可直接记录孩子的游戏成果,因而认识到幼儿通过游戏得到的收获。而在游戏进行课中,教师应通过追踪式观察或定点观察办法,来认识幼儿的游戏思维及与同伴之间沟通及互动情形,就会有一个直观且全面的了解。在观察幼儿行为过程中,教师还要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注重在整体上观察幼儿。在教学中,很多幼儿教师虽表现的很积极,但存在主观片面意识,注重在于观察幼儿是否有安全隐患,例如:课间幼儿在走廊里玩耍,在众多的幼儿面前,教师将观察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孩子们旁边是否有不熟悉的陌生人或者撞倒、摔倒的隐患。教师在确保这部分人无危险后,就去观察另外一部分幼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教师不停来回地跑,出现了很多次的窘境,这样教师在观察幼儿时缺少了实质性的内容,根本无法分辩出幼儿心理活动行为,因此,教师观察不能单一关注在确保幼儿安全问题上,还需要一个整体的概念,多注意观察孩子活动的兴趣、交往交际、动手能力等,从而保证幼儿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实现全面提高。
其次,制定切实有效的行动计划。一份详实详细的观察计划,就像登山运动队员登山一样,攀登顶峰是他们的目标,走什么线路,就应该出发前预设好的,制定一个捷径精准的计划,然后队员们一起共同努力沿着指定的路线攀登,登上顶峰实现目标。同样如此,教师在观察幼儿某项幼儿行为时,就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如“幼儿的交友行为”的观察,在课前拟定一份详细的计划,在课内具体实施观察预案,达到有效观察幼儿行为的目的。
其三,做好观察实时记录。教师在每一次观察幼儿行为中,会得到一定的收获和感悟,就必需及时的记录,作为教学的素材,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人的记忆在某个时段只停留很短瞬息时间,因此,为了避免遗忘,也是为了将心得进行分类汇总,及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案。
三、提升分析质量,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恰当的方法进行观察,又获取了对幼儿准观察基本数据和观察体会之后,教师就要对获取观察基本数据,得出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将观察幼儿教学经验交流分享与其他教师实现共同提高。具体来讲,如笔者在通过观察幼儿交友过程中,幼儿在交友时,表现出非常积极和主动,能够及时帮助同学送东西,拿东西,一起回家,一起搞卫生或者是帮助朋友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实际问题,表明他们同在一起学习力也会提升。因此,笔者分析得出结论,交友能够融洽幼儿之间的关系,让小朋友之间更加和睦。提倡今后的教学中多采用一些小组合作教学。让幼儿自由结合,组成若干小组,一起动手搭积木、做游戏等,在达到了教学目的的同时,又培养了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为提高教师对幼儿行为的分析能力。要极大地配合幼儿教师的观察项目,提供更多更大的观察平台。与此同时,园方让教师以教研组的形式开展专题观察行为的教研活动,总结实用的分析方式。也加强园里教师之间沟通与交流,和其他分享教师自身亲历的先进教学经验,促使园内的教师整体观察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之,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必须强化幼儿教师观察意识,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必须掌握正确观察方法以及使用好分析总结观察结果等方法才能达到教师通过观察幼儿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方式来逐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幼教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未来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高质量人才。
文末注明:本文系泰宁县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度课题《提升幼儿教师在主题活动中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YJKT20-001研究成果之一。
推荐访问: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幼儿教师 观察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