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进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典型经验做法:重塑动力源,培育新引擎,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市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省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产业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2021年煤炭产业占工业比重下降到6.1%,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高至47.7%,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之路。**省政府专门出台指导意见,支持**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居全省第1位;
税收收入增长35.1%、增速居全省第1位;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居全省第2位。
一、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一是注重集群培育。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加速打造电子电器、现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绿色食品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集团汽车线束和电子插接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丁二酸酐装置生产能力国内第一,离子交换树脂、橡胶助剂产量分别占全国市场70%、30%。禽肉食品年加工能力超100万吨、全省第一,鸡肉调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
二是强化链式发展。全面推行双长制,由市级领导任产业链链长、龙头企业任产业联盟会长,实施一链一策,建设上下游深度耦合的产业生态。如以仕佳光子为龙头发展光通信产业,吸引了47家光分路器新品上下游企业落地,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可达到500亿元。以赞宇科技为龙头的日用化工产业,带动一批上下游产品及包装、仓储、物流配套企业落地,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品种最全的日化产品生产基地。
三是夯实载体平台。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市围绕资源禀赋和产业实际,高标准建设了4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规划面积共104.1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78%,每个开发区明确1-2个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集约发展、集群发展,2021年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均超过全市60%,就业人口超全市四分之一。
二、推动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
一是注重引育结合。建设全省首个5G产业园,成功引进华为、浪潮、腾讯、曙光等20多家行业龙头,419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形成集聚。其中,京东、360、航天宏图将区域总部设在**,华为公司在**布局的两个实验室均花落**,中国测绘学会与**共同建设全国首个空间地理信息与5G融合应用试验区,已形成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打造应用示范。2021年纳入**省首批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9个、全省第一。宝发能源、联明电器入选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海昌智能入选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商,天海集团汽车线束5G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省级平台,“智能在线检测场景”被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京东电商平台、煤炭储配交易中心能源互联网平台、新农邦农村电商平台、浪潮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经济发展迅速。
三是打造智慧城市。全面推进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省级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建成327个智慧安防小区,实现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推进**地理信息+5G融合应用试验区建设,在去年汛期充分发挥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地面移动巡查等业务优势,精准监测分析灾害综合风险,制成可视化资料,为防汛救灾提供有力支撑。
三、推动改革创新“一优带百先”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建成了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241家,成功创建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实施“双百”企业树标引领行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等,建立“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引领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49.4%,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5.4%。
二是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率先建成基于“一张蓝图”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建成全国首个智慧党政服务平台、全省首个5G政务服务大厅,全市8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省通办”,全面推行备案类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电子证照生成种类达到28种、全省第二,政务服务评价位居全省第二,用水用气报装时限全省领先,政府效率排名中国“百高市”第27位。
三是提升企业服务效能。创新实施“五位一体”服务机制,向全市企业选派2506名服务管家,选聘165名首席金融服务员、689名警务专员、480名法律服务专员和9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实现三次产业、“四上”单位、成长型中小企业全覆盖,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在全省率先上线“鹤必达”政策直达平台,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三年全省第三。
四、推动生态改善“煤城变美城”
一是加强节能减碳。注重“双碳”牵引,清洁取暖试点市考核连续3年全国第一,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开展低碳园区等绿色创建活动,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建成“花园式工厂”40个以上。全省唯一的“四合一”(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泥、建筑垃圾)静脉产业园投入运营。
二是强化植绿护绿。全市林木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3.8%、39.3%、45.2%,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面实施全市露天矿山修复工程,豫鹤同力和鹤煤三矿、六矿、中泰矿业等4家已创建为省级绿色矿山,*水泥矿山、黑山头成为全省生态修复精品示范工程,被确定为全省首家完成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和绿色矿山建设任务的省辖市。
三是实施精准治污。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环境治理特色基地)的省辖市。推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实现市域内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河流断面稳定达标,全市Ⅲ类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由20%提高到57%。
五、推动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
一是提升城市“颜值”。健康城市建设跻身全国进步最快十大城市、成为省样板市,获评“全国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试点城市。新建改建街头游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225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平方米。完成211个老旧小区改造,直接惠及群众6.4万余户。建成55个“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试点社区,成为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两次荣获“长安杯”。
二是传承城市“文脉”。坚持“一街一文化”“一园一主题”“一巷一特色”,全面凸显城市特色,整治背街小巷43条段,红六巷、南七胡同、春二巷等以“印象商业”“工业记忆”为主题,利用废弃老物件建造了工业景墙、活字印刷广场、矿山机械模型等文化设施建设特色游园,让工业遗产变成文化遗产、档案遗产,有效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成为城市文明的生动载体。
下一步,**市将继续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持续转方式、调结构,优存量、扩增量,强动能、创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城市更新改造、生态文明建设等取得新突破,努力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出经验、做示范。
推荐访问:重塑 培育 转型 推进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典型经验做法:重塑动力源 培育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