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党员干部观看大决战有感三篇,供大家参考。
《大决战》既是一出弱强之间相互转换、胜负既出人所料、又尚在情理之中的军事对决;更是一场答案寓于人心向背之中、正义必然战胜邪恶、进步必然替代腐朽的政治较量。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党员干部观看大决战有感精选三篇。
最近,我观看了大型历史战争巨片《平津战役》。影片场面摄人心魄,它把我带回那个战马嘶鸣、炮声隆隆的年代。看完平津战役电影,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平津战役的了解。
刚刚接受完革命精神荡涤和冲刷的我,心潮难平,有感而发∶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长达500公里战线上,对华北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决战。全战役从1948年11月29日开始至1949年1月30日结束,历时64天,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基本解放了华北,为夺取全国的解放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平津战略中人民解放军牺牲了7036人,还有许多支前的民工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过去的艰苦岁月,永远牢记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的人民英雄们!
通过了解平津战役后,我觉得它给我带来了思考人,我们是新一代的少先队员,作为伟大的中华名族的希望和重要组成部分,平津战役精神,它是一代中华儿女演出的一部揭示民族之魂的壮丽史诗,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传,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多得的常学常新的“必修课。”
此时,在我的眼前仿佛又展现出一幅崭新的画面: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团结进取、开拓创新、负重拼搏,要以骄人的成绩改写了历史,并朝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
6月18日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了这段光辉的历史――淮海战役,我深感此次参观学习,对于发扬革命传统,摆正心态,对今后做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好处。
淮海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战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极其不易的。国民党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并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还占有后勤保障优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并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条件相差悬殊。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毅力,机动的战略战术,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最后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
回想起纪念馆中的一幅幅画面,一组组的文字介绍,至今让我的情绪久久难以平静!其中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一条河,那时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战士们顺利的透过了大河,取得了总攻的胜利。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团职干部有的年仅24岁。24岁正是花季的年龄,正是此刻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无忧无虑上大学的时候,而他们却为了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想想当初革命先辈们,看看自己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们此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时常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们,我们就应知足、惜福。摆正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这天而牺牲的先辈们!
载舟覆舟水之伟力;乾坤定夺正义为之;江山浮沉唯有民心。事物的固有规律,历史的经验鉴证,现实的屡见不鲜,使得这一朴素而又饱含哲理的“大白话”亘古不废,千秋常新。故而,被正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热播的巨制电视剧《大决战》,一开篇就紧攥不舍地牢牢抓住。较之以往的同名影片,该剧可谓视野更开阔,“景深”更质感;素材更翔实,内容更丰富;笔触更深入,形象更鲜明;表达更从容,制作更精良。在追踪历史的真实上有了新的突破。
一为了人心
该剧首集的第一组镜头,就是表现毛泽东乘机率团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抗战胜利带来的非人们所期盼的和平,相反的是内战危在旦夕。阴险狡诈的蒋介石,急忙假惺惺地三次电邀毛泽东,赴渝共商和平,以达到欺骗舆论之目的,且为自己赤裸裸地挑起内战争取时间。谁都看得出这是一场危险重重、刀光剑影的“鸿门宴”,但对胸怀宽广、胆识超人的毛泽东来说,明知不可为而非为之不可:虽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置个人生死安危于度外。力排众议,毫无惧色,明确复电,如约飞渝。内外上下,亿万国人乃至国际社会无不为毛泽东的真诚无畏、大爱情怀所叹服,所敬仰。毛泽东何以如此作为?因为他的凌云壮志是救国!是为民!民主自由是他的景慕向往;一心为民是他的至高无上;为人民谋幸福是他矢志不渝的拳拳初心;为民族图复兴是他的毕生不懈的远大追求!谁叫他是共产党人呢?!
二重在人心
从该剧里,我们接着欣喜地看到:蒋介石撕下所谓和平的假面具后,是急不可耐的调兵遣将;是奴颜婢膝地乞求美国援助;是凶恶残忍地大举进攻解放区;是大江南北、中原华东、华北东北抢占地盘。“接受大员”(接受日伪投降财产的军政要员)中饱私囊,腐败政权肆意搜刮民脂民膏,置人民于战乱、苦难(民生凋敝、物价飞涨暴涨等)之中而不顾。而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一面尽全力争取和平、遏制内战,英勇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一面不失时机、大张旗鼓地开展土地革命,从地主手里夺回被剥削霸占的土地,还给贫苦农民,使他们翻身成为主人。剧中清晰展现的“东野”(林彪为总司令的东北野战军)进入东北后,不是与国民党争地盘,夺城市,而是组成一个个工作队,深入雪原林海、山沟乡屯和农民炕头,宣传、动员和引导广大农民开展既轰轰烈烈、又扎实细致的土改运动。尽管起初还要忍受一些农民们的观望、怀疑、埋怨和不解等。一旦工作队说到做到,真的把命根子似的土地分给了自己,自己真的成了期盼千百年的主人,便立刻爆发出了真心拥护共产党、跟定共产党闹革命的巨大热情和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当然也毋庸置疑地成为共产党必然战胜邪恶与腐朽、夺得江山天下的最雄厚之群众基础和力量之源。
三不得人心
狭义地看,敌对双方都有着各自的“人心”。统帅者智慧高明,运用恰当,就会调动上下,同仇敌忾,从而凝聚起战胜敌人的磅礴力量。但在一定条件下,这种“人心”也会相互转化,被对方所利用。民主自由,世界潮流;息战和平,人心所向;涂炭生灵,不得人心。包括挑起内战的国民党内部的上上下下,也不乏左派人士和进步思想。而逆历史潮流而动、已“败絮其中”、腐朽没顶的国民党阵营,此时仍是山头林立,派系倾轧;嫡庶有别,亲疏分明;将帅不和,勾心斗角;士气低落,分崩离析。“能捞的”贪得无厌,作“弃子”的怨声载道。蒋介石对华北“剿总”傅作义是“调而不动”,抑或是傅的敷衍塞责;临阵调换东北“剿总”总司令杜聿明为卫立煌,依然是“隔岸观火”,阳奉阴违,气得蒋介石脸色铁青,大为头疼。下层士兵挨饿受冻又受气,开小差 当逃兵的相互默契,包庇撒谎。其中有个名叫乔三本的,逃回家为被逼上吊的老娘、妹妹雪仇后,竟跑到了共产党攻打锦州的前沿阵地,亲眼目睹成群结队的乡亲们把自家的门板、木箱、甚至连棺木都献给解放军修筑工事,便由观望到主动帮助支前。当解放军后勤保障工作队的女队长王翠云告诉他:走到前面不远的解放区,就能分到土地、就有好日子过时,他竟加入支前大军了。“人心”崇正向善;“人心”泰山可移;“人心”渴盼自由平等;“人心”就是江山天下!
《大决战》既是一出弱强之间相互转换、胜负既出人所料、又尚在情理之中的军事对决;更是一场答案寓于人心向背之中、正义必然战胜邪恶、进步必然替代腐朽的政治较量。输赢的结果,历史早已做出了明确回答。《大决战》刚刚播到“辽沈战役”,仅为全剧的三分之一。作为观众,有理由有更大的期待。
推荐访问:党员干部观看大决战有感三篇 党员干部 有感 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