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及其发展路径(范文推荐)

时间:2024-02-18 17:0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及其发展路径(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及其发展路径(范文推荐)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作为国家政治生态系统的内核,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不仅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基础,还是营造我国良好政治局面的关键,也是推动我国政治健康发展、促进国家权力科学有效运行、形成民族振兴合力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在理解党内政治生态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探寻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建设逻辑和路径就成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党内政治生态是关系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的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发展并受环境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不是孤立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看似独立的个体的思想、行为往往是其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环境的综合反映。人的政治活动同样深受环境的影响。马克思认为迄今为止一切社会的政治历史实质上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作为政治基本范畴的阶级的产生和存在则“是由于当时存在的粗鄙的物质条件,即各该时代社会借以生产和交换必要生活资料的那些条件”。实际上,政治是在由其所处的各种现实条件、环境因素等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发展的,一个国家正是基于不同的生态环境选择了不同的政治发展模式。基于此,人们引入生态学的概念、方法来研究政治问题,“生态学研究法的好处在于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一些较大的政治问题上。如果我们要对政治做出合理判断,必须把政治制度置于其周围环境之中,看出这些环境如何对政治选择施加限制,又如何给政治选择提供机会”。美国学者伊斯顿就把政治生活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行为系统,认为“政治系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它作为一个有机体又成为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系统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中确立自己的存在价值”。可见,政治生态就是影响政治系统运行的内外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状态。实践中,只有把具体的政治行为、政治现象置于其所处的政治生态中才能正确理解其本质内涵。

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内政治运行环境的综合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等因素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执政的重要环境。党的执政地位、在我国政治系统权力运行中的核心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等决定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生态是我国政治生态系统的内核,对于营造良好的国家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党内政治生态不仅是检验管党治党是否有力、党的建设是否卓有成效的重要标尺,还是推动我国整个国家政治生态不断变革创新、持续向好的关键力量,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如习近平所说:“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
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同时,习近平还用“山清水秀”“风清气正”形象地概括描述了良好政治生态的面貌,也为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讲,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应该体现如下价值追求:

(一)党的思想更加纯洁

党的思想是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等价值追求的体现,决定着党的行为和发展方向。党要坚定道路向前发展,就必须确保思想纯洁。首先,坚定政治信仰。“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坚定政治信仰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自觉捍卫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抵制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侵袭。其次,强化党的认同。亲近对党的情感,牢记自身共产党员的身份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后,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政治、行动上与党中央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党的领导更加坚强

建设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价值目标就是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推动全党形成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使得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

(三)管党治党更加有力

管党治党坚强有力是建设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高压反腐,震慑常在,促使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一是实现党的纪律更加严明。挺纪在前,抓早抓小,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自觉遵守纪律,严格执行纪律。二是推动党的作风更加优良。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尤其是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痼疾,弘扬艰苦朴素、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三是促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规范。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要求严肃认真地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提高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规范性,充分发挥其在统一思想、凝聚感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四是促使党的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坚持“四个自我”、自觉推进自我革命提升党的自身建设能力,通过推动权力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治理推升党的执政能力。五是促使党的形象更好。努力让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执政成绩赢得群众认可和赞誉,树立起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团结奋进、担当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获得人民的认同、信任和拥护。

二、新时代建设党内政治生态的必要性

新时代建设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性自觉,在理论、历史、现实实践等方面有着多重考量。

(一)建设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自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尽管没有直接论述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但在关于政党建设的理论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理念和观点。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党在这个十九世纪由于它的纯洁无瑕而出类拔萃。”马克思强调科学理论武装的重要,认为“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优势。他和恩格斯还特别强调思想纯洁,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把承认共产主义、不参加反共产主义团体等思想上的因素作为加入共产主义同盟的必要条件。他们认为有必要要求非无产阶级出身的人“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指出无产阶级如果对农民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让步就会“丧失自己的历史的领导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要树立党内权威,认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
强调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认为“在阶级对阶级的政治斗争中,组织是最重要的武器”,“革命应当是团结的”。

他们倡导培育优良作风,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树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要做人民的公仆,提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同时,他们还提出要防止权力异化,为此要反对党内特权,要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等。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很早就认识到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对于无产阶级政党保持纯洁、先进的极端重要性,从理论上予以阐释并形成鲜明观点,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二)建设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是中国共产党优良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都非常重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通过党内不同思想间的碰撞和斗争来纯净党的思想,指出:“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延安时期,他倡导建立“十个没有”的政治局面,提倡深入群众、实事求是、力戒空谈,这一时期的良好党内政治生态也成为党历史上的标杆。他还非常重视开展自我批评,形象地指出“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
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认为开展自我批评可以有效抵御政治灰尘、改善党内政治环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进一步鲜明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恢复好的作风,认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营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并深刻指出:“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只有恢复到这种状态,党才能有战斗力。”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则围绕党的建设基本问题,分别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武装全党,开展“三讲”教育活动,提出“八荣八耻”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不断推动党内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承优良历史传统,继续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习近平多次强调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性,鲜明地指出:“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他认为,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重点要“从人抓起,从人做起,也就是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关键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他提出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要坚决做好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对政治生态潜移默化的影响,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弘扬良好作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他还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意见、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成效的根本价值标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也成为新时代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遵循。

(三)建设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要求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这是由其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也是新时代管党治党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决定的。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中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关乎党的团结统一,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党内政治生态是窗口,直接反映出管党治党的效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要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共同努力,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纠正党内不正之风、遏制腐败蔓延态势,党内政治生态得以净化,良好政治风气得以匡正。同时,管党治党现实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严重阻碍了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形成。例如: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忘记了身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宗旨意识淡薄,价值观、政绩观、权力观扭曲,个人利益至上,脱离群众;
有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漠视中央权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自由主义、分散主义严重,“两面人”问题突出;
有的党员干部喜欢拉私人关系,任人唯亲、封官许愿、拉帮结派、排斥异己、培植个人势力,大搞人身依附、“圈子文化”;
有的党员干部不讲党性原则,是非观念淡薄,不敢主持正义,不敢得罪人,遇到矛盾和困难能拖就拖,世故圆滑,信奉温情主义、好人主义;
有的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花样翻新吃喝享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根深蒂固,难以彻底清除;
有的党员干部在高压反腐下仍不知敬畏,依旧我行我素,不收敛、不收手,钻纪律、法律空子,搞权利交换,腐败问题频发;
等等。解决管党治党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清除危害党内政治生态的污染源,在党内交往关系上激浊扬清、扶正祛邪。

三、新时代建设党内政治生态的路径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工程,需要统筹政治、思想、组织、文化、制度等各种要素,综合施策,协同推进,解决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一)学悟党的创新理论,坚定理想信念

清醒的思想理论认识是坚定政治立场、增强行动自觉的前提。注重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治党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正是由于一直重视思想建设,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才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并成为中国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实践证明,党内政治生态遭受污染和破坏的根源正是少数党员干部思想理论认识出现了偏差、理想信念动摇、道德修养缺失。为此,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应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并以之武装头脑、启迪心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运用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以及国内改革、现代化建设、管党治党中的深层次问题并积极探索适宜的解决办法,在理论学习、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培养党员干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深刻理解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征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为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筑牢思想“堤坝”。在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实践伟力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虔诚而执着地把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政治高度看待党和国家工作,践行党的意志,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守党性原则,努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校准干部队伍建设“风向标”

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也对一个地区或单位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深刻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匡正选人用人导向,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科学选配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习近平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具体化并落实到教育、选拔、管理、使用全过程,把对党忠诚、政治上可靠、理想信念坚定、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工作上得力、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把实际业绩作为提拔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注重在改革创新一线发掘人才、锻炼培养干部,坚持以事选人,做到人岗相适,对政治上不合格、违反“五个必须”、存在“七个有之”问题的干部“一票否决”,严厉惩治买官卖官、拉票贿选、任人唯亲、唯利是图等行为,避免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的逆淘汰现象。二是突出“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别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格局大、心胸宽的各级领导班子,推动“两个责任”的有效落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经受考验、拒腐防变的能力,促使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干净坦荡。三是正确评价干部。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被埋没,使脚踏实地干工作、注重实绩却不刻意追求显迹的干部的贡献得以显现,使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甄别淘汰不作为、不胜任、不廉洁、乱作为的干部,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四是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想做事、敢担当、投身改革创新事业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五是关心爱护干部。信任干部、关心干部、爱护干部,切实解决困扰干部工作、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党员干部的归属感,涵养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凝聚创新发展的力量。

(三)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涵养良好政治风气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健康洁净党内政治生态的生成土壤,有助于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锤炼党性、纯洁党风,对于党员干部优良作风的养成、领导班子战斗力的形成、领导干部权威的树立等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匡正不良政治风气是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是要按照党章的要求,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相关规定,认真规范地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解决好党员干部总开关问题;
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持之以恒纠正“四风”;
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
卓有成效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调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同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还要匡正不良政治风气,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信仰缺失、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淡薄、思想僵化、漠视群众利益、喜欢搞“一言堂”、组织生活走过场、腐化堕落等问题,坚决杜绝“七个有之”问题。

(四)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严明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激浊扬清、纯洁肌体、铸就优良党风、实现政治清明的重要保证。建设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要求挺纪在前,让纪律和规矩严起来。一是增强纪律意识。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党纪的要求规范自身行为,坚持“底线思维”,形成遵守纪律、执行纪律的自觉。二是严格执行纪律。有纪必执、执纪必严、违纪必究,使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杜绝“弹性执纪”,严禁党内出现不受纪律约束的“铁帽子王”。三是在实践中精准有效运用好“四种形态”。把握好每种形态的政策边界,对违纪行为分类处置,在严肃查处违反“六大纪律”的问题、维护纪律严肃性的同时,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并宽严相济、有理有据地处理好形态之间的转化。

党的优良作风是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因素。建设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要持之以恒推进党的作风建设。首先,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重视理论学习和建设,艰苦奋斗,求真务实;
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对待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分级分类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问题,及时纠正漠视、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其次,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构建起纠治“四风”的长效机制,找准普遍性、反复出现问题的症结并有针对性地分类解决,反对特权思想,杜绝特权现象,大力整治工作实践中根深蒂固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文山会海、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留痕过度等问题,警惕“四风”隐形变异、反弹回潮。最后,树新风。弘扬新风正气,持续推动化风成俗,引导党员坚守初心使命,加强党性修养,纯正家风,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树立勤俭节约、积极向上时代新风,“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腐败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必须深刻理解“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反腐败客观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严的主基调,“打虎”“拍蝇”“猎狐”齐头并进,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保证强高压、长震慑。据统计,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前夕,立案审查中管干部44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54.5万件,处分153.7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8万人;
党的十九大后,反腐力度不减、尺度不松,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其中党纪处分52.4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36人,厅局级干部3024人,县处级干部2.5万人,乡科级干部8.8万人,一般干部9.7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4万人[23]。总的来说,党既拔“烂树”又医“病树”,很好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着力整治资源、土地、工程建设、规划审批、金融等资源富集、资金密集、权力集中领域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国有企业中的靠企吃企、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深挖细查家族式腐败。一体推进“三不”机制,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向发力,在高压反腐的同时,注重健全权力监督制约、反腐败制度体系,重视加强思想教育,标本兼治推进反腐败斗争。

(五)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制度体系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实践证明,少数地区、单位党内政治生态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体系不健全或者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推动党内政治生态长期向好向善,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规范党员、党组织的行为,不断挤压破坏党内政治生态行为的存在空间。一是系统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在对党内法规全面清查的基础上系统地进行废、改、立,按照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的要求和部署循序渐进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增强制度建设的严密性、科学性。据统计,截至2021年7月1日,全党现行有效党内法规共3615部。其中,党中央制定的中央党内法规211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部委党内法规163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地方党内法规3241部。现行有效党内法规中,党章1部,准则3部,条例43部,规定850部,办法2034部,规则75部,细则609部。可见,较为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建成,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制度遵循。二是促进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有效衔接。坚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使党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活动,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三是探索建立党内政治生态监控机制。形成对党内政治生态的常态化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预警,用严格规范的监控避免党内政治生态恶化。

(六)发挥文化育成作用,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员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价值追求、党性觉悟、政治情感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熏陶、感染党员干部的言行,贯穿在党的各种政治活动中,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对党内政治生态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设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要充分发挥文化育成作用,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党内政治文化应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原则。党内坚决反对一切自行其是、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绝个人主义、厚黑心理、江湖义气、圈子文化等腐朽庸俗的政治文化。二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内政治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文明长期积淀形成的天下为公、见利思义、居安思危、克勤克俭、团结奋进等政治智慧中获得滋养。三是弘扬革命精神。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自我革命的强大力量,传承“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铸就良好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争当改革创新时代先锋的文化氛围。五是坚持文化创新。与时俱进,在管党治党、推进党的建设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吐故纳新汲取先进成果,用积极健康、顺应时代要求的党内政治文化引领新时代党的事业发展进步。

推荐访问:党内 新时代 路径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及其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