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17篇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罗国琴来源:《文艺生活·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1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罗国琴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要: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承载了一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一个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精神结晶和一个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源泉。由于近年受到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工业技术现代化和我国商业社会竞争强烈全球化的双重冲击,我国的许多优秀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不断遭受各种多方面的严重破坏,亟待及时抢救和加以保护。因此,我们在充分认识和做到对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强化保护的具有紧迫性的现实同时,还要努力促使其良性的健康发展,使之与促进现代化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适用。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5312(2020)03-0272-01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历史现代文化遗产就是指被各历史文化遗产群体广泛传承视为其他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具有人类各种历史文化生产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形态生产体系和各种文化生产技能,及其与之生产有关的各种文化生产工具、实物、工艺品和其他各类文化场所。探索运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非物质优秀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播方式,以充分更好展现我国传统语言文化之美,营造广泛弘扬中华传统语言文化的良好氛围,对加快促进我国传统语言文化艺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传统文化产业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繁荣自信和加快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结合新媒体进行适度商业化,开发全新产品形态
当前非遗商业化话题,非遗从业者和普通群众对非遗商业化的态度出现差异,近四成民众觉得非遗应尽可能避免商业化,近20%觉得应该商业化,而非遗相关人士约三成认为避免商业化,34%支持商业化。整体上都最支持非遗技艺与现代成熟品牌/商品结合的方式。对于这一问题需分情况对待,不同非遗种类也应采取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商业化方式。对于传统节日和风俗,商业化不一定是必要选择,但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商业化则更具必要性,如无法使这些非遗与现代生活更快结合,只会加速非遗消亡。因此,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受众或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费者进行精准定位,重新开发适应现代生活和审美,但又不丧失传统文化内涵和美学感受的新产品。
三、依托“内容”形成引爆点
近年几次对非遗的讨论和关注形成小高潮几乎均与“优质内容”有关,《国家宝藏》《舌尖上的中国》《延禧攻略》都以优质内容为基础,设置了有关“非遗”的议题,构建了立体的传播渠道,使非遗伴随优质内容得到了广泛传播。如《延禧攻略》播出期间,剧中服化道使用过的点翠、绒花等非遗技艺,以其自身千百年积淀的独特气质再度抓住人们眼球,配
以公众号软文、微博历史知识图解、短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形成了传播爆点。因此,我们在对非遗进行传播与保护的过程中,不论是否采用与影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相关的方式,即使是采用门槛更低的写文章、发短视频的方式,都应对内容创作给予高度关注,筛选所宣传的非遗中的特质进行内容及互动的创意,形成宣传爆点。
四、线上线下融合,进行“体验式传播”
“体验式传播”强调当下新媒体流量红利面临瓶颈的情境下,利用线下体验反哺线上的传播方式。目前关于非遗的线下活动与展览(38.4%)和体验项目(35.3%)普及程度并不高,但各学历、地域的人更乐于选择通过旅游和实体店体验的方式了解非遗,感官、情感、思想、行动上的体验,都是仅靠线上的数字化传播手段无法完成的。因此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发完整的非遗体验项目,如线上小视频拍摄搭配线下非遗技艺体验课程、甚至联合旅行社开发有新媒体基因的非遗主题的旅游目的地体验项目,都是很好的促进非遗传播的方式。
五、结语
非物质遗产文化中艺术遗产中包罗万象的现代艺术文化内容以及独特的文化审美素养价值,可有效帮助使人们在文化传统与艺术创新、个人与现代社会、个人与社会自然等复杂关系中重新寻找平衡,在急速社会变迁的现代社会中也可避免“单面人”现象出现和形成异化人的现象同时发生。在研究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进行非遗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尽量避免简单的中国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工业文化的相互堆砌,避免唯一的经济效益或者是利可图的技术功利主义心态和不适当的技术商业化,以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在非遗传播中不断找寻新颖的盈利模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非遗新媒体真正承载和唤起古老的中华民族之心灵魂,并真正借助它的新媒体之翼,使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未来更多的公众关注和广泛喜爱,让未来更多中国人民具有浓厚兴趣深入了解和参与学习非遗,从而真正让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进入良性有序发展的全新轨道。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管兰兰,论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J].大众文艺,2019(12).[2]张妙.新媒体视野下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J].名作欣赏,2019(18).[3]张嘉星,肖爱云.新媒体环境下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13).
篇二: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研究梳理关键词:西方当代新媒体研究梳理数字化、计算机等技术进行的一系列新媒体实践的迅速发展。一时间,“新媒体”及其相关话题成为了21世纪的新热点。新媒体不仅是一次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或者经济意义上的新商机,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媒介实践方式介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们关于世界和生活的认知产生影响。
国外研究者通常将研究聚焦在新媒体的社会功能上,更多地关注于其所具有的超越技术层面的文化力量及历史影响力。因此,在西方学者眼里,新媒体并不是简单的传媒生态中的技术革新,他们对于新媒体的考察是回到其所处的社会与历史的进程中去,在文化的维度之下对其进行解读和研究。
西方新媒体研究的意义新媒体(newmedia)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技术的层面来说,新媒体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主要是internet)为媒介方式的传播媒介形式。新媒体的出现迅速抢占了之前多媒体(multimedia)概念在商业及艺术领域中的位置,取而代之成为新一轮“信息浪潮”的先驱,并继而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伴随着“新媒体”一词出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媒介技术和形式,同时新媒体也代表着西方学者对媒体的一种反思。与之前的各种媒
体不同的是,新媒体与之前媒体的兼容性相比更具有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它之所以“新”很大程度上是对之前的媒体形式宣告了其“死亡”或者“陈旧”。无论是从新媒体的形式还是内容而言,都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一方面体现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是传统媒体所不曾具有的内在物质与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体现在新媒体对于人们的认知方式、日常生活体验及交流上所产生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若对新媒体进行进一步深入的考察,我们不得不提出疑问:“新媒体为什么称之为‘新’媒体?”。对该问题的追问是对新媒体概念的进一步确认同时也是对新媒体研究领域及内在逻辑的一种划定。
首先,新媒体的“新”体现在与之前媒体的社会功能的兼容性相比更具有颠覆性的一种表现。从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媒介的“新”或“旧”就成为一种相对。新媒体从技术层面是对之前媒体的一种超越,同时新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对交流方式的改变都是前所未有。
其次,新媒体的“新”还体现在一种流质的互动性关系上。新媒体尽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字技术,但是数字技术并不可能直接导向一种新媒体。媒体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与实践活动,已经超出了技术所能发挥作用的范围,更多的是一种离散性的互动交流模式,与它所依赖的信息一样具有独立性的分流形式。
第三,新媒体的“新”并不像一些研究者所描述的是一种新的时刻或者空间意义上的新的领域,而更多的是“人们在一种新的媒体中思考、感受和交流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这种新对我们意味着观念、情感和经历的认同,同时通过一种新的媒介(medium)以一种不同以往、具有挑战性的方式捕捉和理解它们。”这也就成为了新媒体研究的起点和重点所在。
西方当代新媒体研究现状作为新媒体研究的先行者,以欧美等国学者为代表的众多西方学者从各个方面对新媒体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近年来,有大量相关论著问世。noahwardrip-friun和nickmontfort编著的《新媒体读本》(thenewmediareader)主要以节选的方式收录了大量与新媒体有关的诸多理论文章,试图用一种谱系性的梳理方式为新媒体找到理论上的历史脉络。andrewdewdney和peterride编著的《新媒体手册》(thenewmediahandbook)则是一本面向大学生以及对新媒体感兴趣的人的入门性教科书。该书从“新媒体框架”、“新媒体实践”、“新媒体形式”和“新媒体理论与实践”四个方面对新媒体及其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jaydavid和richardgrusin所著的《再媒体化:理解新媒体》(remediation:understandingnewmedia)则是通过对再媒体化
过程的内在逻辑的考察—去媒体性和超媒体性作为再媒体化的两条逻辑,将从文艺复兴开始到虚拟实在的所有媒体联系起来,并认为新媒体的出现是再利用了之前所有的媒体,使其得到了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复兴。该书可以看作是从历史角度对新媒体内在逻辑的一次深入研究。
wendyhuikyongchun和thomaskeenan编著的《新媒体·旧媒体》(newmediaoldmedia:ahistoryandtheoryreader)则按照不同的主题收录了多篇论文,以此凸显新媒体与旧媒体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新媒体的“新”。同时在论文的选择上,他们更侧重于新媒体在不同社会领域中的影响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的考察。该书为我们从文化具象出发来对新媒体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思维转变进行考察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此外,还有一些与“新”关系比较紧密同时试图建立历史连贯性的著作,比如lisagitelman和geoffreyb.pingree在《新媒体1740-1915》中,试图去理解跨越历史媒体状态的美学,并讨论到,“所有的媒体都曾经是‘新媒体’”并且“新生的媒体可以被视为风险与潜力兼具的例子”。
应该说,上述分类仅仅是一种梳理上的方便,事实上,任何对新媒体历史性的梳理都必然会探讨新媒体的内在特质,比如《再媒体化》一书,它对贯通西方视觉文化与媒体发展历史进行综述的同时也对新媒体所具有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因此,在此将要介绍
的一些书籍可以认为是主要致力于横向的共时性方面的著作。比如,markb.n.hansen的《新媒体的新哲学》(newphilosophy
ofnewmedia)从后结构主义和文化研究出发,指出德里达、布尔迪厄、鲍德里亚等拥有共同范例的人,在其范例中,表现出的对技术物质性的欢迎的兴趣只是为了许诺其保护其思想和表征的忠诚度和自律。因此汉森通过思想的演示表明这种策略,实际上“将激进的物质内在浓缩地封闭存进了一个内在矛盾中,并使之存在于其主导思想中而与之几乎没有相关性”(见timlenoir为该书所做的导言)。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旧的立场,汉森提出了一种新媒体的新哲学。他找到了伯格森理论的感性支持,并在其他认知科学家的关于后人类和数字性的著作中找到了“具象”(embodiment)与“身体”(body)这一对在新媒体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以此作为他的新哲学的主要切入点。他的目标是赋予丰富的技术物质性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将其从其所沉浸的话语和表象中解放出来。值得关注的是,汉森在文中还对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这一具有未来指向性的实在世界进行了哲学上的探讨。
另一部比较具有前卫色彩的著作是matthewg.kirschenbaum的《机械主义—新媒体与取证图像》(mechanisms:newmediaandforensicimagination)。在该书中,matthewg.kirschenbaum提出反对原始的文本和技术实际上控制了所有媒体中的书写、铭刻,
以及文本的传输—抹除、易变性、重复性和残存性,并以此反对为基点出发考察新媒体和电子写作。机械主义可以说是第一本在此领域关注于储存—特别是硬件装置的理论著作。作者认为对储存装置的承受性(affordance)理解是理解新媒体的基础。通过区分了“取证物质性”和“形式物质性”,kirschenbaum在其新媒体研究的著作中使用了计算机取证技术。正如文本研究的人性原则将书看做是物理的对象并追踪文本的不同变体一样,计算机取证技术鼓励我们将新媒体预设为一种特殊的版本、平台、系统和装置。kirschenbaum在对三个新媒体和电子文学中的代表作——它们皆来源于个人电脑的形成时期——神秘屋(互动小说游戏)、michaeljoyce的《下午:一个故事》(afternoon:astory)和williamgibson的长诗agrippa的特定媒体阅读中证明了这些技术。
回到较早的著作,levmanovich的《新媒体语言》(thelanguageofnewmedia)是一本比较早的研究新媒体的著作。如作者所言,“正如电影历史学家在电影的第一个十年跟踪电影语言发展所做的,我的目标是描绘和理解驱使新媒体语言发展的逻辑。(我在此并不是宣称有一种单独的新媒体语言,我使用语言作为一个集合的词是指一些被新媒体对象的设计者用以组织数据和建构使用者经验的各种约定俗称)”。作者将新媒体语言放置在现代视觉文化和媒体文化的历史中,提出一系列问题:“新媒体以何种方式依赖旧的文化形式和语言,又以何种方式从内部突破它们?新媒体对象以何
种方式创造现实的幻象,对待观者以及呈现时间和空间究竟有什么独特性?旧媒体的发明和技术——例如矩形图框,移动视角和蒙太奇在新媒体中如何操作?如果我们建构一种考古学,将媒体创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与之前表征和累积的技术联系起来,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根本的历史突破?”。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作者援引电脑科学与电影史、电影理论,以文化界面(culturalinterface)、空间蒙太奇(spatialmentage)等概念作为诠释新媒体艺术的工具,来分析前卫电影与新媒体的对比关系、数字电影中的身份认同以及多媒体语言与19世纪电影时代的文化形式的关系。尽管该作品主要致力于电影领域中的新媒体语言,但是作者也广泛地涉猎了电脑游戏、虚拟世界等。
西方当代新媒体研究方法因为新媒体自身的复杂性、广泛性及其研究的跨学科性,在研究方法上,很难将其归入某一学科方法论中,抑或难以用某一种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事实上,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新媒体研究一方面与社会学、传播学密不可分,同时又与媒体研究、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关系。总体上,新媒体有两种主要的分析方式。一种是经验性的研究,主要吸取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力图发现媒体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以及媒体所有者、法规制定者和工业生产者是如何塑造媒体产品。这种研究更多的见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研究之中;而另一类分
析方法则源于语言学、文学以及哲学这些完全不同的传统,目的是分析媒体本身。此种分析将媒体“文本”从它的产品和消费的即时性语境中剥离出来,以在细节上考察意义是如何被建构的。在这些研究中,新媒体或者被简约成为一种技术或政治的工具,以此考察新的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或者被视为是一种社会功能或者文化产品,新媒体被视为社会调节、传播的方式或者一种意识形态下的产物或场域。两种分析方式都具有valoon所说的化约了的“技术决定论”或者“工具主义”的倾向,而忽略了其本体论意义上的研究以及批判性的视野。文学理论也成为新媒体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抑或是文学与新媒体的交叉已经形成了一块新的研究领地和研究的兴趣点。
参考文献:1.newmediaoldmedia:ahistoryandtheoryreader,wendyhuikyongchun&thomaskeenanet,routledge,20062.andrewdewdneyandpeterride,thenewmediahandbook,routeldge,20063.davidthorburnetc..mediaintransitionseries.themitpress,2003.64.levmanovich,thelanguageofnewmedia,themitpress,1995作者简介:
朱艳(1981年-),女,甘肃天水人,毕业于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现为天水师范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新媒体研究。
篇三: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关于新媒体的发展形式与投放形式(网络媒体)我们生活在一个广告的世界里,从下水道的铁盖到空中的气球,从街道的垃圾桶到到公交车上的红色条幅,无论物品的大小,还是无孔不入的投放形式,均留下了广告的痕迹。广告信息传播方式之多以及曝光频率之高,简直让人惊讶。环境即媒介~这一新的广告媒介概念,正凭借着人类的智慧与无线的想象力,将广告媒介不断延伸,参透到人类的每一时空。
近十几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新媒体迅速崛起,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新媒体有着与传统大众媒体所不同传播特点,有着巨大的传播能量和影响力,他们所创造的性息平台广告市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潜在传播渠道.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传播生态的新变化,而且这种影响还更为深远。所谓新媒体的“新"最主要体现在他的传播载体上,传统媒体的传播工具为报纸,广播。和电视,而作为新媒体传播载体的互联网,它同时兼具了文字,声,画,像等多媒体功能。新媒体是相对旧媒体的特征而言的,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它是一种以个性为指向的分众媒体而非大众媒体,传播模式是窄播而非广播:第二,它是一种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具有充分互动性的媒体:第三,它是一种复合媒体(多媒体),新媒体的内容呈现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在文本,视频和音频之间任意转换或兼而有之:第四,他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全球化媒体,全球网络消除了国与国的界限,家庭甚至个人与跨国公司一样有机会拓展全球市场,信息以最低的成本让无数人共享。
一:网络是新媒体诞生的基础条件
就像舞台媒体时代是以舞台为标志的特征一样,网络媒体时代是以网络为标志的。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其代表性的物质特征,这是它们的基础设施,是它们赖以发展的物质设计条件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础原理,我们应该知道,人类社会的一切新生事物首先源于技术的发展。早于舞台出现的是用于军事的点兵台,当舞台的优势被社会越来越多地看中的时候,舞台的媒体作用就多于了军事作用,成为了舞台媒体的基础设施。当纸张出现在社会上的时候并没有新闻的概念,因此纸张并不是为新闻而诞生的.但是当印刷术,运输术和经济环境越来越发达的时候报纸就出现了,纸张和印刷厂成为了报纸的基础设施。无线电波的出现同样是这个规律。所以我们不能用技术的最先实现方向确定是它的最终社会功能.
网络媒体的物质基础并不是天生就为其早就的,而是在发展中被历史所确定的。这种相互关系一经被确定,就会实现三个飞跃:一是技术价值的社会实现,历史证明,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天生具有社会价值,它们需要社会实践,媒体是人类的神经,媒体每前进一步,社会就发展一步,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新媒体的出现必然会进一步推进社会的进步;三是社会经济的实现,每一种新媒体都会带动新的消费热点,从而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出于以上原因,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网络不仅是新媒体诞生的基础条件,而且是新媒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种关系不仅对媒体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社会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进入新媒体时代是一种必然趋势,是客观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网络媒体的优势
国际互联网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能够及时,广泛传递新闻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及时性和交互式传递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它实际上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大众传媒的新型传媒。网络媒体从诞生起,在人类社会的传播史上便具有了革命性的意义,网络媒体“无网不入”的魔力正创造着新的传播模式和新的生活方式,
新的一代传媒受众也正在它的培育下形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写人类信息与传播的历史。乃至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也被打上深深的烙印.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一下特点:
(一)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媒体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网络媒体是真正的数字媒体,它利用‘0’和
‘1’两个数字的不同组合实现信息的编码,不论是文字,图像还是声音都是通过这两个数字的组合方式变现出来的.
(二)速度快网络媒体被成为最快速的传播媒体,网络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信息传播速度的革命。
网络媒体不仅传输速度快,而且网络媒体的信息来源广泛,制作发布简单,易于操作,可以突破传统媒体在时间,地域和技术上的限制,随时随地发布信息.
(三)容量大无论是报纸,广播媒体还是电视媒体,在单位节目时间内和单位版面内信息的传播数
量都是一定的,有限的,而网络媒体所储存和发布的信息容量是巨大的,被形象地比喻为‘海量’
(四)覆盖广互联网不仅容量巨大,还可以同时覆盖遍布全球的用户
(五)开放性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开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具有全球性的特质。
(六)综合性网络媒体是传统传播媒体的集大成者,它突破了传统媒体局限于一种或几种符号,
手段的传播方式,不仅整合了报纸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的优势,融文字,声音,图像等与一体,甚至还综合了计算机,电视机,电话机,传真机,录像机,录音机,打印机等各种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优点,使之成为有史以来最优秀,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媒体。
(七)交互性在传统媒体的传播理念中,传者和受者是严格区分的,前者主动地传播信息,后者被动
地接受信息。(八)多元化网络媒体的全球化特征同时也表明了它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与报纸,广播,电视等
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的传播者不仅是特定的新闻传播机构,政府,团体,企业,组织,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特定的网站向社会受众传播信息,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
三;网络媒体的劣势;
网络作为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网络媒体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网络出版,网络出版是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它是基与网络的出版和发行方式。网络出版在产品形态上变现为网络出版物,即产品数字化,这一属性与传统出版物具有本质的区别,想对于传统出版,网络出版的劣势性在于;
(一);从报业经营的角度上看目前,我国已经拥有3000家以上正式报纸,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有强大的编辑,
记者队伍,拥有绝对的新闻优势,同时也有着成熟的广告与发行体系。而网络媒体在这些方面逊色得多,它们的新闻主要是拷贝大报网络版或直接从报纸上摘抄下来。大多数网络公司,基本上都没有专业的采编队伍也没有报刊的经营体制,照这样下去,网络媒体别说是打败传统报纸媒体,到时候可能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自己就把自己打败了。
(二);从读者的覆盖面来看
从覆盖面的实效上看,报纸覆盖面宽,传递迅速。虽然中国地域辽阔,但因有传真版风行全国各地,无论东南西北中,报纸当天可与读者见面。而且,中国的报纸具有新闻性,可读性,知识性,指导性相结合的特点。各阶层人士都是报纸的忠实读者,不少报纸是一人订了众人看,如河北的三大报纸体系,至少拥有几千万的读者。就我国的现状来看,教育水平很不平衡,在贫苦的山区及偏远的乡村,文盲还是一个大问题,普及电脑上网知识需要相当长一段的时间,很多地方连电话都不通,缺少与外界沟通的平台。一份报纸1块钱,而上网的费用相对要高,甚至很多地区连电脑都没有,无法满足人对网络的求知欲望,而不少人经济上也无法承受.
(三);从人们的阅读习惯来看传统报纸的便于携带的特点,随购,随读,随弃,轻便可以折叠,方便阅读和携带。
而却独网络报纸,必须做在电脑面前,长时间地坐在电脑面前会刺痛眼睛,久而久之,视力大幅度下降,在加上坐的时间加长,容易引起各种脊椎病,这是许多用户无法忍受的.加上送报制度,在街头报刊,报亭,和社会流动人群的推动下,使购买报纸等是人们普遍倾向于报纸的主要因素.
(四)从读者对媒体信息的信任度来看中国的报纸性质区别于西方国家,人们对报纸的宣传内容信赖和程度高,报纸的威
信远远高于互联网.尤其在今天网络泡沫的冲击下,人们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程度大在降低,而报纸的新闻来源较为可靠,它的出版,发行也都较为规范,报纸媒体的信息更能取得人们的信赖。
被成为第四媒体的国际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应用,使人们对传播事业的未来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目前传播成本较高和技术上还不成熟,网络尚未充分展示视频传播的应有魅力,互联网传播还不至于对传统的电视传播形式成根本性的影响,但随着移动网络传播技术和网上视频实时播出技术的逐步实现,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范围最广,容量最大,最多样化及真正的无国界,都必然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冲击。这种新的变化格局必将导致广告市场和格局的新变化,寻求适应网络时代的广告传播方式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广告专业人员所关注的问题。
篇四: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美国口述史家唐纳德里奇列举了口述历史的多种传播形式包括书本录音带有声图书电影有关培训的录影和书记博物馆和多媒体展览文化保护和遗产规划有声巡展广播节目为老人和小孩提供的教育材料舞台作品舞蹈网站法律文件等自20世纪80年代口述史被引入国内后保尔汤普逊的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与世界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等重要的学术著作先后出版纸质图书成为口述历史传播的主要途径给我国的口述史研究贡献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时代下口述历史的传播
作者:周啸天来源:《今传媒》2020年第03期
摘要:新媒体的诞生,扩宽了口述历史的传播渠道,给口述历史的传播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作为口述历史的传播者应不断增强业务能力,积极开拓多种渠道,丰富口述历史的选题,加快数字化进程,我国大量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才能够有效记录和传播,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回忆。
关键词:口述历史;历史;新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3-0060-03
一、口述历史的传播路径变迁
随着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的革新,口述历史的传播路径也在不断变化。美国口述史家唐纳德·里奇列举了口述历史的多种传播形式,包括书本、录音带、有声图书、电影、有关培训的录影和书记、博物馆和多媒体展览、文化保护和遗产规划、有声巡展、广播节目、为老人和小孩提供的教育材料、舞台作品、舞蹈、网站、法律文件等[1]。
自20世纪80年代口述史被引入国内后,保尔·汤普逊的《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与世界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等重要的学术著作先后出版,纸质图书成为口述历史传播的主要途径,给我国的口述史研究贡献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0世纪90年代,电视机进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电视丰富的视觉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过去一些抽象枯燥的历史影像资料等能够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满足受众的视觉体验。
口述历史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文化历史意义的题材开始被电视人所看重,成为电视内容生产的一个重要来源,相继诞生了如中央广播电视台的《大家》《电影传奇》《口述历史》等节目,借助独特的叙述视角、情感化的艺术表达、真实的影像素材等多媒体手段,丰富了口述历史的呈现形式,赢得广大受众喜爱。
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去中心化、数字化、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而来的社会化媒体平台、视频点播平台等的诞生更是丰富了口述历史的传播渠道,口述历史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如搜狐视频所购买的崔永元主创的《我的抗战:300位亲历者口述历史》、爱奇艺出品的《晓松奇谈》等节目,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生动的剪辑手法将口述史料形象地展现在用户面前,收获了年轻用户的好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数字化与多元化:前进中的口述历史传播
(一)从专家学者到普罗大众:人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
以往口述历史的传播者主要是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传播主体呈现集中化、精英化趋势,普通受众难以直接参与口述历史资料的采集和发布。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门槛不断降低,传播主体也在不断泛化。正如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所言,人人都是没有执照的电视台,都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一些口述历史爱好者以及普通人能够有机会参与口述历史的史料搜集和传播,甚至可以利用博客、论坛等平台上传并发布自己创作的口述历史作品。“社会底层的百姓、少数族群和妇女都有了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性,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2]。如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会发起、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以及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等其他社会机构联合举办的“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鼓励和支持了许多大学生和年轻人参与口述历史搜集和记录的过程,利用新媒体、影像等记录和保留身边的历史。
(二)从单一线性到多元共享:传播渠道在扩张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智能终端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传播形态,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想要的信息。在此背景下,口述历史的传播渠道也在不断扩张,从以往单一的传统媒体渠道转变为多元共享的平台化传播。如互联网音频平台喜马拉雅FM开辟了歷史专栏,并上架了诸如《张学良口述历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等音频节目,凭借其时长短、移动化、伴随性的优势适应了人们不同场景的需求,丰富了口述历史的传播渠道和场景。
(三)从传统文本到数字转型:口述历史资料数字化
长期以来,口述历史的学术著作、成果等都以书本、广播电视等形式保存和呈现,但受纸质材料易丢失、广播电视节目稍纵即逝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得不到有效保存。随着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和发展,口述历史资料的管理、索引、检索、转录、访问、保存等变得高效和便利。依托数字化技术,能够储存口述历史、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料以及关于它们的元数据信息,大大提高了口述历史资料的访问率和易得性,保证了口述历史资料的完整性、价值性和永久储存。
(四)从小众文化到大众围观:内容选题的多样化
在传统时代,由于口述历史在当代中国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受众群体往往主要集中在社会精英、学者、口述历史爱好者中,出版商、内容制作商等出于成本和收视率的考虑,往往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会将太多精力放在市场份额相对较少的小众产品中,导致传统的口述历史作品存在内容形式单一、选题集中等问题。
新媒体的产生为大量小众的口述历史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根据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内容生产的成本不断降低,以往被市场所忽略的小众产品能够在互联网上得到“重生”,内容的个性化凸显出来。许多边缘化、小众的口述历史议题得以在互联网呈现,传播内容逐渐丰富多样化,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也日益凸显。如乡村口述史,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文化趋于落寞,新媒体的介入则使得更多的乡村学者、村民等能够利用互联网将边缘的村落文化与世界联系起来,记录和展现趋于消逝的村落文化,挖掘被遗忘村落的集体记忆。
三、专业性与娱乐化之争:困境中的口述历史(一)传播者泛化,专业性降低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不断泛化,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但由于个体在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存在差异,传播门槛的降低又使得口述历史在内容创作和生产中面临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正如学者王宇英所言,“口述历史”是一份要求很高的工作,记录者不仅要熟悉口述历史的同行规则,还需要具备丰厚的历史知识素养和文学修养[3]。因此,传播者的泛化往往会导致传播者的专业性降低,影响口述历史作品的质量。
(二)受众需求娱乐化,口述历史严肃性消解
当前娱乐至死的时代,受众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娱乐化倾向,而口述历史的研究往往存在一种严肃性的特征,因此口述历史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娱乐性和严肃性之间的矛盾。部分内容创作者为了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在史料搜集的过程中往往过度关注一些猎奇娱乐的内容,或在传播过程中利用标题党来吸引用户关注,使得口述历史沦为一种娱乐工具,其学术性和规范性在市场的冲击下不断消解。
(三)传播伦理问题仍需重视
首先,由于口述历史类纪录片、自制节目等耗费成本较大,微信公众号抄袭、视频盗播、学术著作电子版盗版泛滥等现象屡屡发生,使得传播者的利益受到损害,由此带来的版权问题不容忽视。其次,随着传播门槛的降低,“口述历史”往往会遭到误用和滥用。正如学者陈默所言,经常会有一些人把自述、自传、回忆录、访谈录等与口述历史著作混为一谈,很多作者为了追求名利和资源,随意将自己的作品标榜为“口述历史”[4]。最后,在口述历史史料的搜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传播者即采访者与受访者利益冲突的问题,在不经意间可能会给受访者带来二次伤害、隐私权侵犯等问题,如在对一些战争、自然灾害等事件的采访过程中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
四、走出困境,优化传播策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传播者作为传播活动的开端,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的好坏。口述历史的传播者即采访者作为整个口述过程中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必备的专业素养。一方面,需要不断培养采访者的业务能力,能够在特定的背景下选择特定有效的传播行为,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文学修养,有开放的历史观和视野,能够客观、批判地站在整个社会背景之下思考问题,冷静应对采访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突发情况;另一方面,还应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牢固树立媒介专业主義,维护口述历史的严谨性和规范性,避免其成为娱乐的产物。
(二)善用社交平台,实现立体化与多样化
正如施拉姆所提出的“媒介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传播媒介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受众的到达率。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除了利用传统出版、广播电视等渠道进行作品传播外,还应该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设置议程,开发短视频、微纪录片等多种口述历史形式,进行立体化记录,不断提高口述历史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三)丰富口述历史选题,寓教于乐
口述历史的选题决定了传播内容的角度和吸引力。在口述历史的创作中,应注重口述内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将自己与整个社会结合起来,积极关注社会中被忽视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主动去接触和还原历史真相,更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挖掘其中的价值,不断丰富选题。同时也应积极关注受众的反馈和建议,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做到寓教于乐。
(四)加快数字化进程,完善用户体验
数字化的产生给口述历史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口述历史的数字化使得原始资料如纸质文献、音像等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以数字化的方式储存,给口述历史的访问、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如美国肯塔基大学图书馆路易·纳恩口述历史中心发布的口述历史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口述历史资料的元数据同步,大大提升了口述历史用户的体验。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口述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有很多原始资料没有实现数字化,因此,加快口述历史资料的数字化进程迫在眉睫。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给口述历史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机遇,因此,作为口述历史的传播者应不断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积极开拓多种渠道,不断丰富口述历史的选题,加快口述历史数字化进程,我国大量丰厚、濒临消逝的文化资源才能够得到有效保存和传播,从而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回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1](美)唐纳德·里奇著.牛津口述史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陈墨.史学之谜:真实性、口述历史与人[J].当代电影,2011(3):96-103.[3]王宇英.口述史:为何与何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4):151-157.[4]陈默.口述历史:人类个体记忆库与传播学(二)[J].当代电影,2015(6):84-91.[责任编辑:杨楚珺]
篇五: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媒体传播发生深刻的革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正经历着从传播方式到内容的双重变化。新的传播方式使新媒体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民众生活、社会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从“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充分联动,到“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微博发挥的重要作用,新媒体所具有的强大传播功能和舆论影响力,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随着人们对新媒体使用的日渐频繁与广泛,新媒体在满足用户基本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已日渐成长为一个集信息、观点、民意为一身的舆论平台。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不断表明,新媒体对于舆论的影响力正在迅速增强。
新媒体对舆论的深刻影响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日益渗透与网民的自发参与,就像正余弦波一样紧密地结合,推动着社会舆论不断向前发展。在新媒体所营造的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下,任意意见领袖所营造的一条舆论的正弦波,就必有一条群众自发参与的余弦波与其相对应。新媒体舆论呈现出迥异于传统舆论的一些特征:舆论主体的匿名性与参与渠道的广泛性、传播空间的无界性与意见汇聚的实时性、议题生成的自发性与舆论发展的不确定性、价值观念的多元性与价值取向的批判性、意见表达的失范性与群体行为的极化性。这些特征,都对舆论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⒈互联网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互联网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渠道,逐步成为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更加顺畅,为民众表达意愿和利益诉求、甚至参与决策制定提供了快捷的渠道,为公民更好地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提供了条件,也为更好地推动社会民主政治进展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民意直通车。互联网正在逐渐成为消解大众不满情绪的解压阀。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解压阀的功能逐渐被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所取代。特别是在社会热点事件中,人们利用手机,或者网络媒体,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缓解恐慌情绪,或者利用新媒体交互性与开放性,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愤怒,从而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社会解压阀”的作用,可以缓解我国在社
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性压力。⒉手机媒体成为独特的舆论放大器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手机的便携性使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障碍。作为离人最近
的传播工具,手机已经被很多使用者内化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人们许多时候是通过手机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特别是在危机事件中,受众对人际传播信息的需求比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出很多。手机的人际传播模式实际上是人借助手机这种媒介,延伸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手机媒体提供的个性化信息,使用户具有高度互动性与参与性。手机的传播模式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人人皆可为传者的前提,决定了手机传播信息主题的多样性与信息的海量性。传播信息不断糅合进传播者的主观意念,使得信息不能够按照既定的规则或者逻辑发展下去,而是以某一关键词为中心,发出另外许多话题,从而造成信息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更强,传播效果也更显著。手机信息的传播过程即从一点出发,以关键词为节点,从中不断转移到另外的焦点。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手机媒体传播点对点的精准性与及时性,决定了信息在每一个传播节点,都可以被全面而准确地发送,并进行及时的交互与反馈,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手机媒体独特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传播模式中,传播主体的权威性,实现了传受双方对于信息接受和传播的对等性。多个传播主体的出现,使得信息节点中的每个人都能深度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因此,手机媒体的传播是一种高度整合的社会性传播。
⒊微博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工具微博迎合了即时网络的发展趋势,缩短了从信息源发布到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时间,从而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零时间。正是因为即时性保证了瞬时传播,高度的互动性才成为可能。交互性使信息接收者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得以极大提升。网民通过微博真正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感想,其参与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从国家大事到民计民生,从政治改革到文化创新,从医患矛盾到城管治理,网友可就任意感兴趣的事件或话题提供事实素材或发表意见,这些信息通过微博网络的指数扩散,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他人的反馈。这样的机制不仅刺激了发表者的积极性,更赋予了公众更多可以自由选择的议题。微博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资讯内容与资讯获取的便利,促使我们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微博也带来了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之间的更多互动,甚至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传播、表达的媒体平台,微博为社会与民主的进步搭建
起更广阔的平台,成为更多人“参政议政”的有效通道。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断改变着社会舆论的生成、存在与传播方式,不断对
既有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现如今,新媒体已成长为社会动员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开放性与匿名性,给新兴的网络民主提供了平等的行动机会与空间。由于低成本、高效率、便捷度高的政治参与渠道的存在,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均能通过网络,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与利益诉求,甚至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借助新媒体舆论,代表着不同利益群体的各种声音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社会基础。
新媒体舆论的发展趋势从新媒体舆论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特点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使社会舆论的生成、演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可以说,社会舆论的生成与强化,与新媒体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在当前全媒体时代,很难区分不受媒介影响、呈原生态的舆论,也很难出现不产生舆论影响的媒介活动。总之,新媒体与舆论的生成已经天然的交融,新媒体成为舆论的发酵场,而舆论与公众参与行为的互动又推动媒介技术、媒介交互方式的进步。⒈新媒体舆论形成与传播的载体不断丰富微传播移动化的传播媒介将成为舆论传播的基本通道。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内容传播工具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宽的覆盖被公众广泛接受,这种微内容、微型化的工具特别适合于舆论的传播,成为天然的社会舆论发酵场。同时,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即时沟通与联络,还使信息获取和信息表达在移动中合一,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发送和接收合一,因而能够有效连接社会舆论主体,并承担传播信息的功能。其次,媒介融合将为舆论传播打造更多的发布平台。各种媒介越来越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终极目标是打破传播媒介的形态差异,而走向媒介形态的大融合。在未来,公众可以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用无所不能的移动化终端,获取各自所需要的服务、传递各自不同的意见。各种不同媒体之间的互动与整合,对社会舆论形成与传播的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扮演起了“报道者”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舆论形成与传播的非中心化越来越明显,每一个人都成为舆论的散播源,每一个人都成为搅动舆论海啸的那只蝴蝶。⒉新媒体意见领袖的作用更加关键
网络意见领袖的“利益无关性”使其更能得到公众的信任。网络的跨地域性质使网络意见领袖与网民有着疏离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使意见领袖不具有得到直接利益的目的,意见领袖发布信息全凭借“一片热心”,这种非功利性使网络意见领袖更受网民信任,从而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身份经历的接近性与认同性使网络意见领袖更易得到公众的认可。网络环境中人们对于网络身份的在意程度以及被网络中孤立的恐惧远远小于现实生活。网民对于网络意见领袖的信任少了权力、利益等外界压力,而更加真实、更加本性、更加天然,这使得网络意见领袖对网上公众的影响也更加有力、更加深入人心。
网民知识结构决定了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将长期存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报告,中国网民的主体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人,这个群体占到网民总数的68.6%;从文化程度看,高中学历比例最大,占39%。这一组数据表明,网民的年龄和文化程度低于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受众,根据传播学中的说服理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更容易被说服。同时,网民搜索信息的自主性使网民也更加信任自主搜索获得的内容,因此更容易接受信息,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
未来新媒体将会更加深刻地嵌入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对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行为习惯产生越来越深入的影响,网络意见领袖对人们的影响也将越来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会超越现实世界的意见领袖对人们的影响。同时,现实中的意见领袖也会不断利用新媒体传播工具使自己成为成功的网络意见领袖,使得现实中的意见领袖不断与网络意见领袖重合。
⒊网络冲突与网络暴力现象日益突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匿名性与快速传播性极易成为谣言的“助推器”和“放大器”。畅通的言论通道与开放型舆论环境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些蔓延于网络的“情绪型舆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从而加剧了群众的盲从与冲动,也使网络冲突与网络暴力现象日益突出。“网络暴力”在未来将会长期存在。低学历的网民在我国网民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这决定了我国大量网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对事物的认识深度与广度是有局限性的。未来一段时期,网络暴力行为还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在有效管理手段和监管技术没有成熟之前,在相关的规制体系和公民有序参与的各种行为规范没有建立之前,这种“网络暴力”现象会成为一种常态。“媒体审判”影响舆论导向与司法公正。新闻媒介对审判机关进行舆论监督
是一种特殊的民主监督形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众通过新媒体平台行使政治和公共事务监督权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各种新媒体舆论监督“越位”的现象也越来越多。通过新媒体平台产生的“媒体审判”,给社会公平、公正、平等的司法进程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网络审判会在网民中自发进行,甚至演化为现实中的侵扰,从而影响事件的进程和司法判断,导致不公正的处罚。由于我国法制化建设自身面临的问题,同时公民的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媒体审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会长期存在,对舆论导向和司法公正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⒋虚拟空间对现实世界的影响逐渐增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影响并且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之“中”,而非之“外”,创造了一个新的空间——“虚拟空间”或“虚拟世界”。在观念变化、人际变化和现实社会感知变化上,虚拟空间已经介入到人们常态生活之中,而随着新兴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互动性不断增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息传递与现实行动间的时间差急剧缩短。今天,互联网的触角已经伸到了世界的几乎每一个角落,信息在网上的流通已经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传播的分众化使受众的反馈行为更加及时,新媒体的传播具有“靶向性”的特点,使得能够达到“精准传播”的效果。这增加了受众对信息的反馈动力,也提升了用户参与行为的频率,使得受众接受信息的反馈行为更加及时,同时也提升了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网民可以更容易“群”聚,聚集到专门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所建的网上虚拟社区。与此同时,现实世界的各种社群也建立了基于网络空间的虚拟社群。这些社群通过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互动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一名叫“信天谨游”的北京网民通过网络募捐在云南贫困山区建造了第一所小学校舍后,其行为受到网友的关注,通过HI-PDA网站,他组建了一个筹款小组,所筹集的款项先后在云南贫困山区建造了六所小学。又如著名的“绿色北京”发源于互联网,至今仍把互联网作为环保志愿者的培养基地。可以预见,随着社会民主的推进、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未来虚拟社群与现实社群的重叠与交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而使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互动越来越频繁。新媒体舆论管理的对策建议
管理利用新媒体舆论时,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新媒体舆论的作用;一方面要懂得利用意见领袖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推动政务信息公开,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政府既要建立有效的舆情预警机制,又要加快新媒体舆论法制建设,从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做好新媒体舆论的规范管理。
⒈转变管理观念,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由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日益加深,加之新媒体自身巨大的影响力,新媒体舆论没有局限在自身媒介形式的影响力之内,而是透过传统媒体影响到整个社会舆论。新媒体舆论的关注热点同整个社会舆论的关注热点高度重合。新媒体舆论是社会舆论的发生、发展的重要阵地,也是社会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由此,新媒体成了公众监测整个社会环境的新通道。在新媒体平台上,任何一种声音都能进行自我表达,任何一个人也能追踪关于特定议题的舆情发展状态。鉴于此,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创新管理观念,主动利用好这一了解社情民意的新渠道。有效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渠道首先要提高使用者的新媒体素养,了解新媒体应用的相关知识,学会利用新媒体快速、便捷、海量的特性搜索信息,了解舆情。同时,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参与社会,解读舆论中深层次意义,利用新媒体参与舆论表达,进行舆论引导。此外,要在尊重网络民意的同时,提高对网络民意的甄别能力。既不能阻碍新媒体舆论的传播渠道,又要防止被网络民意所挟持。⒉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功能,提高新媒体舆论的引导能力要培养“专业型”意见领袖,改变“大而全”的策略,走精准化路线,集中力量打造特定领域的民意主导者,在保证其拥有基本社会道德的基础之上,更加重视他们在专业的、特定的领域内的权威。要注意提高意见领袖的互动能力。意见领袖的互动能力包括三种类型:同被影响者的互动,同传统媒体的互动,意见领袖之间的互动。同被影响者的互动要求意见领袖在其专业领域要确实有过人之处,有引导力,其权威要经得起考验。同传统媒体的互动要求意见领袖能够持续性地将自身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舆论范围而不是只局限在网络领域。此外,意见领袖之间还要通过互动形成合力,从而对舆论产生更大影响。当“信息流”可以更为畅通地到达受众时,“意见流”的传播就显得更为重要,发挥这些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重视对这些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与引导,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⒊积极推动政务信息公开,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新媒体出现之前,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存在着被动、反应速度慢等制约因素,
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新媒体推动了政务信息公开的进程,也对政务信息公开提出了快速及时、准确、权威的新要求。要搭建政府与网民迅速、高效沟通的有效平台。这样不但使公民高效参政议政成为可能,而且可以有效帮助政府尽快向网民公布政府信息,充分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与表达权。
同时,管理部门还要与时俱进,及时吸纳新出现的新媒体热门应用形式推进政务公开,并根据此应用的具体特点,利用其发布特定的政务信息,了解网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充分了解网络民意,真正实现问政于民。
4.建设网络事件监测体系,健全网络舆情预测与预警常态工作机制自2003年起,舆情监测成为各级党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始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阶段。此后,我国陆续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舆情监测体系。2006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要建立由中央至地方、涵盖不同部门的全方位的综合舆情监测体系。各相关部门不仅要做到从大处着眼,关注全国范围内有普遍影响力的议题,更要有针对性地对自身管理的领域实施舆情监测。同时,要与其他部门建立联系,共享资源,连点成线,结线成面,形成全领域、多角度的舆情监测体系。可以通过设立网络监察员等方式,随时了解网络动态,随时掌握并处理网民共同关注的事件和议题。还可以建立网络舆情分析中心,提高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理技术,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对网络群体事件进行精确的分析与预警。⒌加强新媒体舆论管理法制化建设,打造公民有序参与的网络环境完善新媒体舆论的法律法规建设就是要在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情况下,有效地规制网络上的言论行为,防止其侵犯公民合法权益或社会公益,这是当前我国政府推进新媒体舆论管理的当务之急。要建立健全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各项法律法规,实现新媒体虚拟社会法制化的建设与管理。要加强新媒体管理中网络犯罪、个人隐私保护等相关方面的立法,为虚拟的社会管理提供明确的法律约束机制。要认真贯彻执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让新媒体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监督共同起作用,打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体舆论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公民的法律意识也必须随之提升。新媒体舆论的法制建设离不开每个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公民不仅要能遵守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要求,还要能够以自身的力量推动新媒体舆论法律法规的制定。每个网民都有义务配合新媒体舆论的法制化建设。一方面要积
极推动立法建设,另一方面要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法律的尊严。
篇六: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的飞跃与变革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徐倩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新媒体为主要形式的艺术与设计作品正不断浸入我们的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对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创作关系引起的变革进行积极的探讨和审视具有现实意义,努力提升视觉艺术的审美维度和艺术创造性,在技术与艺术的更高的融合中跨越现实的局限,创造新时代的新媒体视觉艺术作品,是我们时代艺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追求。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交互性;技术性一、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载体视觉传达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传达的最终表现也永远脱离不了媒体。图形、影像、文字、色彩以及它们之间的编排关系等都是视觉传达的信息载体,视觉传达的载体也随着媒介形式的不断扩充而增多。人类曾经历四次信息传播革命,首先是语言传播的诞生;随之而来的是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版式编排、阅读审美也得以发展;模拟电子传播的诞生标志着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的到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照相排版技术产生,网格版式完善,字体、插图更加规范,一系列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与媒体产生并普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设计领域。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的时代,数字式信息传播已深入人们的生活,新的媒体形式相继出现,信息传播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个“新媒体新视觉”的时代已经到来。二、新媒体视觉传达的特征与传统设计门类相比,新媒体视觉传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它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全方位地进行信息传达;其次,在设计方法上,既借鉴已有媒体又有所创新,发展出适应新媒体特性的设计方法。1.媒体形式的发散性数字化时代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逐渐超越了它的原有范畴,走向更宽广的领域。数码艺术、数字影像、网页交互、多媒体广告等相继出现,数字视觉在不断挑战已有视觉形式的同时,也在充实着视觉传达的外延。多元化的视觉观念暗示着新的视觉传达方式将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产生一种新的媒体,以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为基础,在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支持下开拓新的传达领域,继承发展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这种“新媒体”综合多种媒体形式,集文字、图像、影像、
声音、动画等于一身,结合互联网与交互技术,使作品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交换性,成为新媒介、新技术条件下一种特定的传达方式,真正实现全方位、多感官地信息传播。2.视觉传达的变异性作为视觉传达的最新发展,新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与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具有原则上的相似性,但在传播、显示、操作等方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大差异。例如:相对于印刷品而言,显示屏幕更适合“浏览”而不易于“阅读”“新媒体”中各种信息以相互链接的方式存在,;彼此没有顺序上的固定位置,信息随浏览者的选择以非线性的方式输出,而传统媒介,无论是书籍或是影像,信息呈现都受到预先安排的顺序制约:传统传达领域对于技术更新的反应相对迟缓,而以高速发展的科技为其信息传播基础的“新媒体”则要求设计时刻与科技紧密结合,并随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出更新的传达形式。发展迅速的“新媒体”为设计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现手段,帮助实现更多的创意可能,为大众带来更新鲜的视觉体验与更富于趣味性的信息获取过程。“新媒体”不仅使得设计过程发生变化,对设计风格、设计思维方式也产生深刻影响。3.技术性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无不彰示与21世纪科技发展的密切关系,无论是激浪艺术、前卫电影、电子作品、视频装置以及互动艺术,借助技术创造的革命和媒介转化的普及,不仅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艺术思潮,而且还根据各个媒介不同的技术特征,制造了大量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随着信息社会的纵深化发展,创造出多样而富有变化的审美体验。4.连结性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对比新媒体艺术,我们可以把之前的传统艺术称之为“架上艺术”“表述的艺术”或者,而新媒体艺术则是一种“活动艺术”或者“观念的艺术”。新媒体艺术将时间的概念引入作品,并且将观众的观看视角作为构建艺术作品的因素,将观者与作品连结起来。新的艺术类型与传统艺术相比,最大的不同体现在题材上,它们不再去表现一些深刻的宗教主题或者历史故事和事件,而是借助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扩展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创造了一种艺术与观众之间的新型的连结关系。
三、虚拟现实的应用——视觉传达设计的飞跃与创新视觉传达借助“新媒体”实现了突破性创新,相对于传统视觉传达方式,“新媒体”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艺术设计具有了身临其境性和交互性,进而实现了所谓的“身临其境的艺术设计”,在视觉上和功能上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是身临其境性。虚拟现实艺术设计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身临其境性,“身临其境性”是指特定环境提供的感觉通道和人获取感觉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从信息学角度来看,人类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接受外界的信息。在传统艺术形式中,电影、电视是以往最好的提供多维感觉信息的手段,但它们只能提供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信息,而未来的数字电影不仅能够提供全方位的立体视听效果,还可以提供一些传统影视所无力提供的信息,如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信息,从而让人体验到更为逼真的身临其境感。例如,如果将场景中物体的重量、硬度、温度、湿度、表面光滑程度等属性加以记录。观众在观赏电影时使用带有操作装置和信息反馈系统的设备,就可以感受到被触摸物体的轻重、软硬、冷热、干湿等等。他们可以触摸、移动、处理虚拟场景中的物体,如与剧中的人物握手、搬动一个箱子、驾驶一辆汽车、折断一根木棍等等。其次是交互性。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人与设计作品的交互性。交互性是指人对虚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中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如果我们给图像中的这些虚拟物体赋予某些属性,例如,几何学属性、材料学属性、运动学和动力学属性,并能通过“某种设备”触摸到这些物体,同时计算机系统能够实时地把这些属性传递给人手指、手腕上的控制设备,产生与人触摸真实物体时同样的刺激和反馈,通过行为交互会使人产生更加逼真的身临其境感。近十年来,许多研究机构一直在探寻适当的“办法”来传递虚拟物体的物理属性数据,目前已研制出来的“设备”是一种特殊的手套——数据手套。当人戴上这种手套去触摸虚拟物体时,计算机能够把物体的物理属性数据传递给手套,使配戴手套的人不只是感到“触摸”到虚拟物体,而且还能感受到跟触摸和搬动真实物体时相似的力反馈。例如,人可以“扭动门的把手”、“按动门上的密码锁”、“揉捏一个有弹性的橡皮球”等等。第三是直观性。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直观性是指设计师能够在设计的全过程中“身临其境”地看到设计的结果,在设计之初就能为人们全面、具体、实时地显示出作品在设计完成后的实际形象和应用效果。如今,借助头盔式显示器,设计师可以身临其境地从任意角度、距离对未来的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可以
自由控制浏览的路线以及自由切换多种漫游模式,如:行走、驾驶、飞翔等;可以实现多种设计方案、多种环境效果的实时切换比较;可以用实时交互的方式修改设计方案并直观地观察修改后的结果。再次是虚拟现实性。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虚拟现实性是指设计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艺术设计的手法将客观存在或非客观存在的事物形象化。目前,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这种虚拟现实性为古代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和保存、以及文化遗产的虚拟展示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文化的不断传承、理解与创造,几千年来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在地球上湮灭,或者失去了往日的瑰丽。目前,美国卡内基梅隆(CarnegieMenon)大学的仿真实验室的设计人员,跟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的教授和美国考古研究所的资深考古学家们合作,重现了古都庞培的爱希斯庙和豪华剧场的风采,并在1998年的夏天,在美国的华盛顿公开展示。当参观者戴上头盔式显示器后,就可以在古都庞培的豪华剧场内参观了。参观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观游览,那里有大剧场,力士庙,三角形的论坛,圆形剧场,圆柱走廊,各式庭院,五彩壁画等等。参观者还能听到剧场内圣歌吟唱者浑厚的歌声、吹横笛者的悦耳笛声,使参观者完全沉浸身临其境于这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环境中。最后是协作性。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协作性是指全球各地的设计师和欣赏者可以超越时空约束,通过互联网共同设计、欣赏某一个设计作品并与之交互。例如,利用网络式虚拟现实艺术设计,全球的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协同完成同一件复杂产品(汽车、飞机等)的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身处异地的设计师们能够“在一起”讨论设计方案,可以通过交互设备适时地调节、修改设计模型,并可以“身临其境”地对修改后的模型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比如可以鸟瞰模型的全貌,也可以深入其内部。在这里,设计的优化贯彻于整个设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案可以即时地得到沟通和比较,并能够方便地得到调整和落实。这不仅增进了不同地域间的技术和艺术交流,而且缩短了设计时间、节约了设计成本、提升了设计质量。新媒体视觉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些时日,但她仍旧是一个年轻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我们要在社会不断前进科技文化背景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她和研究她。新媒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感官体验,她对于空间的创造是多样的,她对于时间的记录特性也赋予她本身艺术表现特质。新媒体的独特表现使视觉传达朝
着多维化、人性化、趣味化、参与性等方面发展,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传达的过程,不同的设计形式相互结合形成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充分认识新媒体在艺术创作中的形式和手法,利用新媒体的特性,能够使得创作者在最大的范围内打开想象力,创造出新的、更富于表现力的、给人以更强感官刺激的艺术作品。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62.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德)奥利弗·格劳著陈玲译《虚拟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林韬《关于数码艺术的视觉品格》数码艺术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8)5.邱志杰《新媒体艺术的文化逻辑》(节选)[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七: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的困境与转型摘要: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各方面都承受着冲击,曾经的辉煌渐渐消退,新媒体有赶超的态势。但是传统电视媒体不甘示弱,在保持优势的同时找出自身问题,根据受众市场需求,强化媒体融合,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就能使传统电视媒体走出困境并实现华丽转型。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电视困境;转型;分析
1导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今媒体业将会经历一次大改革,网络新媒体以信息量大、更新互动性、快捷高效性等特点,对传统的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媒体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大众既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也可以参与互动交流,凭借着与大众的紧密性,深受大众喜爱,这是导致传统电视媒体群众的流失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传统的电视媒体需要通过转型来改变当下的严峻的局势。
2传统电视媒体的弊端
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相比最主要的弊端在于缺乏互动,新媒体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与观众实现实时互动,能够将观众的意见和想法第一时间接收到,并且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优化和完善,掌握第一手信息。但是传统电视媒体无法实现这一功能,观众只能通过电视观看节目,但是无法发表自己的想法,传统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无法进行及时的交流。另一方面传统电视媒体受条件的限制,制作周期长,线性播放方式单一,观众一旦错过播放别无他法,无法返回重新观看,影响观众的观感体验。而且传递的信息大多比较滞后,加之传统电视媒体不同于新媒体可以进行播放,除了一些重大新闻能够进行直播,很多新闻都需要加工处理之后再播放出来,观众接收到的时候已经变成了“旧闻”,失去了最初的热情。而且传播速度相对较慢,范围较窄,对于一些重要的国家新闻和政策,很多老百姓并不能及时了解。
3传统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
3.1记者角色的转变
新媒体时代,记者角色正在发生转变。在网络时空环境中,普通民众可以接触到甚至扮演记者角色、体验记者职能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新闻记者的神秘性不复存在。首先,在新媒体时代下记者角色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变化,新媒体时代的记者不能单靠一支笔和一个本子打天下,记者要会熟练使用各种新技术,成为“新技术达人”。新媒体记者与传统电视媒体记者不同,以前传统电视媒体记者分为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两类,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有专门的分工,文字记者负责写作,摄像记者负责前期摄像及后期制作工作。但是新媒体时代要求记者是全能型记者,需要掌握写作、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学会使用功能不断完善的设备,以便使新闻呈现时能融合视频、动漫等各种元素。其次,记者要具备成为一名“段子手”的潜质。一个优秀的新媒体记者,为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要能够在高大上和接地气之间穿越。如果受众想看高大上的新闻,记者就立马能娓娓道来,如果受众想看轻松活泼的新闻,记者能秒变“段子手”,各种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运用自如。最后,新媒体记者有时还要充当“数据分析员”。如今是信息爆炸时代,新媒体越来越有大数据的味道。有人甚至断言,未来的新媒体,就是数据分析。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碎片化信息,记者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中发现有用信息。
3.2广告传播渠道拓宽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电视媒体要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在保留传统电视媒体声音和画面这一优势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优势,比如,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出现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平台。如央视在新媒体热度持续攀升的市场氛围中,依托央视网站推出的手机电视、网络电视、视频搜索引擎等功能。另外有媒体称,楼宇电视,也将是新央视国际下一个目标之一。传统电视媒体增强技术优势,也拓宽了广告传播渠道。广告商追求用低成本创造高价值,而传统型电视媒体的广告费用高于新媒体平台,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他们推广新产品的首选。目前,我国电视媒体中较有影响力的都搭建起完善的网络平台。这些网络电视台,可以提供电视节目的同步直播、电视回播,并逐
渐发展成为集视频新闻资讯点播、影视节目、视频点播、视频分享、自行下载视频播放等功能,电视媒体与计算机网络终端相连接,逐渐成为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的视频门户网站。在将来的发展中,传统电视媒体应更重视旗下的新媒体网络电视台,将各自的网络电视台建成独具特色的门户网站,与自身电视频道特色结合,形成线上和线下的双重链,使其电视节目和广告多渠道传播,在稳定其原有受众的情况下,开发网络新受众。
3.3产业发展机制创新
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在保持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需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促进传统电视媒体传播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传统电视媒体面对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文化竞争格局,需要加大对电视媒体发展体制的创新,清除掉传统电视媒体计划体制遗留下的障碍和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因此,需要加大传统电视媒体行业的创新力度,将新媒体行业的新业态、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到传统电视媒体行业中,构建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行业融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使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从单一向多元、从分散到融合,盘活传统电视媒体行业各个领域,制作的新闻内容向产品转变,将频道向平台转变,将观众向用户转变,从而提升传统电视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传统电视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这已经成为主要趋势并且在未来也将持续很长时间,这给传统电视媒体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为此传统电视媒体必须要认识到当前所处的困境和现状,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前提下与新媒体有效融合,促进传统电视媒体的成功转型。只有这样传统电视媒体才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创新和转型才是“活下去”的唯一路径。
参考文献:
[1]郑夏楠.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经营转型路径探析[J].声屏世界,2020(01):68-69.
[2]姚冶.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困境突围策略[J].采写编,2018(02):183-184.
[3]邵猛.论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的转型发展之路[J].传播力研究,2018,2(07):68-69.
[4]聂向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的困境及转型[J].中国传媒科技,2017(05):72-73.
[5]刘秀真.论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的困境与转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2):40-42.
篇八: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闻联播10个题目1、传播学视角看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要素2、从整体到多元:论传播学本土化的地方性视角3、传播学视域下跨境电商平台上广西特产英译探析4、国家传播学会重庆论道5、符号学转为:互联网语境下传播学研究的新迈向6、传播学研究的科学取向与"人"学迷失7、传播学视域下音乐理论教学发展研究--评者《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8、传播学视域下网红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话语体系建构:基于全球的学术变迁理论10、传播学视域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走红原因探析11、传播学视角下电影译者中的文化意象分析12、教堂空间与谣言生产:明末清初反教谣言的传播学分析13、融合技术创新与文化重构--对近年几档电视戏曲栏目的传播学思索14、融媒体时代运动员"网红"现象的社会传播学解读--传播游戏理论15、全球南方、社会主义积极探索与抨击传播学崭新想象--中绣比较三人谈论16、传播学视角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践17、中美主播约辨事件的传播学阐释18、传播学视域下音乐教学理论的发展研究--评《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19、数学与传播学的渊源深入探讨20、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核心期刊互引研究21、传播学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建构22、浅谈微博语言的特征--微博语言的传播学分析23、从传播学视角探析IP剧的火热现象--以《亲爱的,爱好的》为基准
24、交通天人:商周时期巫文化演进的传播学考古研究25、传播学视角下的严复编程研究--以赫胥黎的《天演论》为基准26、传播学视阈下典型的英美音乐剧歌词定位与探索27、传播学视野下的电影《侠女》的影像符号探析28、_诗词英译的副文本研究--传播学视角29、充分利用竞赛平台的传播学课堂教学课程教学改革30、传播学视域下明星"人设崩塌"的原因分析31、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传播学空战化教学改革深入探讨32、刑法"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的传播学再解读33、网络时代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的教学深入探讨34、从传播学视角浅析博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走红缘由35、传播学视角下的科学知识下载平台传播模式探析及展望未来36、论高校新闻传播学课堂互动的建构与优化37、大众传播学视域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38、传播学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39、基于学科融合背景下的舞蹈传播学设想40、传播学视阈下纪实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历史认知研究41、基于传播学的中国当代文学"三阶段译传模式"42、传播学视域下探析"吃播热"现象的原因43、融合与技术创新:心智传播学的国际视野与中国学派--中国心智传播学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心智传播学术论坛综述44、人工智能与计算传播学45、传播学视野下的马术译者探究46、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融入的传播学策略47、用传播理论展开传播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探讨
48、传播学视角下国企网页英译评析--以重庆国有制造业企业为例49、理论谱系与本土积极探索:新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70年(-)50、学科建制下的规范化: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方法研究70年(-)51、关于中国传播学研究国际刊登的几个事实问题--与韦路教授深究52、学术公众号运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为例53、中国传播学SSCI低被惹来论文现状与提高策略研究54、传播学视域下的APP社交表情符号情感化研究55、传播学视阈下的湖湘名人论著译介研究56、传播学视角下公共演讲策略的有效运用57、传播学视域下甘肃天水社火舞蹈的传播价值与途径58、传播学视域下中日"佛系"文化差异的探析与反思59、论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论文选题及科学知识生产的"系列设计"--兼评《民国新闻史人物》60、当下传播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61、传播学视域下甘肃天水社火舞蹈的传播模式与功能62、我与华夏传播学体系的建构(上)63、领有风气之先,开多源以用,探新径--复旦大学的传播学研究64、四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学类课程"全息课堂"的建设65、传播学视域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改革创新范式探究--以游戏化传播为基准66、网络谈话栏目《晓松奇谈》的传播学分析67、浅谈传播学抨击学派视域下的中国传播体制68、网络语言成因的传播学及心理学研究69、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三全"路径积极探索--基于现代传播学视角70、传播学视域下我国古代曲谱的传播研究新媒体论文题目
1、新媒体与文化生态的重构2、新媒体环境下文学经典写作的挑选与背离3、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业的困境与坚守4、新媒体、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工作追踪——基于长三角四市的调查分析5、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传媒变革6、20x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状况、特点和趋势7、掌握新媒体舆论战场的主动权——关于新媒体时代青年思想引导的重要论述8、基于新媒体的网络舆情政策化议程设置研究——以多源流理论为视角9、新媒体时代全球智库社交网络影响力探析10、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11、学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要素及内在机理研究12、基于新媒体技术和思维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高理论研究13、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14、新媒体在身心健康传播中的促进作用及评估15、语用学分析:政务新媒体研究的一种路径16、语境对政务新媒体抒发模式的影响——以政务微信为基准17、政务新媒体的社会语境与语言选择18、新媒体语境下孝观念的当代呈现出与话语建构——基于微博数据的NVivo分析19、认知美学视域下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20、新媒体时代新闻学子专业允诺及其与新闻教育关系的方法论研究2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视角22、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要素资源整合的视角23、网络新媒体信息披露对民营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24、科学的缺位: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气候传播——以在线视频互动网站为基准25、新媒体环境下自然灾害舆情传播路径及网络结构研究——以新浪微博“雅安地震”话题为例26、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个人信息管理影响因素研究27、20x年新媒体研究热点、新意与趋势28、“科学知识增值”:从APP“优米”看看新媒体产品盈利模式技术创新29、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发展创新研究30、我国地方政府政务新媒体的技术创新策略探究——以河南省商丘市政务新媒体为基准3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平台建设研究——基于对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证分析32、新媒体给现代舆情管控增添的挑战——基于反绝望螺旋理论33、如何制作高水准的新媒体产品——以央媒新媒体产品为例34、新媒体在江苏入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应用领域及趋势35、新媒体时代视觉材料与目的地形象关系研究36、新媒体技术创新指数构筑与案例实地考察37、面向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图书馆新媒体环境下知识交互服务模式——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实证研究38、新媒体时代写作推展活动方法论研究——以大连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为基准39、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生产:主体网络与主体间性40、新媒体时代新闻文学创作的变化趋势41、新媒体时代目的地形象的解构与重构42、新媒体时代目的地形象研究的几点思索43、新媒体时代的旅游目的地宣传和营销44、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科技传播能力的方法论分析45、新媒体用户微作品版权保护研究
46、新媒体环境下的在线教育品牌传播策略探究——以圈外同学商学院新媒体品牌营销为基准
47、从“报网互动”到InstantArticles——“新媒体与新媒体合作”取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48、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与四音49、新媒体环境下科研信息行为与特征分析50、新媒体资本市场准入制度:传媒产业立法的核心1、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视角下的电视新闻节目研究2、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及影响3、民生新闻报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4、浅谈中美新闻教育的源流关系--以“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为基准5、“互联网+”时代新闻档案管理与创新6、敢于担负起秉持技术创新--浅谈市县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技术创新7、小议电视新闻制作的逻辑结构8、从两张新闻图片的冷转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9、浅谈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情绪管理素质10、如何把不好手机报新闻的重庆晚报第一关11、新闻采访写作课教学改革初探12、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13、网络时代新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4、新闻真实性受电视新闻娱乐化后的影响专论15、农村广播新闻节目的采编概论16、浅谈电视新闻深度报导17、试论新闻策划的重要性18、如何写下不好存有思想存有温度的新闻稿件
19、浅谈电视新闻的编辑艺术20、新媒体条件下的新闻道德标准与监管体系21、我国报纸新闻客户端演变格局探析22、如何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23、英语新闻访谈中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24、浅析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的隐性杂讯25、浅析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教学的开展26、浅谈微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模式技术创新27、心理学视角下的新闻采访方法探讨28、影响公众:会议新闻政治信息的修辞学抒发29、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的挑战与策略30、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的存活与发展31、试论网络新闻评论区里的负面言论32、无人机新闻--新闻编采新趋势33、浅析如何平衡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34、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促进作用管窥35、论新时期新闻传播的转型及其价值取向36、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素养37、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38、浅析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现实困境39、电视新闻主持人语言风格初探40、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优势与技术创新41、新时期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42、探析不实新闻传播构成原因43、浅谈法制新闻报道的新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44、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之我见45、探析社会新闻吸引读者眼球的策略46、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搞好电视新闻的编采工作47、做好作风“走转改”提升新闻亲和力48、深入探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49、如何解决法制新闻传播中的道德问题50、网络非编在新闻制作中的采用体会51、经济新常态下地方党报做好经济新闻的思考52、报纸编辑的基本规范及新闻专业学生重庆晚报进修研究53、电视新闻播音的审美特征分析54、电视新闻播音技巧的培育55、网络新闻自由对社会道德的冲击与消解56、论新闻档案的价值及开发利用57、打造主流经济新闻突破党报现实困境58、体育新闻报导过度娱乐化后的成因与对策59、负面新闻对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的影响60、浅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建设问题61、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特点62、网络信息生态下新闻回帖的现状和发展63、浅谈电力新闻标题的选取与制作64、国际新闻译者中的译名偏误现象及对策65、浅谈新闻摄影报道中的文字说明价值66、新闻摄影应当掌控的几种技巧67、新闻摄影批评及其意义68、自媒体时代下新闻媒体的应付与解决之道
69、新闻媒介报道对地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70、网络环境对于新闻摄影教学改革导致的影响71、如何通过新闻媒介塑造政府新形象72、犯罪现场新闻报道及其限度73、融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途径的思考74、高校新闻宣传对校园网络舆论鼓励的思索75、媒介融合下的全媒体新闻实践教学探索
篇九: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报业影响运营趋势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杂志数字电视等给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等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挑战尤其是我国的报业发展速度逐渐降低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便捷迅速覆盖面广的新媒体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时代报业的发展与运营趋势
作者:牛步云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2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时代逐渐成为了新时代的特征,传统传媒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冲击,其中,冲击最大的就是传统报业。报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紧跟新媒体时代的潮流,从自身出发,实现改革与发展,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立足。本文结合我国报业发展现状,就在新媒体时代中,如何更好地实现报业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报业影响运营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杂志、数字电视等给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等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挑战,尤其是我国的报业,发展速度逐渐降低,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便捷、迅速、覆盖面广的新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发展我国的传统报业,使得传统报业在新时代实现新的改革和发展,是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对我国报业的影响
1.传统报业受众发生变化。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我国传统报业的受众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受众对象的变化和受众对象阅读报纸时间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青少年、白领更倾向于使用手机、平板等,通过手机新闻软件可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打破了传统报业的时间和地区的限制。而中老年则更倾向于使用报纸,这一方面是由于其对于新媒体的接受速度较慢,另一方面是由于其习惯于传统的报纸,认为阅读报纸比阅读电子屏幕更令人舒适。
据调查可知,我国国民平均每天阅读报纸的时间是25分钟,五年前是48分钟,十年前接近2小时,可见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及时报业仍有一部分的固定受众,这部分受众阅读的时间也在逐渐减少,从另一个方面对报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2.广告收入减少。广告收入是我国传统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新闻周刊》是美国的老牌新闻刊物,其在发展全盛时期,全球发行量超过500万,并发行了许多不同语言版本,而根据2014年对《新闻周刊》的调查,其广告数量下降了25%,广告商减少了30%,即使《新闻周刊》已进行了内部改革,但改革效果仍旧不理想。
这种情况在我国也不少见,报业面临着广告商数量锐减的情况,影响了报业的收入,使得报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困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3.报纸发行量减少。报纸的发行量是吸引广告商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从2008年来,我国报纸的发行量逐年减少,不少报业公司都面临着生产困难的危机,部分中小型报业由于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没有及时进行改革,被新媒体淘汰,陆续申请破产。以我国北方某地级市都市报为例,2015年报纸发行量较上年度下降了35.7%,大量订户流失,报纸的有效发行大打折扣。
二、新媒体时代报业的发展重点
在新媒体时代下,我国传统报业应当认识到改变的重要性,不应该固守传统的经营方式,必须进行适当的变革,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1.结合新媒体,发展传统报业。在外国,传统报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变革与发展,并没有固守原来的经营方式,而是利用新媒体,将报业与新媒体结合,为报业的受众带来一种新的体验。
其中,最为典型的方式就是电子报纸,在外国许多报纸公司都通过互联网、手机软件等开通了电子报纸,为了避免受众只阅读电子报纸而不再关注纸质报纸,往往是将部分内容放于互联网,剩下的内容若想继续阅读则需购买纸质报纸。这种方式可以说是把传统的报纸和新媒体结合的一种典型方式,利用了两种传媒的特点,实现二者的契合和发展,我国的《人民日报》也选择了这种方式。
报业要实现发展,必须与新媒体相结合,发现自身与新媒体结合的关键点,将自身的优点与新媒体的优点结合起来,实现双赢。
2.增强自身吸引力,扩大受众范围。与我国相似的是,日本在几年前也面临着传统报业的发展困境,为了扩大受众,使得更多的人阅读报纸,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增强报纸自身的吸引力,扩大受众范围。通过建立报纸博物馆、推广新闻教育等相关活动,吸引中小学生的兴趣,培养新的受众。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相关优秀经验,向我国的中小学生推广阅读报纸,一方面,给中小学生带来纸质阅读的享受,保护视力;另一方面,通过举办读报演讲活动等方式提高中小学生对报纸的关注,从小培养他们阅读报纸的习惯,扩大报纸的受众范围。
3.提高新闻质量,以质取胜。当前,许多小型的报纸公司,为了增加发行量,博取受众的关注,不顾自身新闻的质量,通过一些低速的新闻来吸引读者受众。这样的行为可能在短期内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不仅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还会影响我国的报业行业,使得报业的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困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新闻不仅仅要吸引人的眼球,更为重要的,也有引导和导向的作用,报业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应当注意选择符合我国社会文化主流的新闻,不应为了迎合部分庸俗趣味的受众而降低自己的身价。
报业在提高自身新闻质量的基础上,应当对其自身的资源进行整合,尽可能地给受众提供更为详细、全面和综合的新闻报道,以自身负责任的态度获取受众的欢迎。
4.提高报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报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报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因此必须注重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我国大部分报业都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进行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必须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才能进入该行业,但仍然有部分中小报业企业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高,这也导致了报纸质量的下降。
另一方面,仅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对口的专业已不能满足我国新媒体时代对报业行业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报业行业若想得到发展,须聘请综合素质较强、涉及面广的从业人员。在新媒体时代下,报业从业人员除了对自身专业精通外,还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能迅速地把握新闻热点,对其进行深刻、精辟的分析,得到受众的喜爱。
三、新媒体时代报业的运营趋势
1.整合内容,发展融合运营方式。传统报业发展的时间较长,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流程,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的冲击,需要将其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要实现资源的整合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建立新闻管理信息系统,我国已有部分大型报业建立了数据库,采取了这种方式,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对不同时期的报纸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保证内容的质量。
2.创新渠道,实现发展。新媒体时代在对报业的发展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型的渠道,有利于报业行业自身的改革。当前,应当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不同渠道,实现立体的传播与发展。报业通过与运营商的合作,既能实现传播渠道的融合,又能利用自身优质内容的优势,提高自身的话语权,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如通过与运营商的合作,将报纸内容通过仿真报纸版面的方式上传到互联网,让用户在互联网中体验阅读报纸的感受,实现传播渠道的融合,提升报纸的吸引力。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报纸的新闻生产、营销模式、资本运营、盈利模式等。报业应当认识到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的发展整体局势,通过改革自身,实现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展与创新。报业首先应当建立与新媒体相结合的观念,利用新媒体实现发展,其次,扩大其受众范围,确保发行量。最后,为了实现报业的发展,必须重视新闻的质量,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读者受众。正确认识自身,把握发展机遇,才能实现最终的发展。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仍是报业和新媒体的博弈。
参考文献:
[1]罗东凤.新媒体时代我国报业发展策略探析[J].新闻世界,2015(3).
[2]张舟.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报业发展策略[J].中国报业,2014(12).
[3]王毓奇.新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发展解读[J].现代试听,2013(23).
[4]黄楚新.我国报业发展走向:区域性、大数据、融合性[J].新闻与写作,2013(5).
篇十: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影响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人际传播和文化传播方式当今人们更多的是被数字化产品包围直接从手机pad等网络移动终端获取信息依靠报刊书籍等媒体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传播受到了新媒体文化的直面冲击新媒体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创新策略结语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发展
作者:陈红敏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16期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主要的信息传播平台。新媒体即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影响;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当今新媒体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例如微信、微博,不仅个人使用它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一些公众机构单位也开通了公众号,进行透明化服务,以加强服务效率。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带来了冲击和影响。
一、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NEWMEDIA)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传统的报刊、广播和电视而言产生的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等通过Internet传播,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APP应用,数字电视等,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包括微博、博客,即时通讯工具微信、QQ,流媒体等。
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人们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占据着无法比拟的优势,突破了传统媒体媒介之间的传播界限,它主要具有交互性、时效性、容量大、数字化、全球化等特征。
二、新媒体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1.新媒体时代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人际传播和文化传播方式,当今人们更多的是被数字化产品包围,直接从手机、PAD等网络移动终端获取信息,依靠报刊、书籍等媒体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传播受到了新媒体文化的直面冲击。新媒体时代的年轻人,更多的是通过网络交流、阅览电子书籍,生活中经常可见饭桌上的手机“低头族”和公交车上浏览电子书的人。对于传统文化传播而言,更多的应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交谈中的言语激励,更多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维系,而这种取代的背后隐藏的是传统文化和新媒体的大众文化之间的矛盾。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2.传统文化本身与新媒体的冲突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和中华文明的历史沉淀,也是实现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源,儒家正统的意识形态长期占据文化主流,影响人们的行为意识形态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新媒体应用Internet实现了信息全球化发展,拓宽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渠道,在成功输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受到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外来文化的侵蚀。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冲击,传统文化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周期。
3.新媒体的特点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新媒体产业为了促进发展,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为目标,因此传统文化在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播时就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娱乐性因素,这对传统文化的原有价值观及文化精髓都是一种破坏,在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文化传播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创新策略
当前面对新媒体传播和新媒体技术的全球化发展,这对于传统文化传播与推广是难得的机遇,因此应抓住新媒体技术发展时机,积极拓展和创造新的传统文化教育发展道路。
1.完善新媒体自身文化内涵
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身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起着负面作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不足之处,以促进其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企业相结合,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改造,加快数字化产业融合,打破传播界限壁垒,将新旧媒体进行相互整合,将传统文化产品融入新媒体技术中,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作用和协同发展,努力提升传统文化产品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有效管理新媒体发展平台
新媒体常用的网络教育平台有:慕课教育模式(MOOC),开放的大众教育平台,一些高校已引进该平台完成公共课的教学,学生在网络端在线学习;流媒体网络教学是高校的重要教学平台,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在线教育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应用软件APP是一种即时的交流平台,依托网络移动终端的社交应用软件已成为现代年轻人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例如微信应用软件,可建立传统文化班级的交流群和课程讨论群,能随时向多人推送教学内容和实现即时互动。利用网络教育平台教学是新媒体时代发展教育的重要方式,该平台具有交互性,时效性,容量大等传统课堂教学达不到的优势。借助移动网络终端设备,学生能轻松自由登录网络教育平台学习,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将课堂教育延伸到教室之外,真正将传统文化的学习变得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无处不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3.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传播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削弱了传统媒体传播的主导地位,凸显了移动新媒体和个体传播的优势。传统文化传播应建立有效的传播渠道,以新媒体为主,同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做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为受众进行文化传播和人际传播。
四、结语
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势下,传统文化传播需借助新媒体之力,不断加强和创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方式,创作出基于传统文化内涵的本土新媒体艺术作品。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概念,我们不仅仅要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同样要通过这个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文化的生存悖论审视[J].山东社会科学.2010.(10).
[2]肖琴.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再探讨[J].湖湘论坛.2014(5).
[3]彭欣.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
篇十一: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一新媒体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带来的新机遇目前新媒体技术已经遍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这为各地博物馆的文化宣传和推广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可以说在新媒体技术被引入到博物馆的文化宣传与推广工作领域之后一方面能够强化文物与参观者互动一方面有利于打破时间与地域限制因此其将极大地提升博物馆工作的效度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增进社会公众的福祉服一强化文物与参观者互动从博物馆文化宣传和推广的角度来看唯有其所推出的各种文化资源展出活动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参与方才能够让博物馆收获到大量的忠实拥趸从而让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得到充分彰显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播研究
作者:连红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7期
摘要:一直以来,博物馆通过其所储存的各类历史文物、文字以及图片等不同的展品资源,并借助布展的形式,将这些展品资源实现向参观者的呈现,进而达到同参观者文化沟通的目的和效果。在新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当下,各地博物馆相继意识到此种技术媒介对自身文化宣传和推广的积极意义所在,进而依托对新媒体技术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了对展品资源的跨时空传播,从而达到了提升自身文化影响力的目的。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文化传播;自媒体平台
在当下一个时期,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技术时代,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问世,使得以往的信息传播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改变,由此也使得社会公众的文化诉求变得更为多样化。因此,对于各地承担着文化普及功能的博物馆来说,其应当积极引入新媒体技术,并借助此种技术的东风,实现更高层级的文化传播。本文将从新媒体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带来的新机遇入手,对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如何开展文化传播工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新媒体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带来的新机遇
目前,新媒体技术已经遍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这为各地博物馆的文化宣传和推广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可以说,在新媒体技术被引入到博物馆的文化宣传与推广工作领域之后,一方面能够强化文物与参观者互动,一方面有利于打破时间与地域限制,因此其将极大地提升博物馆工作的效度,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增进社会公众的福祉服务。
(一)强化文物与参观者互动
从博物馆文化宣传和推广的角度来看,唯有其所推出的各种文化资源展出活动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参与,方才能够让博物馆收获到大量的忠实拥趸,从而让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得到充分彰显。由这个层面来看,受众人数的多少是决定博物馆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所在。因此,博物馆必须思考如何才能够让参观者主动来到博物馆并且能够在博物馆中长时间驻足观赏。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引入,将为博物馆提供这一全新的发展契机,使博物馆能够实现对社会公众更好的吸引。在新媒体技术所提供的互动功能的帮助之下,将让参观者能够实现同博物馆文化展品之间的精神层面的良好互动,此即情感层面的沟通。因此,博物馆在引入新媒体技术并加以应用之后,要对新媒体技术设备加以认真地调适,以便确保新媒体技术所提供的互动功能能够增强公众对文化展品参观过程之中的体验感得到增强,进而实现对馆藏文化展品的深入了解,从而受到美的熏陶,这样不但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对公众入馆参观兴趣的提高,同时亦能够让参观者的文化体验感得到强化。需要博物馆管理者注意的是,新媒体技术的引入和应用目的并非在于提升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借助此种技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来实现对参观者的充分吸引,让其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和指引之下,获得前所未有的博物馆参观体验,进而让参观者得到心灵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满足。
(二)打破了时间与地域限制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是人的感觉能力的扩展,例如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对于各地博物馆来说,在新媒体技术被引入之后,将让博物馆实现文化传播路径的扩容和拓展,从而使博物馆所致力的文化传播与推广活动更具实效性。
各地博物馆在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过程之中,应当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各种文化展品资源的数字化处理,这样一来,将让以往一些受制于展览条件或者是存储条件而难以进行展出的文化展品可以呈现给参观者。同时,博物馆通过数字化展示平台的搭建,将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全新的文化展品赏鉴方式,尤其是在社会生活节奏较快的当下,公众在难以抽出时间亲自到馆参观文化展品的情况下,将依托数字化文化展品平台,足不出户便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手机或电脑登录平台进行对文化展品资源的浏览、赏鉴,这样便实现了对博物馆文化展品资源推广覆盖面的扩大。而且在新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双重帮助之下,各地博物馆的文化展品资源将不再会受到地理空间的限制,而是能够让位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均能够立足于自身需要在线进行浏览、赏鉴。还有就是,新媒体技术亦为各地博物馆实现同参观者的交流提供了全新的契机,参观者可以不用再如以往那般在留言本上写下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而是能够依托新媒体技术所提供的互动功能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实现同博物馆的第一时间沟通,从而为博物馆的文化宣传、推广工作方式转变提供了科学的参照和依据。
二、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如何开展文化传播工作
网络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就在人们还在为Web2.0的发展兴奋不已之时,另一个网络技术革命――Web3.0工具已经悄悄崛起,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室内定位技术、智能终端设备、4D立体技术、H5技术等各类新兴技术更是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博物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开展工作,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同时打造自媒体平台,如此才能与时俱进,高效地开展文化传播工作。
(一)强化互联网思维
在新媒体技术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各地博物馆的管理者应当注重树立和强化自身的新媒体技术思维与互联网战略思维,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实现自身文化服务工作的切实提升。这样,不但可以确保博物馆工作得到持续地推进和升级,同时亦能够让社会公众获得更为优质的文化资源获取体验。
比如,2011年湖北省博物馆开通了博物馆新浪、腾讯官方微博平台,推出“趣味展览”、“文物拟人”、“每天一物”等栏目,以富有趣味的方式介绍湖北省博物馆展览及馆藏,增进大众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与博物馆的互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对博物馆关注,开通仅三个月发微博1000多条,被转发57000多条,获评论22700条,5万多人关注。当年被新浪微博颁予“微中见博”奖。同年,故宫博物院推出了官方的微博账号,之后推出了微信公众号,组成了故宫新媒体社交平台,且开发了六个主题APP——十二美人图、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清朝皇帝服饰,寓教于乐。此外,故宫博物院在21世纪初就引入了VR技术,对故宫古建筑进行数据采集,并衍生了6部介绍典型建筑及其历史的VR作品。当下国内一些省市级的重点博物馆以AR、VR技术为支撑开发手机App,并打造以AR、VR技术为支撑的大型数字文物藏品艺术展,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看展形式,促进了文物与参观者的互动,使得博物院更加生动,更受到参观者的青睐。故宫博物院在新媒体时代及时改进工作思路,创新思维,强化互联网思维,使得博物院展品为更多的人所熟知,更多的参观者深度了解了故宫博物院。
再以秦陵博物院为例。2013年,秦陵博物院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一直到2016年,粉丝数量也只有4000人。因为当时公众号内容以官方事件、重要来宾这些内容为主,非常刻板。虽然借助了新媒体,但是思维并没有得以创新,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直到2016年-2017年,秦陵博物院创新工作思维,树立互联网思维,将微信公众号的定位确定为秦文化传播与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场景化服务与互动游戏,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小程序。尤其是秦陵博物院的一系列互动游戏。例如火过一段时间的“秦朝的你”,就是秦陵博物院与腾讯合作开发的小游戏,用户上传自己的照片,系统会对比出与用户相貌相似度最高的秦俑。再比如“千里驰援”,用户点击屏幕“拼手速”可以输送粮草给农田,游戏中会传递秦代航运知识。秦陵博物院借鉴互联网思维,强化文物与参观者的互动,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如今,秦陵博物馆公众号已经有30万粉丝了,日均增长3000人。
(二)打造自媒体平台
在各地博物馆引入新媒体技术之后,将让自己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此种技术所带来的高效传播方式,能够使博物馆的文化服务功能得到升级。不过有必要指出的是,博物馆要意识到:新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应用其的目的在于为文化传播和推广效度得到提升,而不能犯下喧宾夺主的错误,从而掩盖了馆藏文化展品资源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应用新媒体技术的过程之中,各地博物馆应当借鉴新媒体来进行文化传播工作,亦或是秉承人文主义理念实现对此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2016年,湖北省博物馆成为了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第219家合作伙伴。在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首页搜索“湖北省博物馆”,就能够进入到湖北省博物馆的数字页面。进入该页面之后,可以看到四个分馆——馆藏精品、青铜器、金玉器、漆木器四个线上分馆展出了100件数字化藏品,这100件数字化藏品生动全面地勾勒出荆楚文化风貌。进入数字博物馆之后,我们可以通过链接进入湖北省博物馆的官网,还可以进入展馆,线上阅读词条,听音频讲解,看图文展示。迄今为止,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已经上线243家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打破了时间与地域限制,让人足不出户就能够欣赏精品馆藏。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仍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为了扩大博物馆影响力,使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湖北省博物馆打造自媒体平台,开发了“掌上智慧博物馆”APP,通过这一应用软件,让参观者在语音功能的帮助之下,可以一边在线浏览展品,一边在语音的帮助下获取展品的相关信息。该应用软件还提供了在线虚拟考古游戏以及考古知识问答等模块,从而确保了对不同年龄群的参观者的吸引。
以上,我们对新媒体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带来的新机遇以及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如何开展文化传播工作进行了研究。新媒体技术一日千里,发展极其迅速,新技术层出不穷,给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与此同时,也有许多需要博物馆方面注意的地方。一方面,要确保博物馆服务公众的属性不会改变,当代博物馆人要善用新媒体,使得博物馆服务得以最大延伸,让博物馆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真正走进每个人的生活,真正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同时也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热爱博物馆,推动博物馆社会公共价值发挥,实现博物馆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如何进一步优化新媒体平台,借助新媒体平台来丰富观众体验的感受,使博物馆在实现自身职能的过程中既是严谨科学的,更是公众喜闻乐见的。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新媒体时代的博物馆文化传播工作才能开展得更顺利。
三、结语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今后,在博物馆方面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注重参观者的体验,借助新媒体平台力量,利用新媒体展开文化传播,更好地诠释新时期博物馆服务的特点,促进新时期博物馆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登,刘宗元.博物馆中新媒体展示的文化传播与情感传达——以台北故宫博物院“乾隆潮”特展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5(3):83-85.
[2]邬宏.新媒体展示对博物馆文化传播与情感传达的影响分析——以青浦博物馆为例[J].艺术科技,2015(7):252-252.
[3]任建强.博物馆陈展中新媒体技术运用对历史文化传播的影响[J].卷宗,2017(14).
[4]贾学颖.新媒体(微信、微博)在博物馆公共文化传播中的应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7):90-91.
篇十二: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引导方式作者:李诗文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10期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的运行,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后真相时代,本文将会对因后真相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形成的特点进行简单分析,并对此类特点突出相应的引导、解决方式。
关键词:网络舆论;后真相
2016年底,《牛津英语词典》将"后真相"选为年度词汇,并将其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也就是说,事实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对此所产生的情绪。澳大利亚当代政治理论家johnkin说:"后真相包括旧式的谎言,狂言和象征性地插科打宗,以及"沉默"作为其出现的基础。以上所有内容与真相背道而驰。舆论是公众对现实社会和社会各种事件、问题表达的信仰、态度、观点和情感表现的总称。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性和持续力。影响着社会发展和有关事务的进程,其中杂以理智与非理性为主。[1]而网络舆论则是伴随着网络传播的流行而崛起的特殊舆论形式,是社会舆论的表现方式之一,是通过网络传播公众在现实生活中对某些热点、焦点等问题持较强影响的言论和观点,是网友对出现在互联网或社会实践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表达出来的共同意见的特征、态度、信仰和情感的总称。在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论呈现了互动性、多元化、扁平化、碎片化等特点,需要针对网络舆论的传播现状进行正确的指引。
一、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互动性、多元化、扁平化
后真相时期强调个体作为"个人"的价值,媒介技术不断提高它的交互性,而不同的传播主体则借助于媒介变化,提高它的互动性,实现了新型的交互形式。互联网技术完成了个人的表达权。社会舆论的形成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组织和集合,普通民众成了舆论的制作者、传播人员和推动人,形成了去中心化、去组织性和扁平的舆论格局。在微博、豆瓣等不同传播媒介上,多种传播主体通过热搜、发文等形式进行讨论或争论,引发关注,在网络空间上形成舆论态势。
(二)传播内容:公开化、碎片化
网络微传播形式与当前社会人们快节奏的信息消费、浅级化的信息消耗和使用习惯相适应,碎片的信息形式也降低了产生和传播信息的门槛。[2]在后真相时代,大众在进行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把关环节,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情绪性,导致了信息良莠不齐,真
假难辨。媒介技术的发展推动深度数字化的进程,同时也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为信息内容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推动传播主体发布的内容更加及时迅速的传播,发布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内容面向大众,呈现公开状态,助推舆论的形成。但在传播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内容失真,影响真相的传播。在疫情期间,多次传出高校开学的假通知,由于内容简短,且缺乏相应证的事实,在大众情绪的裹挟下难辨真伪。
(三)传播的效果:情感表达的主观倾向性
新媒体时代得到来,多媒体技术出现,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合作共享,促进了信息服务的多元化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准入门槛变低,自媒体的大量涌现,也为传播渠道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网络技术赋予了舆论主体表达能力,但在后真相时代,个人表达呈现出非理性的倾向,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主观倾向。而这种情感表达,相较于理性观点的表达互动,呈现出更为浓烈的表达欲望和主观倾向。在后真相时代,互联网技术急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容量、保真程度都大幅度提高,也就使得传播的效果呈现扩散范围广,内容准确度高的特点。但由于受到新聞时效性影响,也导致了后真相时代。
(四)传播的时间性:突发与不可控
在网络环境中,舆论的发端可以通过自媒体进行,跳过了传统媒体的把关阶段。尤其是在突发性的事件当中,舆论最先在网络平台中发生发酵,形成合力。[3]与此同时,后真相时代情绪驱动的不可控性,增加了网络舆论在时间上的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在这种时候,网络议题的快速更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网络舆论的社会作用。
二、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引导
(一)情感共同体:互动式沉浸情感体验
政治动员是大众传媒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特别是在某些时间节目中,通过实现爱国情绪、民族认同等国家重要事件的传播和动员。成伯清认为,表演有凝聚群落,创造情感联系,建立"情感共同体"等功能,他通过戏剧性和视觉性的方式,尤其是诉说生动,给人以感情冲击。新媒体传播时代,利用信息融合的媒体报道传播技术,实现了公众参与性的信息交流和社会生活体验性的多种情感互动体验,可以同时达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2017年,为了了纪念我国建军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90周年,人民日报的新闻客户端头版利用现代脸部识别成像技术、融合三维成像等技术手段,制作了一个H5互动《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引发强烈反响。
(二)包容与严管并重:从被动到主动
在后真相时代,只有与公众真诚沟通,将管理模式转为关系模式、结果模式转为过程模式、一家发布转为合力发布,才是时代发展的必须。面对多元的网络舆论,对于积极的的部分理应呈现包容的态度,但面对消极的部分应该严加看管,对传播主体进行限制与把控,实现传播主体从被动管控到主动自觉。
(三)加强舆论研究:提高全民素养
在技术领域要加强对舆论发展规律的研究,把控舆论发展方向,实现对舆论的精准测控,方便对网络舆论进行正向引导。通过对舆论规律的把控,对全民统筹管理,最后实现全民网络素养的提高,形成积极网络舆论风气。
小结:
后真相时期,个人的信念与情感越来愈受到关注,在其影响下,网络舆论呈现新的特征,并在社会舆论中发挥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情感是一种公众政治参与的道德能量和社会资源,它既反映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道德与价值之间的冲突,又是在特定的政治机会结构中理性选择的产物。在舆论引导中,我们必须处理好情感与理性、引导与监督、秩序与活力的辩证关系,避免二元对立的僵化认知,以此构建新型舆论引导观,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吕新雨:《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传媒变革》
篇十三: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传媒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初探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将有助于我们的发展和进步,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富有,人民的生活需求得到改善,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新的发展环境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新媒介技术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给人类以全新的体验与感觉。新媒介技术作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传媒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在新媒介时代,现代新闻的传播方式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从电视、报纸等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资讯。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想要的东西。升级是必然的。这也是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更能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1.新媒体传媒技术
1.1即时性和信息发布的迅速性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更为方便。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广播中的信息经常要通过很多个链接。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甚至没有给他最好的报告。一些有价值的消息,如果出现的晚而没有被及时地报导,那么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然而,借助新媒体,人们可以将突发事件直接展现在公众面前,免去许多繁琐的过程,使民众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从而避免了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同时也能防止人们忽视某些生活中的潜在问题。人们忽视了生活中的某些基本问题。
1.2广泛性和媒体形式的互动功能
新媒介技术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依靠面对面的沟通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展现了新媒介的跨时代、跨地域的能力。在新媒介通过数字电视的方
式,获取最全面、最广泛的知识,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化与融合。在新媒介技术的帮助下,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并与广大的网络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流。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和快速。
1.3全面性和内容的融合性
新媒介技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交流。网络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多种媒介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人们,使人们能够更可靠、更真实地进行沟通。新闻的传播与内容的真实性,使其能够获得人们的信赖与支持。此外,人们通过多种媒介手段,不断拓展信息的传播领域,使得信息内容更加全面、系统、全面、深入、具体。
2.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分析
2.1传播速度快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促使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拥有了人均一部手机,每个家庭都有一台电脑终端。使用计算机和手机可以实现与网络的连接。通过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新闻和资料,而不受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不断现代化和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可以直接使用手机进行搜索,即使不外出,也可以了解最近发生的所有事件。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看到和听到的内容,传播速度非常快。
2.2新闻传播范围广
在新媒介发展过程中,新闻传播的速率不断提高,新闻参与的程度也日益增加。举例来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一般从晚上7点开始,长达30分钟。要想获得即时消息,就得经常收看电视台的直播。但是,基于网络的新媒介能够以各种方式向大众展示,从而推动了信息传播的多元化。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时查看所需的信息和信息。另外,很多人在发现自己喜爱的新闻或者觉得它更有意思的时候,就会主动去传播,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信息传播出去。
2.3新闻传播的互动性比较高
在现代新媒介的冲击下,人们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不断增加,也就是互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电视节目中,很多新闻都是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在播放时,使用者可以透过芯片萤幕来传达讯息。在日常运营与发展中,新媒体公司可以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这样既能促进用户参与程度的逐渐提升,又能帮助用户逐渐提升公司的偏好。如果新闻采用电子化的方式,则其受欢迎程度往往可以由点击量来进行直接的判断与分析,同时,媒体工作者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合理利用这个平台,与读者进行直接的沟通与沟通,因此,在当今的新媒介时代,受众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而且也是信息的制造者。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不受任何客观因素的干扰,从而丰富信息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信息交互的能力。
3.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3.1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还没有出现以前,人们只能通过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介来获取各种信息,而这种媒介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而且内容也很容易表达。数量也是有限的。公众在获得此类资讯时,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不但会降低民众对资讯的需要,还会影响资讯的多元化与发展。如今,我们国家已经完全步入了因特网时代。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介的出现和快速的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传播媒介。在新媒介发展的进程中,流行趋势表现为:第一,很多媒体提供的信息都不只是提供信息,而是要发布更广泛的信息。这种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不同读者对信息的个性化需要,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其次,在新媒介时代,推荐、传播、传播网络新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交流与交流的桥梁。比如,你可以很自然地把宝贵的信息告诉身边的亲戚朋友。也可以把这些资料直接分享到你自己的资讯平台。分享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此外,目前各大媒体平台在建设和实际应用中,基本都具有个性化推荐功能,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用户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有效地提升新闻点击率。。
3.2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媒介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也在不断的提高。从整体上看,从传统媒介到新媒介的转变,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实,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传媒自身的局限是造成传统传媒发展速度缓慢的根源。新媒介的出现,既能让资讯的传递变得更具弹性,又能以多种形式传达。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除了文字之外,还可以在新闻的创作、传播中加入一些视频、图片等。它既能丰富资讯的内涵,又能推动资讯在新媒介环境中的多元发展。其次,由于新媒介的发展,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日益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快速获得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新闻传播的进程中,新闻的表现形式可以被升华为多元化的新闻。此外,在新闻报道的生产、生产中,也不一定要依赖于新闻工作者。因为因特网是公开的,所以大众也能成为资讯的提供者。它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对各种信息的个性化要求,也推动了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
3.3与受众之间的理性互动将会成为主流发展趋势
由于现代新媒介的发展,在传播的过程中,新闻的互动关系会更加紧密。但是,在新闻出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雅的言论,这些言论会对编辑的精神产生很大的伤害。由于我国在这一领域尚处在初级阶段,许多法律法规、制度和规章尚不健全,因此在互动监督中仍有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大网站应该不断地加大对网站的管理力度,使每一个网民都能做到文明上网,这样既可以增强编辑的工作热情,又可以促进新闻的传播。
结语
新媒介技术在新时期得到了发展,成为了我国人民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优势,培育其创新意识,着眼于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加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力量。
参考文献
[1]孙苇萌.对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趋势的探析[J].传媒论坛,2019(2):12-13.
[2]宋建武,林洁洁.遵循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J].传媒观察,2019(4):5-9.
[3]高扬.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J].传媒观察,2019(4):91-95.
[4]夏兴通,陈建华.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大类招生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1):1-2.
篇十四: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及发展阐述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呈现出了即时性、互动化、个性化等诸多特点,对传统的传播形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推动着技术的改革和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基于此开展本文的研究工作,分析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要特点内容,探究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了解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发展
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了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新媒体对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体带来一定的冲击。新媒体不仅具备广播电视报纸等的优势,同时它还增加了互动性、内容海量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一系列特点。但在海量的信息中也出现了各种虚假信息,影响了人们的分辨能力和互联网的安全发展。掌握新闻传播特点和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发展方向,便于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进行深入研究。抓住优势,规避劣势,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
1.1碎片化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呈现出了碎片化的特点。由于它的受众相对分散,且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可根据受众的不同喜好,推送不同类型的新闻内容。再加上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这就使得信息传播更加碎片化,而且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在闲暇时间开展碎片化阅读,更有利于获得受众支持,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
1.2即时性
保持新闻信息的时效性是新闻传播者的工作,在信息传播时,借助于新媒体这一渠道进行传播,充分发挥5G技术等的优势,借助于直播渠道,能够使社会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发展情况。这一信息的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充分展现了新闻的真实面貌,也能对社会舆论进行恰当的引导。保证了社会公众的信
息知情权,避免引起一定的社会恐慌。也能有效遏制各种谣言的传播,对社会环境造成影响。
1.3互动性
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中具有一定的单向性,而在新媒体中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评论区、留言板等和受众互动交流,形成了一定的互动环节。在信息互动的过程中,广大用户可以通过不同媒介对信息发表自己的独到看法,使受众自动参与到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了解新闻内容的更多信息,同时进行实时的交流和有效反馈。也能通过更加权威的声音引导舆论,解答用户的疑惑,保证新闻传播的有效力。
1.4形式多元化
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形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传统的纸媒传播,还加入了网络媒体传播、数字移动传播的方式,例如微博、微信、直播、论坛和各种APP等。通过这些方式的融合应用,原始的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延展,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能够激起大众的阅读兴趣,及时地获取更多真实的新闻信息。
1.5传播内容海量化
新媒体平台为更多的受众提供了机会,出现了很多自媒体。随时随地通过拍摄新闻上传网络,参与话题,也可以成为新闻传播中的一员。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内容逐渐海量化,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国发生的各类新闻,而是将世界各国各个区域的新闻进行传播交互,使得新闻传播呈现出了海量化的特点。
1.6传播范围广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传播能够将新闻信息在第一时间内传递给普通大众,这个传播范围十分广泛。这一时间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人们不再仅仅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来了解各类新闻,从互联网上便可获取更多的信息。传播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展,实现了国内外的有效交互,了解全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
2.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发展趋势
2.1传媒资源整合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不仅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市场挑战。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很多人违背了新闻原则,制造了各种虚假信息来博取关注,这就导致信息真假参差,受众无法辨别新闻信息的真假,参与到舆论的讨论中,从而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迎接市场挑战,在不断的发展中,还需要进行传媒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同时要发挥主流媒体的社会引导作用,通过多种传播形式,将真实的新闻信息传递到受众手中,发挥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
2.2技术更新换代
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对传统的技术提出了挑战。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引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诸多技术,构建一个全面的系统,用于支撑新闻制作与传播,逐步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做好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断的升级软件系统,合理地应用现代社交软件,开通不同的账号、APP,在这些账号传播相关的新闻信息,使每一个受众都能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载体。
2.3媒体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工作,也借鉴了新媒体的一些特点,因此呈现出了媒体融合的特点,这也是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传统媒体开通了网络账号,定期分享的各种文章,每天针对实时热点发布相关的新闻信息,并参与到讨论中,一些主流媒体也开通了各种账号,通过官方的声音来进行舆论的引导,打击一些虚假信息。通过媒体融合的特点,使得新闻传播更加真实性和全面化,有效打击虚假信息。例如人民日报开通了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会更新内容,传播相关的新闻信息,当发生实事热点时,人民日报也会及时发声,引导社会舆论。同时也会对一些虚假信息进行统计,帮助受众正确辨别新闻内容。传统纸媒的进一步发展为新闻传播有效解决了发展中的各种弊端,人们也更加信赖官方信息。
(四)新闻传播的大众化与娱乐化发展
传统媒体主要以国家政策方针、科技、自然、灾害、经济、民生等信息为主,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呈现出了海量化的特点,拓展了新闻的传播范围。也使得新闻传播呈现出了大众化与娱乐化的发展方向,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很多新闻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也会发布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些新闻,信息也更加注重弘扬正能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传播途径也由原有的广播电视发展为微博、微信、直播等社交平台,新闻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大众化,人们随时随地便可通过手机获取相关的新闻信息。
(五)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升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新闻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具备新媒体等的专业技能,一专多能的素质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当事件发生后,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事件的第一现场,真实地记录现场信息并做好调查工作,确保信息传递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保持一定的客观态度,避免影响新闻传播的公信力,造成一定的社会舆论问题。运用新媒体的各种媒介将信息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给受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成为了主要的信息传播途径。新闻传播呈现出了碎片化、海量化、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传播多元化等一系列特点,这些都预示着新闻传播的新发展。在未来发展中,传媒资源的整合、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都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着保障。新闻传播也呈现出了大众化和娱乐化的特点,对新闻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发展特点势必支撑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发展形势。同时新闻工作者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能够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各项作用,引导社会舆论,向受众传递更加全面真实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张琦缘.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报业,2020(8):36-37.
[2]方明轩.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及发展趋势[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6):162-164.
[3]曾文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J].传媒论坛,2021,4(22):59-61.
[4]潘志君.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声屏世界,2020(19):19-20.
[5]王新.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6):120-121.
[6]潘志君.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5):62-64.
篇十五: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作者:臧燕来源:《新闻传播》2020年第10期
【摘要】在网络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出现很大变化。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具有即时性、碎片化、个性化、互动性等特性。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未来的发展走向,应当着眼于提升媒体人综合素质、推动技术设备更迭、传媒资源整合开发,从而不断提高新闻传播的时代影响力。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主要特点;发展趋势
传播科技的发展,引发了传播领域的革命,新媒体层出不穷,传统媒体也在不断突破中力求革新。这是一个新旧媒体相互交织、竞相绽放的时代,借助传播科技,各媒体在探索中快步前行,展开了非零和博弈,受众面对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选择权,并且借勢传播科技,摇身一变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者,实现了角色互换,集把关人、传播者、受众、评论员等多种角色于一身,这就对职业传播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在新时代新闻传播工作的开展,应当结合时代要求,主动对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创新,紧跟媒体传播时代步伐,记录时代发展的脉搏。新闻传播作为社会新闻事件的主要传播者,起到引领社会舆论导向的重要责任。基于网络新媒体时代,主动对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发挥出新闻传播的时代之声。
一、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即时性
以往新闻传播时,需对新闻稿件进行多步骤的审校,以保证新闻稿件的可靠性与可信度,但在一些突发事件出现时,新闻传播必须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保证新闻传播的即时性,避免社会中出现负面不良舆论,影响到公民言论的健康发展。基于新媒体时代发展变化,新闻传播即时性得到很大改善,主流媒体采用5G技术与新型设备,直接构建“慢直播”通道,让用户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发展与变化,确保公民享有知情权与监督权,保证新闻传播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与可信度。新闻传播未来发展时,需对即时性进行不断优化,解答用户的猜疑与疑惑,确保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
(二)碎片化
在新媒体传播模式出现前,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固定不变,占据着传媒市场的主要份额,极大影响着社会舆论发展。但在新媒体模式诞生后,新媒体模式依据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直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冲击着传统新闻传播行业。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受众逐渐分散,用户可随时随地接受新闻信息。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与用户习惯的变化,标志着新媒体时代下,碎片化新闻传播的变革。
碎片化传播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特点之一,因为现代社会的节奏非常快,用户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新闻阅览,仅可以在闲暇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了解。用户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调整新闻获取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如央视总台新闻传播时,为适应碎片化传播特点,推出“央视频”社交新闻传播软件,在该社交传播软件中,主打碎片化的短时间新闻资讯,兼顾长视频的新闻节目,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与优质新闻信息,保证用户可合理调整时间,了解最新新闻事件。
(三)个性化
个性化是网络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主要特点之一,在网络新媒体的传播资讯冲击下,以往媒体的传播权威性受到一定影响,因为用户有更多选择,可基于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方式接受不同新闻内容。而基于用户需求的变化,新闻传播方式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而个性化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标志特点之一。
在媒体更迭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资讯产生量更大,且用户获得新闻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因此使得人人皆可成为新闻传播者,即新闻传播进入公平媒体时代,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其中,利用特殊的方式进行新闻加工与传播,如视频采访、稿件撰写、纪录片、社交言论等,都展现出新闻传播的个性化。
在自媒体传播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更加自由开发,用户可自由发表言论,直接提出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因此产生了大量新闻信息,拓宽了新闻采编的范畴。但其中包含很多虚假、低俗、错误的信息,新闻采编人员需对其进行审核评价,保证采编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公信力。如当一些突发事件出现后,很多网民与自媒体,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与依据时,在网络中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认知,导致社会舆论发展出现错误导向,影响社会安定与民众健康。而新闻媒体的责任,则是发出权威可信的数据资料,保证社会舆论的良性发展,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2】。
(四)互动性
互动性是个体的基本权益与初始欲望,可促进人们思想的交流与社会进步。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主要为单向信息传播,受众很难与媒体进行互动交流,只能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新闻传播过程中,缺乏高效的信息反馈技术方式,导致用户无法与媒体进行互动交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网络新媒体时代,衍生出很多信息交互方式,如网站论坛、微博、微信、贴吧、QQ群等,在不同信息交互方式中,受众可主动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凸显了受众的传播参与性意识与主体性意识,使得新闻社会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
新闻传播互动过程中,传播者可对受众的发言进行回复,并对受众评论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受众的看法与建议,并基于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点,媒体对新闻进行后续跟迸采访,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传播新闻事件,解答受众的疑惑,保证新闻传播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
在互动性新闻传播新模式下,部分受众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为新闻传播记录提供真实可靠信息,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与真实性。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增进了媒体人与普罗大众的深入交流,使得新闻媒体的触角可以延伸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针对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记录,通过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解决部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探析
(一)提升媒体人的综合素养
新媒体时代对媒体人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时代对媒体人的要求,需不断提高媒体人的素养,保证媒体人具备多种专业技能,适应时代对新闻传播的新要求。
篇十六: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另外古乐的传播内容丌仅包括古乐的词曲等物质资料更包括人们演奏演唱古乐的过程因此在古乐采风过程中注重挖掘关亍古乐传承的敀事将雄安古乐搭配历叱典敀民间传说等做成情景古乐剧以典型人物形象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重点将采风过程做成古乐纨录片形式借助互联网和手机app等方式让大众通过观看动画的方式参不到古乐的表演保障古乐传承和保护的单纯性和原生态减少口耳相传中产生的错误和纰漏迚一步保护古乐的纯粹性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和意义
作者:雷梦婕朱鹏闫肃来源:《大观》2019年第01期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媒体逐渐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多个维度和多个层面影响着人们传播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遺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和渠道。文章以河北雄安古乐的传承和保护为例,深入分析了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积极意义以及依托新媒体背景下动画制作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和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雄安古乐;传承
十九大提出以文化自信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发展,将传承和保护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上升到治国战略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新高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就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一、雄安古乐的来源、发展和传承
古乐是雄安地区最为重要和最为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吟唱曲和演奏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发展,距今约有上千年的历史,堪称民间古乐的活化石。雄安古乐的来源较为复杂,一般意义上人们认为其来源于流传到民间的宫廷音乐,如《感皇恩》由《苏幕遮》改编而成,明末时由于政局动荡,大量宫廷乐师流散民间,宫廷古乐也随着传到了北京周边地区。类似的古乐发展历程不仅能演示宫廷古乐和民间古乐的发展历程和相互渗透过程,更能作为宋明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例证。以《感皇恩》为代表的雄安古乐历经千年的发展仍旧可以窥探到宫廷古乐的古雅肃穆,同时融合了民间音乐的悲喜交错、跌宕起伏的感情特点。
作为雄安地区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乐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不仅是中国传统乐曲文化的活化石,更是本地自然村落发展和民间风俗发展的重要例证,向后人展示了雄安地区浓厚的民间文化以及悠久的文化底蕴。但是由于地域和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雄安地区对以古乐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在遭遇着不同程度的挑战。
(一)古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
以雄安古乐为代表的民间古乐能历经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而不消亡,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充足和广泛的生存环境。民间古乐是民间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和宗族活动的重要表现方式,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不仅具有休闲娱乐作用,更具有文化传承和教育作用,所以古乐的发展和其周边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即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古乐才能得以发展而不致消亡。
雄安古乐的发展和当地的民间信仰、民俗活动、宗族活动、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如古乐中的《关公挡曹》源自民间的关羽崇拜现象,亚古城音乐会则为纪念药王孙思邈而成立。但在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民间古乐正在逐步丧失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传统以宗族为单位的民间活动受到商业化和全球化的剧烈冲击,民间的宗教庆典、祖先祭祀以及婚丧嫁娶活动逐渐脱离原生态模式,甚至逐步走向消亡,而附着于此的民间古乐也会随之丧失原生态的发展空间。
(二)人才不足,难以得到年轻群体的认可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关键在于人。这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就是民间代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它不应当扎堆在故纸堆中,而应当活跃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多种形式展现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2]。因此一旦缺少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遭受重大打击。
当前雄安古乐的传承主要以家族传承为主,随着老一辈的传承人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古乐艺人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出现后继乏人、无人可传唱的现象。另外由于雄安古村落原生态生活环境的改变,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年轻受众更热衷于流行文化和时尚文化,对古乐兴趣和关注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民间尤其是年轻群体对古乐的热情和喜爱,并使之一直延续发展下去,成为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宣传有限,传播渠道狭窄
随着雄安新区的成立和发展,以古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必须向新型的文化产业进行转型和创新,这是保护民间古乐的必然途径。但是当前针对雄安古乐的保护存在宣传不足、传播渠道单一的问题。虽然雄安古乐的民间艺术家已开始实地宣传,赶赴台湾参加民族音乐交流,但仅仅依靠民间艺术家们实地交流,宣传力度有限,真正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河北雄安古乐仍旧是一个难点。传统的民间庆典、祭祀活动主要在广场、街道完成,本质上是村落或集市文化的交流,古乐的传播范围较窄,速度较慢,形式较保守,对发展河北雄安古乐的影响力有限,导致其知名度不高,缺乏文化产业价值。
二、新媒体背景下以动画为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的作用和意义
(一)新媒体背景下动画的发展现状
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播途径而言,新媒体将现代传播理念和先进科技结合起来。新媒体背景下的动画创作也和传统的动画创作有所不同,尤其是数字动画技术,融合了多媒体传达高效、传播广泛、高度保真的特点,其影音合成技术不仅有利于提升物质材料的保存质量,方便物质资料的存储和运输,更能赋予创作内容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同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数字动画技术的科技含量更高,画面新颖极富趣味性,受众面较广,易于河北雄安古乐在广大青少年中宣传,更易被大众接受。数字动画技术还注重对高科技设备的应用,在互联网领域有广泛传播作用,能推动远程教育、在线交流等新媒体教育功能的更进一步发挥。
(二)依托数字动画技术宣传河北雄安古乐
一是合理编排动画剧本,保护古乐原生态。原生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主要特征,也是本质核心。雄安古乐在演变流传的过程中,保持原生态即是保护其生命力。现在人们可以借助数字动画技术将古乐中的乐谱、词曲等物质资料进行整理、存储和传播,通过现代播放技术直接呈现给受众,使得古乐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变异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最大程度地保护古乐的原生态。另外,古乐的传播内容不仅包括古乐的词曲等物质资料,更包括人们演奏、演唱古乐的过程,因此在古乐采风过程中,注重挖掘关于古乐传承的故事,将雄安古乐搭配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做成情景古乐剧,以典型人物形象、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重点,将采风过程做成古乐纪录片形式,借助互联网和手机APP等方式,让大众通过观看动画的方式参与到古乐的表演,保障古乐传承和保护的单纯性和原生态,减少口耳相传中产生的错误和纰漏,进一步保护古乐的纯粹性。
二是依托校内动画工作室,建立古乐IP动画。IP动画是指在进行动画创作的时候,有计划地围绕某一形象创作的动画系列片。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年轻的学生群体是动画这种新媒体传播形式的主要创作者和受众。因此,在古乐动画创作中可以借助学校的动画工作室,包括学生自发组成的创作室和动漫专业的创作工作室,为年轻群体呈现原汁原味且极富趣味性的雄安古乐,也对传播方式进行适当的创新和改革,以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古乐的表演和宣传。建立古乐IP动画,既提升雄安古乐的趣味性,保留古乐的文化内涵和原生态特征,又确保古乐在多种层面上符合年轻群体的审美取向和文化需求。
新媒体趋势下的数字动画拥有广泛的线上宣传渠道:首先,利用微信、微博和网站平台等让年轻人有更多渠道去了解雄安古乐,依托学校动画工作室创作古乐动画,以诙谐幽默的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尤其是要善于利用年轻群体的碎片化阅读时间,逐步积累受众群体。其次,雄安古乐的传播和发展不应当满足于以新奇性获取年轻群体的短暂关注,而应当注重深入挖掘雄安古乐中的文化内涵,立足长远发展年轻群体对雄安古乐的长久关注。工作室在创作雄安古乐动画时,一方面注重对新技术设备的使用,另一方面挖掘雄安古乐动画中的新奇性、趣味性,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审美特征,将雄安古乐演奏的文化背景、民俗风情甚至台前幕后制作成动画视频,使观众了解雄安古乐表演的方方面面。最后,利用动画的传播渠道打开雄安古乐知名度,创造商业价值。学校动画工作室可以和当地政府的文化保护机构或部门合作,创作出有趣的系列短动画,在出租车、公交和地铁等交通工具上播放,也可以和当地企业合作,在商业写字楼或电梯间播放。
三是开发文化产业,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首先,利用先进的数字生产技术,将雄安古乐表演和原创视频平台、知名网站相结合,鼓励雄安地区年轻人制作原创视频,加大宣传力度,使政府、企业和民间形成合力,推动文化产业链条的发展,使雄安古乐在发挥社会文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化作用的同时,获取商业效益,进而刺激更多的人投入到雄安古乐的开发和保护中。其次,雄安地区政府和文化产业保护开发机构应当借助新媒体技术,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视频传播,如快手、抖音等,打破时空限制,让雄安古乐走出雄安地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最后,在创作雄安古乐动画中注意穿插古乐的原生态元素,以采风中录制的现场音乐为主题曲或插曲,让古乐元素,包括词曲、旋律和乐器使用贯穿到动画全过程,保持古乐的原生态本色。
三、新媒体下数字动画技术对河北雄安古乐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新媒体背景下利用动画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拓展传播渠道,扩大受众,更能为非遗文化注入新鲜生命力和活力,推动非遗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创新。尤其是数字动画技术的高保真特点,一方面可以保持非物質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纯粹性,将最真实的古乐形态、艺术特征和创作风格展现在受众面前。另一方面数字动画技术的高科技特性改变传统口耳相传和文字记载的传播模式,以更加快速、高效和真实的途径将古乐传播到社会大众群体中,利用动画、动漫产业的高盈利性推动古乐走上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实现古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申慧青.雄安古乐的传承与保护——以亚古城为考察对象[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87-91.
[2]刘畅.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以南京民俗博物馆的传统手工艺保护项目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8(5):103-107.
[3]葛保周.浅论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新闻研究导刊,2017(3):256.
[4]贾鑫娜.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机遇与挑战——以井陉拉花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16):36-38.
[5]万展豪.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中国茶文化为例[J].视听,2018(3):207-208.
作者单位:
河北传媒学院
篇十七: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摘要】面对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转变与创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具有即时性、个性化、碎片化以及互动性等不同的特点。面对互联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更新技术设备、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以此来有效地提升新闻传播的影响力。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分析发展趋势
面对当前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当前时代属于新旧媒体相互交织、相互竞争的开放时代,各类媒体都有效地借助网络进行探索发展。新媒体背景下能够将把关人、传播者、受众、评论者等不同的角色集于一身,这对于职业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方式。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
1、即时性
对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来看,需要对相关的稿件进行多个步骤的审核校对,确保新闻稿件的可靠性。但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新闻传播必须要不断地提升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及时查明事实真相,避免社会中出现的不良舆论来引导公民情绪。面对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改善新闻传播的及时性。主流媒体会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相关设备建立“慢直播”的方式,让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事情的发展情,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不断提升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2、碎片化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受众呈现出分散化的特点,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的接受新闻信息进行查阅,促进碎片化新闻传播的变革与发展。碎片化传播已经成为了新闻传播的重要特点之一,由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用户无法抽出专门的时间去观看新闻,而是能够在自己闲暇的时间内进行碎片化的阅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获取新闻内容的时间,有利于不断提升时间的利用效率。例如,为了能够适应受众碎片化传播的特点,打造“宜人宜宾”客户端,在该软件中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新闻资讯,同时也可以观看新闻节目,有利于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新闻信息。
3、个性化
面对当前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个性化成为了新闻传播的重要特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或者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方式接受不同的新闻内容。在新媒体传播时代的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用户能够根据自己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来直接评论,不断地拓宽新闻采编的范畴。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很多不实、低俗的信息,必须要加强管理与审核,以此来促进社会舆论的良性发展[1]。
4、互动性
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主要表现为信息的单方面传播,受众无法与媒体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互动,但是面对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信息的交互性不断增强。受众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整个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去,以此来凸显受众的作用,充分的发挥社会新闻的价值。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分析
1、提升媒体人的综合素养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媒体人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保证自己能够具备多种不同的专业技能,以此来适应当前时代下新闻传播的新要求。在整个新闻采集和传播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树立责任意识、精准传
播新闻事件,同时还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用新闻来记录时代的发展。媒体人必须要不断树立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培养深刻的分析能力以及乐于探索的精神,加强新闻事件的分析,以此来形成可靠的新闻稿件。
2、促进技术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为新闻传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所以为了能够保证新闻传播可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要加强技术的创新。深入发掘各类新媒介资源,积极引进高科技设备。例如,SG技术、8K技术等等。能够不断地发挥出现代通信技术的一系列优势,加大新闻传播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应对新闻传播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创新,合理打造现代化社交软件,开发不同模式的移动客户端进行新闻的传播,让每一位受众都能够成为新闻的载体,不断突出现代化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点[2]。
3、整合传媒资源
新闻传播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促进传统媒体资源的整合力度,能够将自媒体、新媒体、传统媒体等不同的媒体充分的整合起来,加大资源的挖掘力度,不断提升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和有效性,确保人民群众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以此来不断扩大新闻传播的力量。要根据受众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将群众的兴趣点作为新闻的切入点,不断地提升新闻的内容和质量、传播优质新闻,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想促进新闻传播的发展,就必须要厘清新闻传播的特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提升媒体人的综合素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整合各类媒体资源,以此来促进新闻传播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琰婕,丁颖.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传播途径探索[J].新闻传播,2018(02):110-111.
[2]秦承玉.网络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与发展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8(13):40-41.
推荐访问: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考古 未来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