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农业经济发展学术论文范本

时间:2024-06-15 15: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农业经济发展学术论文范本,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农业经济发展学术论文范本

  篇一  《 传统文化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途径 》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而因其是在几千年的对自然界依赖非常大的农业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使得儒家文化从开始就崇尚稳定,即人与自然的稳定、人与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稳定,不仅对国人的伦理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也形成了其自身的精神内核:重群体轻个体,重义务轻权利,重和谐轻征服,重人世轻鬼神,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通过社会长期发展的积淀,以和、义、忠、信等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出来,并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中华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思路

  绥化市是黑龙江省典型的农业大市,下辖三市六县一区。近年来尽管绥化市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绥化市所辖的10个县(市)区资源差异很大,使得绥化市内部县市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呈现出马太效应。既有肇东、安达这样的全省十强县,又有兰西、明水这样的全省十弱县。异地经济发展思路就是在绥化农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条件下产生于基层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实践活动,2006年,绥化市下属安达市太平庄镇镇长陈福义向投资商宣传安达市招商引资的政策和发展环境,投资商出于市场辐射半径的考虑,没有看中距离市区较远的太平庄镇。但在安达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商最终把项目建设安置在安达工业园区,税收由太平庄镇和园区按比例分成。这个变通,不仅改变了太平庄镇的经济发展命运,而且开创了安达市乃至整个绥化市异地经济的新样本。而后得到上级的重视、推广和运用。2011年初,新任市委书记朱清文在基层调研中充分肯定了太平庄镇的做法,并针对绥化当时农业经济发展资源与项目结合途径矛盾突出的情况决定将太平庄镇的做法加以推广,提出在绥化市范围内无论谁引进的项目,都可以放到该市的任何地方落地建设,享受当地的所有优惠政策,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全市优势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优势地区强势发展,劣势地区借势发展。异地经济的精髓就是针对行政区域内农业发展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大的实际,树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区域经济内优势资源共享。如今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思路已作为经济战略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写入文件,并号召该省条件具备地区推广异地安置招商引资企业的做法。

  2传统文化与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的契合点

  2.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传统文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首先是因为农业生产是衣食之源,只有衣食无忧生存才有保障。荀子主张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绥化市是黑龙江省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弱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在今后很长时期内还是要搞好农业经济发展。当前在异地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绥化市农业经济已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还要有更大的发展,这为传统文化与异地经济发展战略的结合从根本上提供了条件保障。

  2.2提倡勤俭精神

  儒家文化强调的使民以时、节用等勤俭思想,养成了国人勤劳、艰苦奋斗、节约的品格。这种品格不但成为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囿于农业大市特殊发展环境,绥化人坚持发扬吃苦耐劳、豁达乐观的绥化精神,促进绥化加快发展的动力,而且也成为绥化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节约经济发展成本,实现异地经济战略的思想根源。异地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不同市县降低项目投入成本和企业运行成本,共享优越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和更好的服务环境。

  2.3忠诚守信的处事原则

  忠诚守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石。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传统文化关于忠诚守信的教导与当前绥化市大力发展异地经济的形势要求相一致。在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中,优势地区与劣势地区在项目引进、收益分配上要通过协议、合同来保障和约束各自的行为,尤其是优势地区要重合同、讲信誉,充分协调好资源配置的利益关系,才能共谋绥化的大发展。2.4和谐的价值观追求传统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并已深深扎根于民族心理之中。但和的本质是和而不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是说不同的东西彼此和谐才能生世间万物,所有东西都一致的话,世界也就不再发展了。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当前,绥化市各地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需要域内优势地区带动劣势地区发展,劣势地区则需借助优势地区发展,而异地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就是要从整体上提高绥化市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通过不断提升劣势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与优势县市、乡镇之间的差距,达到绥化农业经济均衡发展,实现终极目标的双赢。

  2.5注重人际关系交往

  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而维系这种关系的纽带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割舍的亲情、乡情、友情、血缘、亲缘、地缘、业缘这些中国社会的基础网络。从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中国社会的基础网络可以看成是一种可以利用而且必须加以利用的资源,比如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来看,除了遵守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利益法则外,充分利用国内甚至国外可以利用的亲情、乡情、地缘等纽带来发展绥化市的经济就是很好的条件和机遇选择。

  3传统文化促进异地经济发展的途径

  异地经济战略实施主体是绥化市内的各级行政单位,尤其是经济发展弱势区域的行政单位更是积极引进项目,落户合适地区,来尽快发展本地区经济。但是当前这种由各级政府主导的项目引进只是异地经济战略发展的初始阶段,下一发展阶段应当由政府主导向区域内的企业主导转变,这将是异地经济发展战略升级到更加市场化的合理要求,这一转变对经济弱势区域而言困难很大。因此,上一级政府的帮扶仍然必不可少,甚至需要一定的政策倾斜,以便最终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发展。针对异地经济的这种发展动态,借助传统文化来促进异地经济发展,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3.1维护权威、重义轻利、调控经济

  儒家文化的三纲五常就其合理的方面看,在处理国事家事上,必须树立一个纲,即权威,发展市场经济也是必须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带来的经济发展弊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就绥化市当前发展异地经济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域内各级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从而借助政府的行政工作力量,来为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维护好政府的权威和引领作用,政府在有关发展异地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廉洁自律,重义轻利。这里的轻利,不是说政府不重视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是说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措施的落实公开、公平和公正,真正做好异地经济发展领路人和裁判员的角色。正如董仲舒所说要重视道谊,不谋利益,不计功利。作为政府一定要把德本才末的基本价值取向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上,摆正义利关系,使政府的行为与道义相符,不与民争利,而是要为民谋利。

  3.2借文化体制改革之力,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异地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要素相结合,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绥化市目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还相对薄弱,但自从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来,绥化市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重要性已经提高到了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并积极采取措施来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如大力培育支柱型文化产业,辟建文化产业园,提升原有文化产业基地,培育统一、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等。当前将传统文化中的和、信、义、忠、仁、廉等思想精神融入到这些绥化市发展与繁荣文化的措施中,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绥化人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吃苦耐劳、豁达乐观、顾全大局、团结奋进的绥化精神,从而更好地为绥化人合力谋发展、倾力干事业,开创异地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注入不竭的动力。

  3.3落地企业要借助传统文化发展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柱,由于异地经济发展的主体是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各类落地企业。因此,落地企业需要通过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要加强落地企业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因素就可以被借鉴,因为企业文化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的。在异地经济发展中落地企业建立和发展企业文化,首先要树立诚信为本的企业理念。诚者,圣人之本;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其次要建立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儒家文化思想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强调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尽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盈利才能生存,但企业却不能唯利是图,这对新落地的异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重义轻利才能为落地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最后要做到以仁为本,服务社会。异地经济发展中落地企业取得了经济效益后,要以部分利润回报社会,更好地构建异地经济发展区域内经济社会和谐,这是传统文化仁和和的要求,同时也能树立落地企业的权威以及更好地促进落地企业与本地社会的融合。

  3.4落地企业借助传统文化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企业中,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就是价实、货真、量足、守义。布帛精细,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就是说经营者必须对消费者负责,保证商品质量和数量足量,童叟无欺。在异地经济发展中,无论是新落地的落地企业,还是已经落地较长时间的落地企业,为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应该严格生产环节,生产出货真价实的商品,提供给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绥化市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放大共享优势、缩小发展差距的异地经济发展目标。

  3.5落地企业要借助传统文化加强多方合作

  传统文化将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始终,这一思想对绥化市落地企业加强多方合作,发展异地经济意义重大。为此,落地企业首先要树立和谐共处的经营理念,与项目引进方和落地方以及其他落地企业间开展广泛合作,诚实守信,遵守契约。合理分配资源与实现利益共享。其次,传统文化一方面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但另一方面也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作为落地企业要树立见利思义的财富观,采取正当手段获得财富,这对处理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无疑是一剂良药。

  作者:王文刚 吕晓军

  篇二  《 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研究 》

  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财政给予支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超过13亿人口中有2/3是农民,农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和农村经济可否保持快速和稳定的发展,不仅对9亿农民改善生活水平至关重要,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统一。与此同时,农业是低利润,高风险的弱质产业,国家财政支持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对农业的财政支持的增加,正确认识和评估财政支农政策及影响的贡献对农业经济研究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纵观我国出台的农业政策,可以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农业政策的整个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的收入增加困难,副业增长放慢,农村诸多事业停滞等问题成为三农问题的聚焦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就更加突出其重要性。然而,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存有总支出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且财政农业投资从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效益方面看并不高。

  1.1国家财政对农业投资规模支出总额不足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总体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财政农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在下降,在1978~2014年间,除了1978年,1979年,1980年,1991年,1992年和1998年财政农业投入占总支出比例相对较高外,剩下的年份都是不高;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大多数年份都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进一步提高增长速度有空间;财政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总是低于农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比例。

  1.2财政农业投资在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方面收益不高

  研究表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和农民增收、农业增长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尽管他们的增长是非平稳的,但长期来看,财政农业投入和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稳定有一定的协同平衡关系的互动,财政农业资金投入每有1%的增长,农业生产总值就有0.12%的增长,农民收入就将有0.45%增长。总体而言,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但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从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方面看效益并不高。

  1.3财政投入的结构不合理

  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和林业、水利气象部门等费用不合理。在支持农村生产支出里面,虽然有较高的占有率支出,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增加非农业投入支持乡镇企业所造成的。在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部门的运营费用中,一方面事业性支出严重挤占了生产性支出,从而影响资本的实际效率;另一方面,工资和有关福利性花费迅速崛起,而业务基金和其他基金缓慢增长,这样的结构直接削弱财政支持农业。农业基础设施支出的份额较低,并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我国的财政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农业的物质基础保持了较低水平,这限制了财政农业投资在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严重不足。研究资料表明,1978~1984年,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总支出比重由0.70%~1.54%;以后波动在0.5~0.7%之间,幅度不大,并且徘徊在低位的范围,这就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2财政支农支出政策建议

  2.1继续扩大财政支农的规模

  增强其贡献的农、林、牧、副、渔业的附加值。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涉农责任,确保支农资金的有序发展,提高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一方面,要逐步提高对农业的财政支出的总体水平,保证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应该是创新的方式,使用补贴,贴息,担保,项目申报,税收减免等手段,充分发挥农业金融的指导作用,杠杆效应和放大。

  2.2优化改善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

  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支出作用。研究表明,事业费支出对农业产出和效果并没有显著作用,对增加农民收入可能有作用,但效果远远超过生产性支出。因此,各地区应大幅削减支出,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更高的产出和生产性支出上。如农业相关的机构可以简化,合并重复设置部门,人员分流,减少行政开支,提高管理效率,使支农资金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的情况得以改观。

  2.3财政支农政策加快转型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家的财政资金有了质的飞跃,因而财政资金支农的投入要着眼于投入直接关系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充分发挥财政对农业支持的政策性作用。

  2.4加强资金管理监督,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要规范支农项目立项程序。申请支农项目立项的基层政府部门应当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书面申请材料,按级上报审批;有关部门要建立对支农项目的绩效评价科学体系,通过财政部门和业务部门项目评估中心,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可行性和成本效益的真实性进行专家审定,为确定预算和项目评审提出科学的决策参考意见,以避免项目审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支农资金的管理体制应当予以改进。应全面推行报账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支农资金管理制度相结合。报销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相结合,能够做到直接由财政部门专门机构根据项目的进展支付实际的款项,凭报账依据,逐笔直接或授权支付给各地区农业项目的直接实施者或承建者。与此同时,各地区应积极加强支农的监督机制,一方面是要建立监测系统,包括财政监管、人大监督和公众的监督,使支农资金使用透明,建设阳光财政;另一方面,在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单位里面,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支农支出预算编制、执行和制约监督分开,由此加强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支农资金。

  作者:刘跃

有关推荐:

推荐访问:农业经济发展学术论文范本 学术论文 范本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