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12篇

时间:2022-11-13 09:20:09 来源:网友投稿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12篇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绪  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A.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C.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2.国际经济学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12篇,供大家参考。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12篇

篇一: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绪

  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A.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C.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国际经济活动C.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3.国际经济学产生的时间(二、判断改错题))

  论

  )B.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D.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B.国际经济关系D.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70年代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国际贸易理论。(2.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站在单个国家角度来研究金融问题的。(

  绪

  1.C

  论

  2.D3.A

  一、单项选择题二、判断改错题1.×。将“国际贸易理论”改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2.×。国际经济学是从西方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系统科学。3.√。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独立于个别国家之外来研究所有国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1.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A.比较优势理论A.发展本国工业A.约翰·穆勒B.贸易差额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

  2.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3.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B.亚当·斯密

  1

  B.发展本国航运业C.追求贸易顺差D.对外贸易垄断)C.大卫·李嘉图D.大卫·休谟

  4.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X,则乙国在X生产上具有(A.绝对优势论()B.甲国出口布)C.亚当·斯密)D.李斯特B.大卫·李嘉图B.绝对优势理论C.乙国出口布B.比较劣势C.绝对劣势D.比较优势

  )

  5.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根据比较优势理A.乙国进口小麦A.约翰·穆勒A.贸易差额理论D.甲国出口小麦

  6.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7.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

  C.比较优势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

  8.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B.技术水平差异C.需求强度差异D.商品价格差异9.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A.发达国家之间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二、判断改错题1.贸易差额论虽然产生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2.贸易差额理论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针对所有产品而言的。(3.贸易差额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4.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的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个特例。(5.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B.发展中国家之间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

  10.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

  6.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一国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时仍可以参与互利贸易。(7.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从理论上说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8.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当一国生产率达到足够高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9.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贸易后国际市场价格更接近于小国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市场价格。(三、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四、简答题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2

  2.比较优势

  3.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五、计算分析题1.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1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请回答:(1)两国比较优势的产品是什么?(2)国际交换比小麦:布=4:4,两国各获利多少?2.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3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美国工资率6美元/天,英国工资率1英镑/天;如果汇率为1英镑=2美元时,请回答: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国应出口什么产品?六、综合分析题1.美国的服装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比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但美国却从中国大量进口服装,这是为什么?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1.B8.A1.√。2.A9.D3.D10.C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4.B5.B6.B7.C

  二、判断改错题2.×。将“所有产品”改为“制成品”。3.×。将“贸易差额理论”改为“绝对优势理论”。4.√。5.√。6.×。将“绝对优势理论”改为“比较优势理论”7.×。两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效率相同时不会发生互利贸易。8.×。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除了比较优势例外情况,任何国家参与自由贸易均可获利。9.×。更接近大国封闭条件下国内价格。因为两国间的贸易量不足以对大国国内供求造成太大的影响。三、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2.比较优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绝对优势更大或绝对劣势更小,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四、简答题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

  3

  生产上效率更低(具有绝对劣势)时,两国应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一部分来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各国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地利益,国家财富增加。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产品。这样分工的结果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两国产品的产出会增加,通过贸易分配使各国都能从中获利。3.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联系:(1)二者均以生产成本的差异作为互利贸易的基础;(2)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特殊情形。区别:(1)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两国间成本的绝对数量,分析贸易双方各具绝对优势的特殊情形;(2)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两国劳动成本的相对数量,分析一方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方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的双方贸易。五、计算分析题1.(1)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小麦;英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布。(2)美国多得3单位布;英国多得2单位小麦。2.(1)美国应出口小麦,英国应出口布。六、综合分析题1.在考虑货币因素情况下,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未必具有出口优势,即各国工资率水平和汇率水平差异可能导致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的国家不具有出口优势。如果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低于美国,或者两国本币汇率存在低估,抵补两国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可能导致中国生产的服装价格低于美国,则美国就会从中国大量进口服装。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要素禀赋理论

  )D.要素价格

  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比较优势取决于(A.要素丰裕度2.生产要素禀赋是指(B.劳动效率)

  C.生产成本

  A.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拥有的绝对量C.一种产品中投入要素的绝对量

  B.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拥有的相对量D.一种产品中投入要素的相对量)

  3.中国是一个劳动丰裕的国家,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A.劳动密集型产品B.资本密集型产品C.技术密集型产品D.无法确定4.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4

  )

  A.供需结构不平衡B.劳动生产率差异C.商品价格绝对差异D.技术掌握程度差异5.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要素供给不同B.商品价格差异)B.基于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D.后来被里昂惕夫验证了其正确性)6.生产要素价格国际均等化是(A.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C.现实中广泛存在的经济现象二、判断改错题1.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国应进口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产国之间。()))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国际贸易的大部分应该发生在工业品生产国和初级产品生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研究的是要素价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要素价格不同C.商品成本不同

  4.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说明国际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5.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6.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某一产品相对价格上升,将导致生产该产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7.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差别越大,发生贸易的机会越多,贸易量也越大。8.里昂惕夫将石油、森林等自然资源划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美国大量进口这些产品,因而人为地增加了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三、名词解释1.要素禀赋四、简答题1.简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主要内容。2.简述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3.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五、计算分析题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1单位服装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分析:(1)哪个国家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哪个国家为劳动丰裕的国家?(2)在A、B两国中,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3)假设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

  5

  9.里昂惕夫在验证工作中所定义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2.要素丰裕度3.要素密集型产品

  品?(4)假设两国需求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会出口食品?六、综合分析题1.“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分析:(1)可以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什么理论分析上面这段话?(2)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2.美国劳工运动一直支持政府限制从不发达国家进口产品。从工会利益角度看美国限制从不发达国家进口产品这一政策是否合理?为什么?从国家利益角度看这个政策是否合理?为什么?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1.A2.B

  要素禀赋理论

  4.C5.A6.B

  3.A

  二、判断改错题1.×。将“进口”改为“出口”,或将“丰富要素”改为“稀缺要素”。2.√。3.×。将“要素价格”与“国际贸易”对调。4.×。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改为“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5.√。6.×。将“下降”改为“上升”7.√。8.√。9.×。将“人力资本”去掉。三、名词解释1.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2.要素丰裕度: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他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他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3.要素密集型产品: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来划分产品种类,是一个相对概念。四、简答题1.简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主要内容。(1)产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2)产品生产成本不同

  6

  是国际贸易生产的必要条件(3)产品成本不同是由要素价格不同决定的;(4)要素价格不同是由要素供给不同决定的。2.简述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齐名,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块基石。要素禀赋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之上,二者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一致。但这两个理论有明显的差别:(1)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内、国际贸易均是不同区域间的产品贸易,交换中的规律应该是相同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内通行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2)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要素禀赋理论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分析的出发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而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归结为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率差异上。3.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主要说明国际贸易通过产品的国际流动对于要素价格的影响。俄林认为,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产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就能减少各国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的缺陷,它不仅可以逐渐消除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产品价格差异,而且可能消除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即消除各国间同种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和一国国内不同要素价格差异。5.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1953年,里昂惕夫采用投入-产业分析法考察美国的贸易结构和进出口产品主要生产要素比例关系,由于当时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富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论,而实际验证的结果是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五、计算分析题(1)由于160/100大于120/80,所以A国为劳动丰裕国家;B国为资本丰裕的国家。(2)由于生产衣服的资本和劳动比为1/3,生产食品资本和劳动比为2/2,1/3小于2/2,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食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3)设生产服装和食品分别为x,y对于A国,x+2y=100对于B国,x+2y=803x+2y=160解得x=30y=353x+2y=120解得x=20y=30

  (4)A国出口服装,B国出口食品。A国为劳动丰裕国家,而衣服相对于食品来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A国出口衣服,进口食品。同理,B国会出口食品而进口衣服。六、综合分析题1.(1)可以运用要素禀赋理论或比较优势理论分析这一观点。(2)不赞同。原因是要素

  7

  禀赋理论中的要素丰裕程度是指相对丰裕,不是绝对丰裕,再小或贫穷的国家也能找到相对丰裕的资源,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2.(1)从工会利益角度看这个政策是合理的。因为工会代表工人的利益,而从不发达国家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能导致美国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失业;(2)从国家利益看是不合理的。因为美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不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比较劣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美国应该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而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不发达国家进口,以满足美国消费者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保护贸易理论

  )D.进口配额D.提高工业竞争力D.40年))C.降低工业成本)C.30年

  1.汉密尔顿认为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手段是(A.贸易壁垒B.出口补贴2.李斯特认为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本国生产力B.发展本国工业A.20年B.25年

  C.关税

  3.李斯特认为对幼稚工业保护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4.标志自由贸易学派与保护贸易学派完全形成的理论是(A.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理论C.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A.穆勒标准A.穆勒标准A.幼稚工业B.坎普标准

  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D.国内市场失灵理论)C.小岛清标准)D.小岛清标准D.巴斯塔布尔标准

  5.以未来预期利润折现与扶持成本相比来确定幼稚工业的标准是(6.考虑外部规模经济的确定幼稚工业的标准是(7.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保护对象是(B.制造业)8.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保护目标是()

  B.巴斯塔布尔标准C.坎普标准

  C.衰退的垄断产业D.战略性产业

  A.扩大企业规模B.提升企业竞争力C.加强企业垄断能力D.提高企业盈利能力9.贸易条件恶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必须实施(A.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C.鼓励初级产品出口战略二、判断改错题1.资本市场不完善是一国保护幼稚工业的前提条件之一。(2.幼稚工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的工业。(

  8

  )

  B.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D.战略性贸易政策))

  )

  3.美国在19世纪通过保护关税政策成功发展本国制造业。(

  4.李斯特主张对农业实行贸易保护。(5.李斯特认为贸易保护的对象为工业。(

  ))))

  6.按照李斯特的观点,当一国处于农工时期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7.李斯特认为对生活必需品需要通过高关税给予充分保护。(小,国民收入增加越少。())

  8.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增加越多,对外贸易乘数越9.从保护性质来说,超保护贸易理论主张防御性地限制进口。(三、名词解释1.幼稚工业四、简答题1.简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要内容。2.简述幼稚工业理论存在的问题。3.简述凯恩斯关于贸易保护的主要观点。4.简述对外贸易乘数理论。2.对外贸易乘数

  10.传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上,因而保护贸易政策最优。(

  )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1.C8.C1.√。3.√。2.A9.A3.C

  保护贸易理论

  4.B5.D6.C7.C

  二、判断改错题2.×。加上“具有潜在优势的工业”。4.×。将“贸易保护”改为“自由贸易”。6.×。将“自由贸易”改为“保护贸易”。8.×。将“多”改为“少”,或将“小”改为“大”,将“少”改为“多”。

  5.×。将“工业”改为“幼稚工业”。7.√。

  9.×。将“防御性地限制进口”改为“对国外市场进攻性扩张”。10.×。将“保护贸易政策”改为“自由贸易政策”。三、名词解释1.幼稚工业:经济落后国家中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发育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工业。2.对外贸易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动额与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贸易收支变动额之比。四、简答题1.简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要内容。(1)结合具体国情选择贸易政策;(2)发展生产力是制定贸易政策的出发点;(3)

  9

  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保护幼稚工业。2.幼稚工业理论存在的问题。(1)很难准确选择被保护对象;(2)过早进入未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3)政府干预的前提是存在某种市场失灵;(4)推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会造成潜在损失;(5)存在比关税更好的保护幼稚工业的工具。3.简述凯恩斯关于贸易保护的主要观点。(1)“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影响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2)贸易顺差和逆差与一国经济盛衰有很大关系;(3)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本国保持贸易顺差。4.简述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当一国出口产品时,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引起出口产业部门消费增加,进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收入增加,就业增多,如此反复下去,国民收入增加量为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反之亦然。因此,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进口与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即贸易顺差能增加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就业与国民收入增加量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贸易逆差则相反。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C.出口补贴C.生产者)C.消费者C.固定性C.混合税)D.选择税)D.无法确定D.生产者利益C.过境税C.不变)C.消费者利益)

  10

  1.最古老的贸易政策工具是(A.反倾销A.进口商A.出口商A.强制性A.从量税A.进口税A.上升A.政府利益B.关税)B.出口商B.生产者2.关税的最终承担者是(3.进口关税的直接承担者是(4.以下不是关税特点的是(

  D.进口配额D.消费者D.进口商D.有偿性)D.选择税

  )

  B.无偿性B.从价税B.出口税B.减少B.社会利益

  5.某国对某进口产品按价值征收10%关税,另加每公吨15美元,从征税方法看是(6.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是(

  7.A国对某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会导致该产品国内市场价格(8.一国采取进口关税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9.以下能缩小一国贸易逆差的方式是(

  A.提高进口关税A.资源闲置损失C.国内价格下降损失

  B.降低进口关税

  C.本币升值)B.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D.外币贬值

  10.在关税分析中,生产者扭曲损失是(

  D.生产者剩余减少损失)C.等于零D.不确定B.小于零

  11.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为(A.大于零

  12.某国对进口服装和鞋分别征收10%和20%的关税,两个行业生产中分别需要原料纺织品和皮革,这些原料中的一半需要进口,该国对皮革征收了40%的进口关税。该国对国内制鞋企业相对于服装企业保护率(A.高A.进口配额A.自愿出口限制A.无法确定A.进口关税A.出口补贴A.进口配额A.掠夺性倾销A.偶然性倾销A.掠夺性倾销二、判断改错题1.关税是一国政府对通过其国境的进出口产品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赋。())2.19世纪英国《谷物法》是运用关税保护其农业不受外来竞争影响的贸易政策。(())

  11

  )C.相同C.反倾销C.进口配额C.不变C.反倾销)D.进口关税D.进口关税)D.进攻性倾销)D.隐蔽性倾销)D.长期性倾销C.反倾销)C.反倾销C.间歇性倾销C.掠夺性倾销C.隐蔽性倾销D.不确定))D.自愿出口限制D.全球配额)D.上升)D.进口配额

  B.低B.进口关税B.关税配额B.减少B.倾销B.进口配额B.出口补贴B.持续性倾销B.持续性倾销B.偶然性倾销

  13.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可能进口商品实行直接进口数量限制的政策是(14.A国规定每年从B国进口汽车不超过10万台,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属于(15.一国对某产品实施进口配额政策会导致该产品国内价格(16.可能导致政策实施国财富向贸易对手国转移的政策工具是(17.导致进口国价格下降的贸易政策工具是(18.政府没有收益的贸易政策工具是(

  19出口商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低于本国市场价格持续向国外销售产品的行为称为(20.一国在另一国低价控制市场后再将价格抬高的行为称为(

  21.在国外市场上抛售在国内市场上较难出售的“剩余物资”的倾销行为是(

  3.选择性关税规定进口产品的从量税和从价税,但征收时只选择税额较低的一种征收。4.某产品的进口适用从价税,则当该产品的价格下降后,该产品的税负增加了。(

  5.关税引起的进口国生产者剩余增加和政府收益增加是国内收入重新分配的结果,并不是社会福利的真正增加。())))6.关税的反竞争效应在大国经济中尤为显著。(7.保护关税的税率越高越能实现其目的和功能。(

  8.当大国征收关税时国内价格上涨的幅度小于关税额度。(的。()

  9.一国对某一产品进口的实际进口关税是由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进口关税共同决定10.最终产品名义关税率越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有效保护率越低。(11.中间产品名义关税率越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有效保护率越低。(12.为减少进口配额政策对经济造成的扭曲程度,应当实施进口许可证拍卖制度。(13.关税配额对进口的数量没有限制。())14.进口关税政策可能会引起众多的寻租行为,从而产生额外的社会成本。(正好相反。()))))))))

  15.在大国情形中,出口补贴对进出口国价格的影响与进口关税对进出口国价格的影响16.无论哪种类型的倾销行为都会招致进口国生产者的反对。(17.所有贸易保护政策都会产生保护成本。(

  18.只要存在倾销或出口补贴行为,就可以征收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19.从国家角度看,自愿出口限制比关税损失惨重。(三、名词解释1.关税5.最优关税9.出口补贴四、简答题1.简述关税的作用。2.为什么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容易导致贸易对手国的贸易报复?3.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具有哪些特点?4.为什么说与关税相比,进口配额对经济造成的扭曲更大?5.从政府角度分析关税与出口补贴的区别。五、计算分析题20.自愿出口限制类似于把进口许可证发放给进口国公司的进口配额。(

  2.生产性扭曲损失3.消费性扭曲损失4.有效保护6.非关税壁垒10.倾销7.进口配额8.关税配额

  1.假定某一型号的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为10000美元,而该汽车所有的零部件在国际市场的总价格为8000美元。为鼓励汽车组装工业,A国对进口汽车征收50%的关税,是否可以认为A国的汽车组装工业得到了50%的保护?2.假定某一型号的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为10000美元,而该汽车所有的零部件在国际

  12

  市场的总价格为8000美元。A国国内已经拥有了组装工业,为鼓励本国零部件生产,A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20%的关税,请问此情况下,A国国内的汽车组装工业的有效保护率为多少?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1.B9.A17.A2.D10.B18.B3.D11.D19.B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4.D12.B20.C5.C13.A21.B2.√。4.×。将“增加”改为“减轻”。6.×。将“大国”改为“小国”。9.√。11.√。13.√。17.√。20.×。将“进口国”改为“出口国”。6.C14.C7.A15.D8.D16.D

  二、判断改错题1.×。将“国境”改为“关境”。3.×。将“较低”改为“较高”。5.√。8.√。10.×。将“越低”改为“越高”。12.√。16.√。19.√。三、名词解释1.关税: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产品征收的税赋。2.生产性扭曲损失:由于某产品在征税前由国外高效率的生产者生产,而征税后转由低效率的国内生产者提供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低效率损失。3.消费性扭曲损失:由于关税提高了国内市场价格,使需求量减少所导致的资源闲置的消费损失。4.有效保护:某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那部分价值(附加值)受到保护的情况,它衡量的是包括本国工业的投入品进口与最终品进口两者在内的整个工业结构的保护程度。5.最优关税:使一国因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减去因贸易量减少带来的损失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化的关税。6.非关税壁垒: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13

  7.×。保护关税过高将导致进口大幅度下降,福利损失过大。

  14.×。将“进口关税”改为“进口配额”。15.√。18.×。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

  7.进口配额: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可能进口的产品实行直接的进口数量或金额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和配额内,产品可以进口,超过的则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才能进口。8.关税配额:对产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以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的配额内的进口产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产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甚至罚款。9.出口补贴:出口国政府为鼓励某种产品出口,增加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对产品的出口厂商给予的直接或间接补助。10.倾销: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四、简答题1.简述关税的作用。(1)保护作用。政府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可以达到削弱进口产品竞争力、保护国内市场、限制甚至禁止进口的目的,这种关税也称为保护关税;(2)收入作用。征收关税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途径,这种关税也称为财政关税;(3)调节作用。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政府通过关税调整贸易差额;或通过关税调整产业结构。2.为什么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容易导致贸易对手国的贸易服复?相对来说,大国进口产品绝对量较大,当其采用较高的进口关税时,进口量会大幅度下降,由于贸易对手国一时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新的进口方,大量产品积压在出口国市场,导致该产品在出口国市场供大于求,该产品出口国内价格下降,损害该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出口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生产者的利益,往往会针对大国的进口关税政策采取报复性措施。3.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具有哪些特点?(1)灵活性;(2)针对性;(3)隐蔽性;(4)歧视性。4.为什么说与关税相比,进口配额对经济造成的经济扭曲更大?一般说来,在进口许可证实行拍卖制度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这两种保护政策对经济的扭曲性影响是基本相似的。但是在进口许可证采取政府批文无偿分配的做法时,进口配额造成的经济扭曲将大于由关税所造成的经济扭曲。主要原因:(1)进口许可证的无偿分配会引起众多的寻租行为,从而产生额外的社会成本;(2)由于进口许可证的获得是无需支付成本的(至多也不过是支付一点寻租成本而已),因而那些获得许可证的进口商很有可能减少其实际的进口数量,以便借此来谋取垄断利润。5.从政府角度分析关税与出口补贴的区别。(1)从政府成本收益来看,关税能给政府带来收入,而出口补贴却会增加政府支出;(2)从政策时效性来看,除专制国家之外,每一届政府所面临的任期都是有限的,他们

  14

  更愿意选择可以增加即期政府收益的关税政策,把只能将来才会有收益的出口补贴政策置于其政策篮子的最底层。此外,相对于关税来说,出口补贴具有隐蔽性,不易被认定。五、计算分析题1.ERP=250%一、单项选择题1.标志英国进入到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时期的是(C.1815年修改《谷物法》A.英国A.高增加值A.少数石油出口国C.国内市场较大的国家A.资本品工业B.美国)C.产生技术外溢D.具有成本优势)B.高技术)A.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B.1817年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D.1846年废除《谷物法》)D.日本C.德国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倡导自由贸易的国家是(3.以下不是战略性产业特点的是(2.ERP=-80%

  第十章

  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

  4.从实践来看,采用鼓励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成功的发展中国家是(B.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D.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

  5.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国家首先应发展(

  B.中间产品工业C.最终消费品工业D.技术密集型产品工业

  6.以下不属于选择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国家特点的是(

  A.国内市场较大B.国内市场较小C.具有二元经济结构D.资源较为丰富7.20世纪60年代,“亚洲四小龙”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是(A.鼓励初级产品出口战略C.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B.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D.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8.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外贸易实行的政策是(二、判断改错题1.在现实中,绝对自由贸易从来没有出现过。(点。())

  A.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C.战略性贸易政策D.出口补贴政策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待遇具有普遍性和对等性等特3.美国和德国在十九世纪是通过自由贸易政策发展本国工业的。(4.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就是以进口产品替代国内生产的产品。(5.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是一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6.实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国家的特点之一是国内自然资源丰富。(

  15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各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实施了自由贸易政策。(

  三、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政策2.自由贸易政策3.保护贸易政策6.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4.鼓励初级产品出口贸易战略5.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四、简答题

  1.简述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存在的问题。2.为什么进口替代工业化没有以预期的方式发挥作用?3.简述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国家应具备的条件。4.简述实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国家特点。5.简述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1.D1.√。2.B3.D

  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

  4.A5.C6.B7.C8.B

  二、判断改错题2.×。将“对等性”改为“非对等性”。3.×。将“自由贸易政策”改为“保护贸易政策”。4.×。以国内生产的制成品替代进口制成品。5.×。将“外向型”改为“内向型”。6.×。将“自然资源丰富”改为“自然资源稀缺”。7.×。将“自由贸易政策”改为“保护贸易政策,但保护率较低”。三、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政策: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种准则、法令、规章与措施的总和。2.自由贸易政策:一国政府减少或废除对进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各种限制,取消本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各种特权和优惠,消除针对进口货物和服务的贸易壁垒,使商品和服务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3.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冲击,同时对本国商品出口给予奖励和优惠。4.鼓励初级产品出口贸易战略:通过扩大初级产品出口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5.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是一种内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关税、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限制进口措施,建立和发展本国工业,替代制成品进口,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推动国内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16

  6.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是一种外向型工业化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出口工业发展,以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作为主要的出口产品,提高本国工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四、简答题1.简述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存在的问题。(1)导致外汇缺口扩大;(2)不利于借助外部资源和技术发展本国经济;(3)对国内产业的高保护扭曲了激励机制,造成无效率和小规模的生产趋势;(4)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国内工业发展;(5)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2.为什么进口替代工业化没有以预期的方式发挥作用?(1)如果存在某种原因使制造业缺乏比较优势的话,一段时期的保护并不能为制造部门创造出竞争力来;(2)制造业不能够发展的原因很多,穷国也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企业家和管理人才,以及存在社会组织方面的问题,从而难以保障从备用件到电力等所有工业所需的可靠供给;(3)这些问题不是不能用经济政策来解决,但却不能用贸易政策来解决,贸易保护政策可以使低效率的制造部门生存下去,但却不能直接使这一部门更具效率;(4)幼稚工业理论是假定在短暂的关税和配额的保护下,欠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会变得很有效率。实际上,这种假定并不总是成立的,甚至一般是不成立的。3.简述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国家应具备的条件。(1)国内市场比较大,能为本国生产的制成品提供足够的需求;(2)资源较为丰富,能自我提供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劳动力等;(2)二元经济结构,现代化经济部门可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资条件,传统经济部门则为工业发展提供剩余劳动力。4.简述实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国家特点。(1)国内市场相对比较狭小;(2)劳动力比较便宜;(3)国内自然资源比较稀缺,需要进口自然资源或原材料生产制成品。5.简述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1)容易使一国经济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并使国内经济更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伤害;(2)政府对出口导向工业的过多保护不仅会加重财政负担,而且还会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其他部门的正常发展;(3)过度优先发展出口导向工业可能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并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4)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可能切断发展中国家借助国外市场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渠道;(5)如果所有发展中国家同时选择相同的产品出口,势必造成市场的激烈竞争。

  17

  

  

篇二: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摘要:本文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得出尽管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了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但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仍然具有比较优势的结论。但这种优势不再是数量跟低价的优势,而是建立在与时俱进基础上的新的质量、自主品牌、自主创新、科技含量高的比较较优势。分析我国贸易出口结构、农产品比较优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找到如何继续保持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对策。关键字:比较优势理论对外贸易启示一、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一)背景介绍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6--18世纪重商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想统治欧

  洲长达两个多世纪,其生存背景是以极度垄断和特许经营为特征的商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重商主义已不再适应日益发展壮大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批判了重商主义,提出以“经济自由主义”为思想中心的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专业生产自身所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交换其他国家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最终达到使所有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国家增加物质财富的目的。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理论在18世纪的英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其理论并不能解释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具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具有绝对劣势,这两个国家是否仍有参与国际分工的必要。针对该理论的局限性,大卫·李嘉图与1817年提出了比较利益学说。

  (二)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比较成本学说认为:两个国家进行分工的依据不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即虽然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两种商品的优势或劣势程度有所不同,则该国在优势重、另一国劣势较轻的商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重要原则就是“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就可以进行专业化的生、交换,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社会财富也会有所增加。总之,比较利益学说,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国际贸易所具有的互利性和国际分工的必要性。它证明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能实现贸易的互利。自其创立的一百多年来,它一直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国际贸易理论政策的基础。是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原理。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更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俄林赫克歇尔要素禀赋论

  赫克歇尔—俄林更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俄林认为,各国所生产的同一产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因此国际贸易中应遵循的原则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应该出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声场要素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原理主张一国应充分利用它现有的资源而不是在即将到来的经济结构变化前抢先行动,同时在即将出现的新的产业中建立竞争实力。这正迎合了许多政府的产业政策。具有现实的生命力。要素禀赋论解决了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中单一要素问题。因而更能有助于我们分析,判断和预测世界各国的贸易模式,从而制定相应对策,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本国的贸易政策,掌握主动权。

  (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二战以后,经济学家们从动态的角度对古典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

  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动态比较成本理论、技术差距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由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于1995年提出,该理论强调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将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政府政策、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引进、开放等因素综合到贸易理论中,而一国经济的发展出了取决于资源的丰裕程度外,还取决于政府的支持,通过对幼稚产业的扶持,将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技术差距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于1959年提出,这种理论认为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改变了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者在生产中的相互比例关系,提高了这三者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因此技术进展也决定着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该理论总的来说是对俄林赫克歇尔学说的补充和扩展,不过强调的重点在于技术扩展对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作用,实际上也是强调“研究与开发”要素的作用。内生比较于是理论由澳大利亚华人杨小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就是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和积累人为的创造比较优势,这种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的转换作用。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它解释了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原因,也是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战略的基础理论,指明了一个国家的贸易发展发展方向。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更强的适用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利用劳动力优势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当前的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中显示出了与中国要素禀赋结构相一致的比较优势。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劳动力已经上升到9.2亿,不仅总量上升,劳动力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中国未来的对外贸易战略仍然应建立在遵循比较优势基础之上,动态分析中国具备的比较优势,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以低价和数量取胜的传统出口模式遭遇国际市场的困境

  在以往的传统出口模式中,企业主要使用了以低价和数量取胜的国际营销战略模式,采取粗放型

  的生产方式。虽然这种在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为解决我国对外贸易逆差,增加我我国资本积累

  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已经开始成为阻

  碍,单凭劳动力数量和价格的优势以及人力资源的便宜来实现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已成为过去,无法使

  我国获得长久的比较优势。

  表1:2010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单位数量

  金额(亿美比上年增

  比上年增长%

  元)

  长%

  煤

  万吨1903

  -15.0

  23

  -5.2

  钢材

  万吨4256

  73.0

  368

  65.3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

  771

  28.4

  服装及衣着附件

  ———

  —

  1295

  20.9

  鞋类

  ———

  —

  356

  27.1

  家具及其零件

  ———

  —

  330

  30.3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万台

  件

  166724

  27.4

  1640

  34.0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

  万台75789

  30.0

  467

  18.2

  集装箱

  万个250

  263.7

  72

  274.9

  液晶显示板

  万个224976

  16.9

  265

  37.7

  汽车(包括整套散件)万辆54

  53.2

  62

  32.1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产品规模和速度不断上升,尤其以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最大,增长速度最

  快,初级产品的出口仍占一定比重。我国出口金额最大的仍然是服装类产品,高达1295亿美元,机电产

  品的出口逐年增加,反映我国目前出口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即便是机电产品的出口也多属于加

  工贸易这反应我国出口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效益低,尤其在出口产品国

  际竞争力未提高的前提下,过度依赖数量的扩张将会带来更多的国际贸易摩擦和外部不确定性。根据WTO

  统计,2008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73起,反补贴调查10起,分别占全球案件总数的35%和71%。中国已

  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最多的成员,连续5年成为遭遇反补贴最多的成员,其中又以美国“油井管”

  和美国“轮胎”特保案为典型代表,涉案金额分别高达32亿美元和18亿美元。此外,与我国发生贸易摩

  擦的国别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以美国和印度最为显著,涉及行业已从传统的化工、钢铁、原材料行业向整

  个产业链和高科技产品蔓延,导致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产品屡遭限制。目前,我国钢铁、鞋类、玩具、铝制

  品、轮胎、纺织品等行业属于被影响的“重灾区”。

  (二)农产品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

  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我国农场品的比较优势,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指一国某产

  品出口在世界该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与该国所有产品的出口在世界所有产品出口中的份额比率。一般认为,若

  RCA指数值大于2.5,表明该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值小于2.5而大于1.25,表明该商品具

  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值小于1.25而大于0.8,则表明该商品国际竞争力一般,且处于不稳定状

  态;若RCA指数值小于0.8,则表明该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2:2001—2007年我国部分农产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谷物

  2.06

  1.99

  1.96

  1.52

  1.18

  0.84

  0.65

  小麦

  0.02

  0.0040.01

  0.00

  0.00

  0.00

  0.00

  玉米

  2.97

  2.68

  2.24

  1.51

  1.46

  1.28

  1.13

  大豆

  2.35

  1.52

  1.22

  1,08

  0.93

  0.78

  0.56

  肉类

  1.53

  1.41

  1.26

  1.01

  0.96

  0.75

  0.53

  大米

  2.91

  2.53

  2.01

  1.63

  1.42

  1.25

  1.08

  棉花

  0.64

  0.12

  0.87

  2.43

  1.79

  1.10

  0.89

  蔬菜水果1.39

  1.30

  2.06

  1.88

  1.70

  1.40

  1.25

  农产品1.59

  1.26

  1.07

  0.96

  0.79

  0.65

  0.58

  资料来源:2008年3月联合国《统计月报》、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3:中国四种主要农产品指标占世界比重

  单位:%

  1978

  1980

  1990

  2000

  2005

  200620072008

  稻谷产量36.35

  36.00

  36.95

  31.69

  28.8128.5928.7028.23

  小麦产量12.13

  12.54

  16.58

  17.00

  15.5517.4618.1016.3

  玉米产量14.24

  15.81

  20.11

  17.92

  19.4920.8219.3620.18

  大豆

  10.09

  9.83

  10.15

  9.55

  7.63

  6.977.226.73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网:http://www.chinacustomsstat.com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总体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具有极强谷物竞争力到2007年竞争力一

  般。谷物和大豆的显示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下降,到2006年后RCA指数已经低于1;大米和玉米优势

  整体也呈下降趋势,但RCA指数仍然保持在1以上,说明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水果和蔬菜是我国新兴的就

  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品,其走势比较稳定;小麦一直是处于比较劣势的产品;棉花比较优势由于受政策、价

  格、需求的一些影响,RCA数值波动较大。同样的,从我国主要农场品指标占世界比重表上也可以看出,我

  国大豆、谷类从1978-2008年所占世界比重呈下降趋势;小麦在总体处于上升状态,但上升幅度不大,2005

  年与2008年所占比重有略有下降;玉米产量从九十年代起基本保持平稳发展趋势,所占比重基本保持在20%

  左右。2008年整体值除玉米外都呈下降趋势。

  (三)对外贸易中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主要是低层次商品

  表4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金额单位:亿美元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1

  总值

  3255.964382.25933.27619.539689.712204.514306.9312016.1211-3946.

  初级产品

  285.403488.104056.50490.395298.256156.47778.48630.9935587.83

  食品及活动物

  146.21175.33188.70224.81257.22307.51327.64326.03284.85

  饮料及烟类

  9.8410.1912.1411.8311.9313.9615.3016.4113.68

  非食用原料

  44.0250.3358.4374.8578.6291.54113.4681.5682.78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84.35

  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蜡

  0.98

  111.10144.76176.21177.76199.44316.351.151.482.683.733.035.74

  203.83203.85

  3.162.69

  工业制成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2970.564035.65528.17129.609161.411564.613506.9811385.6410758.

  153.251950.862638.68357.724457.316038.56793.09

  620.48

  52632.42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529.55690.301006.51291.261748.32198.942617.431847.751829.8

  4

  6

  2

  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1269.761878.82682.93522.624563.65771.896733.255904.275563.0

  8

  1

  4

  8

  1011.531261.01563.91941.912380.22968.533346.062996.702723.8

  6.48

  9.156113.1216.09239.8821.7617.15

  16.45

  29.38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我国出口产品很大的一部分属于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

  同时,中国目前出口竞争力强的工业产品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最大的10类产品中有9类时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鞋帽、纺织、服装、玩具、及日用消费品占很大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比例小,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通信等传统领域。

  由此可见,我国贸易结构不合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出口商品对资源过度依赖,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化工、钢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大量增加,已成为当前外贸结构中的突出问题。2010年我国出口钢材4255.60万吨,同比增长73.62%。出口钢坯14.20万吨,同比增长527.85%,出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出口量4541.43万吨。焦炭出口335万吨,同比增长513.5%。铁合金出口101.3万吨左右,同比增长65.8%左右。;第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链条短,附加值低。我国的原料制成品、工业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都是处于低端环节的加工或未加工,只属于产品链条的末端生产,没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机电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依附外资且所占比重小。我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主要有:金属紧固件、手用和机用工具、刃具、电机、缝纫机和纺织机械、变压器和整流器、家用电机和非电动设备、拖车和集装箱光学仪器和装置等。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主要出口汽车及其零部件、专用机械、动力机械和通用机械等大型成套设备。第四,现代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竞争力薄弱,出口创汇能力不强。2009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呈下降态势。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25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4%。其中,出口545亿美元,下降24.1%;进口712.4亿美元,下降5%。服务贸易逆差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倍。而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服务贸易总额只占对外贸易总额的0.57%,且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通信等传统服务部门,现代行业中的通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各行业比重普遍较低。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以技术进步、提高效益的质量增长型模式替代粗放型的传统出口模式我国对外贸易传统的比较优势是建立在低价格和高数量的基础上,但这种低效益的出口模式已经

  无法适应当代贸易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高效益的比较优势来促进我国对外外贸易

  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这种转变,我们应该做到:第一,注重技术这一生产要素在产品中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的的制造业增长速度非常迅速,但由

  于受技术水平落后的制约,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在高新技术领域,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中,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优势,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比较利益,而我们要改变这种不利地位就必须以技术进步、提升效益的质量增长模式来替代粗放型的传统出口模式,充分重视科技的发展,做到以技术促进贸易发展,同时贸易发展反作用于技术,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完成。第二,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预警机制。贸易摩擦也是制约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从第32位的贸易出口大国上升到第3位的贸易出口大国仅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贸易摩擦在所难免,但其长期存在的严峻模式不得不是我们采取必要措施。首先,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建立更加自由稳定的全球贸易机制,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其次,借鉴外国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经验建立自己的相关预警机制,在我国已建立的钢铁、汽车、化肥的基础上开启对电子信息产品、敏感产品的损害预警机制;再次,完善我国相关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

  (二)提高农产品比较优势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把生产、加工制造、市场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一体化组织建设,

  在政府的牵头作用下发展各地特色的龙头企业,积极吸取国内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一批高起点、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将农业产业化,实行订单农业,提高市场效率,竟而提高农产品比较优势。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粮食增产,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吃饭问题。农业创新是克服土地资源有限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长远发展和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提高的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资源利用、细胞工程、生物农药及其产业化等前沿领域取得新突破。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和转化工作,经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3、努力调整不具优势的农产品尽管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顺差逐渐减少,但并不是所有农产品都是去比较优势。我们应深入分析各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的趋势,把握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的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推进其长远发展。具体来应该做到对于大豆、谷类等比较优势日益下降的产品,应加大科技投资力度,是种植、种子等部门在品种上不断改良,争取以低投入获得高产出来充分挖掘产品的比较优势;对发展潜力较小的的玉米、小麦应避免为满足粮食自给而进一步鼓励其扩大再生产,在实施粮食给政策时,要注意保护具有

  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生产,尽量避免资源从比较优势产品生产像比较劣势产品生产转移;此外对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应采取鼓励措施,继续扩大再生产,同时给予政策上的保护,我国刚刚兴起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优质水稻等,应该从投入、产出补贴等方面获得支持,建立保障体系。

  (三)调整产品出口结构1、加快发展绿色商品出口绿色商品是指在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置全过程都符合

  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并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再回收的商品。加快发展绿色商品出口对改善我国外贸现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增加出口绿色产品出口比重,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比重,一方面可以避免本国资源继续遭受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按可以有利于我国外贸出口条件,减少因绿色壁垒带给我国外贸的损失。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绿色产业;第二,结合ISO14000标准,促进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出口;第三,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对外投资。

  2、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目前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口已是零增长,一般的劳动密集型

  产品的需求弹性降低,产品供过于求,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发新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做到:第一,可以在新式创意和专项技术指导下创造新型产品,刺激新需求,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活力,也就是培养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最新发展的启示,我们应该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量增加产品中的技术含量,走自主创新与品牌相结合的战略,比如沈阳华晨的自主品牌轿车依靠国外高端技术推出了“中华”“尊驰”“骏捷”等中高端自有品牌。到了2005年华晨通过与意大利宾利法连纳汽车设计室等国际机构的合作,仅用40多亿就开发出中华轿车;第二,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外资的机会转移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技术落后产业的观念,高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劳动力,大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05年4月,联想收购美国IBM的个人PC业务,因此获得了IBM在美国与日本的个人PC技术研发基地以及1000多个专利;第三,不同地区发挥区域优势选择不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发挥特色产业,既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又可以避免因重复加工生产带来产品滞销。例如河北省用农业大省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综合优势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食品加工业,2010年河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235.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9.31%。

  3、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发展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竞争产品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丰富,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形式使我们的制造业一直处于替外商获得竞争优势的状态。我们在大量外资投入下从事低技术水平的重复建设为主,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中国是贸易大国,若仅仅依靠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绝对不能成为贸易强国。中国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应该从引进技术的生产部门转移到自主创新的部门,加快发展国内具有高附加值的一般贸易,建设自有品牌、生产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产品,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久发展优势。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制定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本国服务贸易。发展现代行业中的通讯服

  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同样也是一国输出其禀赋优势的过程。各国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各国具有不同的禀赋优势。但服务贸易比货物贸易的出口更为复杂,所以,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例如,在我国路由资源丰富的浙江、安徽、北京陕西、云南等地区,就可以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而在中国沿海一些拥有优良港口条件、辐射范围广的城市,可以发展船运和仓储等服务出口;在IT技术人才和企业集中的地区就可以推进承接软件外包服务。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指定一个战略性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就必须把服务业的全球分工格局考虑进去,努力争取有效参与自身优势领域的全球服务产业链,在行业的选择上应着眼与未来,以保证自身发展能获得持久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1]任蕾.析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4):12—13.[2]钟永杰.从比较优势理论谈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6,(6):120-122.[3]佟家栋.人民币汇率变动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及其条件限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34-40[4]田贞余.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5,(1):19-22[5]李惊雷.国际贸易理论演变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3):125-26.[6]刘彤.中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摩擦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71-74.[7]吴国蔚.薛花.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体现[J].2007,(5):9-13.[8]王营.李巍.比较优势理论的再思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2006,(5):55-57.[9]李春明.浅谈中国外贸的比较优势和外贸战略取向[J].2009,(1):72-74[10]中国商务部综合司,商务统计[P/OL]:http://gcs.mofcom.gov.cn/tongji.shtml.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ourforeigntradewhichbasedon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despitethereissomebadinfluencestolabor-intensiveindustriesbydomesticandinternationalfactors,wecanalsogetthatitstillhasacomparativeadvantageinourforeigntrade.Thecomparativeadvantageisn'tonlyaboutlowpriceandmorequantity,butalso

  newquality,ownbrandname,owninnovationandhightechnologywhichbuiltinmodernsociety.We

  findsomequestionsabouttheexportstructureofourtradeandthecomparativeadvantageinprimary

  products.Finally,proposingsomesolutionstotheproblemsidentified,wecanfindhowtomaintain

  acomparativeadvantageofourlabor-intensiveproducts.

  Keywords: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

  foreigntrade

  revelation

  

  

篇三: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技术差距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于1959年提出这种理论认为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改变了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者在生产中的相互比例关系提高了这三者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因此技术进展也决定着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该理论总的来说是对俄林赫克歇尔学说的补充和扩展不过强调的重点在于技术扩展对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作用实际上也是强调研究与开发要素的作用

  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摘要:本文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得出尽管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了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但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仍然具有比较优势的结论。但这种优势不再是数量跟低价的优势,而是建立在与时俱进基础上的新的质量、自主品牌、自主创新、科技含量高的比较较优势。分析我国贸易出口结构、农产品比较优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找到如何继续保持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对策。关键字:比较优势理论对外贸易启示一、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一)背景介绍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6--18世纪重商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想统治欧

  洲长达两个多世纪,其生存背景是以极度垄断和特许经营为特征的商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重商主义已不再适应日益发展壮大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批判了重商主义,提出以“经济自由主义”为思想中心的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专业生产自身所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交换其他国家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最终达到使所有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国家增加物质财富的目的。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理论在18世纪的英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其理论并不能解释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具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具有绝对劣势,这两个国家是否仍有参与国际分工的必要。针对该理论的局限性,大卫·李嘉图与1817年提出了比较利益学说。

  (二)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比较成本学说认为:两个国家进行分工的依据不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即虽然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两种商品的优势或劣势程度有所不同,则该国在优势重、另一国劣势较轻的商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重要原则就是“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就可以进行专业化的生、交换,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社会财富也会有所增加。总之,比较利益学说,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国际贸易所具有的互利性和国际分工的必要性。它证明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能实现贸易的互利。自其创立的一百多年来,它一直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国际贸易理论政策的基础。是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原理。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更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俄林赫克歇尔要素禀赋论

  赫克歇尔—俄林更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俄林认为,各国所生产的同一产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因此国际贸易中应遵循的原则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应该出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声场要素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原理主张一国应充分利用它现有的资源而不是在即将到来的经济结构变化前抢先行动,同时在即将出现的新的产业中建立竞争实力。这正迎合了许多政府的产业政策。具有现实的生命力。要素禀赋论解决了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中单一要素问题。因而更能有助于我们分析,判断和预测世界各国的贸易模式,从而制定相应对策,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本国的贸易政策,掌握主动权。

  (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二战以后,经济学家们从动态的角度对古典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

  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动态比较成本理论、技术差距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由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于1995年提出,该理论强调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将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政府政策、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引进、开放等因素综合到贸易理论中,而一国经济的发展出了取决于资源的丰裕程度外,还取决于政府的支持,通过对幼稚产业的扶持,将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技术差距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于1959年提出,这种理论认为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改变了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者在生产中的相互比例关系,提高了这三者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因此技术进展也决定着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该理论总的来说是对俄林赫克歇尔学说的补充和扩展,不过强调的重点在于技术扩展对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作用,实际上也是强调“研究与开发”要素的作用。内生比较于是理论由澳大利亚华人杨小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就是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和积累人为的创造比较优势,这种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的转换作用。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它解释了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原因,也是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战略的基础理论,指明了一个国家的贸易发展发展方向。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更强的适用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利用劳动力优势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当前的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中显示出了与中国要素禀赋结构相一致的比较优势。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劳动力已经上升到9.2亿,不仅总量上升,劳动力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中国未来的对外贸易战略仍然应建立在遵循比较优势基础之上,动态分析中国具备的比较优势,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以低价和数量取胜的传统出口模式遭遇国际市场的困境

  在以往的传统出口模式中,企业主要使用了以低价和数量取胜的国际营销战略模式,采取粗放型

  的生产方式。虽然这种在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为解决我国对外贸易逆差,增加我我国资本积累

  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已经开始成为阻

  碍,单凭劳动力数量和价格的优势以及人力资源的便宜来实现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已成为过去,无法使

  我国获得长久的比较优势。

  表1:2010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单位数量

  金额(亿美比上年增

  比上年增长%

  元)

  长%

  煤

  万吨1903

  -15.0

  23

  -5.2

  钢材

  万吨4256

  73.0

  368

  65.3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

  771

  28.4

  服装及衣着附件

  ———

  —

  1295

  20.9

  鞋类

  ———

  —

  356

  27.1

  家具及其零件

  ———

  —

  330

  30.3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万台

  件

  166724

  27.4

  1640

  34.0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

  万台75789

  30.0

  467

  18.2

  集装箱

  万个250

  263.7

  72

  274.9

  液晶显示板

  万个224976

  16.9

  265

  37.7

  汽车(包括整套散件)万辆54

  53.2

  62

  32.1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产品规模和速度不断上升,尤其以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最大,增长速度最

  快,初级产品的出口仍占一定比重。我国出口金额最大的仍然是服装类产品,高达1295亿美元,机电产

  品的出口逐年增加,反映我国目前出口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即便是机电产品的出口也多属于加

  工贸易这反应我国出口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效益低,尤其在出口产品国

  际竞争力未提高的前提下,过度依赖数量的扩张将会带来更多的国际贸易摩擦和外部不确定性。根据WTO

  统计,2008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73起,反补贴调查10起,分别占全球案件总数的35%和71%。中国已

  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最多的成员,连续5年成为遭遇反补贴最多的成员,其中又以美国“油井管”

  和美国“轮胎”特保案为典型代表,涉案金额分别高达32亿美元和18亿美元。此外,与我国发生贸易摩

  擦的国别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以美国和印度最为显著,涉及行业已从传统的化工、钢铁、原材料行业向整

  个产业链和高科技产品蔓延,导致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产品屡遭限制。目前,我国钢铁、鞋类、玩具、铝制

  品、轮胎、纺织品等行业属于被影响的“重灾区”。

  (二)农产品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

  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我国农场品的比较优势,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指一国某产

  品出口在世界该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与该国所有产品的出口在世界所有产品出口中的份额比率。一般认为,若

  RCA指数值大于2.5,表明该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值小于2.5而大于1.25,表明该商品具

  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值小于1.25而大于0.8,则表明该商品国际竞争力一般,且处于不稳定状

  态;若RCA指数值小于0.8,则表明该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2:2001—2007年我国部分农产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谷物

  2.06

  1.99

  1.96

  1.52

  1.18

  0.84

  0.65

  小麦

  0.02

  0.0040.01

  0.00

  0.00

  0.00

  0.00

  玉米

  2.97

  2.68

  2.24

  1.51

  1.46

  1.28

  1.13

  大豆

  2.35

  1.52

  1.22

  1,08

  0.93

  0.78

  0.56

  肉类

  1.53

  1.41

  1.26

  1.01

  0.96

  0.75

  0.53

  大米

  2.91

  2.53

  2.01

  1.63

  1.42

  1.25

  1.08

  棉花

  0.64

  0.12

  0.87

  2.43

  1.79

  1.10

  0.89

  蔬菜水果1.39

  1.30

  2.06

  1.88

  1.70

  1.40

  1.25

  农产品1.59

  1.26

  1.07

  0.96

  0.79

  0.65

  0.58

  资料来源:2008年3月联合国《统计月报》、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3:中国四种主要农产品指标占世界比重

  单位:%

  1978

  1980

  1990

  2000

  2005

  200620072008

  稻谷产量36.35

  36.00

  36.95

  31.69

  28.8128.5928.7028.23

  小麦产量12.13

  12.54

  16.58

  17.00

  15.5517.4618.1016.3

  玉米产量14.24

  15.81

  20.11

  17.92

  19.4920.8219.3620.18

  大豆

  10.09

  9.83

  10.15

  9.55

  7.63

  6.977.226.73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网:http://www.chinacustomsstat.com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总体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具有极强谷物竞争力到2007年竞争力一

  般。谷物和大豆的显示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下降,到2006年后RCA指数已经低于1;大米和玉米优势

  整体也呈下降趋势,但RCA指数仍然保持在1以上,说明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水果和蔬菜是我国新兴的就

  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品,其走势比较稳定;小麦一直是处于比较劣势的产品;棉花比较优势由于受政策、价

  格、需求的一些影响,RCA数值波动较大。同样的,从我国主要农场品指标占世界比重表上也可以看出,我

  国大豆、谷类从1978-2008年所占世界比重呈下降趋势;小麦在总体处于上升状态,但上升幅度不大,2005

  年与2008年所占比重有略有下降;玉米产量从九十年代起基本保持平稳发展趋势,所占比重基本保持在20%

  左右。2008年整体值除玉米外都呈下降趋势。

  (三)对外贸易中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主要是低层次商品

  表4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金额单位:亿美元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1

  总值

  3255.964382.25933.27619.539689.712204.514306.9312016.1211-3946.

  初级产品

  285.403488.104056.50490.395298.256156.47778.48630.9935587.83

  食品及活动物

  146.21175.33188.70224.81257.22307.51327.64326.03284.85

  饮料及烟类

  9.8410.1912.1411.8311.9313.9615.3016.4113.68

  非食用原料

  44.0250.3358.4374.8578.6291.54113.4681.5682.78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84.35

  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蜡

  0.98

  111.10144.76176.21177.76199.44316.351.151.482.683.733.035.74

  203.83203.85

  3.162.69

  工业制成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2970.564035.65528.17129.609161.411564.613506.9811385.6410758.

  153.251950.862638.68357.724457.316038.56793.09

  620.48

  52632.42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529.55690.301006.51291.261748.32198.942617.431847.751829.8

  4

  6

  2

  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1269.761878.82682.93522.624563.65771.896733.255904.275563.0

  8

  1

  4

  8

  1011.531261.01563.91941.912380.22968.533346.062996.702723.8

  6.48

  9.156113.1216.09239.8821.7617.15

  16.45

  29.38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我国出口产品很大的一部分属于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

  同时,中国目前出口竞争力强的工业产品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最大的10类产品中有9类时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鞋帽、纺织、服装、玩具、及日用消费品占很大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比例小,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通信等传统领域。

  由此可见,我国贸易结构不合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出口商品对资源过度依赖,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化工、钢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大量增加,已成为当前外贸结构中的突出问题。2010年我国出口钢材4255.60万吨,同比增长73.62%。出口钢坯14.20万吨,同比增长527.85%,出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出口量4541.43万吨。焦炭出口335万吨,同比增长513.5%。铁合金出口101.3万吨左右,同比增长65.8%左右。;第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链条短,附加值低。我国的原料制成品、工业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都是处于低端环节的加工或未加工,只属于产品链条的末端生产,没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机电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依附外资且所占比重小。我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主要有:金属紧固件、手用和机用工具、刃具、电机、缝纫机和纺织机械、变压器和整流器、家用电机和非电动设备、拖车和集装箱光学仪器和装置等。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主要出口汽车及其零部件、专用机械、动力机械和通用机械等大型成套设备。第四,现代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竞争力薄弱,出口创汇能力不强。2009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呈下降态势。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25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4%。其中,出口545亿美元,下降24.1%;进口712.4亿美元,下降5%。服务贸易逆差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倍。而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服务贸易总额只占对外贸易总额的0.57%,且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通信等传统服务部门,现代行业中的通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各行业比重普遍较低。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以技术进步、提高效益的质量增长型模式替代粗放型的传统出口模式我国对外贸易传统的比较优势是建立在低价格和高数量的基础上,但这种低效益的出口模式已经

  无法适应当代贸易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高效益的比较优势来促进我国对外外贸易

  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这种转变,我们应该做到:第一,注重技术这一生产要素在产品中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的的制造业增长速度非常迅速,但由

  于受技术水平落后的制约,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在高新技术领域,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中,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优势,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比较利益,而我们要改变这种不利地位就必须以技术进步、提升效益的质量增长模式来替代粗放型的传统出口模式,充分重视科技的发展,做到以技术促进贸易发展,同时贸易发展反作用于技术,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完成。第二,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预警机制。贸易摩擦也是制约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从第32位的贸易出口大国上升到第3位的贸易出口大国仅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贸易摩擦在所难免,但其长期存在的严峻模式不得不是我们采取必要措施。首先,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建立更加自由稳定的全球贸易机制,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其次,借鉴外国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经验建立自己的相关预警机制,在我国已建立的钢铁、汽车、化肥的基础上开启对电子信息产品、敏感产品的损害预警机制;再次,完善我国相关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

  (二)提高农产品比较优势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把生产、加工制造、市场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一体化组织建设,

  在政府的牵头作用下发展各地特色的龙头企业,积极吸取国内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一批高起点、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将农业产业化,实行订单农业,提高市场效率,竟而提高农产品比较优势。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粮食增产,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吃饭问题。农业创新是克服土地资源有限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长远发展和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提高的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资源利用、细胞工程、生物农药及其产业化等前沿领域取得新突破。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和转化工作,经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3、努力调整不具优势的农产品尽管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顺差逐渐减少,但并不是所有农产品都是去比较优势。我们应深入分析各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的趋势,把握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的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推进其长远发展。具体来应该做到对于大豆、谷类等比较优势日益下降的产品,应加大科技投资力度,是种植、种子等部门在品种上不断改良,争取以低投入获得高产出来充分挖掘产品的比较优势;对发展潜力较小的的玉米、小麦应避免为满足粮食自给而进一步鼓励其扩大再生产,在实施粮食给政策时,要注意保护具有

  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生产,尽量避免资源从比较优势产品生产像比较劣势产品生产转移;此外对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应采取鼓励措施,继续扩大再生产,同时给予政策上的保护,我国刚刚兴起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优质水稻等,应该从投入、产出补贴等方面获得支持,建立保障体系。

  (三)调整产品出口结构1、加快发展绿色商品出口绿色商品是指在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置全过程都符合

  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并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再回收的商品。加快发展绿色商品出口对改善我国外贸现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增加出口绿色产品出口比重,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比重,一方面可以避免本国资源继续遭受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按可以有利于我国外贸出口条件,减少因绿色壁垒带给我国外贸的损失。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绿色产业;第二,结合ISO14000标准,促进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出口;第三,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对外投资。

  2、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目前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口已是零增长,一般的劳动密集型

  产品的需求弹性降低,产品供过于求,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发新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做到:第一,可以在新式创意和专项技术指导下创造新型产品,刺激新需求,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活力,也就是培养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最新发展的启示,我们应该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量增加产品中的技术含量,走自主创新与品牌相结合的战略,比如沈阳华晨的自主品牌轿车依靠国外高端技术推出了“中华”“尊驰”“骏捷”等中高端自有品牌。到了2005年华晨通过与意大利宾利法连纳汽车设计室等国际机构的合作,仅用40多亿就开发出中华轿车;第二,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外资的机会转移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技术落后产业的观念,高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劳动力,大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05年4月,联想收购美国IBM的个人PC业务,因此获得了IBM在美国与日本的个人PC技术研发基地以及1000多个专利;第三,不同地区发挥区域优势选择不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发挥特色产业,既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又可以避免因重复加工生产带来产品滞销。例如河北省用农业大省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综合优势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食品加工业,2010年河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235.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9.31%。

  3、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发展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竞争产品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丰富,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形式使我们的制造业一直处于替外商获得竞争优势的状态。我们在大量外资投入下从事低技术水平的重复建设为主,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中国是贸易大国,若仅仅依靠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绝对不能成为贸易强国。中国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应该从引进技术的生产部门转移到自主创新的部门,加快发展国内具有高附加值的一般贸易,建设自有品牌、生产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产品,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久发展优势。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制定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本国服务贸易。发展现代行业中的通讯服

  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同样也是一国输出其禀赋优势的过程。各国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各国具有不同的禀赋优势。但服务贸易比货物贸易的出口更为复杂,所以,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例如,在我国路由资源丰富的浙江、安徽、北京陕西、云南等地区,就可以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而在中国沿海一些拥有优良港口条件、辐射范围广的城市,可以发展船运和仓储等服务出口;在IT技术人才和企业集中的地区就可以推进承接软件外包服务。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指定一个战略性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就必须把服务业的全球分工格局考虑进去,努力争取有效参与自身优势领域的全球服务产业链,在行业的选择上应着眼与未来,以保证自身发展能获得持久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1]任蕾.析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4):12—13.[2]钟永杰.从比较优势理论谈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6,(6):120-122.[3]佟家栋.人民币汇率变动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及其条件限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34-40[4]田贞余.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5,(1):19-22[5]李惊雷.国际贸易理论演变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3):125-26.[6]刘彤.中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摩擦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71-74.[7]吴国蔚.薛花.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体现[J].2007,(5):9-13.[8]王营.李巍.比较优势理论的再思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2006,(5):55-57.[9]李春明.浅谈中国外贸的比较优势和外贸战略取向[J].2009,(1):72-74[10]中国商务部综合司,商务统计[P/OL]:http://gcs.mofcom.gov.cn/tongji.shtml.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ourforeigntradewhichbasedon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despitethereissomebadinfluencestolabor-intensiveindustriesbydomesticandinternationalfactors,wecanalsogetthatitstillhasacomparativeadvantageinourforeigntrade.Thecomparativeadvantageisn'tonlyaboutlowpriceandmorequantity,butalso

  newquality,ownbrandname,owninnovationandhightechnologywhichbuiltinmodernsociety.We

  findsomequestionsabouttheexportstructureofourtradeandthecomparativeadvantageinprimary

  products.Finally,proposingsomesolutionstotheproblemsidentified,wecanfindhowtomaintain

  acomparativeadvantageofourlabor-intensiveproducts.

  Keywords: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

  foreigntrade

  revelation

  

  

篇四: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第2章

  【本章关键术语】

  1.重商主义2.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3.比较优势理论

  4.相互需求理论

  2.1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初表述

  早在17、18世纪,欧洲国家就推崇一种被称为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经济哲学,重商主义者主张通过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扩大贸易顺差的方法实现国家的富强,因为贸易顺差可以使外国的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流入国内。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金银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地扩大出口,减少甚至限制进口。然而,一国的贸易顺差意味着其它国家的贸易逆差,一国的金银流入就是其它国家的金银流出,在任一时点上金银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顺差国的贸易利得就是逆差国的损失(他们认为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因此,重商主义者所鼓吹的经济民族主义,必然导致贸易伙伴之间在国家利益上存在根本冲突。

  托马斯·[专栏2-1]托马斯·孟小传

  托马斯·孟(ThomasMunn,1571-1641)是最有影响力的重商主义者,他出身于一位英国纺织品商人。和大多数重商主义者一样,他并不是以经济学为生的专业学者,而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对经济问题的认识更多地来自实践,而不是书本。他在1630年左右写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是重商主义的经典之作,在他死后由他的儿子于1664年出版。该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次再版,最后一版在1775年出版。亚当·斯密说:“孟的书的题目不但在英国而且在其他商业国家的政治经济学中成了一个基本公理。”它完全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那个时代被要求经济扩张和政治权力的迫切愿望占据着,并且经常二者合一。托马斯·孟所倡导的贸易差额论不仅在当时家喻户晓,而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凯恩斯就非常钦佩重商主义的思想,他的理论主张也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时期,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时期。早期重商主义者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他们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甚至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晚期的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和总体上的贸易顺差,他们认为,一定时期的贸易逆差可

  1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以被允许,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是顺差即可。这种思想被称为贸易平衡论。重商主义的局限性在于他们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你得必然是我失,奖出限入是其必然结果,各个国家运用重商主义理论管理国际贸易的结果将导致国际贸易的萎缩。

  2.2.比较优势引论

  第一个论证国际贸易是“正和游戏”而非“零和游戏”的是亚当·斯密。他从分析一个简单的事实入手,得出了自愿开展贸易的两个国家都可以从中获益的重要结论。

  [专栏2—2]

  亚当·斯密简介

  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苏格兰哥尔克第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先后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1748年受聘于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文学。1751年受聘于格拉斯哥大学,先讲授逻辑学,后任道德哲学教授。1764年斯密以私人教师身份跟随布克列公爵赴欧洲大陆旅行,结识了重农学派主要代表魁奈和杜尔哥等人,且深受影响。1776年发表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首先对如何进行贸易才能有效地积累财富和发展经济提出了系统完整的命题。其政策代表了英国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主张国内和国际间实现贸易的自由。1778年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税务司司长。他一生中的最后三年又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的经济哲学进行了深刻批判。他指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志不是其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少,而是这些贵重金属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一国拥有的贵重金属再多,但如果可供消费的商品的数量和种类少得可怜,那么该国的实际生活水平就不会高。可供消费的商品增加,才意味着一国财富的增加。亚当·斯密认为,只有扩大生产才能提高本国的生活水平,而扩大生产的根本在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这又取决于社会分工是否能够得以不断深化。亚当·斯密将这一思想应用于国际贸易,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贸易双方都增加财富。这是因为,国际贸易可以通过市场的拓展,将社会分工由国内延伸到国外。从国内分工到国际分工,意味着专业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将促进实际收入意义上的财富增加。亚当·斯密用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概念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他认为,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产品生产上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两种产品的产出都会增加,增加的产出可用来测度两国

  2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分工及贸易所带来的利益,适当地分配这种利益就可以使两国都受益。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现在我们看一个关于绝对优势的例子。表2-1表明,1小时的劳动在A国可以生产6蒲式耳的小麦,但在B国只能生产1蒲式耳小麦;另一方面,1小时劳动在A国可以生产4码布,在B国可以生产5码布。因此,在小麦生产上,A国有绝对优势,而在布匹生产上,B国有绝对优势。按照斯密的分工原则,A国可专门生产小麦,B国可专门生产布匹,然后通过贸易交换产品。

  表2-1

  小麦(蒲式耳/劳动小时)布匹(码/劳动小时)

  绝对优势

  A国64B国15

  假定A、两国各有2劳动小时,B可分别生产6蒲式耳小麦、码布和1蒲式耳小麦、码布,45世界总产出为7蒲式耳小麦和9码布。现在A、两国开展专业分工,国可生产12蒲式耳小麦,BAB国可生产10码布。如果A国用6蒲式耳小麦去交换B国的5码布,A国就可以得到5码布,B国则可获得6蒲式耳小麦,两国拥有的产品数量都比以前增加了。这说明,在资源消耗不变的情况下,世界总产出增加了,两国也可以从分工和交换中得到更多可供消费的产品。由此可见,通过分工与贸易就可实现双赢。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解释和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好处——它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而是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双赢”,并优化资源配置。斯密的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思想提供了理论根据,有力地抨击了传统重商主义的谬误,结束了后者对于贸易学说的长期统治,其贡献和意义十分重大。但是,亚当·斯密的贸易理论所主张的互惠贸易前提条件(要求各国都必须有自己的在生产成本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产业部门)过于苛刻,尚不具有一般性,只能解释现实中的部分国际贸易现象,而不能解释现实中还存在的,当一个国家在所有生产部门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是否还可以开展互惠贸易的情况。后来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贸易学说,从理论上解答了这一问题。

  2.3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

  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指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两个国家产品生产的相对劳动成本,而不是绝对劳动成本。一个国家在生产各种产品时,即使劳动成本都高于其他国家,但是,只要在劳动投入上有所不同,仍可以开展贸易并从中获益。

  3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专栏2—3]

  大卫·李嘉图简介

  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生于英国犹太族大资产阶级家庭。14岁他就结束了正规教育并到他父亲的交易所从事证券交易活动。20岁时他和异教徒女子普利丝娜恋爱,遭到父亲坚决反对,为此他与家庭脱离关系。1793年,他和普利丝娜结婚,独立经营交易所业务,到1797年即成为大富翁。此后,他把主要精力转向研究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矿物学和地理学等。1799年他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引起了对经济学的兴趣,并于181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被誉为继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经济学巨著。1819年他被选为下院议员。他代表新兴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提倡自由贸易,反对谷物法,主张修改选举法。

  2.3.1比较优势理论模型的前提假设

  ①有劳动1种生产要素、2种商品以及2个规模既定的国家;②两国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消费者偏好相同;③国内劳动要素具有同质性;④劳动要素可以在两个生产部门间自由流动,但不能跨国流动;⑤贸易是自由的,并且不考虑运输成本等任何贸易费用;⑥规模收益不变,商品与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这一模型也就是所谓的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由于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且规模收益不变,所以两国间生产技术差异就表现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因此,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实际上是从技术差异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2.3.2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均处于劣势(即不存在绝对优势产品),仍有可能进行互惠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或称比较优势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产品(或称比较劣势产品)。我们可以通过表2-2、表2-3、表2-4来解释比较优势理论。

  表2-2

  小麦(10蒲式耳)布匹(1码)

  比较优势分析(分工前的生产情况)

  A国1(劳动小时)2(劳动小时)B国6(劳动小时)4(劳动小时)合计20蒲式耳2码

  从表2-2可以看出,无论在小麦还是在布匹的生产上,B国都处于绝对劣势。然而,B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只有A国的1/6,而生产布匹的劳动生产率是A国的1/2,因此B国在布匹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另一方面,A国在小麦和布匹的生产上都有绝对优势,但是,生产小麦的

  4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要大于生产布匹的绝对优势,因此A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果A国专门生产小麦并出口一部分小麦来换取B国的布匹,B国专门生产布匹并出口一部分布匹来换取A国的小麦,则两国都可以获益。请看下表:

  表2-3

  小麦(10蒲式耳)布匹(1码)

  比较优势分析(分工后、交换前的生产情况)

  A国3(劳动小时)0B国合计030蒲式耳10(劳动小时)2.5码

  可见,在劳动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小麦产出增加10蒲式耳,布匹产量增加0.5码,国际分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世界总产出增加了。假定A国用10蒲式耳小麦来交换B国的1码布匹,那么交换后两国两种产品的消费情况如表2-4:

  表2-4

  小麦(蒲式耳)布匹(码)

  比较优势分析(交换后两国的消费情况)

  A国201B国101.5

  交换后,A国在布匹消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多消费10蒲式耳的小麦,而B国在小麦消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多消费0.5码的布匹,两国都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好处。

  [专栏2-3]

  姚明应该自己剪草坪吗?

  姚明作为中国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2002年到美国NBA打球,很快就成为美国NBA最优秀的球员之一,2004年4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一年一度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人”名单,姚明是入选该名单的惟一的一位中国人和惟一的一位NBA球员,他也是七位入选该名单的体育界名人之一。姚明不仅在中国,而且在美国都拥有大量的球迷,他2004年的广告收入总计1.1亿美元,据保守估计,姚明的实际身价已高达3亿美元,是中国最富有的运动员。姚明打球很优秀、出手灵活,想必除草也不会逊色,但是姚明要不要自己除草呢?假设姚明自己除草只需要2个小时,但为此他不能去拍电视广告,而拍2个小时广告他能赚1万美元,也就是说姚明除草的机会成本是1万美元;如果请一个钟点工来除草,他要花4个小时,当然在这4个小时中,他也可以去麦当劳打工挣20美元,也就是说钟点工除草的机会成本损失是20美元。由此看出,姚明在拍电视广告上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而钟点工则在除草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姚明时间的市场价值高,所以,他自己除草的机会成本很高,因此,姚明不应该自己除草,而应该去拍广告,让钟点工去除草,这样双方都可以获得好处。

  5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科学地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两国只须在不同产品生产上分别具有劳动生产成本上的相对优势,而不必是绝对优势,就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互惠贸易而使双方得益。这大大放宽了斯密贸易学说的苛刻前提条件,为世界更大范围地开展自由贸易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较具一般性的贸易学说,而且其思想还为现代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迄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只考虑了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又假定只有两种产品和两个国家,而且未考虑具体贸易条件的确定问题,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补充和深入研究。

  2.3.3比较优势理论的图形解释

  假定有A、B两个国家和X、Y两种产品,A、B国内生产X产品的边际成本分别为ax和ay(固定成本为0),此时,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由下列的三个线性表达式共同决定(其中,前两个表达式分别为X、产品的生产函数方程式,Y而第三个表达式则为充分就业的约束条件恒等式)。Qx=ax·Lx,(0≤Lx≤LA)Qy=ay·Ly,(0≤Ly≤LA)(2-1)(2-2)(2-3)

  LA=Lx+Ly

  其中,ax、Lx和Qx(ay、Ly和Qy)分别代表A国X产品(Y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以边际成本来表示,劳动生产率与边际成本成反比)、劳动投入量和产量,LA代表A国的劳动总供给量。由这三个表达式导出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为:

  1ax

  Qx+

  1ay

  Qy=LA,(0≤Qx≤axLA,0≤Qy≤ayLA)

  (2-4)

  因此,在只有两种产品并且其边际成本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是一条直线段。同样可以导出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为,

  1bx

  Qx+b1yQy=LB,(0≤Qx≤bxLB,0≤Qy≤byLB)

  (2-5)

  其中,bx和Qx(by和Qy)分别代表B国X产品(Y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和产量,LB代表B国的劳动总供给量。

  6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假定ax>ay,bx<by,即A国在X产品生产上有Qy比较优势,B国在Y产品生产上有比较优势,那么,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比较平缓,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比较陡峭,如图2-1所示。贸易前A、B两国的生产——消费均衡点分别是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差异曲线(即消费等效用曲线)的切点EA点与EB点,国内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数量也就是国内消费的两种产品的数量。A、B两国X产品的相对价格分别为pA和pB,在OBAQx图2-1李嘉图模型A、B两国在贸易前的生产-消费均衡

  //

  UBBEBAEAUA

  只考虑两种产品和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并且其边际成本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如A国)X产品对于Y产品的相对价格pA等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斜率的绝对值ay/ax,也就是AA斜率的绝对值。当pA=(ay/ax)≠(bx/by)=pB时,两国就存在着进行国际分工和互惠贸易的基础。现在A、B两国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完全分工,A国专业生产X产品,B国专业生产Y产QyBUA/

  /

  /

  QyUB/

  /

  pw

  ACA

  DB

  CB

  pw

  DAAQxOBQx(a)(b)图2-2A、B两国在完全分工和任意给定贸易条件下的生产-消费分析O

  //

  品,然后按国际价格pw(pA<pw<pB)进行交换,如图2-2所示。在任意给定的贸易条件pw下,A国(B国)的生产均衡点将分别沿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下移(上移)到图中A/点(B点)的位置,而它们的消费可能性边界线也将分别以A/点(B点)为中心“外旋”到图中pw线的位置——两国各自消费可能性边界线斜率的绝对值将相同(同为pw)。贸易后,国新的消费均衡点是由其新的消费可能性边界线pw与另一条消费无差异曲线UA/A的切点CA所确定;B国新的消费均衡点也是由其新的消费可能性边界线pw与另一条消费无差异曲线UB/的切点CB所确定。这时,由A、B两国各自新的生产均衡点与消费均衡点分别可以确定两个直角三角形CADAA/和BDBCB——它们分别被称为A国和B国的意愿贸易三角形。当pw并非均衡的贸易条件时,这两个意愿贸易三角形就不全等,两国间贸易的不平衡,必将引起贸易条件的进一步调整——这时将会有一个讨价还价的“觅价”过程,直至找到一个均衡贸易条件为止,即两国的意愿贸易三角形将会达到全等。此时,无论是A国还是B国,其消费均衡点都比贸易前上移了,从而意味着在开展贸易之后,两国的社会福利都得到了提高。

  7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2.3.4比较优势理论的检验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证检验,当推迈克道格尔(G.D.A.MacDugall)1951年所作的研究。他利用美国和英国1937年的数据,考察了各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他的假设检验可以表述为:美国劳动生产率(根据工资差异加以调整后的)高于英国的行业,其出口也将高于英国这些行业的出口。根据迈克道格尔的估计,1937年美国的平均工资水平是英国的两倍。因此,他认为如果美国某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超过英国对应行业劳动生产率两倍以上,那么,美国就应该在这些行业上有比较优势。迈克道格尔用美、英两国各行业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出口之比作为判断比较优势的标准,结果见表2-5。

  表2-5迈克道格尔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检验结果

  行业或产品收音机生铁汽车玻璃容器罐头机械纸卷烟油毡纺织品皮鞋可乐化纤棉制品人造丝啤酒水泥男式毛制品人造牛奶毛衣电灯饼干火柴橡胶轮胎肥皂美国劳动生产率与英国劳动生产率的比值3.53.63.12.45.22.72.21.71.91.81.41.91.51.51.42.01.11.31.21.45.43.13.12.72.7美国出口与英国出口的比值854.343.51.51.00.50.330.330.330.20.20.110.090.060.090.040.030.0040.940.230.090.740.35

  满足假设检验的产品

  不满足假设检验的产品

  8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在所检验的25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服从假设检验,即在收音机等20个行业中,当美、英两国的劳动生产率比值大于2时,两国相应行业的出口比值大于1;当两国的劳动生产率比值小于2时,两国相应行业的出口比值小于1;其余5个行业不服从假设检验。这说明,在迈克道格尔所检验的25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预期。

  2.4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

  如前所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是确定了国际贸易相对价格的一个合理范围,而没有解决具体贸易条件的确定问题,这后一问题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由英国经济学家穆勒解决。

  [专栏2—4]

  约翰·穆勒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StuartMill,1806—187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学家、逻辑学家。据《穆勒自传》记载,他三岁开始学希腊文,读《远征记》《对话录》、、苏格拉底《回忆录》等书。八岁开始学习拉丁文,并当妹妹的老师。13岁时开始学习政治经济学,并结识了李嘉图,他的读书笔记就是他父亲《政治经济学要义》的基础。到14岁时,他的教育基本结束。穆勒回忆说:“由于父亲的教导,我开始(受教育)的时间比同代人早25年。”历史上神童或天才相当多,但最后成功者并不多见,穆勒是一位成功的天才。他是李嘉图之后最伟大的古典经济学家,也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曾任东印度公司官员。他的主要著作有《略论政治经济学的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其中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当时广为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

  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穆勒极力宣扬自由贸易对一切国家都有利的观点,他接受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抛弃了其中包含的劳动价值论,代之以生产费用论和供求论。他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第3篇第18章中,采用比较劳动效率优势分析法重新表述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之后,进一步探讨了具体贸易相对价格的确定问题。穆勒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物总是按照该国的全部出口商品恰好抵偿它的全部进口商品所必须的价值,与其他国家的生产物相交换。……所有的贸易,不论是国家之间的,还是个人之间的,都是商品的相互交换,在此互换的过程中,各个国家或个人所须出售的商品也就构成了他们的购买手段:一方的供给构成了他对另一方所提供商品的需求。因此,供给和需求不过是相互需求的另一种表述。从而,所谓价值将自行调整以使得供给与需求相等,实际上就是说,价值将自行调整,以使一方的需求等于另一方的需求。”简言之,也就是说,贸易双方相互需求的价值应当均等(这被后人称作“相互需求方程”)。

  9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在李嘉图贸易模型的前提假设下,当两国存在互惠贸易的基础时,如果两国规模相当,并且需求偏好相同,则在可以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两国应当进行完全的专业分工(比如A国完全专业生产X产品,B国完全专业生产Y产品),这样可以把两国的“总蛋糕”做到最大,然后在合理的贸易条件范畴内进行互惠贸易,以使得两国从分工贸易中的总得益达到最大(至于每国各能从中分享到多少贸易利益,则取决于具体的贸易条件)。问题是,在这种完全分工情况下,具体的贸易条件究竟是怎样确定的呢?穆勒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这取决于两国各自的生产能力及其对于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强度”,并最终取决于两国“相互需求”的均衡。

  表2-6

  A国X(单位/劳动小时)Y(单位/劳动小时)1015

  贸易条件的确定

  B国1020

  从表中可以看出,A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X,B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Y。A国的国内交换比率为1X=1.5Y,B国的国内交换比率为1X=2Y。如果A国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用1X换取多于1.5单位的Y,A国就会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同样,如果B国能以少于2单位的Y来换取1单位X,B国也愿意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因此,A、B两国两种产品的国内交换比率就是它们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上下限。如图2-3所示:

  YB国不交换区域20

  B国国内交换比率A国国内交换比率

  交易区A国不交换区域

  O

  10图2-3国内与国际交换比率

  X

  在由比较优势理论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内,实际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相互之间的需求强度来决定的。如果对方对于本国产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对方产品的需求强度,那么,交换比率就接近于外国国内的交换比率,本国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反之,交换比率就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外国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假定A、B两个国家都是大国,下面利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来分析A、B两国贸易平衡时的交换价格决定问题。

  10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PX/PYP3P2P1

  PX/PYSXBADXEE

  *

  PX/PYSAB

  //

  SXE

  /

  D

  DX

  OXOXOX(a)A国的X产品市场(b)X产品的国际贸易(c)B国的X产品市场图2-4贸易均衡时产品相对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

  在图2-4中,SX、DX分别为A、B两国X产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纵轴表示X产品的相对价格,横轴为X产品的产出数量。在封闭经济条件下,A点是A国X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均衡点,此时X产品的相对价格为P1(见图(a));A是B国X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均衡点,此时X产品的相对价格为P3(见图(c))。开展贸易后,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界于P1与P3之间。当相对价格高于P1时,A国将提供比其需求更多的X产品,并将多出的部分出口;另一方面,在相对价格低于P3时,B国对X的需求将超过本国所能生产的数量,将进口X产品以满足这部分超额需求。相对价格P2是A国X产品出口数量(A国的供给量-需求量)等于B国X产品进口数量(B国的需求量-供给量)时的价格,也就是贸易均衡时的相对价格。当相对价格PX/PY>P2时,A国X产品的出口供给将大于B国的进口需求,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向P2回落;反之,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回升,直至重新达到均衡价格。

  /

  【本章小结】

  1.重商主义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早发端者,与当时的时代相适应,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金银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所以主张通过开展贸易并保持贸易顺差来达到使本国财富增加的目的。2.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否定了重商主义通过流通领域来增加财富的思想,认为一国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那么两国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益。3.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可以生产并出口其比较优势产品,同时进口比较劣势产品,则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分工和交换中获益。比较优势理论后来成为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4.穆勒从需求角度补充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交换价格即贸易条件取决于两国各自的生产能力及其对于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强度”并最终取决于两国,“相互需求”的均衡。

  11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本章荐读书目】

  1.[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3.[美]DominickSalvatore:《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吴建伟:《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5.王新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中的利益分配》,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本章思考题】

  1.有人认为,我国在用千万件衬衣来换取一架美国的波音飞机,以此来证明我国在对美国的贸易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请对此说法进行评论。2.请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问题。3.下表数据表明了不同情况下A、B两国生产X和Y商品需要劳动投入量,在I、II两种情况下,指出A、B两国具有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的商品?

  I情况国家X商品/人工小时Y商品/人工小时A国46B国21A国12

  II情况B国21

  4.就第4题的表中“I情况”数据,并假定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而且是同质的。(1)用劳动测度,A、B两国X与Y商品的成本是多少?(2)如果工资率是6,则计算A国X商品和Y商品价格。(3)画出A、B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4)A、B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是多少?(5)A、B两国Y商品的相对价格是多少?

  12

  

  

篇五: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国际经济学

  第一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贸易差额论的提出学派是()

  A.重工主义学派

  B.重农主义学派

  C.古典学派

  D.重商主义学派

  2.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理论B.贸易差额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

  3.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认为对外贸易应追求()

  A.顺差

  B.平衡C.逆差D.收支相抵

  4.提出发展本国航运业政策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理论B.绝对优势理论

  C.贸易差额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

  5.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

  A.发展本国工业B.发展本国航运业C.追求贸易顺差D.对外贸易垄断

  6.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建立的基础是通过批判()

  A.贸易差额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相互需求理论D.绝对优势理论

  7.欧洲资本积累时期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A.贸易差额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相互需求理论D.绝对优势理论

  8.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

  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

  9.绝对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C.李斯特

  D.大卫·李嘉图

  10.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要素禀赋差异B.相互需求强度差异C.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D.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11.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X,则乙国在X生产上具有()

  A.绝对优势

  B.比较劣势

  C.绝对劣势

  D.比较优势

  12.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则()

  A.乙国进口小麦B.甲国出口布C.乙国出口布D.甲国出口小麦

  13.依据绝对优势理论,如某国在某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则该产品()

  A.机会成本高B.劳动生产率低C.单位劳动投入少D.边际成本递增

  14.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约翰·穆勒B.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D.李斯特

  15.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

  A.贸易差额理论B.绝对优势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

  16.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B.技术水平差异C.需求强度差异

  D.商品价格差异

  17.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所依据的理论是()

  A.绝对优势理论B.相互需求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D.要素禀赋理论

  18.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

  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

  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19.法国生产单位酒所需劳动力比英国少40人,生产单位毛呢比英国少10人,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B.法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英国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英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21.如果甲国生产一单位粮食需要8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布需要90人一年的劳动;乙国生产一单

  位粮食需要12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布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2

  第一章古典贸易理论

  A.甲国应生产出口粮食,乙国应生产出口布B.甲国应进口粮食

  C.甲国应生产出口布,乙国应生产出口粮食D.乙国应进口布

  22.在下表的状态下,根据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可以得出()

  国家

  产品X

  产品Y

  甲国

  1

  2

  乙国

  2

  4

  A.甲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B.乙国的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C.甲国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D.两国在两种产品上不存在比较优势的差别

  23.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

  A.发达国家之间B.发展中国家之间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

  24.相互需求理论的提出者是()

  A.大卫·李嘉图B.亚当·斯密C.阿佛雷德·马歇尔

  D.约翰·穆勒

  25.约翰·穆勒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

  A.需求偏好差异B.劳动生产率差异C.相互需求强度差异D.要素禀赋差异

  26.相互需求理论认为对对方国家产品需求强度大的国家其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

  A.低

  B.高

  C.不确定

  D.不变

  27.根据相互需求理论,贸易利益分配取决于()

  A.国际具体交换比例B.两国经济实力C.进出口产品性质D.比较优势大小

  28.根据相互需求理论,国际贸易交换比例的变动是由于()

  A.相互需求强度的变动B.贸易条件恶化C.贸易规模扩大D.两国通货膨胀率差异

  29.提出相互需求曲线的是()

  A.阿佛雷德·马歇尔B.约翰·穆勒C.李斯特

  D.李嘉图

  30.相互需求理论是()

  A.对古典贸易理论的动态扩展

  B.对国际分工结果的补充说明

  C.对贸易利益的决定与分配进行补充说明D.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

  二、判断改错题

  1.贸易差额论虽然产生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

  2.重商主义贸易差额理论解释了贸易发生的原因。()

  3.贸易差额理论认为衡量一国财富的唯一标准是金银。()

  4.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理论提出的发展本国工业政策有助于实现贸易顺差。()

  5.贸易差额理论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针对所有产品而言的。()

  6.贸易差额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7.绝对优势理论成立的前提之一是贸易双方实行完全分工。()

  8.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的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个特例。()

  9.亚当·斯密认为绝对优势是指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劳动生产效率高。()

  10.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

  11.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一国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时仍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12.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参与贸易的前提是至少在一种产品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

  13.只有生产成本低的产品才具有出口的比较优势。

  14.比较优势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15.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仅来自于劳动效率差异。()

  16.如果某国找不到一种产品生产效率高于贸易伙伴国,则二者之间不会存在贸易行为。()

  17.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相对差异。()

  18.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3

  第一章古典贸易理论

  19.如果考虑货币因素,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

  20.19世纪英国的《谷物法》严重地损害了英国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21.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当一国生产率达到足够高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22.如果一国工资水平高于贸易伙伴国,则其产品不具有出口的比较优势。()

  23.相互需求理论揭示的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24.按照相互需求理论,国际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是由两国对彼此产品的需求强度来决定的。()

  25.按照相互需求原理,对对方产品需求强度大的国家,其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强。()

  26.国际市场价格离本国国内交换价格越近,则本国通过贸易获得的利益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27.相互需求理论认为,两国国际互利交换比例范围由两国国内交换比例决定。()

  28.相互需求理论用相互需求强度说明贸易利益分配问题。()

  29.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贸易后国际市场价格更接近于小国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市场

  价格。()

  三、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

  3.相互需求

  四、简答题

  1.简述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理论中发展本国工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3.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4.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5.简述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

  6.分析比较优势理论与相互需求理论的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

  1.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1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请回答:(1)两国比较优势的产

  品是什么?(2)国际交换比小麦:布=4:4,两国各获利多少?

  2.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3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美国工资率6美元/天,英国工资

  率1英镑/天。请回答:(1)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国应出口什么产品?(2)小麦和布在两国的价格

  是多少?

  3.美国1小时可以产出2公斤小麦或1码布,英国1小时可以产出3公斤小麦或4码布。要求:分析明

  两国各具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产品是什么?

  4.根据下表情况,回答以下问题:(1)如果美国的工资率是6美元,英国的工资率为1英镑,小麦和布

  在美国和英国的国内价格是多少?(2)如果汇率为1英镑=2美元时,小麦与布的美元价格是多少?

  (3)在此汇率下,两国进出口结构如何?(4)两国互利贸易的汇率范围是什么?

  美国

  英国

  小麦(公斤/小时)

  4

  1

  布(码/小时)

  1

  2

  六、综合分析题

  1.“中国工人每小时工资为2.50美元,如果允许中国无限制地向美国出口,美国工人的工资也会降到这

  个水平。你不可能只进口5美元一件的T恤衫,而不进口2.50美元的工资率。”试分析这段话。

  2.美国的服装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墨西哥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但美国却从中国和墨西哥大量进

  口服装,这是为什么?

  3.1996年情人节恰好与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日期2月20日相隔不到一周。这一天,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帕

  特里克.布坎南在苗圃停留,为他的妻子购买一打玫瑰。他趁此机会做了一次演讲,谴责美国日益增

  长的鲜花进口将美国鲜花种植者挤出了该行业。确实,美国的冬季玫瑰有一部分是由南美进口的,且

  所占市场份额日益上升。要求:(1)可以用所学的哪个理论分析这一事件?(2)分析美国从南美进口

  4

  第一章古典贸易理论

  鲜花对美国、美国鲜花种植者和美国消费者来说是否是一件坏事?为什么?

  第一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C

  5.A

  6.A

  7.A

  8.D

  9.B

  10.D

  11.C12.B13.C14.B15.C16.A17.C18.D19.D20.A

  21.D22.C23.D24.C25.A26.A27.A28.A39.C

  二、判断改错题

  1.√2.×。将“解释了”改为“没有解释”。

  3.√。4.√。5.×。将“所有产品”改为“制成品”。

  6.×。将“贸易差额理论”改为“绝对优势理论”。

  7.√。8.√。9.√。10.√。11.×。将“绝对优势理论”改为“比较优势理论”

  12.√。13.×。产品生产成本低仅仅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原因之一,需求强度等也会影响一国产品进

  出口结构。14.×。将“比较优势理论”改为“绝对优势理论”。

  15.×。要素禀赋差异、技术差距等也会形成比较优势。

  16.×。将“不会”改为“也会”。17.√。18.×。两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效率相同时不会发生互利

  贸易。19.√。20.×。将“贵族地主阶级”改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

  21.×。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除了比较优势例外情况,任何国家参与自由贸易均可获利。

  22.×。如果该国劳动生产率高,也有可能具有出口的比较优势。

  23.×。将“相互需求理论”改为“比较优势理论”。

  24.√。25.×。将“强度大”改为“强度小”,或将“能力强”改为“能力弱”。

  26.×。将“越大”改为“越小”,将“越小”改为“越大”。

  27.√。28.√29.×。更接近大国封闭条件下国内价格。因为两国间的贸易量不足以对大国国内供求

  造成太大的影响。19.√。

  三、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绝对优势更大或绝对劣势更小,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

  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相互需求:一方出售商品就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同时也形成对对方商品的需求,所

  以,供给和需求就是相互需求。

  四、简答题

  1.简述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理论中发展本国工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1)鼓励生育政策,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2)实行低工资政策,以降低产品成本;(3)高

  薪聘请外国工匠,禁止熟练技术工人外流和机器设备输出政策,在保持本国技术优势基础上,引入外国先

  进技术;(4)制订工业管理条例,提高产品质量。

  2.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生产上效率更低

  (具有绝对劣势)时,两国应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

  产品的一部分来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各国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地利益,国家财富增加。

  3.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

  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产品。这样分工的结果仍会使各

  国资源可以被有效的使用,而且两国产品的产出会增加,通过贸易分配使各国都能从中获利。

  4.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二者均以生产成本的差异作为互利贸易的基础;(2)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特殊

  5

  第一章古典贸易理论

  情形。区别:(1)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两国间成本的绝对数量,分析贸易双方各具绝对优势的特殊情形;(2)

  李嘉图比较两国劳动成本的相对数量(百分比),分析一方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方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的双方贸易。5.简述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

  国际交换比例是在两国国内交换比较范围内,由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相对强度决定的。也就是对其他国家产品需求相对强烈的国家,它的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降低,必须以更多的本国产品交换对方国家的产品。相反,对对方产品需求相对弱的国家,它的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就会提高,即可以用较少的产品去交换对方较多的产品。6.分析比较优势理论与相互需求理论的区别。

  比较优势理论是从成本和供给角度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互利性贸易的基础是两国生产产品的成本各具有比较优势,通过相互贸易可以增加各自的利益,但没有说明贸易利益是如何在双方间进行分配的。相互需求理论是从需求角度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互利性贸易的基础是两国对对方产品有需求,通过相互贸易可以增加各自的利益,并说明相互需求强度决定了贸易利益在双方间的分配情况。五、计算分析题1.(1)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小麦;英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布。

  (2)美国多得3单位布;英国多2单位小麦。2.(1)美国应出口小麦,英国应出口布。

  (2)美国:小麦为1.5美元,布为2美元;英国:小麦为1英镑,布为0.5英镑。3.美国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英国的小麦和布具有绝对优势;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小麦,英国具有比

  较优势的是布。4.(1)美国:小麦为1.5美元,布为6美元,英国:小麦为1英镑,布为0.5英镑。

  (2)英国的产品美元价格:小麦为2美元,布为1美元。(3)美国向英国出口小麦,而英国向美国出口布。(4)两国互利贸易的英镑与美元的汇率范围是1英镑等于1.5美元至12美元之间。六、综合分析题1.中国廉价产品进入会冲击美国同行业,可能导致某些工人失业,但不会使美国工人工资水平也降到与

  中国相同的水平,因为中国廉价产品进入可能导致的美国失业仅仅是结构性失业,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会恢复正常水平。2.因为在考虑货币因素的情况下,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未必具有出口优势,即各国工资率水平和汇率水平的差异可能导致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的国家不具有出口优势。如果中国和墨西哥服装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低于美国,或者两国本币汇率存在低估,抵补两国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可能导致中国和墨西哥生产的产品价格低于美国,则美国就会从中国和墨西哥大量进口服装。3.(1)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这一问题;(2)站在国家角度这不是一件坏事,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美国应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产品,而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因此应在冬季从南美进口鲜花;站在鲜花种植者角度这是一件坏事,因为在美国冬季时,鲜花种植成本较高,而此时南美正值夏季,鲜花种植成本较低,从南美进口鲜花将导致美国自己种植的鲜花卖不出去;站在消费者角度这一事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美国冬季从南美进口的鲜花比美国自己种植鲜花价格低,会相应提高消费者社会福利。

  6

  

  

篇六: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

  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又称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目录

  •1理论依据•2发展背景•3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关系•4普遍适用性•5不足与缺陷•6理论演进•7内涵与外延•8主要进展•9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10相关词条•11参考资料

  •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又称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比较优势理论-理论依据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前提下: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2.国家之家存在某种特征差异;3.各国的比较利益的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4.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5.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6.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然而,比较优势说许多假设过于苛刻,不符合经济现实。由于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生产资料在国内自由流动和在国际间完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资源充分利用和充分就业的假设都不符合经济现实。因此在这种严格条件下论证和理论很难作为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这样比较优势说的普遍适用性就值得怀疑。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背景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面临一些挑战。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贸易比较优势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ofComparativeAdvantage)。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事实上,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原理。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批马,每个层次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的下马对齐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优势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稳赢。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理论影响下,“谷物法”废除了。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实践检验的结果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如迈克道尔以1937年为例,通过考察美国与英国各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验证得出:对于美国劳动生产率(根据工资差异加以调整后的)相对高于英国的产业而言,美国在这些行业的出口也相对高于英国这些行业的出口。斯特恩比较了1950年和1959年两个年份美国、英国劳动生产率与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他们的分析,1950年在所观察的39个部门中有33个部门支持了假设检验,但到1959年,这一关系有所削弱。整体来看,比较成本理论在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他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贡献是,首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起因。直到今天,这一理论仍然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订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

  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关系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都认定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得以迅速扩张,因而十分强调对外贸易对促进一国增加生产扩大出口供给的重要作用。或者反过来说,斯密和李嘉图站在当时新兴的产业资本家阶级的立场上,为了给产业资本所掌握的超强的工业生产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

  剩余产品寻找出路,从供给的角度,论证了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以及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可以将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思想归于贸易理论研究上的“供给派”(SchoolofSupply)。但就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各自涵盖的研究对象而论,对此两者进行比较,人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一国是否拥有绝对低成本的优势商品,只要存在相互间的比较优势,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就可以使贸易双方都获得贸易利益。这就是说,实际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考察,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涵盖了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而不是相反。这说明,斯密所论及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不过是李嘉图讨论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个特例。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将只适用于某种特例的贸易模型推广至对普遍存在的一般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正是李嘉图在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一大贡献。比较优势理论-普遍适用性

  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比较优势理论,尽管自李嘉图提出至今已近二百年,但仍不失为指导一般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不仅如此,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除了可以用于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以外,还有较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如大学教授一般都要聘请助教,专门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辅导,负责批阅学生的作业,同时还要帮助教授做好讲授课程的有关准备工作。但我们知道,一位学术造诣高深的教授,完全可以在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兼顾这些工作,而且教授直接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们的收益一定会更大、更多。又如经验丰富的外科大夫除了能够给病人动手术以外,肯定还完全能够胜任对病人的护理,完全能够亲自为一个外科手术作各方面准备。但外科大夫往往都要专门聘请护士小姐。再如企业的高级资深管理人员

  全球比较优势指数

  ,除了可以全面打理公司业务外,还能非常熟练地处理公司的日常业务档案,至于文件的打印,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等等,公司经理们更应是行家里手。但他们同样还是要专门聘请秘书和打字员。

  凡此种种,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社会在劳动分工中普遍存在着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中的比较优势。教授、外科大夫、公司经理同助教、护士小姐、总经理秘书相比,前者尽管在各方面都享有绝对优势,但他们更大的优势或曰比较优势分别在教学和科研、主刀动手术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后者虽然处在全面劣势地位,但他们在辅导学生的学业和批阅学生作业、对病员进行常规护理和处理公司的一般文件打印归档的日常事务上的劣势相对较小,或者说他们在这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可见“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不仅仅是指导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都应该成为进行合理社会分工,以取得最大社会福利与劳动效率的原则。

  比较优势理论-不足与缺陷

  1.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

  首先,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该理论认为世界是永恒的,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李嘉图提出了九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一是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二是坚持劳动价值论,以英葡两国的真实劳动成本的差异建立比较成本说,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三是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四是没有运输费用;五是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六是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七是收入分配没有变化;八是贸易是按货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九是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其次,李嘉图解释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第三,该理论的一条重要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现实中,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多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其次,根据其结论进行推导,两国比较优势差距越大,则贸易的空间越大。那么,当前的国际贸易应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不过,该理论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其所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在现实经济中有着重要的意义。2.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硬伤”,或者说,存在理论分析上的“死角”。这是因为,在李嘉图的理论分析中,比较优势所以能够成立,全然取决于两国间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度”的差异。但是,如果只是考察经过高度抽象的“2×2贸易模型”,势必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两国间在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不存在“度”的差异。下表所示即为“等优势或等劣势贸易模型”(EqualAdvantageorEqualDisadvantageModel)。

  A国B国F商品13C商品26一旦出现此种等优势或等劣势的情况,即便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就不再灵光了。人们惊异地看到,李嘉图陷入了“此优为彼优,无甚可择!”或“彼劣即此劣,何以权轻?”的尴尬境地。比较优势理论-理论演进

  理论演进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没人否认;比较优势理论构成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也无可质疑。比较优势理论的创始人是李嘉图。在完善和挑战斯密“老祖”“绝对优势”学说的基础上,李嘉图“二祖”开了比较优势理论之先河。“老祖”认为,各国间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贸易各方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因为这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二祖”则进一步提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二祖”的比较优势理论弥补了绝对优势学说的理论缺陷,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不足:一是虽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二是认定各国将以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的见解,与现实不符;现实中,各国大都会生产某些进口商品的替代产品,而避免完全专业化生产。

  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两位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生产技术差别出发,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以此说明比较优势的产生。这个解释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局限性,认为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一起都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不同,正是这种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别才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以及H-O模型实质上都是把国家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因此从李嘉图到20世纪中期以前的比较优势理论被称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与盛行与当时粗糙的产业状况紧密相连。当时产业的生产形态是劳动密集而非技术密集型,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是香料、丝绸、烟草和矿产等,而国家的资源、资金与技术还处于发展中状态。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足以解释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这一使命注定由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来完成。

  比较优势理论-内涵与外延

  1.从静态比较优势到动态比较优势

  静态与动态优势比较

  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学者在将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理论上来说,第一次将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创新期的产品实际上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发展期则变成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入成熟期则变成资本与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当进入衰退期时基本成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转变,产品的生产也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比较优势也将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在国际贸易的根源上,动态比较优势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不仅仅来自于两国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产品相对价格的差异,而且受技术因素的规模经济差异将会导致生产成本差异,从而产生价格差异,因此,国家间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和规模经济差异共同决定贸易格局。在贸易的构成上,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每一个国家根据产业内专业化模式仅能生产某一产业内广泛的潜在的产品系列的一个或几个子集;另一方面由于示范效应的作用,消费者总在效用最大化原则支配下,偏好商品种类的增加,这样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找到了产业内贸易的依据。在贸易利益上,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动态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于比较优势利益,而且还会因生产效率提高、生产集中、生产的合理化以及产品多样性而存在潜在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为发展中国家先天比较优势的升级和后天比较优势的培育奠定了基础,这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第一层次的拓展。

  2.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

  所谓的先天优势是指一国先天存在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也叫自然优势;后天优势则是指原本没有,通过后天培育而形成的优势。后天优势的培育不仅要通过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带来产业部门的制度创新,使得先天的比较优势上升到后天的比较优势。技术外溢效应往往成为后进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获得后发优势的源泉。有的学者甚至将这种后发优势纳入广义的比较优势(张小蒂)。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后发优势仅仅是后进国家所具有的潜在的比较优势,它要转化为现实的比较优势,还要取决于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如果一国仅仅被动地接受先进国家的技术外溢,并且在其中缺乏消化、吸收与创新,则不可避免地陷入由于技术创新路径选择错误而导致的比较优势陷阱。因此,本文认为后进国家如果能在主动接受先进国家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干中学过程中,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就可以在特定产品或特定行业上,或者在技术、管理、营销上,替代或赶超同类的国际竞争者,获得后天优势。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3.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创立并发展完善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特相继发表了《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优势》(1990),系统地阐述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把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领域,提出了著名的波特菱形理论。该理论包括四个要素:生产要素,包括一国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基本要素和后天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推进要素,且后者对竞争优势更为重要;国内需求,包括国内需求结构、规模、成长率、高级购买者压力以及需求的国际化,波特认为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进而获得竞争优势;相关支持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品的国内产业,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其是影响一国主导产业取得规模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包括企业的形成与组织方式、竞争激烈程度、创新与企业家才能,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成长和竞争力的维持,政府应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此外还有政府和机遇两个辅助要素。波特指出,上述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动态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进而产生一些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相对具有以下新特点:竞争优势理论除了考虑现实的利益外,还考虑潜在利益对比,考虑一国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从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后天的努力和进取,只要勇于创新、积极竞争,后进的国家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此外,竞争优势理论涉及产业和企业,强调非价格竞争,更注重要素质量和市场的需求档次。

  总之,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分布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强调各国间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竞争优势不能完全消除或替代比较优势,但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有必要将原有的比较优势拓展到竞争优势。

  上述比较优势三个纬度的拓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传统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可以视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内涵的拓展;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可以视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外延的拓展。比较优势动态化要求比较优势内容即外延的不断拓展,以资源禀赋等先天优势为基础的狭义的比较优势必然发展到以后天通过努力而培育形成的优势为基础的广义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进展

  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进展比较优势理论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对外生比较优势这一主流理论的完善和挑战。在近年来关于比较优势的诸多研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为代表,在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体系批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新主流(HelpmanandKrugman,1985;GrossmanandHelpman,1989,1990),而其他学者们又在批评这一新主流的基础上,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博弈以及演化等不同的角度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拓展。

  1.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拓展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HelpmanandKrugman,1985)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他们发展了一个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将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决定。在自给自足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产品多样性数目很小,而贸易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同时如果贸易增加了消费者的需求弹性,那么单个厂商的规模效率也能改进。这样,单个厂商通过规模经济作用确立了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实际上,克鲁格曼更早时候(Krugman,1980)就提出国内市场规模会影响一国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他论述了在几种背景下具有大的本国市场的厂商更能有效利用规模经济从而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出口商通常比内销的厂商规模更大,厂商和产业的规模与出口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2.梯伯特的拓展沿着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思路,梯伯特(JamesR.Tybout,1993)进一步总结并集中论述了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increasinginternalreturnstoscale)作为比较优势的源泉。他认为具有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的模型在三方面优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学说:一是该模型建立了一个从专业化中获取收益的新基础,即使贸易伙伴们具有相同的技术和要素比例这种专业化也存在。第二,该模型认为具有大的国内市场的厂商在世界市场中有竞争优势。第三,该模型有助于理解贸易、生产率和增长之间可能的联系。3.多勒尔的拓展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规模经济并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充分解释。多勒尔(DollarandWolff,1993)等提醒我们,用规模经济来解释比较优势主要是针对近年来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这些国家的贸易模式体现了很高的专业化程度。但是,他们认为,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可以部分解释这种专业化,但不是全部。在大多数产业中,一些不同的公司共同贡献了一个国家的出口成绩,并且每个公司又有很多工厂,因此公司或工厂的规模经济不能解释全部的国家专业化。他认为技术差异是对发达国家专业化程度日益深化的合理解释(Dollar,1993)。日本、德国和美国的许多出口品之所以被看做是高技术产品,是因为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中研发所占的比例很高,以及员工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很大比例。但是,多勒尔也认为,尽管技术差异能很好地解释比较优势,但这种解释只是针对短期有效,对长期比较优势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

  因为任何一门专有技术最终会变成国际性的公共产品。那么,什么才能成为高技术产业长期比较优势的源泉呢?多勒尔认为是在现有基础上产生新技术和训练补充性技术劳动力的制度。

  4.哈迈斯和莱文森的拓展

  对于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研究思路,有的学者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了质疑哈迈斯和莱文森(HummelsandLevinsohn,1993)。质疑从赫尔普曼(Helpman,1987)的论文《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入手。赫尔普曼在该文中发展了一个简单的产业内贸易模型,用以说明国家规模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该文最重要的理论洞见是指出了,当每一种产品仅仅在一国内生产时,国家的规模是世界GDP构成的惟一决定因素。并且赫尔普曼在OECD的资料基础上分析并得出,当国家的规模越来越相似时,贸易群体之间的贸易量也不断增加。该文中模型的假设是:每一种产品只在一国生产;所有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所有国家的偏好一致。对此,哈迈斯和莱文森认为这一假设过于苛刻,该模型不适用于每年的每对贸易国。他们认为,距离会增加差别化产品贸易的摩擦成本。距离相近的国家从事产业内贸易是因为喜好多样化。远距离国家中的消费者愿意消费国外的多样化产品,但高运输成本将限制这种贸易。此外像边界贸易、季节性贸易、贸易限制以及语言文化因素都会影响产业内贸易。而且他们还进一步用OECD和非OECD(14个国家)的资料作对比,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产业内贸易占总贸易量的比例在OECD国家为25.3%,而在非OECD国家仅为0.5%。他们认为这一实证结果也说明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进而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不充分,可能有别的更重要的因素。

  5.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的拓展

  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GrossmanandHelpman,1989,1990)从研究与开发(R&D)的角度推进了比较优势理论。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将原来盛行的对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扩展到动态分析。他们发展了一个产品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多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通过R&D产生的比较优势和世界贸易的跨期演进。在他们的模型中,公司引进新产品会发生资源成本。前瞻性的生产者引导R&D进入具有获利机会的市场。新产品不完全代替老产品,并且当更多的商品可买到时,价格、利率和贸易模式会跨期演进。贸易有产业内的和产业之间的,前者受制于R&D支出,后者受制于资源禀赋。国际资本流动用来为R&D融资,在一些情况下跨国公司会出现。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的动态分析尽管是建立在许多原有的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如克鲁格曼(Kmgman,1979)与狄克西特和诺曼(DixitandNorman,1980),但同先

  前的文献相比较又有很大不同。他们不仅推进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分析,而且就动态分析而言,他们的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早些时候对具有产品创新的贸易的动态研究。这些研究(Kru~nan,1979b;Dollar,1986等)对贸易均衡(当产品由北方最初开发后来被南方模仿)的稳态性质提供了有用的洞见,但由于没有考虑到所有一般均衡的相互影响和驱动产品创新率的经济因素,从而使分析不够完全。而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的框架很明确地处理了对私人投资R&D的激励和R&D活动的资源要求。资源通过分配到R&D部门,会导致差异化产品和同质产品的生产,然后就会形成沿着贸易均衡动态路径的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式。这种贸易模式,会导致比较优势的发展。

  6.杨小凯和博兰的拓展

  杨小凯和博兰(YangandBorland,1991)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于分工提高了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速了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关于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被置于一个将交易成本和分工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之中。按照这一框架,经济增长并不单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而是经济组织演进的问题,市场发育、技术进步只是组织演进的后果。该框架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动态均衡过程,并阐释了斯密和扬格(AnynYoung)的思想: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专业化带来的收益流的贴现值低于由专业化引起交易成本增加所导致的现期效用的损失,因此专业化水平将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熟能生巧效应将使专业化带来的收益逐渐增加,因此将会出现一个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内生比较优势随之不断增强。应当强调的是,他们的框架不同于标准的新古典框架,后者对比较优势的分析主要基于规模经济,而他们的框架将专业化和分工置于分析的核心,并且严格区分了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从而发扬了斯密关于分工和内生比较优势的核心思想。

  7.格罗斯曼和麦吉的拓展

  此外,格罗斯曼和麦吉(GrossmanandMaggi,2000)还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国际间的比较优势。他们发展了一个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间贸易竞争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分配对比较优势和贸易的影响。他们发现,具有相对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互补性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当所有的任务被相当好地完成时,要比一部分任务被极好地完成而另一部分任务完成得很差时的有效产出更大。高效率的生产组织要求具有相似才能的人力资本匹配,这在有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性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对杰出人物的公司完成一些任务,而另一些任务由才能相对较低的人组成的公司来完成。那么,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特征的国家,如果杰出人物有更大的比例,将会在对杰出人物敏感的产业中占有比较优势。

  8.克莱里达和芬德莱的拓展

  克莱里达和芬德莱(ClaridaandFindlay,1992)分析了政府对比较优势和贸易的贡献。他们的观点同传统的经济理论以及以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都不相同。他们认为,政府介入教育和科研、交通和通讯以及其他经常性社会部门将会显著提高私人公司的生产率,一些经济部门无疑会从中受益。这是因为众所周知的“搭便车”问题和公共产品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私人公司没有动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供给。9.费希尔和卡卡尔的拓展还有的学者从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理论。费希尔和卡卡尔(FisherandKakkar,2002)认为比较优势是开放经济长期演进过程的结果。在李嘉图理论和阿尔钦框架的基础上,他们系统化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论认识,提出了自然选择会淘汰无效企业,并且能促进产生稳定的甚至是高效的世界贸易模式。他们没有假定存在瓦尔拉斯拍卖者,而是探讨了协调贸易与企业的匹配过程。他们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伴随比较优势的专业化(更大的国家可能不完全专业化)是世界经济演化的惟一稳态。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与比较优势理论本身的进展相类似,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也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巴拉萨(Balassa,1981)根据新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外贸优势转移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阶梯比较优势论。他预期各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和比较优势会随着生产要素积累的状况而改变。与传统的发达与落后两极划分法不同的是,巴拉萨认为国际分工的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排列着许多阶梯。更新发展阶梯的过程是连续的而非中断的。按发展阶梯划分,当今世界经济中大致存在以下几类国家和地区:属第一阶梯的发达国家;属第二阶梯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亚洲“四小龙”和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属第三阶梯的次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东盟各国(新加坡除外)、中国和印度;最后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根据这种阶梯划分,阶梯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演变的过程:各国按照比

  较优势发展出口,能够取代已发展至更高阶梯的国家原来的出口。在阶梯式发展的格局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将分别发展起各自的新兴产业,同时将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给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执行出口导向战略的落后国家就能够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进入更高的经济和贸易发展阶梯。针对阶梯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外贸增长前景持悲观观点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批评。他们批评的主要依据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攀登比较优势的阶梯。恩斯特和欧康诺(ErnstandO’connor,1989)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国际间产品竞争的加剧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维持原有的国际分工。他们认为,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是靠使用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生产低品质和低成本的制成品取得的。对外贸易曾经是他们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是,当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采用相似的经济发展策略时,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也在日益增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厂商虽已试图以产品升级和分散出口市场减轻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但这种调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出口市场的集中化倾向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市场能够弥补北美市场进口量降低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所造成的损害。霍夫曼(Hoffman,1985)也举出部分次级新兴工业化国家被迫限制服装产量以缓解来自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的例证,说明落后国家进入出口主导型的发展阶梯是十分困难的。

  多勒尔(Dollar,1993)把比较优势的技术和制度分析延伸至发展中国家。他认为,尽管关于技术差异的讨论主要针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总体上并不居于技术创造的前沿,但技术进步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比较优势的演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事实表明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已从发达国家引入技术,而发展中国家感兴趣的制度也是那些有利于技术引进以及适应既存技术的制度。一些关于增长的实证文献确实对这些观点给予了支持(Barro,1991)。研究表明,对工厂和设备的投资、教育变量(如中小学入学率)以及在外贸和外资方面的开放政策同经济增长高度相关。这些实证工作说明了落后的优势在于引进别处的先进技术。但是,对这个潜在优势的利用要求相应的制度支持,如强有力的教育体制和在外贸外资方面的开放制度。如果制度支持具有持续性,例如能持续几十年,将会对社会的真实收入增加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样,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将会获得知识资本积累的长期收益。多勒尔实际上强调了制度激励和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国家获取长期比较优势的源泉,这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然而,正如前面已提到的争论一样,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也引起了相应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能否应用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林毅夫等(1999)在批判赶超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应依据比较优势制定发展战略。他们指出,赶超战略最终并没有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久快速增长,却使发展中国家经济付出惨重代价。赶超战略的失败主要因为这种战略是以牺牲经济整体进步为代价的少数产业的赶超,不足以支持资源结构的升级或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赶超战略所扶持的产业部门,由于不符合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只好完全依赖于扭曲价格和国家保护政策才得以生存。在赶超战略下,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结构形成矛盾,使大规模的人口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而陷入贫困。他们认为,作为一种替代性选择,遵循比较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就是使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使资源禀赋结构随之不断提高。他们的比较优势战略实质上是对李嘉图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应用。

  但是,对于这种比较优势能否作为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依据,另外一些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如洪银兴(1997)认为,在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由于发达国家存在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虽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发达国家面对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从而造成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出现“比较利益陷阱”。他认为要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就应当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转换的关键是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高技术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左大培(2000)则从技术进步的另一角度表述了对中国遵循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怀疑和否定。他提出应当把产业技术密集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为此应当制订促进技术进步的贸易政策。他强调通过扶植处于幼稚期的高技术产业来获取内生比较优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极不平等,发达国家占据高附加值的一端,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低附加值的一端,导致了全球化利益严重偏向发达国家。实际上,如果通过市场力量来推动一国比较优势的升级,不仅做不到,而且在利润最大化的作用下,各国都偏向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就使原有的比较优势不断强化。发达国家继续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获得高额附加值,而发展中国家则继续出口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获得较低的附加值。因此,通过国家力量推动比较优势的升级就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现实的选择。

  发展中国家要变潜在的后发优势为现实的比较优势,就要技术创新。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目前的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现状都不能构成坚强的支持,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此外,发展中国家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者企业的形成,也需要国家力量的扶持。一些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产业,如航空航天、船舶、电子、核、常规武器等应成为发展中国家扶持的重点,因为这些产业集中了大量的高精尖技术,可以创造长期动态的比较优势。

  

  

篇七: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目录

  比较优势的基本概念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背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比较优势理论演进两百年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新进展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地位比较优势的基本概念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背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比较优势理论演进两百年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新进展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地位展开编辑本段比较优势的基本概念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

  比较优势理论

  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即:如果要素价格在两国间是相同的,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就会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由于要素价格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各国的生产者都将使用更多的低价格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4)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比较优势理论

  。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编辑本段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背景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前提下: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国家之间存在某种特征差异;各国的比较利益的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ofComparativeAdvantage)。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

  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发

  贸易比较优势

  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

  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比较优势原理

  事实上,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原理。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批马,每个层次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的下马对齐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优势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稳赢。

  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理论影响下,“谷物法”废除了。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实践检验的结果

  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如迈克道尔以1937年为例,通过考察美国与英国各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验证得出:对于美国劳动生产率(根据工资差异加以调整后的)相对高于英国的产业而言,美国在这些行业的出口也相对高于英国这些行业的出口。斯特恩比较了1950年和1959年两个年份美国、英国劳动生产率与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他们的分析,1950年在所观察的39个部门中有33个部门支持了假设检验,但到19

  

篇八: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各国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即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达国家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这样各国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提高国家福利。从理论的逻辑推理上讲,比较优势理论是比较完美的。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却出现了所谓“里昂惕夫”之迷此类的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更严重的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出现了比较利益陷阱。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人“比较利益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级产品出口的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环节。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实行竞争优势战略。所谓竞争优势战略就是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的一种强调贸易动态利益的贸易发展战略。它强调贸易利益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为了获得稳定的、长期的贸易利益,甚至可以牺牲一些中短期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注重产业内部的交换关系和产业的生产率以及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能适应当前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不断上升的趋势,它所关心的是如何将一国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国际贸易中不利地位,充分发挥对外贸易作用的一个必然选择。

  我国竞争优势战略的实行(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

  实行竞争优势战略,不能全面地否定比较优势的发挥。相反,实行竞争优势战略特别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实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一定具有比较优势,良好的要素禀赋条件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但我国的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要继续扩大这类产业规模,势必造成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所以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以世界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于新型化、多层次化、精细化产品开发,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质量和技术层次,使出口商品从初加工到精加工转变,提高其附加值。我国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并不一定意味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技术的进步,利用劳动力的优势也可以生产资本密集型甚至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关键在于产品中的技术含量。目前通过加工贸易方式来实现劳动力价格优势与外来资本、技术结合是继续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工贸易不仅可以实现静态的比较利益,而且还可实现动态比较利益。科技的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高技术产品加工贸

  1/2

  .

  易的兴起,使加工贸易内容出现了跨越式发展。跨国公司推行全球化战略,需要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来寻找低生产成本的区位,这为我国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发挥“后发优势”,在全球高技术产业中争得一席之地提供了机遇。通过加工贸易与跨国公司合作,成为其生产链中的一环。这样既能发挥垂直分工中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又得到水平分工中跨国公司技术外溢、管理经验等好处,尽量减少学习的成本,提高学习效率,为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升级积累必要的人力和技术,同时又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出口,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二)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能将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并保持住,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饼的原因,要么是因为忽略了技术变量,要么是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不当。目前,中国的初级制成品出口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产品科技含量低,完全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而我国的工业制成品,虽然出口增速较快,但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而且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技术多是引进或模仿得来,自主创新较少,造成我国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这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的障碍。所以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应充分发挥供求、价格、竞争机制的动力作用,同时国家应重视对技术创新的引导,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我国当前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的现状还不能支撑我国的后发优势的发挥,所以进一步地增加技术创新投入,落实科技兴贸战略,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强化本国技术创新动力,将是形成我国产品竞争优势的当务之急。(三)调整产业结构,确立新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是形成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我国的产品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产业结构滞后,升级速度缓慢。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层次低,缺乏竞争力。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部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但是依然没有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总体格局,表现在对外出口的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体,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例很低。要提高我国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确立新的主导产业。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国的竞争焦点逐渐转向了高科技的竞争,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高技术具有在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内部使用X围广、渗透性强的特点。高技术不仅能靠自身市场开发的能力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而且能应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为此,要将高技术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形成高技术产业群,培养一批高技术出口重点企业,通过培育资本市场以及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四)重视政府在形成竞争优势中的作用政府在推行竞争优势战略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的作用表现在:首先是推进体制创新。我们应尽快建立起市场化、法律化的外经贸管理体制,本着公开、公平、竞争、效益的原则不断改进进出口管理体制,实现企业外经贸自营进出口权依法登记制;建立公平规X、统一合理的进口税收体制,依靠动态关税调节进口数量和结构。其次是引导作用。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业结构调整都涉及到了引进国外先进产业和先进技术的问题。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制定一定的产业进入X围和技术门槛,引导外来资金、技术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再次就是扶持和保护作用。根据国外的经验,在形成竞争优势产业的过程中,政府的扶持和保护是必要的。即对一些关键性的高技术产业和幼稚产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金融、税收、研究投入等方面,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护国内市场。但这种扶持和保护不同于一般的进口替代政策,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篇九: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第三章比较优势理论与自由贸易一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一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exogenous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以及ho模型实质上都是把国家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因此从大卫李嘉图到20世纪中期以前的比较优势理论被称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章比较优势理论与自由贸易

  一、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一)外生比较优势理论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exogenous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以及H-O模型实质上都是把国家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因此从大卫·李嘉图到20世纪中期以前的比较优势理论被称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是以李嘉图的外生比较优势说和郝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说为代表的。1.外生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外生比较优势则是指由于天生条件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它是以外生给定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即外生比较优势是由事前的差别引起的。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该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李嘉图的这种比较优势说的理论前提是比较严格的,是属于外生比较优势的前

  提。2.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Heckscher)和其学生俄林(BertilOhlin)所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FactorEndowmentsTheory),又叫H-O理论、H-O模型,它建立在对现实经济简单化、抽象化的严格模型设定基础上。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Y,且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还假定只有两个国家A、B,且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要素充裕是通过对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或生产要素总量相对比例进行比较而确定的,B国的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之比小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或者B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总量之比大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H-O定理表明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3、外生比较优势理论难以解释的难题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在20世纪中期前风行一时,与当时产业还很粗糙,生产形态是劳动力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相适合的。当时的国际贸易活动更显示国家的资源、资金与技术还处于发展中状态,这段期间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有香料、丝绸、烟草和矿产等,贸易的区域也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足以解释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这一使命注定由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来完成。第一,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这使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现实上遇到了难题。依据H-O理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双方的要素禀赋差异越显著,贸易的潜力就越大,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应主导国际贸易的流向。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第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其中技术密集度更高的工程产品,如汽车、飞机、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和其他机械产品出口上升更为迅速,占总出口的比重由1963年的27%上升到1987年的39%。外生比较优势理论把技术作为一个外生的变量,

  显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第三,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且跨国公司内部贸

  易迅速增长。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不考虑规模报酬,假定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因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公司存在,这也就无法讨论范围限于公司内部的公司内贸易问题。4.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现状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比较优势理论有外生与内生之分。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以国家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为贸易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一直是贸易理论的主流,为大多数经济学家信奉。国际贸易理论的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学说。认为各国间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贸易各方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5.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发展

  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因此,

  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不拥有任何绝对优势,仍然可以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获取比较利益,正好弥补了亚当·斯密绝对优势学说的理论缺陷。但是,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李嘉图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是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二是李嘉图认为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这一点与现实有较大的出入。现实中,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大都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李嘉图虽然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存在,却将之归结为由于技术的不同而产生的结果。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他的老师赫克歇尔又进一步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别上,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产生。这一理论可概括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的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在生产那些能够比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就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因此,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赫克歇尔和俄林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局限性,认为不仅仅是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

  本。他们还注意到,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不同,因此,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不仅由技术差别决定,也由要素比例和稀缺程度的不同而决定。一般来说,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劳动力价格会较低,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会相对低一些。而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资本的价格会较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则相对成本较低。因此,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别。

  比较优势的思想发端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第四篇第二章中提到不同国家生产商品的固有的或后天获取的“自然优势”(naturaladvantages)和交换的合理性。-之后,李嘉图将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思想发展为相对比较优势思想,并将这种思想理论化和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初步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按照李嘉图的观点,比较优势,即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该差异源自各国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根据相对优势进行生产和交换,双方均可获利。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诸多局限性。其中最令人不满的有两点:一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仅涉及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二是该理论难以解释多种要素存在情形下的比较优势来源。对李嘉图理论的不满导致了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倍受关注的是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该理论构造了

  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该模型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及其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的国际差异的角度探寻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得出了一个国家应出口哪些密集使用本国富有要素的产品,进口哪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的结论。并指出,通过国际自由贸易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配置,通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可使“要素价格均等化”,并影响产业布局。

  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之后,贸易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的进展,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贸易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的可能性。里昂惕夫发现,美国进口资本密集产品与出口劳动密集产品的状况,与美国资本充裕而劳动稀缺的现实不符。这就是所谓的“里昂惕夫难题”。该难题的提出,使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普适性产生了怀疑。为了对现实作出新的解释,一些研究者引入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进行改进,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揭示不同国家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还有一些研究者试图通过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部分重要假设来构建“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从以下两个方向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1)发展方向之一,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研究规模收益递增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指出一国的企业或者行业可能仅仅由于历史或偶然的原因较早地进入某个产业,从而可以较早地扩大生产的规模,并利用规模经济形成

  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2)发展方向之二,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参与国

  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的企业或产业获得不同水平或内容的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技术可获得性差异理论,既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就发达国家而言,即便两个发达国家在开发技术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由于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开发出来的具体技术也是存在差异的,且不同国家还可能专业化地开发不同产品或生产技术,因而,两个国家的技术能力相同并不意味着最终产品相同,具有相同技术能力的国家仍然存在贸易的可能性。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研究结果是导致著名的产品或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该理论认为,新的技术和产品一般是在发达国家首先开发成功的。当产品和技术趋向成熟并进入标准化阶段时,产品的生产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与产品和技术的这种生命周期相适应,首先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产品,其后则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成熟的标准化的产品。至于为什么新的技术和产品总是首先在发达国家开发成功,研究者则一般从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角度予以解释,认为,只有富裕国家才有可能支付得起昂贵且具有高失败概率的研究和发展费用。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处于创新期的产品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处于发展期的产品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成熟期的产品为资本与

  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产品的产地也从技术创新的国家向其他国家转移,由此决定了国际贸易的走向。研究者们还得出了以下结论: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最有可能具有相似的消费者偏好与市场需求特征,当一国的厂商计划进行跨国经营时,他们最有可能进行开发的市场首先应当是与本国收入水平相当的市场,从这个角度讲,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间的贸易量应当是比较大的。

  贸易理论的上述新进展与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是相适应的。按照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国际贸易应当主要在要素禀赋结构相差较大的国家间进行。然而,20世纪中期以来的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却是要素禀赋结构相似的国家(地区)间的贸易——主要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占有国际贸易的主要份额。新贸易理论为国际贸易的这种新的发展动向提供了解释。

  二、杨小凯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一)杨小凯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概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澳大利亚华人杨小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了重新思考,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创立了新兴古典经济学。杨小凯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可以概括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增长模型两个方面。

  1.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所谓内生比较优势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它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杨小凯以事前和事后的生产率差别把比较优势区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他认为,内生比较优势是由对生产方式和专业化水平的事后选择产生的,这种内生比较和绝对优势有可能在天生生产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产生。或者说由于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生产率差别称作内生比较优势。外生比较优势则是指由于天生条件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它是以外生给定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即外生比较优势是由事前的差别引起的。杨小凯认为专业化分工导致人力资本与知识的积累,从而产生内生比较优势。

  在杨小凯(2002)的内生贸易模型中,每个人的天生条件可能相同,人们之间不一定有与生俱来的差别,即可能不存在外生比较优势。那么内生比较优势是如何产生且随着分工水平提高而提高的呢?杨小凯认为,分工后的总合生产力水平之所以高于自给自足水平,原因在于分工可以节省重复学习的费用。杨小凯认为,这种基于分工的发展而后天不断创造出来的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内生绝对优势有可能在外生比较优势不存在时出现。如果我们接受先天的生产率差异(即外生比较优势)作为分工的条件,就会导致贸易产品、方向和格局的静态化,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为分工的结果出

  现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则预示着一国贸易动态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基于分工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内生比较优势能够随着分工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展的动力。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就成为一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持续不断的源泉。因此,这种后天的比较优势就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将这种模型发展到有中间产品的情形,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经济发展、落后国的产业升级等现象。

  2.新兴古典增长模型——熟能生巧1991年杨小凯和博兰(YangandBorland,简称Y-B模型)将熟能生巧的概念引入其模型中,阐述了熟能生巧与交易成本、分工演进及经济腾飞的关系,阐释了内生比较优势可以通过熟能生巧即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的观点。他首先设定经济系统中的熟能生巧具有特别的含义——分工中的熟能生巧,并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此外,它还放弃了新古典模型的纯消费者与纯生产者分离的假设。模型假定生产率增长是专业化熟能生巧、交易成本和有多样化消费偏好的消费者一生产者交互作用的结果。当时间t=0时,每个人都没有太多的生产经验,生产率很低,也不能负担专业化和分工造成的交易成本,表现为自给自足状态。随着时间的推延,每个人积累了一些生产经验,生产率有所提高,能承担不太高的交易成本,开始从事一定程度的专业化活动。渐渐地,专业化熟能生巧加速了专业经验积累,个人专业化生产率进一步

  提高,能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并选择较高水平的专业化。如此下去,直到分工演进的潜力被耗尽。Y-B模型的分析表明,分工的自发演进机制能产生内生增长。这种演进提高了每个人的生产率,同时降低了个人在社会中的独立生存能力。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几种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虽然研究角度不同、方法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强调了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转换的作用和“干中学”的经验积累效应,从而对二次战后东亚国家的经济崛起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同时对现实中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意义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国际分工与贸易分析的基石,中

  国对外贸易格局的转换必须基于比较优势的内生演进。与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相比,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我们的指导意义似乎更大。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可以作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原则,以纠正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高度扭曲的产业体系,这不仅能使我们取得更多的经济剩余,也会大大促进我国的就业。但是众所周知,运用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也有很多缺陷,除了它苛刻的假设之外,它极易使发展中国家锁定在国际分工的低端,形成对本国初级产品和发达国家技术、资本密集品的双重依赖,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此外,现实也非自由贸易的天堂,我们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却使我们频频遭受贸易壁垒和反倾销调查之苦。

  避免落入陷阱的对策就是运用内生比较优势理论,重视培养我们的动态比较优势,谋求在更高层次上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良性的产业升级机制。

  第三章贸易保护理论

  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的系统构筑者是迈克尔·波特。波特于1980年、1985年和1990年相继出版了其著名的竞争3部曲:《竞争战略》(CompetitiveStrategy)、《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和《国家竞争优势》(TheCompetitiveAdvantage0fNations)。三部著作一脉相承,自成体系,成为现代管理学界的权威论著。《竞争战略》,运用作用于一个产业的5种竞争力模型。确定了分析产业及其对手的理论框架,提出了获取竞争优势的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CostLeadership)、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和目标集中战略(Focus)。《竞争优势》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论述了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和途径。《国家竞争优势》,利用所构建的“钻石体系”模型,探讨了国家、州(省)与其他地理区域如何取得持久竞争力的问题。波特认为自己所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后者集中在宏观经济政策(政府预算

  赤字、货币政策、市场开放或民营化)或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方面;前者则突出强调主要根植于商业环境的地点竞争力,认为劳工、资本和自然资源并不能决定繁荣,因为取得这些资源并非难事,竞争力来自企业以当地的资源生产出更具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则离不开国家和区域的竞争环境。他所构筑的“钻石体系”模型,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战略与竞争背景”、“相关产业和支援产业”等4个方面探索了竞争力的来源、变化及其对政府与企业的意义。三、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关系辨析目前,有关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关系的认识存在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相容,只能择其一。另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只是采用了不同称谓。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均有片面性,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分别隶属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二者既相对独立,也相互联系。1、两种理论相对独立波特明确指出,其研究的领域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给自己的定位是管理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本质区别在于,经济学致力于解释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是一门认识世界的学科;管理学致力于提供实现预期经济目的的途径和方法,是一门改造世界的学科。虽然经济学和管理学呈现出交织发展的特点,但仍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第一,理论基点不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点是交换和贸易,竞争

  优势理论的基点是竞争。尽管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先于竞争优势理论,但二者在逻辑上并不存在严格的前后相继的关系。波特虽然提及比较优势理论在探讨竞争力问题中的应用,但并未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建立竞争优势理论,而是另辟蹊径,对比较优势理论所未涉及到的植根于商业环境的地点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二,作用目标不同。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从历史的、客观的角度,对已经发生的国际贸易及相关的经济现象做出解释、分析和判断,为预测国际贸易发展趋势,选择合理的国际贸易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作为战略管理理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则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致力于为经济行为主体做出合乎价值取向的决策、设计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作用目标不同,理论体系框架及其应用范围也必然有所不同。第三,发展路径不同。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绝对比较优势”到“相对比较优势”、从“外生变量”到“内生变量”、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的历程。作为战略管理理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则经历了从企业微观层面向产业中观层面乃至国家宏观层面的历程。2、两种理论相互联系笔者强调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相互独立,并不意味着否认二者的相互联系。在笔者看来,比较优势理论中所论及的生产要素自然秉赋、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无疑是形成国家、区域、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尽管波特更多地是从管理学角度构建竞争优势理论,却未曾割断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况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并不能涵盖竞争优势理论的全部,还有众多的国内外学者从其他视角(比如生产要素禀赋)对竞争优势问题进行研究。相应于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隶属于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必定是隶属于管理学的竞争优势理论的重要基础。既然两种理论体系既相独立又相联系,那么,两种理论就应该结合运用。林毅夫结合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并论证了后发优势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林毅夫认为,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根本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结构。产业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从根本上说,依赖于该经济体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形成后发优势,便应该将经济发展目标定位于尽可能快地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而要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篇十: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重定向自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

  目录

  [隐藏]•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概述•2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前提•3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背景•4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5比较优势理论演进两百年•6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新进展•7相关条目

  [编辑]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编辑]

  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前提

  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前提下: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国家之间存在某种特征差异;•各国的比较利益的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编辑]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背景

  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ofComparativeAdvantage)。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

  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事实上,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原理。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批马,每个层次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的下马对齐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优势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稳赢。

  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理论影响下,“谷物法”废除了。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

  实践检验的结果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如迈克道尔以1937年为例,通过考察美国与英国各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验证得出:对于美国劳动生产率(根据工资差异加以调整后的)相对高于英国的产业而言,美国在这些行业的出口也相对高于英国这些行业的出口。斯特恩比较了1950年和1959年两个年份美国、英国劳动生产率与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他们的分析,1950年在所观察的39个部门中有33个部门支持了假设检验,但到1959年,这一关系有所削弱。

  整体来看,比较成本理论在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他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贡献是,首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起因。直到今天,这一理论仍然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订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

  但是,比较优势也存在较大的不足。首先,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该理论认为世界是永恒的,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李嘉图提出了九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一是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二是坚持劳动价值论,以英葡两国的真实劳动成本的差异建立比较成本说,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三是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四是没有运输费用;五是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六是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七是收入分配没有变化;八是贸易是按货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九是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其次,李嘉图解释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第三,该理论的一条重要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现实中,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多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同时,根据其结论进行推导,两国比较优势差距越大,则贸易的空间越大。那么,当前的国际贸易应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不过,该理论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其所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在现实经济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编辑]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一、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主张

  李嘉图同样也继承了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认为“在充分自由贸易的制度下,每个国家自然会将其资本和劳动投入那些对它来说最为有利可图的行业。而且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同全社会共同利益的结合妙致毫巅。通过推动工业的发展,通过对能工巧匠的报偿,通过最有效地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特有权利,这样的制度就可以最有效同时又是最经济地分配劳动。这样一来,由于产量的普遍提高,它还必定会将利益扩散开来,通过共同的利益和相互交换,把个人同社会,各个国家同整个文明世界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李嘉图不仅对斯密论及的那只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推崇备至,而且还将它伸向了整个世界。

  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出发,李嘉图也极力主张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他分析说“所有贸易,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增加生产。……同在煤炭供应不足情况下的产量相比,如果向某一制造商充分供应煤炭,他利用相同数量的资本能生产出更多的铁,这对一个国家说来是有利的。如果煤炭短缺,该制造商用同样多的资本和劳动生产出某种商品,并用该种商品去进口铁,且能达到煤炭充足供应条件下的同样数量,那么,国内铁的增加同样给国家带来利益”。

  李嘉图还举例说明,如果个人或厂商迫于政府的限制,不得不用他们不甚擅长的商品,即他们花费更多资本与劳动成本的商品,去交换别国的商品,则不仅他们个人的利益受损,整个国家的利益也势必受到损害。据此,他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大力促进那些自然价格下降的商品的出口,这样的金融措施必将完全改变自然形成的产业结构”。因此,应该实行自由贸易的政策,而不是“过去那种荒谬绝伦的政策”。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关系

  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都认定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得以迅速扩张,因而十分强调对外贸易对促进一国增加生产扩大出口供给的重要作用。或者反过来说,斯密和李嘉图站在当时新兴的产业资本家阶级的立场上,为了给产业资本所掌握的超强的工业生产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剩余产品寻找出路,从供给的角度,论证了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以及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可以将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思想归于贸易理论研究上的“供给派”(SchoolofSupply)。

  但就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各自涵盖的研究对象而论,对此两者进行比较,人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一国是否拥有绝对低成本的优势商品,只要存在相互间的比较优势,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就可以使贸易双方都获得贸易利益。这就是说,实际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考察,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涵盖了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而不是相反。这说明,斯密所论及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不过是李嘉图讨论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个特例。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将只适用于某种特例的贸易模型推广至对普遍存在的一般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正是李嘉图在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一大贡献。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自李嘉图提出至今已近二百年,但仍不失为指导一般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不仅如此,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除了可以用于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以外,还有较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

  如大学教授一般都要聘请助教,专门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辅导,负责批阅学生的作业,同时还要帮助教授做好讲授课程的有关准备工作。但我们知道,一位学术造诣高深的教授,完全可以在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兼顾这些工作,而且教授直接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们的收益一定会更大、更多。又如经验丰富的外科大夫除了能够给病人动手术以外,肯定还完全能够胜任对病人的护理,完全能够亲自为一个外科手术作各方面准备。但外科大夫往往都要专门聘请护士小姐。再如企业的高级资深管理人员,除了可以全面打理公司业务外,还能非常熟练地处理公司的日常业务档案,至于文件的打印,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等等,公司经理们更应是行家里手。但他们同样还是要专门聘请秘书和打字员。

  凡此种种,还可以举出很多其他例子。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社会的在劳动分工中,普遍存在着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中的比较优势。教授、外科大夫、公司经理同助教、护士小姐、总经理秘书相比,前者尽管在各方面都享有绝对优势,但他们更大的优势或曰比较优势分别在教学和科研、主刀动手术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后者虽然处在全面劣势地位,但他们在辅导学生的学业和批阅学生作业、对病员进行常规护理和处理公司的一般文件打印归档的日常事务上的劣势相对较小,或者说他们在这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可见“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不仅仅是指导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都应该成为进行合理社会分工,以取得最大社会福利与劳动效率的原则。

  四、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

  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硬伤”,或者说,存在理论分析上的“死角”。这是因为,在李嘉图的理论分析中,比较优势所以能够成立,全然取决于两国间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度”的差异。但是,如果只是考察经过高度抽象的“2×2贸易模型”,势必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两国间在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不存在“度”的差异。下表所示即为“等优势或等劣势贸易模型”(EqualAdvantageorEqualDisadvantageModel)。

  A国B国

  F商品1

  3

  C商品2

  6

  一旦出现此种等优势或等劣势的情况,即便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就不再灵光了。人们惊异地看到,李嘉图陷入了“此优为彼优,无甚可择!”或“彼劣即此劣,何以权轻?”的尴尬境地。

  [编辑]

  比较优势理论演进两百年

  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没人否认;比较优势理论构成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也无可质疑。

  比较优势理论的创始人是李嘉图。在完善和挑战斯密“老祖”“绝对优势”学说的基础上,李嘉图“二祖”开了比较优势理论之先河。

  “老祖”认为,各国间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贸易各方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因为这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二祖”则进一步提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二祖”的比较优势理论弥补了绝对优势学说的理论缺陷,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不足:一是虽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二是认定各国将以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的见解,与现实不符;现实中,各国大都会生产某些进口商品的替代产品,而避免完全专业化生产。

  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两位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别出发,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以此说明比较优势的产生。这个解释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局限性,认为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一起都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不同,正是这种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别才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以及H-O模型实质上都是把国家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因此从李嘉图到20世纪中期以前的比较优势理论被称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与盛行与当时粗糙的产业状况紧密相连。当时产业的生产形态是劳动密集而非技术密集型,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是香料、丝绸、烟草和矿产等,而国家的资源、资金与技术还处于发展中状态。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足以解释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这一使命注定由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来完成。

  比较优势理论体系的学者们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体系以及从专业化、技术差

  异、制度、博弈以及演化等不同角度完善和拓展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发展了一个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的垄断竞争模型,将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所决定。90年代,梯伯特进一步总结并集中论述了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increasinginternalreturnstoscale)作为比较优势的源泉。但多勒尔(Dollar)等学者却认为规模经济并不能充分解释比较优势,他们认为,以规模经济来解释比较优势主要是针对现代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只能部分解释这些国家中的专业化,而技术差异才是对这些国家专业化程度日益深化的合理解释。

  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从研究与开发的角度推进了比较优势理论。他们发展了一个产品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多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据此来研究通过研发产生的比较优势和世界贸易的跨期演进。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的动态分析不仅推进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分析,而且方法也有较大创新。他们的模型很明确地处理了对私人投资研发的激励和研发活动的资源要求。

  杨小凯和博兰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他们在一个交易成本和分工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分析内生比较优势,这就将专业化和分工置于分析的核心。

  进入新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学者们尝试从更新的角度来分析国际间的比较优势。格罗斯曼和麦吉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各国间的比较优势。他们发展了一个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间贸易竞争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分配对比较优势和贸易的影响。他们发现,一方面具有相对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互补性为特征,而另一方面,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性为特征。

  费希尔和卡卡尔则认为比较优势是开放经济长期演进过程的结果。他们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与比较优势伴生着的专业化是世界经济演化的惟一稳态。

  [编辑]

  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新进展

  一、近年来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进展

  比较优势理论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对外生比较优势这一主流理论的完善和挑战。在近年来关于比较优势的诸多研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为代表,在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体系批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新主流(HelpmanandKrugman,1985;GrossmanandHelpman,1989,1990),而其他学者们又在批评这一新主流的基础上,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博弈以及演化等不同的角度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拓展。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HelpmanandKrugman,1985)。他们发展了一个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将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决定。在自给自足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产品多样性数目很小,而贸易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同时如果贸易增加了消费者的需求弹性,那么单个厂商的规模效率也能改进。这样,单个厂商通过规模经济作用确立了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

  实际上,克鲁格曼更早时候(Krugman,1980)就提出国内市场规模会影响一国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他论述了在几种背景下具有大的本国市场的厂商更能有效利用规模经济从而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出口商通常比内销的厂商规模更大,厂商和产业的规模与出口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沿着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思路,梯伯特(JamesR.Tybout,1993)进一步总结并集中论述了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increasinginternalreturnstoscale)作为比较优势的源泉。他认为具有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的模型在三方面优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学说:一是该模型建立了一个从专业化中获取收益的新基础,即使贸易伙伴们具有相同的技术和要素比例这种专业化也存在。第二,该模型认为具有大的国内市场的厂商在世界市场中有竞争优势。第三,该模型有助于理解贸易、生产率和增长之间可能的联系。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规模经济并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充分解释。多勒尔(DollarandWolff,1993)等提醒我们,用规模经济来解释比较优势主要是针对近年来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这些国家的贸易模式体现了很高的专业化程度。但是,他们认为,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可以部分解释这种专业化,但不是全部。在大多数产业中,一些不同的公司共同贡献了一个国家的出口成绩,并且每个公司又有很多工厂,因此公司或工厂的规模经济不能解释全部的国家专业化。他认为技术差异是对发达国家专业化程度日益深化的合理解释(Dollar,1993)。日本、德国和美国的许多出口品之所以被看做是高技术产品,是因为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中研发所占的比例很高,以及员工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很大比例。但是,多勒尔也认为,尽管技术差异能很好地解释比较优势,但这种解释只是针对短期有效,对长期比较优势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

  因为任何一门专有技术最终会变成国际性的公共产品。那么,什么才能成为高技术产业长期比较优势的源泉呢?多勒尔认为是在现有基础上产生新技术和训练补充性技术劳动力的制度。

  对于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研究思路,有的学者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了质疑(HummelsandLevinsohn,1993)。质疑从赫尔普曼(Helpman,1987)的论文《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入手。赫尔普曼在该文中发展了一个简单的产业内贸易模型,用以说明国家规模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该文最重要的理论洞见是指出了,当每一种产品仅仅在一国内生产时,国家的规模是世界GDP构成的惟一决定因素。并且赫尔普曼在OECD的资料基础上分析并得出,当国家的规模越来越相似时,贸易群体之间的贸易量也不断增加。该文中模型的假设是:每一种产品只在一国生产;所有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所有国家的偏好一致。对此,哈迈斯和莱文森认为这一假设过于苛刻,该模型不适用于每年的每对贸易国。他们认为,距离会增加差别化产品贸易的摩擦成本。距离相近的国家从事产业内贸易是因为喜好多样化。远距离国家中的消费者愿意消费国外的多样化产品,但高运输成本将限制这种贸易。此外像边界贸易、季节性贸易、贸易限制以及语言文化因素都会影响产业内贸易。而且他们还进一步用OECD和非OECD(14个国家)的资料作对比,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产业内贸易占总贸易量的比例在OECD国家为25.3%,而在非OECD国家仅为0.5%。他们认为这一实证结果也说明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进而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不充分,可能有别的更重要的因素。

  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从研究与开发(R&D)的角度推进了比较优势理论(GrossmanandHelpman,1989,1990)。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将原来盛行的对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扩展到动态分析。他们发展了一个产品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多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通过R&D产生的比较优势和世界贸易的跨期演进。在他们的模型中,公司引进新产品会发生资源成本。

  前瞻性的生产者引导R&D进入具有获利机会的市场。新产品不完全代替老产品,并且当更多的商品可买到时,价格、利率和贸易模式会跨期演进。贸易有产业内的和产业之间的,前者受制于R&D支出,后者受制于资源禀赋。国际资本流动用来为R&D融资,在一些情况下跨国公司会出现。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的动态分析尽管是建立在许多原有的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如克鲁格曼(Kmgman,1979)与狄克西特和诺曼(DixitandNorman,1980),但同先前的文献相比较又有很大不同。他们不仅推进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分析,而且就动态分析而言,他们的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早些时候对具有产品创新的贸易的动态研究。这些研究(Kru~nan,1979b;Dollar,1986等)对贸易均衡(当产品由北方最初开发后来被南方模仿)的稳态性质提供了有用的洞见,但由于没有考虑到所有一般均衡的相互影响和驱动产品创新率的经济因素,从而使分析不够完全。而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的框架很明确地处理了对私人投资R&D的激励和R&D活动的资源要求。资源通过分配到R&D部门,会导致差异化产品和同质产品的生产,然后就会形成沿着贸易均衡动态路径的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式。这种贸易模式,会导致比较优势的发展。

  杨小凯和博兰(YangandBorland,1991)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于分工提高了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速了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关于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被置于一个将交易成本和分工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之中。按照这一框架,经济增长并不单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而是经济组织演进的问题,市场发育、技术进步只是组织演进的后果。该框架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动态均衡过程,并阐释了斯密和扬格(AnynYoung)的思想: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专业化带来的收益流的贴现值低于由专业化引起交易成本增加所导致的现期效用的损失,因此专业化水平将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熟能生巧效应将使专业化带来的收益逐渐增加,因此将会出现一个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内生比较优势随之不断增强。应当强调的是,他们的框架不同于标准的新古典框架,后者对比较优势的分析主要基于规模经济,而他们的框架将专业化和分工置于分析的核心,并且严格区分了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从而发扬了斯密关于分工和内生比较优势的核心思想。

  此外,格罗斯曼和麦吉,(GrossmanandMaggi,2000)还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国际间的比较优势。他们发展了一个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间贸易竞争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分配对比较优势和贸易的影响。他们发现,具有相对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互补性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当所有的任务被相当好地完成时,要比一部分任务被极好地完成而另一部分任务完成得很差时的有效产出更大。高效率的生产组织要求具有相似才能的人力资本匹配,这在有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性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对杰出人物的公司完成一些任务,而另一些任务由才能相对较低的人组成的公司来完成。那么,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特征的国家,如果杰出人物有更大的比例,将会在对杰出人物敏感的产业中占有比较优势。

  克莱里达和芬德莱(ClaridaandFindlay,1992)分析了政府对比较优势和贸易的贡献。他们的观点同传统的经济理论以及以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都不相同。他们认为,政府介入教育和科研、交通和通讯以及其他经常性社会部门将会显著提高私人公司的生产率,一些经济部门无疑会从中受益。这是因为众所周知的“搭便车”问题和公共产品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私人公司没有动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

  来供给。

  还有的学者从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理论。费希尔和卡卡尔(FisherandKakkar,2002)认为比较优势是开放经济长期演进过程的结果。在李嘉图理论和阿尔钦框架的基础上,他们系统化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论认识,提出了自然选择会淘汰无效企业,并且能促进产生稳定的甚至是高效的世界贸易模式。他们没有假定存在瓦尔拉斯拍卖者,而是探讨了协调贸易与企业的匹配过程。他们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伴随比较优势的专业化(更大的国家可能不完全专业化)是世界经济演化的惟一稳态。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与比较优势理论本身的进展相类似,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也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观点。

  巴拉萨(Balassa,1981)根据新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外贸优势转移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阶梯比较优势论。他预期各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和比较优势会随着生产要素积累的状况而改变。与传统的发达与落后两极划分法不同的是,巴拉萨认为国际分工的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排列着许多阶梯。更新发展阶梯的过程是连续的而非中断的。按发展阶梯划分,当今世界经济中大致存在以下几类国家和地区:属第一阶梯的发达国家;属第二阶梯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亚洲“四小龙”和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属第三阶梯的次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东盟各国(新加坡除外)、中国和印度;最后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根据这种阶梯划分,阶梯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演变的过程: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出口,能够取代已发展至更高阶梯的国家原来的出口。在阶梯式发展的格局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将分别发展起各自的新兴产业,同时将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给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执行出口导向战略的落后国家就能够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进入更高的经济和贸易发展阶梯。针对阶梯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外贸增长前景持悲观观点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批评。他们批评的主要依据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攀登比较优势的阶梯。恩斯特和欧康诺(ErnstandO’connor,1989)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国际间产品竞争的加剧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维持原有的国际分工。他们认为,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是靠使用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生产低品质和低成本的制成品取得的。对外贸易曾经是他们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是,当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采用相似的经济发展策略时,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也在日益增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厂商虽已试图以产品升级和分散出口市场减轻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但这种调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出口市场的集中化倾向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市场能够弥补北美市场进口量降低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所造成的损害。霍夫曼(Hoffman,1985)也举出部分次级新兴工业化国家被迫限制服装产量以缓解来自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的例证,说明落后国家进入出口主导型的发展阶梯是十分困难的。

  多勒尔(Dollar,1993)把比较优势的技术和制度分析延伸至发展中国家。他认为,尽管关于技术差异的讨论主要针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总体上并不居于技术创造的前沿,但技术进步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比较优势的演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事实表明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已从发达国家引入技术,而发展中国家感兴趣的制度也是那些有利于技术引进以及适应既存技术的制度。一些关于增长的实证文献确实对这些观点给予了支持(Barro,1991)。研究表明,对工厂和设备的投资、教育变量(如中小学入学率)以及在外贸和外资方面的开放政策同经济增长高度相关。这些实证工作说明了落后的优势在于引进别处的先进技术。但是,对这个潜在优势的利用要求相应的制度支持,如强有力的教育体制和在外贸外资方面的开放制度。如果制度支持具有持续性,例如能持续几十年,将会对社会的真实收入增

  加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样,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将会获得知识资本积累的长期收益。多勒尔实际上强调了制度激励和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国家获取长期比较优势的源泉,这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然而,正如前面已提到的争论一样,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也引起了相应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能否应用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林毅夫等(1999)在批判赶超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应依据比较优势制定发展战略。他们指出,赶超战略最终并没有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久快速增长,却使发展中国家经济付出惨重代价。赶超战略的失败主要因为这种战略是以牺牲经济整体进步为代价的少数产业的赶超,不足以支持资源结构的升级或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赶超战略所扶持的产业部门,由于不符合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只好完全依赖于扭曲价格和国家保护政策才得以生存。在赶超战略下,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结构形成矛盾,使大规模的人口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而陷入贫困。他们认为,作为一种替代性选择,遵循比较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就是使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使资源禀赋结构随之不断提高。他们的比较优势战略实质上是对李嘉图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应用。

  但是,对于这种比较优势能否作为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依据,另外一些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如洪银兴(1997)认为,在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由于发达国家存在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虽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发达国家面对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从而造成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出现“比较利益陷阱”。他认为要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就应当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转换的关键是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高技术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左大培(2000)则从技术进步的另一角度表述了对中国遵循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怀疑和否定。他提出应当把产业技术密集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为此应当制订促进技术进步的贸易政策。他强调通过扶植处于幼稚期的高技术产业来获取内生比较优势。

  

  

篇十一: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北理工《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0005红字部分为答案!

  单选题1.强调贸易保护有助于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是()。A.重商主义B.幼稚产业保护理论C.贸易乘数理论D.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2.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A.约翰穆勒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大卫休谟

  3.()假定两国同质产品应该具有相同的价格。A.相对购买力平价B.绝对购买力平价C.利息率平价D.现代汇率理论

  4.根据提供曲线,两商品进行国际贸易的比价线是()。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纸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相同

  5.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假设前提是()。A.进口供给弹性无穷大B.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C.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D.出口需求弹性无穷大

  6.从本质上讲,出口补贴是保护()的利益A.政府B.生产者集团C.消费者集团D.全体国民

  7.根据新古典贸易理论,两国可以进行贸易的前提是()。A.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和位置不同B.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不同C.两国的资源禀赋不同D.两国封闭经济时的相对商品价格不同

  8.小国对进口品征收关税,可以()。A.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B.导致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C.提高本国进口竞争性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D.降低本国进口竞争性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

  9.乘数是()的倒数。A.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储蓄倾向C.1边际储蓄倾向D.消费储蓄

  10.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A.发达国家之间B.发展中国家之间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

  多选题1.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包括。A.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B.美国实际比其贸易伙伴拥有更多的劳动力C.美国的出口产品密集使用了熟练劳动力D.美国倾向于出口需要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高技术产品

  2.在现实贸易中,生产要素的价格远未均等化,原因是。A.国际贸易还不是自由的B.存在各种形式的国际贸易成本C.贸易保护主义D.贸易自由主义E.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使用的生产要素也有差别

  3.下列有关提供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提出B.提供曲线的形状受到产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C.两个提供曲线的相交点为两国贸易的均衡交换比价D.既反映了供应,有反应了需求E.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

  4.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下列部门中属于服务行业的有。A.商业B.建筑C.金融D.销售E.运输

  5.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A.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贸易理论B.相互倾销贸易理论C.重叠需求贸易理论D.比较利益理论E.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6.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达到均等化,然而现实远非如此,其原因是。A.国际贸易远不是自由的B.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C.各国生产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有差异D.国际贸易存在各种形式的交易成本E.生产要素并非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7.国际贸易中的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有()。A.厂商供给的产品是同质的B.市场上存在众多的厂商和消费者C.长期内,厂商可以自由进出市场D.厂商对价格具有绝对的影响力E.厂商供给差别产品

  8.外部规模经济产生于()。A.生产设备及供应的专门化B.共同生产要素的相互借用或使用C.技术外溢效果D.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E.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增多

  9.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有效成立的应具备的条件主要有A.当事人必须自愿和真实地达成协议B.当事人必须具有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C.双方以互惠、有偿为原则D.合同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10.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包括。A.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差异B.绝对优势C.要素禀赋差异D.市场的不完全性E.规模经济

  判断题1.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而解决LeontiefPArADox。A.错误B.正确

  2.BP曲线的斜率与资本的流动性无关。A.错误B.正确

  3.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A.错误B.正确

  4.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A.错误B.正确

  5.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一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一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A.错误B.正确

  6.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汇率固定,不会发生大的波动。A.错误B.正确

  7.根据罗伯特蒙代尔法则,财政政策对付外部失衡问题无效,而对付内部失衡问题比较有效。A.错误B.正确

  8.牙买加会议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A.错误B.正确

  9.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的国家。A.错误B.正确

  10.欧元区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后,成员国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但是财政政策仍由各国政府独立执行。这就造成由超国家的欧洲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由各国政府执行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这一体系也成为欧元区运行机制中最大的缺陷。A.错误B.正确

  

  

篇十二: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阐述自由贸易的合理性(1)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结果会消除贸易国间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并且会使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2)商品贸易的结果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两国间的间接移动,从而弥补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移动的缺陷3.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门从事其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的生产而从其他国家购买其生产效率并非最高的产品,即使这意味着它自身生产所购产品的效率比出口国的更高。4.比较优势理论表明,无限制的自由贸易可以增加全世界的产量;也就是说,贸易是一种各有所得的事情。5.比较优势理论还表明,一个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可以刺激本国的经济增长,而这反过来又可以使本国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本身是在不断演进与发展的,经历了由外生比较优势向外生与内生比较优势并重、单因素比较优势向多因素比较优势发展的过程,即比较优势理论由过去的单一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为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各个经济实体的潜在生产效能,从而实现经济总量上升。

  关键词:比较优势,发展,内生化,国际贸易

  正文:比较优势是各个国家在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则。当我们在考虑比较优势理论如何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社会环境时,我们应该首先意识到比较优势原则本身是在不断演进与发展的,要想更完美的运用比较优势原则,我们需要彻底地探索比较优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当我们全面、综合地了解了比较优势时,才会避免对它的误读误用。

  从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经过了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优势、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规模经济优势,再到现代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经历了由外生比较优势向外生与内生比较优势并重、单因素比较优势向多因素比较优势发展的过程,即比较优势理论由过去的单一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为综合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首先把优势区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把劣势区分为绝对劣势和相对劣势。斯密认为在一个自由市场竞争的社会里,任何国家、组织都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绝对天然优势,比如完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条件(气候、土壤、矿藏等自然优势),优秀的国民素养(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等等,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组织对外经济交往的最基本的条件。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绝对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总量。”[i]为此,亚当·斯密提出了自己著名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原则,即“只要甲国有此优势,乙国无此优势,乙国向甲国购买,总是比自己制造有利”。

  现实世界中,一些国家对某一种资源的垄断和战略地位优势的独占,因而就具有了其他国家、区域和组织不具有的绝对优势,像南非拥有黄金蕴藏开采的天然优势,中亚国家蕴涵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组织就可以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绝对优势开展经济交往,从而获得发展的各方面的便利条件,因为这些绝对优势是其他国家、地区和组织所没有拥有的独到优势。而实际情况却是,具有天然和人为的绝对优势的主体是少之又少,依据这种理论的逻辑推断:那些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区域和组织似乎只能贫穷落

  后,只能倚赖于他人处于附属的地位,因而这种绝对优势的优势理论对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发展竞争主体有其理论上的根本缺陷。比如像日本几乎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却取得了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

  所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不能回答一个落后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或一个先进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时是否会发生对外贸易活动以及贸易对双方是否有利这一棘手问题。故在斯密之后,李嘉图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学说,他指出一国即使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处于有绝对劣势,劳动生产率比别人低,只要各种商品的劣势程度存在差异,也可以参与分工,获得国际贸易的好处。对于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同样如此[ii]。这一原理就比绝对优势理论有了更广的适用范围和更强的说明力和理论的指导性,从而为那些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发展竞争主体提供了新的发展优势理论模型。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在完全自由贸易条件下,从世界主义的角度而构筑的高度抽象化的国际分工的依据,也体现了当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提高利润的要求,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作用。但在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中,是在发动商业战争,强迫他国接受自由贸易政策,通过殖民统治和价廉物美的激烈的竞争中实现的。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使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而其他国家成为它的外围国家;英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而外围国家却形成单一的片面的经济。这种国际分工并非像李嘉图所描述的那样“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因此,就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形成国际分工而言,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带有非历史、超国家和超阶级的观点,美化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形成的实际。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分工,通过国际贸易,实行优势互补,促进相互发展的合理性。

  赫克歇尔和俄林理论的产生始于对斯密和李嘉图贸易理论的质疑。在斯密和李嘉图的模型中,技术不同是各国在生产成本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赫克歇尔和俄林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某些局限性,认为生产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资本、土地以及其它生产要素也在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而且,他们注意到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产生国际贸易的前提条件可以概括为相互进行交换的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即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不同产品中所用生产要素的不同比例”[iii]作为赫克歇尔的学生,俄林在赫克歇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资源禀赋的贸易学说。他在1933年出版的《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中则更周密地论证了资源禀赋差异所产生的贸易和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阐述了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他认为,区间贸易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是两地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而后者又是由生产要素的供给及其价格决定,故两地区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或其稀缺性的差异)是贸易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他指出了国际贸易只是区间贸易理论的扩展运用,不同的只是国际贸易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更多的阻碍,故更应注意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问题。

  无论李嘉图模型,还是H-O模型,比较优势都是外生的,这就好像在说经济发展不是其内部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而纯粹取决于外部条件。经济学家们对此感到不满。同时,这些比较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技术和禀赋条件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比技术和禀赋条件悬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简称D-S模型)基于规模经济优势的贸易理论诞生了。

  D-S模型的基本思路是消费者对多样化消费的偏好意味着消费品种类越多越好,效用水平越高;由于存在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厂商应该尽可能把一种产品的规模做大,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一种产品规模做大,意味着消费品种类减少,或者说增加消费品种类,意味着产品生产规模的缩小,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就存在两难冲突;如何解决这种两难冲突,办法是使人口规模和(或)资源增加,而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正具有这种功效。这一模型讲述了一个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冲突的故事,他们发现即使两国的禀赋条件相同,也没有李嘉图的技术比较优势,但如果存在规模经济,则两国也可以选择生产不同的专业,开展分工和国际贸易。D-S模型是一个不需要外生比较利益而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模型,能够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为什么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量大的现象。虽然如此,但D-S模型还不是一个纯粹的内生贸易模型,因为,首先纯消费者和厂商是外生给定的,他们之间的贸易自然也是外生的;其次,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外生的,例如用设备的物理性质来解释规模经济就是一种外生性解释。D-S模型像传统贸易理论一样,没有能够把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理论统一起来;由于生产率只与规模有关,而与生产结构是专业化还是非专业化无关,所以它不能解释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分工水平,进而不能解释经济组织的演进[iv]。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澳大利亚华人杨小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了重新思考,进一步突破了传统优势理论的框架,创立了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的内生比较优势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差异、产品差异等概念和思想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其核心就是比较优势的内生化。

  以杨小凯为代表的现代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无论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都是折衷专业化经济与节省交易费用之间两难冲突的结果。即使所有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都天生相同,没有外生比较优势,只要存在专业化经济,每个人选择不同专业后都会产生内生比较优势。然而,生产专业化与消费多样化之间存在矛盾,只有通过贸易才能解决。而贸易又产生交易费用,当交易费用大于每个人的专业化经济时,贸易不能产生,在多样化需要的强制下,每个人只能回到自给自足状态。贸易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这时每个人就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并通过贸易来满足多样化的需要,贸易便产生了。随着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贸易由地区贸易发展为国内贸易,进而国际贸易;如果存在多样化消费的好处,交易效率的改进会导致商品种类数的增加。一个社会的专业化程度、结构多样性、贸易依存度、商品化程度、经济一体化程度、生产集中度等组织结构问题都可以由此说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不像D-S模型那样强调人口规模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认为人口规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要视交易效率的高低而定。若交易效率低,像改革前的中国,尽管人口规模大,生产率水平却很低;若交易效率高,像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人口规模大就会成为加深分工的有利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现代贸易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水平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水平高的原因。道理就在于发达国家的交易效率比发展中国家高,提高了分工水平,增加了商品种类数,扩大了市场容量,使得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更为有利可图[v]。

  从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到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比较优势理论发生了三大转变:(1)由注重外生比较优势向外生与内生比较优势并重转变;(2)由单因素比较优势向多因素(技术、禀赋、交易效率)综合比较优势转变;(3)由国内、国际贸易理论分离向国内、国际贸易理论统一转变。

  不论在新贸易理论或旧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而且,正是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一个重大原因使得大多数经济学家在区域经济发展策略上坚定地站在了支持自由贸易的一边。比较优势理论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各个经济实体的潜在生产效能,从而实现

  经济总量上升。在区域发展工作中,如何正确地分析和确定本地区的实际比较优势所在,并由此制定产业策略获得贸易利益,同时能动地引导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向高级产业、战略产业发展,将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永恒话题。

  [i]亚当·斯密,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i]亚当•斯密,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iii]赫克歇尔,1919年.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iv]杨小凯,2000年.发展经济学:超边际分析与边际分析布莱克维.尔出版公司[v]郭波,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西方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轨迹及其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推荐访问:按照比较优势理论 大量贸易 比较优势 理论 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