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及审批监管思考(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及审批监管的思考
摘要:随着本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型产业项目不断实施,在其施工阶段将大面积的破坏地表植被,改变土壤结构,严重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增加土壤流失的同时还产生一定的弃土和弃渣,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及监管措施,必将产生新的人为的水土流失,对建设项目自身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作为行业管理部门,我们应“长远规划、严格审批、重视监管”,建设单位征得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后,应将水土保持设施纳入主体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这对实现维护工程建设区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规划 审批 监管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威胁着国家的生态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___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___》中明确指出“水土保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生产活动频繁(如公路、隧道、水利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商品房、工业园区等城镇化设施),工程期内极易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这种人为的扰动是本市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下面,仅从三个方面,浅谈针对建设项目如何更好的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
对于一个建设工程,在完成它的使命之后我们可以拆除重建,但对于建设周期内流失的水土资源,却一去不复还。因此,制定长远的规划,在宏观层面合理布局各类建设工程,势在必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编制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技术导则(试行)》,提出了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定义及国家级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划分条件、指标和标准。本市也可以借鉴相关的划分标准,划定本市的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市的地理地貌情况、水文土壤资源情况及经济社会情况;
结合现有的《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上海市土地整治规划》、《上海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相关专业规划,制定相应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规划,通过规划的实施,科学的指导各类建设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二、严格执行行政许可 ___度
上海市水务局水土保持处具体负责开展全市水土保持工作,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保持设施验收的审批是其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报批的事项,根据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及《关于严格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 ___》中的相关要求,首先应对申请对象申报的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报告书(表)进行严格审查,审查过程中应以《中华人民 ___水土保持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为指导,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重点审查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分析预测、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范围,水土保持分区和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水土保持的监测计划以及对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等。水土保持方案必须切实可行,使水土保持措施落到实处,从而达到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在建设项目的施工周期内,应强化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具体可以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1、跟踪监督施工期间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的进度,这一项技术性工作,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监测咨询机构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状况进行监测,行业管理单位可以通过监测成果,及时、准确的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发生的时段、强度和空间分布等情况,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护效果,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正常发挥作用,同时又可以为同类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制定防治措施体系提供依据。
2、加强施工期间泥浆排放的监管
目前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泥浆处理方式是用槽罐车把泥浆运送至特定场所 让其自然干化,或是运送至附近的泥浆处理系统,通过泥水分离后运出。近年来,随着灌桩技术的推广应用,泥浆的排放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也给行业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监管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相应泥浆处置设施及其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例如沉淀池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相关泥浆固液分离设备投入和使用效率等。
3、积极推进低影响开发技术的使用
低影响开发技术(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开发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城市开发建设活动中采用生态工艺(例如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雨水花园等),取代高能耗、水泥管道铺设的水基础设施,最大程度减少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对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冲击和破坏。本市的建设项目也可以借鉴推广,并因地制宜的开展技术创新。
三、重视批后验收监管工作
1、积极做好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指导工作
通过监督检查,督促已完工的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设施评估工作,为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提供技术依据。对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不到位,存在较大水土流失隐患的项目,应要求完善水土保持设施后再申请验收。验收阶段,应严格按照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水土保持设施已按批准的方案建成,其治理程度、拦渣率、植被恢复率、水土流失控制量等指标均达到相关技术标准后,方能验收合格。
2、建设项目运行期的跟踪监测工作
要做好建设项目进入运行期的跟踪监测工作(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到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后的2-3年),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的能力建设,包括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监测咨询机构,加强水土保持统计、信息技术装备能力建设,建立反映全市、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监测点等的地理信息和个方面水土保持要素的数据库,提升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能力水平。其次,应根据不同的防治区,不同的建设工程规模,不同的季节差异,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例如针对同一处于运行阶段的建设工程,旱季可以每季度监测一次,雨季则每月监测一次,暴雨期更需要增加监测频率。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壤侵蚀面积、强度、侵蚀量、土壤养分和污染物质的流失及转移等内容;
二是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拦渣率、土壤流失控制比等与水土保持效果相关的内容。
四、结语
目前,本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课题已经引起了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本市水土保持工作起步较晚,监管经验尚浅,缺乏水土保持的相关研究资料,科技支撑力不足。本文浅析了个人的几点思考,如有不妥,请联系指出。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推荐访问:水土保持 建设项目 审批 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及审批监管思考 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及审批监管思考 水土保持审批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