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16篇

时间:2022-11-14 11:20:08 来源:网友投稿

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16篇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在治史态度上他虽有鲜明的爱憎褒贬但对史料的处理仍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历来被誉为读史记总使人感到隐隐之间有一个黜陟帝王臧否人物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16篇,供大家参考。

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16篇

篇一: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在治史态度上他虽有鲜明的爱憎褒贬但对史料的处理仍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历来被誉为读史记总使人感到隐隐之间有一个黜陟帝王臧否人物陵轶古今指点天下呼唤未来的巨人的身影这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伟大形象

  论《史记》之《太史公自序》

  2012级汉语言文学1班董洁41202021

  摘要: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为史学中的经

  典,它的作者司马迁是功不可没的。那么《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则是我们考察他最直接的典籍。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一、《史记》简介《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全书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字,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二、《太史公自序》在《史记》第一百三十篇,作者为自己写作了自叙传。这篇传记随后又几乎全被班固的《汉书·司马迁传》所转录,成为后世研究司马迁家世、生平、思想和《史记》写作过程最重要且最可靠的基本文献。司马氏的先世乃颛顼帝命以司序天地的重黎氏之后,历唐、虞、夏、商至周。周宣王时,由程伯休甫一支始分化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至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后分散在卫、赵、秦三国。在秦的这一支居于少梁,少梁后更名为夏阳(今名韩城),自司马错以来,世代为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为汉太史令。从《自序》所叙其学历尤其是所录其早年所著的《论六家要旨》看来,司马谈学养深厚,见解十分高卓。显而易见,司马氏从远古开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内担任史官,有着悠远的史学家传。因而,司马迁也在受其父亲的影响下,成为一名优秀的史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三、司马迁《史记》既是文学著作,更是哲学著作和历史著作,因而它还充分表现了司马迁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历史观点及治史态度等,呈现给读者一个丰满、完整的作者形象。在哲学上,他以老庄为本,融合儒、墨、名、法、阴阳诸家之长,建立了自己“一家之言”的新思想体系。在政治上,他反对严刑暴政,向往圣君贤臣、清静无为的开明政治。他改变了分封割据的历史概念,建立了大一统的历史现,并用发展进化的观点来研究历史,着重考察人的历史活动,使史学理论出现了巨大的突破和超越。在治史态度上,他虽有鲜明的爱憎褒贬,但对史料的处理,仍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历来被誉为“有良史之材”。读《史记》,总使人感到隐隐之间有一个黜陟帝王、臧否人物、陵轶古今、指点天下,呼唤未来的巨人的身影——这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伟大形象。不过这里的自我,是一个渗透着几千年民族文化成果和深层历史及时代意识的伟大自我,一个从百三十篇中“抽象”出来的自我。他的内蕴是无比丰富的。“他自己是一部百科全书”。他又是把作者的实际形体放大了百千倍、无比巨大的自我雕像。就这一艺术形象的创造而言,也是丰富的个性和深厚的共性高度统一的艺术典型,只不过是采取了以《太史公自序》为中枢,以整部《史记》为主体,以描绘和咏叹众多的历史人物为依托的极为特殊的表现方式而已。这一典型包含并突现着司马迁的鲜明个性和全部胸怀,是活生生的“这一个”。同时,他又是“无数同类经验的心理凝结物”,“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他不仅代表自己讲话,而且道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整个人类的声音在我们心中回响”。“他把正在寻求的思想从偶然和短暂提升到永恒的王国之中,他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人类的命运,并在我们身上唤起那些时时激励着人类摆脱危险、熬过漫漫长夜的亲切的力量。这便是伟大艺术的奥秘,是它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奥秘”。

  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是为了让后人引以为戒,明善恶,辨是非。同样,我们今天读史,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装点自己的门面,而是从大师那里汲取精神养料,获取如何生,如何死的永恒之物。【参考文献】[1]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82

  

  

篇二: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教学目的及要求

  1、选读《论语》、《孟子》等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片段,分析其蕴涵的哲学思想。2、了解先秦儒家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程类型与教学方法教学时数

  3、了解先秦道家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重点:体会中国经典的现实魅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2、难点:经典与现实生活联系,消除文字障碍。

  理论课,讲授

  2

  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

  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1、天道与人事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二、老子和《道德经》(一)、老子其人、其书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

  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

  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哲学思想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其他方面兵法、阴谋

  《史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的运动规律性“反者道之动”之“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

  (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无为”的方法论意义:

  (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四)老子“理身理国”的圣人论老子“自然无为”之道,目的是引导人们成为“圣人”。老子圣人论的核心思想是塑造一种理想人格,其中包含着“理身理国”的基本精神。(五)关于老子哲学的缺点陈鼓应教授认为:(1)“返本复初”思想浓厚,“有碍于事物的先前推展”;(2)循环论“会导致一种退缩的态度”;(3)忽略了“知”和“学”可以引人向上。(4)忽略了主观能动性。(5)理想国是不现实的。(6)“柔弱处下”的主张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三、庄周与《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周是老学的继承者,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卒年不可详考,大约在公元前355年至前275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附《庄子传》载: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慧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犀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浊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今存《庄子》一书凡三十三篇,大部分是庄周自著,一部分为其后学整理。特点是基本以寓言故事暗示哲理。(1)庄子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发展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

  “道”无所不在: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荑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尿溺。”(《知北游》)

  (2)庄子“万物齐一”与超越自我的神游境界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

  为一。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芋,曰朝三而幕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幕三,众狙皆悦。名实为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他物我齐同精神境界的写照。

  (3)庄子反对“独断”的认识论与相对主义人的认识对象和能力是相对的,反映的是相对主义的认识方法与立场。

  3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在当时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阅读书目

  1、《庄子·齐物论》等篇2、王明:《论老聃》,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3、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主要思考题1、从老子《道德经》的言辞可以发现他的什么思维特点?2、试说明庄子是怎样继承老子的道论及其修养方法的。

  四、儒家以仁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一)、儒家思想渊源

  儒家的前身“盖出于司徒之官”。儒家重视“道统”。其思想体系的发端与传承脉络就是所谓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二)、孔子生平与哲学思想

  《史记·孔子世家》:“天下君子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生平事迹从《论语》等有关文献看,孔子善于知人善恶,且胸怀正义。据说孔子还特别喜欢音乐与诗歌。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二)孔子“仁道”学说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孔子“仁“学的内容:1、亲亲观念;2、爱人思想;3、杀身成仁;4、利国为仁;5、克己复礼为仁;6、以恭、宽、信、敏、惠为要事。(三)孔子“德政”思想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孔子“德政”思想的表现:1、行为规正。因为北辰居中就是“正”。2、免除内心的恶念头。3、“正名分”。4、孝是德政的路径(四)孔子“祭教”理念

  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i)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的大体内容有:1、祭祀与宗法制度相联系。2、祭祀是通过天神的监督来控制人的行为。3、祭祀要有心仪。(五)孔子的天道与天命观念

  孔子遇险于“匡”: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尚“天”: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三、从孟子到荀子:先秦儒学的弘扬师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之“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孔子世家》谓:“伯鱼生及,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一)孟子及其哲学思想(1)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2)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

  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3)孟子的性善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它们是人与生俱来

  的。通过修养扩展“四端”就可以保持人的本性善良。

  (4)孟子的仁政学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

  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政无敌。(《梁惠王》)

  孟子对梁惠王谈了四件事情:1、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2、薄税敛,这是属于财政问题;3、深耕易耨,这是属于经济建设;4、文化教育,以孝悌忠信为大要。(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1)荀子的生平。荀子,名况,又称之孙卿,赵国人,生卒年不详。《荀子》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依据。(2)荀子思想述要。

  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天行有常的自然观性恶论

  5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虚一而静”的认识论四、先秦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首先,先秦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对于当今社会造就理想人格是有借鉴意义的。其次,先秦儒家主张经世致用、推崇教化,对于国民团结奋进以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来说是有裨益的。

  6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7欢。迎下载

  

  

篇三: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从史记中看司马迁的政治思想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国粹中史记是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它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由古至今每一个时代都有一长串名流学者阅读和研究史记

  从《史记》中看司马迁的政治思想

  摘要:《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在笔下的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司马迁将其主张的政治思想融入其中,直接或者间接地表明自己对统治者的执政理念的看法。本文将从“崇尚德治,反对暴政”“主张顺民之俗,颂扬无为政治”“反对分裂割据,颂扬秦汉统一”“认同天人感应,肯定人事作用”四个方面来阐述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政治思想

  司马迁在我国古代是最有创造天才的历史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有着坚强的毅力、崇高的人格和卓越的史才,所以在两千多年前就“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融汇百家学说、各种知识于一编,将各种文化典籍整理编撰为一部历史著作,即纪传体《史记》《史记》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见识超群的历史巨著,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历史哲学,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辉,是伟大中华人格的凝聚,是一部“百科全书”,是民族文化的浓缩。司马迁在《史记》上投入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作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辅助,他将自己的政治思想融入了自己的心血《史记》。纵观《史记》我们可以体会到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基本倾向是倡导儒家的“仁政”为本,辅以道家的“无为”为表的统一体,同时对于阴阳、名、法、墨各家也兼收其长,扬弃其短。这在《论六家要指》中有着明晰的阐述。司马迁的政治思想的形成,不仅仅是融合儒、道及诸子百家的思想资料,而且更主要地是总结历史经验“自古志镜”提出的。所以,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属于经世致用型,而不是思辨理论型,他既不是儒家,又不是道家,而是升华历史经验自成一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崇尚德治,反对暴政

  在司马迁笔下,“德治”与“暴政”是相互对立的,作者的褒贬倾向特别鲜明。在《太史公自序》中将古圣先贤禹、汤、文、武称颂为德治之君,说夏禹“德流苗裔”,周文王“德盛西伯”;而对于夏桀、殷纣、周幽王、周厉王,以及秦始皇、秦二世这些君王,贬抑为“暴”。司马迁用这一政治观念模式总结历史经验。在《夏本纪》中,他表述“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叛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在《殷本纪》中表述: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女,„„百姓怨望而诸侯有叛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而周文王“修德行善”,诸侯多叛周而往归西伯。古代“虞夏之兴”“汤武之王”,,因修刃行义,“德洽百姓”;而桀、纣、幽、厉之亡,则是因暴虐不仁。中古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而“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这里所说的本,就是仁义之本。近世楚亡汉兴,也因“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汉兴百年之间,“诸侯或骄奢,忕邪臣计谋为淫乱,大着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所以司马迁明确地宣称,他写作《汉兴以来诸侯王表》的目的,就是“臣迁谨记高祖以来至太初诸侯,谱其下益损之时,令后世得览。形势虽强,要之以仁义为本”。司马迁崇尚德治,反对暴政,但并不排斥“法治”,而只是认为“刑法”不是治政的根本,不能带来太平,更不应酷烈。循吏、酷吏两传序论对照极为鲜明。《循吏列传·序》“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酷吏列传·序》“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很显然,司马迁认为暴力和法,是治政之“具”,不可缺少。但“具”只是手段,不是政治的目的。“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这才是目的。为政之道,是以“德治”导致天下太平。“德治”是儒家政治的根本。“德治”也就是“仁政”,出发点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具体内容却是轻徭薄赋,主张节制对人民的剥削,缓和阶级矛盾。这一政治理论基础是“民惟邦本,本

  固邦宁”。司马迁用古今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民本思想,可以说贯穿《史记》全书。但司马迁并不是仅仅这样,他认识到人民力量对历史的演进起最后的决定作用,而且还肯定了人民的反暴斗争,大声赞扬革命行动。司马迁所谓的“革命”,也就是变革天命,有道伐无道。战国时,孟子更发展成为民贵君轻说,盛赞武王革命诛“一夫纣”。汉代景帝时发生过儒学博士辕固生与道家博士黄生进行的关于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不是革命的辩论。黄生认为汤、武之举是“臣弑君”,大逆不道。辕固生认为汤、武革命是“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由此可以知道“革命”是先秦至汉初儒家的一个进步观点。但是,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大一统的思想控制,这时的儒家学说是以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为基准,原始儒家的民贵君轻说,被束之高阁。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迁不仅继承了原始儒家民主性的精华,而且发扬了汤、武革命的观点,提出了反暴政的思想。司马迁为陈涉作世家,把他与汤、武并论:“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道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项羽灭秦,司马迁热情地歌颂了他,为之立本纪;而项羽暴虐,同样也受到司马迁无情的批判。《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大旨都是歌颂反暴精神的。所不同的是,《刺客列传》反映的是政治斗争,宣扬锄强扶弱的正义精神。至于游侠,可以说是颂扬绿林义气,宣扬下层人民扶弱的一种形式。游侠为受压迫、受冤屈的下层人民伸张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司马迁歌颂他们,表现了他同情广大人民的反暴愿望,这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正统史家的非难。但这正是司马迁思想闪光的精华之一。

  二、主张顺民之俗,颂扬无为政治

  无为政治在理论上是“因循为用”,与“多欲滋事”正相反对。总观《史记》可以看出,司马迁所歌颂的圣君贤相,都是“因循为用”的;所抨击的暴君污吏反都是“多欲滋事”的。五帝三王与汉初君臣都是“因循为用”的;三代末主与秦皇、汉武帝都是“多欲滋事”的。前者兴盛,无为而无不为;后者衰败,为所欲为而国家破亡。司马迁所讲的“因循为用”,来源于道家的思想资料,但却同老庄之道有着本质的区别。老子的“无为”,主张绝圣弃智,灭去人欲,要把历史拉回到古朴的原始社会中去。司马迁所讲的“因循”却是顺民之俗,给人之欲。他在《货殖列传》里明确地提出了欲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观点,主张施政要随从民俗。他说:“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因此,《货殖列传》一开篇就把老子的小国寡民主张作为批判的靶子引用。其实,《老子》五千言中连一个“因”字也没有。司马迁从“无为”学说中引出“因循”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因循”不是消极的率由旧章,无所作为;恰恰相反,而是“因势利导”之“因”,积极地与时迁移。《论六家要指》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是用道家的语言,表达了法家的进化论思想。司马迁把老庄申韩合传,是发人深思的。韩非说:“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又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司马迁还说“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法后王”出自《荀子·非相篇》。。司马迁所讲的“因循”,其政治内容分与韩非的“随俗施事”和荀子的“法后王”是一脉相承的。“因循为用”的政治实践是汉初的无为政治,受到司马迁的称赞;“多欲滋事”的政治是武帝的文治武功,因其过度使用民力而受到司马迁的批判。汉初无为在指导思想上是“国家无事”“君臣,无言”;具体措施则是约法省禁,与民休息。无为治国的原则,高低在世时已自匹夫而得“天统”,原因就是他顺民之俗,“承蔽易变,使人不倦”。吕太后无为,“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汉文帝“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司马迁许之为“德至圣”的“仁”君。萧何为相,“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曹参因循,“天下俱称其美”。文景之世的社会,在司马迁笔下,被描绘成理想的社会。《律书》云:“太史公曰:文帝时,会天下去汤火,人民乐业,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自年六七十翁未尝至市井,游敖嬉戏如小儿状。孔子所称有德君子者邪!”

  司马迁在《平淮书》中明确地指出,汉兴七十年之“盛”的原因,是“国家无事”。所谓“国家无事”,并不是没有事和不做事;这乃是与汉武帝时国家多事相对而言。查《汉书》各帝纪。惠帝有城长安之事;高后元年有置孝弟力田官劝农之事,二年有改行八铢钱之事;文帝有平济北王刘兴居叛乱之事;景帝有平吴楚七国之乱之事。这些事是必须要办的,它不是君臣们人为制造出来的,而且在办事时又有所节制,所以说“无事”。例如惠帝几次城长安,都在农闲进行,三十日而罢。“国家无事”的前提是“君臣无言”。曹参为相,“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曹参对惠帝说:“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可见无事、无言就是垂拱无为,守职尽责,依法办事,不滋事扰民。武帝即位则不然。他大事兴为,臣下争言利害,一事未就,一事又起,这就是西汉由盛转衰的原因。《平淮书》也有具体描述,“武力进用,法严令具”,加之“兴利之臣自此始也”,超过了整个国家和人民所能负担的极限,给社会带来了灾难。到了武帝晚年,国家呈现“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残破景象,大类亡秦之迹。汉武帝后期的衰败,司马迁早在元封年间兴隆景象之时就察觉了。所以《平淮书》赞语的结尾意味深长地以秦谕汉,用历史的教训来向汉武帝敲警钟。请看司马迁的批评: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于是外攘夷狄,内兴功业,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古者尝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上,犹自以为不足也。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这里所说的秦统一币制,“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乃是隐喻汉武帝垄断盐铁财货,随意变革币制搜刮民财的写照。集天下之财,用于“外攘夷狄,内兴功业”,以至于“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境地,而专制者“犹自以为不足”。司马迁批评武帝的多欲,讥刺他的迷信荒诞,就在这“犹自以为不足”上,而并不是对他整个事业的否定。西汉政治从“无为”转向“多欲”,乃“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是历史大势和必然发展。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外征内作,把西汉推向极盛。封禅、改制、正历、四夷归服,一派博大气象。《太史公自序》云:“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一统鼎盛局面,司马迁怎能不歌颂呢?由此可见,司马迁对汉武帝多欲滋事的批判,是指他好大喜功,过度使用民力而言,并用以表现他提倡德治,顺从民望的政治观点,以及对文景之世无为政治的依恋和向往。在《淮阴侯列传》里,论及韩信的结局时说:“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食血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在《项羽本纪》里,论及项羽曾所向披靡,最后却走向覆败时,则说:“(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总之,司马迁赞颂汉初“无为”,但并不认为“无为”是不应变化的;他批评武帝多欲,也并不认为武帝的功业一无是处。司马迁的赞颂与批评,均是从顺民之欲的立场出发,总结历史的经验,警告为政者要顺应历史事势办事,以德为治,建立巩固的统治。这反映了西汉新兴地主阶级奋发向上的精神,是应该肯定的。

  三、反对分裂割据,颂扬秦汉大一统

  清钱大昕说:《史记》微旨有三,一曰抑秦,二曰尊汉,三曰纪实。“”这个评价是十分中肯的。司马迁尊汉,从历史观来说是主张大一统,从政治观来看是拥护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制。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一是肯定秦的统一事业,再是颂扬景武之世的削藩政策。司马迁在论述国家的兴败存亡和历史的发展潮流时,认为天下一统是必然的趋势,任何人都难

  以阻遏。如在《魏世家》里,评及大梁墟中人语时说:“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说者皆日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易益乎!”这里“天方令秦平海内”,并非借天命来解释秦的统一,而是对秦统一的一种夸奖!这一点,只要再参看《史记·六国年表·序》就清楚了:“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日:‘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这里,司马迁不仅否认秦统一是天命所归,而且认为秦的统一决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而是战国时期各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司马迁抑秦是反对秦政暴虐。他为陈涉立世家,为项羽;立本纪,为张耳、陈余、魏豹、天儋等人立传,主旨就是颂扬他们反暴政。但司马迁抑秦却有别于那些全盘否定秦朝的“耳食”腐儒,而不同凡响地肯定了秦朝的历史地位。司马迁认为统一天下是十分不容易的,慨叹“盖一统若斯之难也”。因此,对于秦取天下多暴这一历史事实,司马迁评论说:“世异变,成功大”,肯定天下壹并于秦,秦王政立号为皇帝这一制度。汉承秦制,推行郡县制度,景帝、武帝削藩平乱,加强了中央集权。司马迁颂扬秦朝的统一,乃是为景武之世削藩平乱制造舆论,提供历史的依据。吴王刘濞、淮安王刘安、衡山王刘赐因先后谋反,国除,司马迁不立世家,降为列传,以示贬抑。司马迁在《淮南衡山列传·赞》中指出:“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山海不以封。”高帝大封同姓王,诸侯跨郡连城,司马迁认为不合周封五等,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的亲亲树藩之义,而赞扬景武时期的“削藩”政策。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王侯之国一百有余,这样的政治局面,司马迁认为是“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的好措施。他颂扬景帝平乱,使“天下翕然,大安殷富”;称赞武帝推恩分削诸侯,说:“盛哉,天子之德!一人有庆,天下赖之。”颂扬秦汉一统,肯定景武之世的削藩,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国家的统一,政治的稳定,这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提。所以司马迁对汉政权的统一和强盛,是倍加赞颂的。《史记》以昂扬的情调反映西汉盛世,颂扬伟大的时代,历史观和政治观都是进步的。

  四、认同天人感应,肯定人事作用

  众所周知,《史记》记载了大量的预言、卜筮、相术与梦异等宣扬天命的事件。如《秦本纪》载帝舜预言秦祖大费“尔后嗣将大出。《封禅书》载秦献公时周太史儋预言:”“秦始与周合,合而离,五百岁当复合,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魏世家》载卜偃预言:”“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这些预言和卜筮后来都得到了验证。又如《樗里子甘茂列传》载:“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后来果然如此“,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吴’。王刘濞列传》则更是邪乎,刘濞受封拜印后,刘邦观其相貌乃造反之相,很后悔,又不好反悔,于是抚其背而告诫:“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刘邦似乎成了高超的相术大师。宣扬天命的记载多的数不胜数。当然,也有不少材料似乎说明司马迁是否定天命的。如在《史记》史料处理中,司马迁常常将前代文献所载天命事例删削。如《左传》鲁僖公五年载晋伐虢之事。战前晋侯请卜偃卜筮战争前景。问卜偃:“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鹑之贲贲,天策祕祕,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预测晋国战争必胜,且将于十二月丙子朔灭掉对手。到了这一天,晋国果然灭了虢国。《左传》鲁僖公十五年载秦晋之战,亦相当神奇。战前,秦国徒父卜筮秦国大吉,但秦人刚渡河即陷入困境,秦穆公责备卜筮者,卜筮者对曰:“乃大吉也,曰三败必获晋君。”结果“三败及晋”,果真“获晋侯以归。《左”传》鲁僖公三十二年载“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

  ‘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后来秦师果然出击郑,晋师伏击,大获全胜。’《史记》在记载此事时,将柩有声如牛和卜偃之预言删去。《左传》成公十年载“晋景公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史记》中的叙述是:”“十九年,夏,景公病,立其太子寿曼为君,是为厉公。后月余,景公薨。”全部删掉了《左传》中的神话成份。在《史记》中,说明司马迁否定天命的记载也不少。从司马迁所记大量天命事例来看,我们无法否认他是一个天命论者。既然司马迁是一个天命论者,那怎样解释《史记》中的一些怀疑甚至否定天命的言论和事例呢?其实从人事上寻找原因并不等于怀疑甚至否定天命,这两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天命论者也并非事事皆归于天命,一般来说,在探寻事件的因果关系时,首先还是立足人事,只有在他们看来人事不能给出答案时,才从天命找原因。所以,据此得出司马迁怀疑甚至否定天命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次,司马迁认为天命并非无处不在,而只是关涉重大事件,因而在《史记》中没有照录前代著述中用天命观解释的非重大事件事例。司马迁在论及星占时批评人们将占卜琐碎化,小事也占卜,所谓“家占物怪,以合时应”甚或占验“凌杂米盐”。在他看来只有重大事件,如王朝的兴衰、人的命运这样的情况才需用天命观进行解释。这种认识可能来自其父司马谈。司马谈在评论阴阳家的主张时说:“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这种认’识不是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正确分析自然对人的影响,而是在天人合一的前提下,缩小天人相涉的范围,使人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解放。也许正是基于此种认识,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照录前代文献所载的一些用天命观解释的非重大事件。这种删削使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司马迁怀疑天命的表现。第三,司马迁认为天命对人事的干预并不完全按照道德原则运作,所谓天道幽隐,很多事件非常人能理解,大概由于这种原因,司马迁删掉很多不符合道德原则而又被前代文献渲染得过于神奇的天命事例。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司马迁是一个天命论者,同时他也不否定人的作用。这在司马迁时期,是一种突破。

  参考文献:【1】历史研究编辑部.司马迁〈史记〉论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版.【3】李昌宪.司马光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陶懋炳.司马光史论探微[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5】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6】徐朔方.史汉论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7】刘炳福.司马迁的政治思想[M].学术月刊,1963年第十一期.【8】张维华.论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J].文史哲,1980年第五期.【9】邓晋东.论司马迁的政治观[J].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第一期.【10】杨青.《史记》的政治史性质与司马迁的政治思想[J].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1月.

  

  

篇四: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现在这种三极之道后来被很多人发挥为天时地利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羁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一概述春秋战鞍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从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

  ---------------------------------精选公文范文--------------------------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总结

  篇一: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中国古代哲学------群英荟萃史学家赵翼诗云:“国家不幸词人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钱穆先生曾改引此句,作“国家不幸哲人幸”,认为此句用来形容中国古代哲人的处境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观中国学术发展史,汉唐盛世,人文学术的主要成就都在文学方面,而衰乱之世,哲学的成就会更加突出。无论是“古史剧变之会”的先秦,还是“适逢二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近世,都大抵如此。在“古史剧变之会”的先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纷纷出现,以群英荟萃之势莅临世间。为处于乱世之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也为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增添了一抹亮色。道,自我追求的至高境界。老子提----------------精选公文范文----------------1

  ---------------------------------精选公文范文--------------------------

  出了“无为”。但是庄子将老子的“无”发展到极至,也将老子的“无为”发展到极至。这个极至就是“至人”与“逍遥”。庄子著《逍遥游》。所谓“逍遥”,指一种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无待,是任其自然。所谓无待,就是无条件限制,无条件约束。他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帝王》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到达这一境界,才是绝对的无待、无累,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二者都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

  儒,积极入世的治世之学。从其思想来看,儒家哲学一直是主动、积极地为统治者指出为国之道。首先是劝诫君王自己要“仁”,要“德”,进而在国家事务----------------精选公文范文----------------2

  ---------------------------------精选公文范文--------------------------

  管理上劝导君主实行仁政、德政。“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倡导修己安人。这些主张在《论语》中是以孔子的口直接讲出来的,即使在统治者面前也不拐弯抹角。他恨不得自己就位于高位,快速直接地付诸行动,而不用再“累累如丧家之犬”地游走于各国之间,担忧着遭受迫害的同时又放不下理想,在君王面前费尽口舌。此外,孟子主张“仁政”,注重民本与教化的思想,荀子“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的礼乐思想,也无一不体现了治国安邦的政治目的。所以说,儒家的思想主要表达了一种协调社会关系以使之和谐的政治主张,其目的乃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的安稳,是积极的、入世的。

  墨,中国古文完整版的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入“劳力者”阶层,这种近----------------精选公文范文----------------3

  ---------------------------------精选公文范文--------------------------

  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无论是循规蹈矩的儒生,还是浪漫超然的道者,都不过是求得一己的安宁和自我形象的完善,惟墨子能够真正摆脱各种社会势力的纠缠和引诱,从力学、光学、几何学、逻辑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去把握生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真相,从而形成寻求真知、注重实践、自励自强的可贵的品格。

  法,依法治国的开创者。法家的法治一个最重要的实践就是秦朝的商鞅变法。众所周知,秦原本是一个“僻在雍州”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的小国,无权参与中原各国的事务,常受中原诸侯的鄙视,直至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始“弃礼任法”,实行“法治”而使秦一跃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并最终实现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可见其“法治”是具有其积----------------精选公文范文----------------4

  ---------------------------------精选公文范文--------------------------

  极意义的。但是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这就决定了法本身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是万能的,有其滞后性,不可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法家的法治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法治是不同的,法家的法治是建立在君主专制与个人独裁的基础上的,而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以民主为基础的。法家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法家的法治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贯彻的是地主阶级的意志。而社会主义法治维护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无产阶级中也包括被地主所压迫的农民。此二者在根本上是相对立的,因此我们在借鉴法家的法治思想时万不可忽视这一点。

  中医,一种从观察世界中所感知而得的哲学与一种自然医药经验的结合,如中国的医学,印度的吠咜医学,一种从观察世界中所感知而得的哲学与一种对自身的认识和感知的认识的结合,如中国的经络学,印度的喻咖等,是一种----------------精选公文范文----------------5

  ---------------------------------精选公文范文--------------------------

  以系统科学的观点看待所观注的对象的方法,中医和吠咜都是以系统的,相关联的,互相平衡的观点来理解一个系统,或具体的说是我们的身体,并且与经验的生存知识进行结合,例如:对草药的认知,对经络的认知,对平衡的认知,对生命的认知,对解剖学的认知。

  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古代先人智慧的总结与升华,他们不仅关系社会民生的各个方面,而且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如:医者,手工业者,统治者······这些亘古卓今的智慧被时代汇聚到一起,他们能推动的不仅仅有过去,还有未来······

  篇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一、概述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精选公文范文----------------6

  ---------------------------------精选公文范文--------------------------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天道与人事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出现了老子和孔子。二、老子和《道德经》(一)、老子其人、其书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精选公文范文----------------7

  ---------------------------------精选公文范文--------------------------

  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

  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哲学思想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精选公文范文----------------8

  ---------------------------------精选公文范文--------------------------

  其他方面兵法、阴谋《史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精选公文范文----------------9

  ---------------------------------精选公文范文--------------------------

  (3)道的运动规律性“反者道之动”之“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无为”的方法论意义:(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四)老子“理身理国”的圣人论老子“自然无为”之道,目的是引导人们成为“圣人”。----------------精选公文范文----------------10

  ---------------------------------精选公文范文--------------------------

  老子圣人论的核心思想是塑造一种理想人格,其中包含着“理身理国”的基本精神。

  (五)关于老子哲学的缺点陈鼓应教授认为:(1)“返本复初”思想浓厚,“有碍于事物的先前推展”;(2)循环论“会导致一种退缩的态度”;(3)忽略了“知”和“学”可以引人向上。(4)忽略了主观能动性。(5)理想国是不现实的。(6)“柔弱处下”的主张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三、庄周与《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周是老学的继承者,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卒年不可详考,大约在公元前355年至前275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附《庄子传》载:

  ----------------精选公文范文----------------11

  ---------------------------------精选公文范文--------------------------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慧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犀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浊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今存《庄子》一书凡三十三篇,大部分是庄周自著,一部分为其后学整理。

  特点是基本以寓言故事暗示哲理。(1)庄子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发展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精选公文范文----------------12

  ---------------------------------精选公文范文--------------------------

  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道”无所不在: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

  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荑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尿溺。”(《知北游》)

  (2)庄子”万物齐一”与超越自我的神游境界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芋,曰朝三而幕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幕三,众狙皆悦。名实为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他物我齐同精神境界的写照。(3)庄子反对“独断”的认识论与相对主义人的认识对象和能力是相对的,反

  ----------------精选公文范文----------------13

  ---------------------------------精选公文范文--------------------------

  映的是相对主义的认识方法与立场。在当时有解放思想的作用。阅读书目1、《庄子·齐物论》等篇2、王明:《论老聃》,见《道家与道

  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主要思考题1、从老子《道德经》的言辞可以发现他的什么思维特点?2、试说明庄子是怎样继承老子的道论及其修养方法的。四、儒家以仁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一)、儒家思想渊源儒家的前身“盖出于司徒之官”。儒家重视“道统”。其思想体系的发端与传承脉络就是所谓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

  ----------------精选公文范文----------------14

  ---------------------------------精选公文范文--------------------------

  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二)、孔子生平与哲学思想《史记·孔子世家》:“天下君子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生平事迹从《论语》等有关文献看,孔子善于知人善恶,且胸怀正义。据说孔子还特别喜欢音乐与诗歌。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二)孔子“仁道”学说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精选公文范文----------------15

  ---------------------------------精选公文范文--------------------------

  孔子“仁“学的内容:1、亲亲观念;2、爱人思想;3、杀身成仁;4、利国为仁;5、克己复礼为仁;6、以恭、宽、信、敏、惠为要事。(三)孔子“德政”思想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德政”思想的表现:1、行为规正。因为北辰居中就是“正”。2、免除内心的恶念头。3、“正名分”。4、孝是德政的路径(四)孔子“祭教”理念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i)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精选公文范文----------------16

  ---------------------------------精选公文范文--------------------------

  “祭”的大体内容有:1、祭祀与宗法制度相联系。2、祭祀是通过天神的监督来控制人的行为。3、祭祀要有心仪。(五)孔子的天道与天命观念孔子遇险于“匡”: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尚“天”: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三、从孟子到荀子:先秦儒学的弘扬师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之“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孔子世家》谓:“伯鱼生及,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精选公文范文----------------17

  ---------------------------------精选公文范文--------------------------

  (一)孟子及其哲学思想(1)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2)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3)孟子的性善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它们是人与生俱来的。通过修养扩展“四端”就可以保持人的本性善良。(4)孟子的仁政学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政无敌。(《梁惠王》)----------------精选公文范文----------------18

  ---------------------------------精选公文范文--------------------------

  孟子对梁惠王谈了四件事情:1、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2、薄税敛,这是属于财政问题;3、深耕易耨,这是属于经济建设;4、文化教育,以孝悌忠信为大要。(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1)荀子的生平。荀子,名况,又称之孙卿,赵国人,生卒年不详。《荀子》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依据。(2)荀子思想述要。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天行有常的自然观性恶论“虚一而静”的认识论四、先秦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首先,先秦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对于当今社会造就理想人格是有借鉴意义的。其次,先秦儒家主张经世致用、推崇教化,对于国民团结奋进以建设繁----------------精选公文范文----------------19

  ---------------------------------精选公文范文--------------------------

  荣富强的篇三:第二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

  形成第三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中国传统哲学(24学时)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各派哲学及其思

  维成果,了解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注意吸取时至今日仍然有用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一、?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间,习惯上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精选公文范文----------------20

  ---------------------------------精选公文范文--------------------------

  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有关专家总结了中国历史,发现动荡与变革时期,是人们的精神发生变化的时期,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为各门艺术提供最佳素材的时期。因此动荡出文学,动荡出艺术,动荡出辉煌的文化似乎成了一个规律,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夏金元时期都曾产生了辉煌的文化。而安逸、舒适的生活可能意味着思想的僵化,文学和艺术的衰退,文化的堕落。我们在这里称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文化史家借用了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概念。其主要含义是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了。主要依据有(1)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2)在民族方----------------精选公文范文----------------21

  ---------------------------------精选公文范文--------------------------

  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3)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

  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

  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

  四夷?的转变。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精选公文范文----------------22

  ---------------------------------精选公文范文--------------------------

  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战国?四君子?即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在当时都是以培养贤士,用人所长而闻名。

  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在相互兼并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传播和影响,各种不同的新文化应运而生。

  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

  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原因,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二、儒墨显学----------------精选公文范文----------------23

  ---------------------------------精选公文范文--------------------------

  所谓诸子百家,?诸?是指各个;?子?是对?士?的尊称,百家是指学派林立的现象。西汉司马谈将诸子百家概括为?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刘歆又补充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形成了十家有影响的学派。各学派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特征,我们主要介绍其中最有影响的四家。

  (一)儒家1、孔子生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家世: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

  ----------------精选公文范文----------------24

  ---------------------------------精选公文范文--------------------------

  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与颜徵在婚,生孔子。

  孔子生平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精选公文范文----------------25

  ---------------------------------精选公文范文--------------------------

  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

  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精选公文范文----------------26

  ---------------------------------精选公文范文--------------------------

  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

  ----------------精选公文范文----------------27

  ---------------------------------精选公文范文--------------------------

  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精选公文范文----------------28

  ---------------------------------精选公文范文--------------------------

  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2、孔子思想内容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仁?、?礼?、?中----------------精选公文范文----------------29

  ---------------------------------精选公文范文--------------------------

  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弟子辑录而成的《论语》一书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研究孔子及原始儒家思想的最直接也最可信的资料。

  (1)?仁??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孔子的?仁?,其内容有四个含义,一曰?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二曰?仁?即?爱人?(《颜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三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精选公文范文----------------30

  ---------------------------------精选公文范文--------------------------

  下,象尧舜一样?南面而己。?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其所谓?德?,就是?仁?的精神体现。他又提出?道(治理)千乘之国?的基本原则,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他称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就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不以兵车?之力。他称颂?殷有三仁焉?,指的就是?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他们都强烈反对殷纣王的暴政(《微子》)。子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精选公文范文----------------31

  ---------------------------------精选公文范文--------------------------

  敏、惠?。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五者的出发点,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和体谅上。四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他倡导以?孝悌?为基础的伦理观念,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甚至?仁?的精神也渗透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孔子在倡导?仁?、?德?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种?大同?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的社会,实际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体现的社会。?大同?的理想难以实现,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会的----------------精选公文范文----------------32

  ---------------------------------精选公文范文--------------------------

  理想:?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是谓小康。?(《礼记〃礼运》)这是初步贯彻?仁?的精神的社会。

  (2)?礼??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还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

  ----------------精选公文范文----------------33

  ---------------------------------精选公文范文--------------------------

  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他曾感叹地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当林放问礼之本时,他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理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对礼的僭越,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邦君树塞门,----------------精选公文范文----------------34

  ---------------------------------精选公文范文--------------------------

  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他批评?管仲之器小哉?,?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讽刺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宰我欲去三年之丧,他斥之为?不仁?(《阳货》)。他教育弟子的基本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颜渊》)。因为?礼?的内在精神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和每个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行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礼?,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违礼。因此,孔子不但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而且还通过编修《春秋》,对种种违礼僭越的行为进行了讥刺贬斥。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因而在精神上与?仁??德?互相渗透贯通,所以孔子明确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在政治上,他反对使----------------精选公文范文----------------35

  ---------------------------------精选公文范文--------------------------

  用强制性的刑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

  孔子崇奉、维护周礼,但并非泥古不化,而是根据情况变化,对周礼有所损益。如周代的礼帽是用麻料做的,可是后来大家都用丝料做,对于这种改变,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子罕》)按照周礼规定,童子死后,只能以简单的?殇?礼来办丧事。可是鲁国的童子汪,死在抗击齐国入侵的战场上,因他大有功于国家,人们不愿用?殇?礼葬他。当问及孔子时,孔子回答:?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礼记〃檀弓下》)

  (3)?中庸?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他赞赏尧所提出的?允执其中?(《尧曰》),反对?过?与?不及?。子贡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精选公文范文----------------36

  ---------------------------------精选公文范文--------------------------

  及。?又问:?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孔子所谓?中?,不是折衷与调和,而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适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所以《子罕》篇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四者讲的都是排除固执主观成见,尊重客观事实。《子罕》还载孔子的话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指的就是引导人们排除认识上的片面性,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子路》)。他所谓?和而不同?,就是指不同事物之间,不是单纯的一方依顺另一方,而是两方在地位和伦理关系上、责任和义务上各有不同,甚至在对待事物的观点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通过彼此间的谅解与协调,可以达到关系的和谐与统一。

  孔子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这----------------精选公文范文----------------37

  ---------------------------------精选公文范文--------------------------

  一观点是由其弟子有子陈述出来的。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

  ----------------精选公文范文----------------38

  

  

篇五: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教学目的及要求

  1、选读《论语》、《孟子》等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片段,分析其蕴涵的哲学思想。2、了解先秦儒家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了解先秦道家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体会中国经典的现实魅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2、难点:经典与现实生活联系,消除文字障碍。

  课程类型与理论课,讲授

  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2

  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

  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1、天道与人事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

  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

  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

  出现了老子和孔子。二、老子和《道德经》

  (一)、老子其人、其书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

  --

  --

  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哲学思想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其他方面兵法、阴谋

  ‫《ﻩ‬史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

  ‫ﻩ‬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

  (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ﻩ‬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3)道的运动规律性

  “反者道之动”之“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ﻩ‬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ﻩ‬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ﻩ‬无为”的方法论意义:

  (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四)老子“理身理国”的圣人论老子“自然无为”之道,目的是引导人们成为“圣人”。‫ﻩ‬老子圣人论的核心思想是塑造一种理想人格,其中包含着“理身理国”的基本精神。(五)关于老子哲学的缺点陈鼓应教授认为:‫(ﻩ‬1)“返本复初”思想浓厚,“有碍于事物的先前推展”;(2)循环论“会导致一种退缩的态度”;(3)忽略了“知”和“学”可以引人向上。‫(ﻩ‬4)忽略了主观能动性。‫(ﻩ‬5)理想国是不现实的。(6)“柔弱处下”的主张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三、庄周与《庄子》的哲学思想

  --

  --

  ‫ﻩ‬庄周是老学的继承者,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卒年不可详考,大约在公元前355年至前275年。

  ‫《ﻩ‬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附《庄子传》载:

  ‫ﻩ‬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慧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

  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ﻩ‬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犀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

  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浊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今存《庄子》一书凡三十三篇,大部分是庄周自著,一部分为其后学整理。

  特点是基本以寓言故事暗示哲理。

  ‫(ﻩ‬1)庄子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发展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

  而不为老。(《大宗师》)

  “道”无所不在:

  ‫ﻩ‬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

  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荑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

  “何其愈甚耶?”曰:“在尿溺。”(《知北游》)

  (2)庄子“万物齐一”与超越自我的神游境界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

  一。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芋,曰朝三而幕四。众狙皆

  怒,曰然则朝四而幕三,众狙皆悦。名实为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ﻩ‬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是他物我齐同精神境界的写照。

  ‫(ﻩ‬3)庄子反对“独断”的认识论与相对主义

  人的认识对象和能力是相对的,反映的是相对主义的认识方法与立场。

  ‫ﻩ‬在当时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阅读书目

  1、《庄子·齐物论》等篇

  ‫ﻩ‬2、王明:《论老聃》,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ﻩ‬3、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主要思考题

  ‫ﻩ‬1、从老子《道德经》的言辞可以发现他的什么思维特点?

  2、试说明庄子是怎样继承老子的道论及其修养方法的。

  四、儒家以仁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一)、儒家思想渊源

  儒家的前身“盖出于司徒之官”。

  ‫ﻩ‬儒家重视“道统”。其思想体系的发端与传承脉络就是所谓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班固

  《汉书·艺文志》说:

  ‫ﻩ‬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二)、孔子生平与哲学思想

  《史记·孔子世家》:“天下君子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

  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生平事迹

  从《论语》等有关文献看,孔子善于知人善恶,且胸怀正义。据说孔子还特别喜欢音

  乐与诗歌。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

  --

  (二)孔子“仁道”学说

  ‫ﻩ‬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

  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孔子“仁“学的内容:

  1、亲亲观念;

  2、爱人思想;

  ‫ﻩ‬3、杀身成仁;

  ‫ﻩ‬4、利国为仁;

  ‫ﻩ‬5、克己复礼为仁;

  6、以恭、宽、信、敏、惠为要事。

  (三)孔子“德政”思想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德政”思想的表现:

  1、行为规正。因为北辰居中就是“正”。

  2、免除内心的恶念头。

  3、“正名分”。

  4、孝是德政的路径

  (四)孔子“祭教”理念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i)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的大体内容有:

  1、祭祀与宗法制度相联系。

  2、祭祀是通过天神的监督来控制人的行为。

  3、祭祀要有心仪。

  (五)孔子的天道与天命观念

  孔子遇险于“匡”:

  ‫ﻩ‬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

  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尚“天”: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

  言。(《季氏》)

  三、从孟子到荀子:先秦儒学的弘扬

  师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之“受业子思之门人”。

  《史记·孔子世家》谓:“伯鱼生及,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一)孟子及其哲学思想

  (1)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

  (2)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

  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3)孟子的性善论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它们是人与生

  俱来的。

  通过修养扩展“四端”就可以保持人的本性善良。

  (4)孟子的仁政学说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

  --

  --

  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

  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政无敌。(《梁惠王》)

  孟子对梁惠王谈了四件事情:

  1、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

  2‫、ﻩ‬薄税敛,这是属于财政问题;

  ‫ﻩ‬3、深耕易耨,这是属于经济建设;

  ‫ﻩ‬4、文化教育,以孝悌忠信为大要。

  (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

  (1)荀子的生平。

  ‫ﻩ‬荀子,名况,又称之孙卿,赵国人,生卒年不详。

  ‫《ﻩ‬荀子》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依据。

  (2)荀子思想述要。

  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

  ‫ﻩ‬天行有常的自然观

  性恶论

  “虚一而静”的认识论

  四、先秦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ﻩ‬

  首先,先秦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对于当今社会造就理想人格是有借鉴意义的。

  ‫ﻩ‬

  其次,先秦儒家主张经世致用、推崇教化,对于国民团结奋进以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

  来说是有裨益的。

  --

  --

  

  

篇六: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史记》读后感600字

  《史记》读后感600字1

  书一直是人类的朋友——不过,这位朋友与我们每个的交情都不大一样。也许是泛泛之交,也许是心心相惜的知心朋友......这其中的原因就太多了,正所谓书海无涯,所以又有许多人望洋兴叹

  在两千年前,一位伟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而个人就是司马迁;这不是学著作就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史记故事》。《史记》全书共130篇,52万多字,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余年的历史。

  书中记载了许多历代以来的气概人物,如被叛徒杀死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有志不在年高”的甘罗,以及项羽、荆轲等等。其中,最让我敬佩的便是那十二岁就被秦始皇封为上卿的甘罗了,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去世那年,他才十二岁。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他已经熟读兵书,巧用“反奸计”,让原来秦燕两国联盟攻打赵国的计划改变成了秦赵两国联盟攻打燕国。最终,燕国打败,秦国胜利取得燕国十六座城邑,赵国取得了十四座城邑。

  于是,甘罗就这样立了功勋,被秦始皇封官为上卿。不仅如此,秦始皇又把原来属于甘茂的土地与房宅也赐给了甘罗。

  读完了全书后,我受益匪浅:我们要向甘罗学习,多珍惜时间用来思考问题。在遇到大场面的时候要保持冷静,有条有理的向对方分析利与弊!向韩信学习:当面临比你强的壮汉时,要忍一忍一时之辱,不要冲动逞强,匹夫之勇是没有用的,当然不是让你懦弱,而是让你哲时忍耐而后奋发图强。向勾践学习:也许现在的境况很糟糕,但是,只要我有信心,就一定能改变!

  《史记》读后感600字2

  毛主席爱读《史记》,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更因为它的作者——司马迁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够妥帖的安排史实。

  司马迁“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乙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走访名山大川,拜访乡里老人,搜集了十分丰富的历史资料。他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几乎每篇史记后都有发表意见的“论赞”,哪怕身“在阘茸之中”还希望自己能“卯首舒眉,论列是非”。读《史记》,不仅是读其中的历史故事,更是要在那一篇篇凝结着作者心血的“论赞”中感受司马迁哪怕身受奇耻大辱还要为理想苟活的伟大精神。正如他自己所说: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明代方孝孺曾评价《史记》“如决江河而注之海,不劳余力,顺流直趋,终焉万里;势之所触,裂山转石,襄陵荡壑,鼓之如雷霆,蒸之如烟云,登之如太空,攒之如绮縠,回旋曲折,抑扬喷伏,而不见艰难辛苦之态,必至于极而后止”。它气势磅礴,“拾遗补缺,成一家之言”,它“不虚美,不隐恶”。

  都说“史不写当代”,可身为推翻了秦朝的汉朝臣子,既肯定了秦朝的历史意义,又批判了当朝皇帝刘彻迷信求仙的事实。不惜得罪统治者也要写出真实的历史。正因《史记》有这种突出的成就,才使它高标独树于我国史林。他是一颗不落的星辰,永远照耀在历史长河之上;它是不倒一棵树,上面结满了历史的硕果;它是一座山,永远矗立与世界文化之林!

  《史记》读后感600字3

  《史记》是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花费一生的精力来创作的。它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大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一代明君唐太宗也感喟:“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史记》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画面,还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让我们从历史中明白道理,揭露丑恶行为,歌颂高尚的品德。

  《史记》中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对人谦恭有礼、和蔼可亲、孝敬父亲的虞禹;令人尊敬、勤政爱民、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受到了大家的爱戴;还有那残暴、沉迷于酒色、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最终丢失了江山的商纣王;只为博得美人一笑,点起烽火、不惜一切戏弄诸侯的周幽王,“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这就是周幽王堕落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忘亡国之耻,卧薪尝胆从而最终战胜吴国的越王勾践。知识渊博、见闻深广、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用“发愤以抒情”的方式创作的《离骚》而名垂千古。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千古,映射着未来。读完《史记》,让我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了一点点历史发展的规律。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理解历史当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明智的人既要不忘过去、重视将来,更要全力把握现在、创造将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到圣贤真正的精神何在?我认为这才是读《史记》的最大意义。

  《史记》读后感600字4

  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作的,司马迁(前145—?),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这本书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史记》是历史的“实录”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它的文学价值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并且成功地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在人物塑造上司马迁真正做到了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这样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个人物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他还非常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我觉得《史记》的语言真不愧后来被奉为“古文”的最高成就。

  在《史记》这本书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历史故事是:《五张羊皮的故事》。这则故事主要讲了:春秋战国时候爱惜人才的秦穆公为了赎回聪明才干的百里奚用五张羊皮去跟楚人交换他最后秦穆公赎回了自己最喜欢的大臣百里奚。读了这篇故事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像文中的秦穆公一样他如果用重金去赎回百里奚的话楚人觉得秦穆公很看重他一定不会轻易交换。但是如果用五张羊皮去交换的话楚人必定会很轻

  视百里奚而同意交换。聪明的秦穆公就换了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最终如愿以偿。我觉得我应该向秦穆公学习。

  通过《史记》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华民族渊源历史,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懂得了一些历史典故,知道了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以及对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历史影响。

  《史记》读后感600字5

  我敬佩司马迁能把《史记》写得那么深动敬佩《史记》当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敬佩中国拥有那么丰厚悠久的历史。今天我终于把厚厚的一本《史记》读完了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收获还真是不小。

  《史记》这本书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史记》是历史的“实录”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它的文学价值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并且成功地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在人物塑造上司马迁真正做到了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这样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个人物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他还非常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我觉得《史记》的语言真不愧后来被奉为“古文”的最高成就。

  在《史记》这本书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历史故事是:《五张羊皮的故事》。这则故事主要讲了:春秋战国时候爱惜人才的秦穆公为了赎回聪明才干的百里奚用五张羊皮去跟楚人交换他最后秦穆公赎回了自己最喜欢的大臣百里奚。读了这篇故事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像文中的秦穆公一样他如果用重金去赎回百里奚的话楚人觉得秦穆公很看重他一定不会轻易交换。但是如果用五张羊皮去交换的话楚人必定会很轻视百里奚而同意交换。聪明的秦穆公就换了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最终如愿以偿。我觉得我应该向秦穆公学习

  《史记》读后感600字6

  夜空漫漫,历史的星空里有许多英雄。《史记》中,到底有几个算的上真正的英雄呢?

  或许有人说:“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可谓英雄。”我认为秦始皇不可。原因有四:第一、秦始皇虽然扫六合,但统治极其腐朽。焚书坑儒,摧残文化;求取仙丹,耗费国力。第二、秦始皇教子不当,其子胡亥同李斯、吕不韦谋权篡位。第三、秦始皇自认功劳胜过三皇五帝,过于骄傲。第四、统治之间太过残暴,死后,还让许许多多无辜的人陪葬。所以,秦始皇不能算为英雄。

  再有人说:“西楚霸王项羽可谓英雄。”项羽此人优点极多——懂得爱民,英勇无比,破釜沉舟打败章邯。但项羽不懂得用人,未能重用亚父范增等一大批人才,虽在战场上扬言愿与刘邦

  决一雌雄,最终兵败自刎未能统一天下。假如项羽能重用范增等人,我想刘邦也未必能称帝。不懂得用人,所以,西楚霸王也项羽不能谓之英雄。

  “那汉高祖刘邦可谓之英雄?”我认为不可当做英雄,汉高祖此人虽在破秦之时善于用人,但自从建汉后便开始大肆杀戮良臣,韩信、彭越、黥布三大开国功臣先后以“谋反罪”被杀,但还好有张良、曹参、萧何三人帮助,不然早就亡国了。

  文种、伍子胥、苏秦等不知功成名就之时隐逸归田,而偏偏去与君王同喜同忧,结果只落得自杀归天,也不能谓之英雄。

  蒙恬蒙毅兄弟二人,虽为秦始皇立下汗马功劳,但终究被胡亥所杀,而蒙恬却怪罪于修长城,不荒唐吗!更不能谓之英雄。

  但我认为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可以当选为英雄。因为二人都曾在外流亡过,知道百姓疾苦,又有管仲、狐偃等忠臣辅佐,故能称霸一方。

  专诸报恩刺杀王僚,虽成但身死;豫让报智伯之恩二刺赵襄子,临死斩空衣报仇;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还有荆轲刺秦王未成被杀身亡……一生舍己为国,“义”字当先,个个都可当做所谓的英雄!

  读《史记》可尝得从古至今的英雄所绩。英雄的“义”字!

  浩瀚的历史星空中,英雄繁星点点;渊博的《史记》故事中,篇篇让人激动。

  《史记》读后感600字7

  今年暑假我看了《史记》一书,其中(孔子学琴)这篇我读了后感慨万分。

  这篇__主要讲孔子60岁时还向一位琴师学习弹琴,老师师襄子教他一支曲子,孔子每天都认真练习这支曲子,丝毫没有厌倦和懈怠的情绪,足足练了十天,老师听他的弹奏已经十分纯熟。就对他说:“你可以学新的曲目了。”孔子却说:老师,虽然我已经烂熟于心,但我总觉还未掌握节奏的技巧,后来他练一段时间,师襄子又听他弹奏,不绝赞叹,认为他已经掌握了节奏的技巧,可孔子仍然摇头对老师说,他还没真正地领悟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于是孔子继续练习这支曲子,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来听他弹琴,说他已经领悟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可孔子再一次摇头说,自己还未想像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事隔多日,老师再来听他弹起曲子,师襄子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看见一个人正在严肃而深沉地思考……

  孔子也说:是啊,现在我可以想像出这个人的样子了,他就像一个王者——周文王的样子,师襄子听到这儿,深深地拜了两拜告诉孔子这支曲子名字就叫《文王操》啊!

  我读后想到了自己,感到十分惭愧,我平时学小提琴总是拉熟就行了,认为自己已经不错了,根本就不想吃点苦多练。

  我每次做奥数题也是如此,只要会第一种解题方法就不会再去想第二种、第三种解题方法了。妈妈说我不求甚解,让我再想第二种解题方法,我就会十分生气,暴跳如雷,甩笔扭头就走。自从看完这篇__,想到了孔子60岁开始学琴,学得还那么刻苦认真,精益求精,我下定决心向孔子学习,学习他这种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认真学习,刻苦拉琴,让自己的学习和拉琴更上一层楼。

  《史记》读后感600字8

  《史记》是一部记录我国汉朝初年以前历史的书籍,作者是司马迁。今天我要讲的是《葬马》。

  楚庄王有一匹马,毛顺顺溜溜,光光滑滑,楚庄王特喜欢这匹马,让它他穿着锦缎做的衣服,住豪华的宫殿,还怕它风吹日晒,不让它出那间美丽的房子,这还不够,还让每天吃糟莩,结果马一身肥肉,活活给累死了,或者是给糟莩给轰死了。这匹马的死,令楚庄王很伤心,下令用葬大臣的礼节埋葬马。

  一天,大臣尤梦进宫来。他进宫就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楚庄王让他给弄懵了,问:“何必这么伤心呢?”,尤梦继续哭着说:“好马呀,好马!这真不是一匹普通的马。我见到它就如

  同见到大王您呢!”随着尤梦的哭声,楚庄王也掉下了眼泪。但是听到后头那句话,楚庄王心里有点不舒服,”见到马就如同见到我?那,马死了,就如同我死了?哎!尤梦一定是太伤心了,原谅他吧。”尤梦接着说,“大王呀,用葬大臣的礼节来葬马,太轻了!应该用葬国君的礼节来葬马!”楚庄王终于听出来尤梦的意思了,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在批评我。那你说应该怎么操办这件事呢?”尤梦说:“马死了,就如同牛羊一样,应该把大锅当它的棺材,加上美味的佐料,把它埋葬在人的肚子里。”于是,楚庄王就把马交给了厨师操办。

  尤梦因为说服了楚庄王,而得到大家的尊敬。

  我觉得楚庄王是很英明大度的国君,别人的建议,他可以听从,并立刻改正。楚庄王最后真的成为了霸主。

  我要学习楚庄王的英明大度,会认真思考别人的建议。

  《史记》读后感600字9

  寒假到了,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我们读完“史记”并写读后感。“我用了三天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写的栩栩如生,内容引人入胜。”史记“的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依照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描绘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本纪那一部分。它讲述了,五帝,夏朝,商朝,周朝,秦朝,和汉朝有关皇帝的故事。(由于司马迁是生活在汉高祖事情,所以,高祖以后的事情就没有讲述。)让我最敬佩的人是舜和禹。舜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双目失明,也是个糊涂虫,后母把舜当成眼中钉,她的儿子也是个自私自利的人。舜只好一个人搬到历山脚下,即使父亲经常打骂他,母亲想害死他,弟弟欺负他,可他却总是有一片孝顺的心。还暗地拿粮食去救济父母。他同时也是一个品德高尚,富于谦让的人。在他当上黄帝以后,更是时刻关心百姓的疾苦,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禹在的时候,经常发大水,每年都会淹没很多田地,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于是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水治理好。在他的带领下,人们奋战了很多年终于制服了水患。大禹,也曾经”三次过家门而不入“。而得到了人们的拥戴,成为了黄帝,并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度国家——”夏朝“。

  ”史记“这本书写的真棒,它既让我们了解了汉朝以前的历史,也让我们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让我了解了我们祖国的悠久的历史文明。我以后要多读一些课外书,这样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史记》读后感600字10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一直受到很多人们的喜爱。当然我也不例外,自我读了这本书后,一直想写一篇读后感,可总是没能实现。这次,有机会写一篇,真称得上尽诉心之所想。

  从神话般的三皇五帝到建立奴隶制的夏朝;从迁都至殷的商朝中兴到烽火戏诸侯的西周末年;从五国争霸的春秋到七雄交战的战国;从统一中国的秦朝到休养生息的西汉,这三千年曲折的中国古代历史,《史记》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将它们描述得更加精彩。不仅是我,凡是读过《史记》的人都会对它的情节念念不忘。

  当然《史记》的魅力不仅在它那曲折离奇的情节,也在那些鲜为人知却被它一一记录下的故事。

  人们只了解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博大思想,却不知他一生过着流荡的生活,未能安享天年;人们只知道那位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汉高祖,却不知他晚年贪图美色;人们只认识辅佐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却不知陷害公子扶苏,与赵高同流合污的李斯;人们只认识周朝的开国天子周文王,却不知他曾经受过牢狱之灾。我们对于这些人恐怕只知道他们的一面,却不知另一面。但这却被《史记》记下了,我们应感谢它,感谢它使我们全面了解了历史人物。

  然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书中所记载的古代圣贤,他们那种忍辱负重、顽强拼搏的精神。

  周文王被拘禁,完善了《易经》;孔子终生困顿,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创作了《离骚》;左丘失明,完成了《国语》;孙膑断了双腿,撰述了《孙膑兵法》;吕不韦流放蜀地,留下了《吕氏春秋》;韩非子被秦国拘禁,写下了《说难》、《孤愤》;就连《史记》作者司马迁本人也受过宫刑,但他写下了《史记》这部历史和文学巨著。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史记》使我知人详细,知事全面,也使我懂得了一种高贵的精神。它确实是本好书,无愧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个称号。

  《史记》读后感600字11

  我家的这本《史记》是1998年5月1日我从第17届北京特价书市上买回来的,算来在我家“睡”了近10年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当作“书”读它,只是当作工具书查资料了。如果不是这次学校组织的“家庭阅读”比赛,真不知它还会“睡”多久呢。当儿子拿回“家庭阅读情况统计表”时,我们为读什么书进行了讨论。说实在话,家里的书不能算太少,没有上万的话,几千册还是有的,但儿子感兴趣的他都读过不知多少遍了,再说,既然

  是家庭阅读,总得是适合孩子和大人共同阅读的书、共同提高才行呀!于是,从书柜的文学类图书中,我们最终选择了《史记》。

  《史记》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宏篇,共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次阅读中,感受最深的是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是失败的大英雄,只可惜“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如果少年项羽能苦心研读多一些兵书,恐怕他就不仅仅是一个失败的大英雄了,也许中国的历史会为之而重写。李清照有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种豪情让古今读史人感动。但少年朋友应该反思一下,项羽从小很有志向,见秦始皇帝过江,竟说“彼可取而代也”,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没有为实现这一志向而努力增长自己本事的毅力!

  项羽也许算是天才,“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天才也许会有天助,但天助不如自助,因为上天最终没有能够帮助项羽。只有自己立下志向,并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史记》读后感600字12

  《漫画史记》是我舅在兴奋这下便将其买了下来,赠与我的。

  我回家仔细品尝,发现此书特别有趣。便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漫画史记》的汉武大帝。

  楚汉之争:刘邦与项羽多次交战。期间,多次被抢走粮草,多次被包围,多次求和。最后刘邦弃信追杀项羽,夺得天下。

  高祖平乱:刘邦一杀燕王,二败利几,三捕韩信,亲征韩王信,却被匈奴包围,二月才返回长安。最后杀陈希,夷灭梁王三族,败逃黥布,衣锦还乡,卢绾隐逃。

  本纪吕后:沛公逝世,刘盈继位,但吕后掌权。期间,汉惠帝公公188年亡;少帝口无遮拦,犯吕后之忌,四年后被幽杀;另立刘弘为帝。又过了四年,吕后篇笃,仍然不肯放弃权柄,但这时刘家子孙与一班元老重臣已容不得她放肆,朱虚候刘章与周勃、陈平先发制人,发动兵变,使吕氏党羽全部被灭。

  文帝本纪:文帝严于律己,知人善须知,虚心纳谏。并废除肉刑等一睚严苛罪行,实行平狱缓刑。为了造福百姓,甚至十二年免收全国田赋。在民族关系上,他妥善处理汉朝同南越、匈奴的关系,对南越王赵佗实行安抚政策,对匈奴继续实行和亲政策,同时加强边防力量。而在政治上,他逐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公元前157年,文帝病死于长安未央宫,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帝。

  景帝之应七国之乱,杀了晁错却未平七国之乱,便派周亚夫等将军数月苦战,平定了七国之乱。为汉武帝的削藩打下了基础。

  除此之外景帝大力发展生产,打击地主豪强,强化礼义建设,做下了不可以抹灭的功绩。

  武帝时期,农村人烟稠密,沃野千里。城市里市场繁荣,经济发达。太仓里陈粮发霉,钱库里的钱因长久不用,栓线的绳子都烂了。并在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

  从此可证明,有时候,智慧永远都很有必要,读史使人明鉴,“一个胜利者不会放弃,而一个放弃者永远不会胜利”。我有希望,因为我相信:“只要能执着远大的理想,且有不达目的绝不终止的意愿,便能产生惊人的力量”。

  《史记》读后感600字13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寡不敌众,后面又没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

  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罪,应该受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

  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他几乎想自杀。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死。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一部书,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着作——《史记》。

  原来,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

  《史记》读后感600字14

  这几天,我读了《史记故事》这本书得第一章——五帝的故事。

  这章主要讲了五帝;炎帝、黄帝、唐尧、虞舜、大禹的故事。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他们都是生活在远古时代。那时,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完善的文字符号系统,人们记述历史都是靠口头相传,炎帝和黄帝的神奇故事就是人们一代又一代口头相传下来的。

  其中,我最喜欢炎帝了。炎帝不但聪明伶俐,而且充满爱心,关心人们的生活,全心全意的帮助别人。部落里的人也关心他尊重他,并推选他为首领。

  一天,炎帝看见许多小鸟在地上啄食着什么,他过去一看,原来是些细小的植物种子。他拾起几颗种子放在嘴里咀嚼,味道甘甜可口。炎帝想:”既然小鸟能靠这种子活下去,人为什么不能用它来充饥呢?“于是,他把这些种子收集起来种在地里?——这就是我们现在吃到的小米。为了感谢炎帝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人们都尊称他为神农氏。神农氏为了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食物,又开始远涉高山大河,遍尝各种植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神农尝百草“。他发现许多植物中,有很多是可以食用的,有的甚至有治病的功能。他在尝百草中多次吃了有毒的植物,幸亏及时找到解药,才挣脱了死神的魔掌。他告诉人们这些草不能吃,

  提醒人们注意。最后,他尝到了一种名叫断肠草的剧毒植物,无药可救。神农氏不幸去世了。

  神农氏为了人们的利益,历尽艰辛,不辞劳苦,并因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

  当然,其他四位也都是好皇帝:轩辕黄帝平息了战乱,统一了天下,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唐尧关心百姓疾苦,选贤任能,勤劳国事;虞舜仁义贤明,谦和有礼;大禹为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都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精神永世长存。读了他们的故事,我为有这样的祖先而自豪,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

  《史记》读后感600字15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一种汲取,而写作就是一种诉说。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要想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学生尽最大可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增加课外阅读量。王子豪同学从小就喜欢上了阅读。在低年级时,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读绘本开始慢慢的,相继读了《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狼王梦》、《海底两万里》、《秘密花园》、《我要精彩》、《史记故事》、《神秘岛》……每读完一本书,王子豪同学都会写一些小随笔,一定做到有感有悟,内容的透彻,文

  笔的流畅,足够让你流连。只有有了足够的阅读积累与储备,才能在写作上,学以致用,游刃有余。真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也加入到读书行列,每晚都会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亲子阅读。在今后阅读中要有所选择、甄别,多读好书,多读名著,让精神境界获得净化,视野得到开阔,思维得以活跃,词汇极致丰富。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五常仁德一小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读书小明星、书香家庭、读书推荐、读后感演讲等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习惯,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学校给孩子创造了更多的阅读空间和展示机会,有更多的孩子在书海中收获着、成长着!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在家里父母也可以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更好地增强孩子的阅读能力,又让父母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增进了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吧!

  

  

篇七: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史记》神话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孙娟【摘要】<史记>中的神话材料从多方面反映了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如民族、政治、天命、德行等,构成中国史学传统的重要特色史语,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5(027)003【总页数】4页(P372-375)【关键词】司马迁;<史记>;神话;史学思想【作者】孙娟【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4.2

  司马迁写作《史记》非常严谨,注重实证精神,“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1]、“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1];选择材料以雅驯为标准,“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1]、“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1]。同时,《史记》中亦有不少神话描写,似乎二者明显矛盾,但实际上这也是司马迁史学思想的反映,还是《史记》魅力的艺术体现。研究《史记》的神话,

  对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一、神话与司马迁的民族思想《史记》中最引人注目的神话是殷、周、秦始祖的感生神话,体现了司马迁对民族起源的认识与理解水平,也是神话历史化和当时史学理论水平的反映。司马迁写殷始祖和秦始祖的诞生非常相似:“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1],“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1]。“玄鸟生商”的神话早在《诗经·商颂·玄鸟》就有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2],但秦始祖大业起源于玄鸟的神话首次出现却是在《史记》中,而且《秦本纪》还记载秦后人与鸟的关系也很密切:“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由此看来,秦氏族与鸟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秦氏族和商一样可能也是鸟图腾崇拜。太史公写秦始祖大业亦是其母女修吃玄鸟蛋而生,这与商始祖契的诞生基本一致。因此,人们认为是司马迁有意为之。冷德熙认为,“秦祖大业的感生神话显然是为要‘宠神其祖’而对商始祖神话的仿造”[3],似乎也有道理。《吕氏春秋·古乐》中称葛天氏亦歌《玄鸟》。葛天氏与殷、秦可能都是玄鸟部落,但不能因此就说吕不韦等人也是仿造,只能说当时秦有这样的神话传说,而司马迁是对神话历史化的忠实。《史记》中对于周始祖后稷的出生的叙述与此不同:“周后稷,名弃。其母……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1]据孙作云考证,姜原履的“巨人迹”就是熊迹,源于周民族的熊图腾崇拜。始祖诞生的神话往往成为追溯民族起源和早期历史的最可靠的材料,因此,司马迁写殷、商、周始祖的感生神话的目的显然是试图从神话的背后寻找这三个对中国影响极为深远的民族的起源。正如徐复观所言:“从神话中透出来,乃有历史可言,这也是史学得以成立的重要条件之一。”[4]司马迁还用一些神话描写来阐释民族的开拓、发展和融合,这是历史神话化的一种

  表现。“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辠而天下咸服。”[1]文字当源于《尚书》中记载:“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5]值得关注的是《尚书》中并没有以变北狄、以变南蛮、以变西戎和以变东夷的记录,只是表示进行征服与统治,而《史记》中加入这些内容反映了司马迁史学方面的时代民族观念。在汉武帝时代,汉朝用兵征伐四夷,并且与匈奴的关系一直紧张,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司马迁则认为对各民族的治理与融合从尧时代就已经开始,也取得了成功。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司马迁反对民族之间的战争,认为各民族应该和平相处。同时,司马迁给这些民族列传,并追溯到他们的祖先都是黄帝,反映了太史公希望实现民族团结、和平共处,实现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进步的民族观,已经具有中华民族一体化的意识。二、神话和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一般认为,史学出自道家,而司马迁则兼有儒道与百家之学,但就主体而言,司马迁崇尚德治,反对暴政。《史记》中的神话描写体现了太史公的政治思想。他在开篇《史记·五帝本纪》中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1]上古时期,为了生存,氏族之间的弱肉强食乃势之必然。但司马迁强调轩辕“修德振兵”、“抚万民,度四方”后才和炎帝战并“得其志”;炎帝则因“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而被轩辕打败,立场非常鲜明。《大戴礼记·五帝德》中对炎黄之间的战争也有记载:“黄帝……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教

  熊貔豹虎,以与赤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治。”[6]由此看来,“修德”之说是司马迁为了表达自己的德治思想而加进去的史笔,反映了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又如“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鉤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1]一般认为鼎是大禹所造。鼎在这里已经被神化了,成为一种政治权力与一统天下的象征。因此,各个诸侯国都问鼎并想拥有鼎。但可以看出,王孙满看重的是德而不是单一意义的鼎。司马迁把这记入《史记》也表明了他的态度与德政思想。汉代初年,以周孔思想治国,崇尚德政,至宣帝时汉家才自有制度,“以霸王道杂之”,完成了文化转型。所以,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思想。在《史记》中,司马迁把它作为治理国家的准绳,并有充分的表述。《史记》中还有一些征兆性的神话,也体现了司马迁崇尚德治的政治观点。一些怪异的自然现象都能表明国君无德,而修德任贤才能国泰民安。“毫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1]在司马迁看来,国君“求贤有德,则国泰;反之,则国败”。司马迁还强调君明臣贤,《史记·殷本纪》说:“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1]司马迁认为国君应该以国家、百姓为重,任贤举能,这样,国家才能大

  治。他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描写了尧对于接班人的反复考虑:“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1]最后,尧下定决心:“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1]关于尧舜禅让的故事最早见于《尚书》:“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5]司马迁没有照抄《尚书》,而是对神话传说进行了史学润色,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他理想中的君王形象与持续美好政治的理想。三、神话和司马迁的天命思想有文字记载以来,天人关系一直是人类最重要也是最关注的哲学命题。汉初也是这样。“究天人之际”是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之一。汉武帝时代,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而强化了“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与人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天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它主宰着人间的一切。帝王受命于天来统治人民,各种天象变异及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或祥瑞如长灵芝草等都是上天对人间帝王及臣民的警示,代表天命意志。在这种环境下,司马迁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天命论和天人感应说。《史记》中有不少神话材料反映了司马迁的天命论。他用一些自然现象的变化来解释王朝的更替,认为王朝更替是天命的作用。“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失而再阴,(川)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1]这段材料出于《国语》,司马迁选择的材料反映了他对天命的理解与认识。司马迁还记载了一些验证性的预言,也表明了他的天命观。“周太史阳读《史记》曰:‘周亡矣。’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

  神龙止于夏帝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于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感发之。之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后宫。后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于道,而见乡者后宫童妾所弃妖子出于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奔于褒,褒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于王以赎罪。弃女子出于褒,是为褒姒。”[1]在太史公看来,周国的灭亡在几百年前就已有隐患了,周国的灭亡是天注定的。司马迁在《律书》中更是明确提出了天命观,他说:“昔黄帝有逐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成汤有南巢之伐,以殄夏乱。递兴递费,胜者用事,所受于天也。”[1]《史记》中除了殷商秦始祖的感生神话外,还有汉高祖的感生神话。这也与太史公的天命观有关。“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女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暝,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以而有身,遂产高祖。”[1]有学者认为那是司马迁不得已而为之:“这种神话已播扬四海皆知,作为后世的一个六百石小官吏的司马迁,明知其捏造,又能怎么办呢?但是他有意地把这些离奇的神话和刘邦其他的那些庸俗卑劣的行径,和他阴刻丑恶的灵魂放在一起,于是就使人觉得刘邦这个人很滑稽,其效果就不是神话,而是把他漫画化了。”[7]其实,司马迁并不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而写汉高祖的感生神话,而是他认为汉高祖确实有一些神异性,这体现了司马迁对王权的理解与高祖得天下的一种思考。刘邦本只是一个小亭长,后来在楚汉之争中击败了项羽而成就了汉王朝,不能不说他有一种超人的能力。与其它感生神话不同的是,《史记》所载刘邦的感生神话中,他的父亲也参与其中:“是时雷电晦暝,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因此可以看出,太史公一方面怀疑刘邦感生,但同时,又有一些不

  解,这也可以说是司马迁思想上的矛盾,也是他们那个时代所无法解决的矛盾。所以最后,司马迁把一些用人的理智所不能解释的事情归结到天命上,表现了他对人的能力和对天命的认可与思考,司马迁在《秦楚之际月表》中说到:“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闲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熟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1]太史公认为刘邦本不该得天下,所以他认为是有天的帮助,“这种天,所给太史公的,不是董氏的敬畏,而是一个理智清明的人所不能不迷惘的类似原始森林样的幽暗世界”[4]。这也与周代以来,尊孔尚施、敬鬼神而远之的风气有关。天人感应在《史记》中有更多层面的描绘。如秦始皇时,十五年彗星四现,其后秦并六国,外攘四夷,张楚并起,三十年间,“兵相骀藉不可胜数”,造成了“死人如乱麻”的局面。彗星四现是一种征兆。汉朝将要兴起,“五星聚于东井”。吴楚七国叛乱,“彗星数丈”。彗星的出现和大事是息息相关的。据《孝经内记》载:“彗出北斗,兵大起。彗在三台,臣害军。彗在太微,君害臣。彗在天狱,诸侯作乱。所指其处大恶。彗在日旁,子欲杀父。”[1]因此,司马迁不可能随便记录彗星出没,彗星的出现已经预示了事情的发生。当然,还需指出的是,正如许多学者所说的那样,司马迁对天有无意志的回答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带有浓厚的二元论色彩”[8]。司马迁对天命很多时候也持怀疑的态度,反映了他对天命的无奈与不解。四、神话与司马迁的德行思想司马迁的德行观在《史记》神话中也有反映。司马迁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主张温良恭谦,他记载那些贤君明臣都要表彰忠、孝、仁、义、礼、节、让等。如写舜时不但详细记录了舜父亲瞽叟和弟弟象对他的迫害,同时还特别提到了舜做天子时对父亲的孝道和对弟弟的爱护,典型的以德报怨,突出了舜的孝心。这也是司马迁心

  中的道德标准,与儒家思想比较一致。在写张良得兵书的事情时也是如此,重点描绘了张良的“礼”、“让”的品质。孔子在训斥子路时曾批评“其言不让”[9],强调治国以礼。司马迁则通过生动传奇的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来塑造形象,叙述历史,阐述思想。这大概是史学家与思想家的不同之处。司马迁在记录扁鹊得医书时也突出了他的礼、恭、谦等德行品质。“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1]在汉武帝时代,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思想并大为推广,在这种氛围下,曾受学于董仲舒的司马迁也就自然受其影响。如司马迁认为妇女应该有妇礼:“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1]、“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1]。尧嫁二女在《尚书》中也有记载:“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5]司马迁为了表达他的思想,在《史记》中加入“如妇礼”。将历史与儒家德行教化思想有意融合,成为司马迁史学方法与思想的又一特色。《史记》中的神话传说不过百条,在《史记》中并不占有过重的分量。但作为特殊的史学建构,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多层面地体现与反映了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运用神话传说,结合自然现象,是司马迁神话历史化的作为方式与史语,也成为以后修史、作史的方式之一。◁参考文献:[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46;2121;46;46;91;173;111;28;3;1700;100;102;30;30;145;147;1241;341;760;225;34-44;2035;2785;21;33.

  [2]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1.1030.[3]冷德熙.《超越神话》——伪书政治神话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99.[4]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5;198.[5][唐]孔颖达,等.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8.8;6;6.[6][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8.[7]韩兆琦.史记通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2.[8]张大可.司马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79.[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99.

  

  

篇八: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教学目的及要求

  1、选读《论语》、《孟子》等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片段,分析其蕴涵的哲学思想。2、了解先秦儒家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了解先秦道家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体会中国经典的现实魅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2、难点:经典与现实生活联系,消除文字障碍。

  课程类型与教学方法

  理论课,讲授

  教学时数2

  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

  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1、天道与人事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

  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

  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二、老子和《道德经》(一)、老子其人、其书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

  德经》,帛书是《德道经》。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

  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哲学思想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

  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

  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其他方面兵法、阴谋

  《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

  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

  居”。

  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

  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

  经》。(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

  (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3)道的运动规律性

  “反者道之动”之“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

  (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

  “无为”的方法论意义:(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

  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

  (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四)老子“理身理国”的圣人论

  老子“自然无为”之道,目的是引导人们成为“圣人”。

  老子圣人论的核心思想是塑造一种理想人格,其中包含着“理

  身理国”的基本精神。(五)关于老子哲学的缺点

  陈鼓应教授认为:(1)“返本复初”思想浓厚,“有碍于事物的先前推展”;(2)循环论“会导致一种退缩的态度”;(3)忽略了“知”和“学”可以引人向上。(4)忽略了主观能动性。(5)理想国是不现实的。

  (6)“柔弱处下”的主张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三、庄周与《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周是老学的继承者,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卒年不可详考,大约在公元前355年至前275年。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附《庄子传》载: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慧王、齐

  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犀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浊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

  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今存《庄子》一书凡三十三篇,

  大部分是庄周自著,一部分为其后学整理。

  特点是基本以寓言故事暗示哲理。

  (1)庄子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发展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

  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

  “道”无所不在: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

  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荑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

  其愈甚耶?”曰:“在尿溺。”(《知北游》)

  (2)庄子“万物齐一”与超越自我的神游境界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芋,曰朝三而幕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幕三,众狙皆悦。

  名实为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是他物我齐同精神境界的写照。

  (3)庄子反对“独断”的认识论与相对主义

  人的认识对象和能力是相对的,反映的是相对主义的认识方法与立场。

  在当时有解放思想的作用。阅读书目

  1、《庄子·齐物论》等篇2、王明:《论老聃》,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3、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主要思考题1、从老子《道德经》的言辞

  可以发现他的什么思维特点?2、试说明庄子是怎样继承老

  子的道论及其修养方法的。四、儒家以仁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一)、儒家思想渊源

  儒家的前身“盖出于司徒之官”。

  儒家重视“道统”。其思想体系的发端与传承脉络就是所谓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班

  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

  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二)、孔子生平与哲学思想

  《史记·孔子世家》:“天下君子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生平事迹从《论语》等有关文献看,孔子善于知人善恶,且胸怀正义。据说孔子还特别喜欢音乐与诗歌。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二)孔子“仁道”学说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孔子“仁“学的内容:1、亲亲观念;2、爱人思想;3、杀身成仁;4、利国为仁;5、克己复礼为仁;

  6、以恭、宽、信、敏、惠为要事。(三)孔子“德政”思想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德政”思想的表现:1、行为规正。因为北辰居中就是“正”。2、免除内心的恶念头。3、“正名分”。

  4、孝是德政的路径(四)孔子“祭教”理念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i)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的大体内容有:1、祭祀与宗法制度相联

  系。

  2、祭祀是通过天神的监督来控制人的行为。

  3、祭祀要有心仪。(五)孔子的天道与天命观念

  孔子遇险于“匡”: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尚“天”: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三、从孟子到荀子:先秦儒学的弘扬

  师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之“受业子思之门人”。

  《史记·孔子世家》谓:“伯鱼生及,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一)孟子及其哲学思想(1)孟子的尽心、养气、

  知天论。(2)孟子的尽心、养气、

  知天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

  其性则知天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3)孟子的性善论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它们是人与生俱来的。

  通过修养扩展“四端”就可以保持人的本性善良。

  (4)孟子的仁政学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

  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

  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政无敌。(《梁惠王》)

  孟子对梁惠王谈了四件事情:

  1、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2、薄税敛,这是属于财政问题;3、深耕易耨,这是属于经济建

  设;4、文化教育,以孝悌忠信为大

  要。(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

  (1)荀子的生平。荀子,名况,又称之孙卿,赵国人,生卒年不详。《荀子》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依据。

  (2)荀子思想述要。

  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天行有常的自然观性恶论“虚一而静”的认识论四、先秦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首先,先秦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对于当今社会造就理想人格是有借鉴意义的。

  其次,先秦儒家主张经世致用、推崇教化,对于国民团结奋进以建设繁荣富强的国

  家来说是有裨益的。

  

  

篇九: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史记》读书笔记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西汉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幼年耕读于故里。十九岁时家徙茂陵,到京师长安。二十岁时游大江南北,考察风俗,“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二十八岁,入仕为郎中。汉武帝元鼎六年春正月为郎中将,奉使西南夷设郡置吏。元封三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读史官所藏图书,获得了有利的修史条件。天汉三年,为李陵降匈奴事辩解而下狱,惨遭腐刑,蒙受了极大的屈辱,痛不欲生。但每当轻生之念萌生,司马迁耳边就回响起父亲临终时的遗教,以及自己发愿完成一代大典的决心;同时眼前浮现了一幅幅古人发愤著述的画面。自古以来,权贵富人生时显赫,死而名灭,多到不可胜记,只有那些具有坚强毅力、崇高品格而做出了一番事业的人才能名垂后世。这就是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一唱三叹、反复申说的“发愤著书”说。受李陵之祸,司马迁立场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从个人的悲怨中解脱出来,发愤撰述。出狱后任中书令,虽任尊宠之职而心如冷灰。他把自己的愤懑和不平倾注在《史记》中,成为“一家之言”,表达了鲜明的爱憎感情。他同情人民的苦难,揭露专制统治的黑暗,留下了宝贵的实录作品。这一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司马迁自题其书曰《太史公书》,东汉末通称《史记》。以《五帝本纪》开篇的《史记》,记载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生平,以及炎黄合体、诸侯宾从,开创了民族融合、安定一统的上古治世,此后全世界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宗旨,创作了这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不仅用独特的笔触描摹着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的历史,更用“不虚美、不隐恶”的朴素唯物史观,对后世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哪怕没有读过《史记》,也一定听过完璧归赵、卧薪尝胆、负荆请罪、毛遂自荐、鸿鹄之志、霸王别姬、破釜沉舟、约法三章等一系列出自《史记》的著名典故。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刺客游侠、贩夫走卒……《史记》溯源千古,饱含了滋养后世的社会认知和人生哲理,若说《史记》在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镌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共同记忆,毫不夸张。《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首篇为《五帝本纪》,《五帝本纪》中第一个写的就是黄帝。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作五帝本纪第一。”司马迁不仅在《史记》中把中华民族的源头追溯到黄帝,还首创民族史传,写下《匈奴列传》《东越列传》《南越列传》等篇目,把各民族都视为黄帝子孙,这种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修史观念,其内核正是多元包容的大一统思想。《史记》内容丰富,贯通古今,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用五十二万多字,写了三千年历史。文字简练而知识包罗万象,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都达到了高峰,是人人必读的一部奇书,一部国学根柢之书。《史记》的结构,是司马迁精心创建的一个人工系统工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史记》由五体构成:一、本纪十二篇;二、表十篇;三、书八篇;四、世家三十篇;五、列传七十篇,总计一百三十篇。五体,名称不同,写作方法也不同。记载的内容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系统,合起来构成一个大系统。本纪提纲挈领记载国家大事,以王朝和皇帝为中心内容,记事按年月排列。

  书是分门别类的文化专史,按专题内容从古到今叙述源和流,形成贯通的历史。世家与本纪一样按年月编年记事,只是对象为列国诸侯。列传是人物传记,着重写人的言行,或历史事件,生动精彩,最有文学性。表是联系纪、传的桥梁,它把众多的史事与几千个人物,用简明的表排列起来,勾画历史发展的线索,反映历史阶段的递进,是十分精细的创作。

  《史记》五体内容,都以人为中心写历史,把从古到今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物活动勾画出来。其中既有帝王将相、公卿贵族,也有士农工商、医卜游侠以及各色市井小民,社会方方面面的人物与生活都写进去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宗教,以及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这样丰富的内容,由于体例完备,即五体的分类记载,因而十分有条理。

  《史记》要在结构上把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映出来,所以五体以及各体的篇数都包含有哲学义理。司马迁时代盛行五行哲学,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金、木、火、水、土五种元素组成,人间社会历史也表现为五德终始循环。五德终始指改朝换代,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克,就是战胜的意思。例如周为火德,秦朝得水德,所以秦代周。汉朝得到土德,因此汉朝取代了秦朝。当然,这是一套唯心主义哲学,古代不懂阶级斗争,用这种办法来解释改朝换代。

  司马迁认为世间一切都在“变”,应该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掌握历史兴衰治乱的规律,所以司马迁不守旧、不循古。他对古今关系的处理是详今略古,认为离当代越近的历史越应当总结,目的是以古为鉴,着眼现世和未来。这些都是进步的思想。“成一家之言”,即在叙述历史中,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司马迁的一种创新。

  从写人的文学角度看,《史记》创造了各色人物的专传、合传、类传,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阅读《史记》,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可从中找到对照的镜子。不仅增长知识,增长智慧,还能提高修养,使自己的品德更趋于完善。

  《史记》语言,精妙无比,还采用许多俚语俗谚,寄寓平凡的真理,启迪人的智慧。如赞美人才济济,越多越好,司马迁说道:“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刘敬叔孙通列传》)意思是说,贵重的狐皮袍,不是一张狐皮制成的;高大的亭台楼阁,不是一根木材建成的;夏商周三代太平盛世,不是一个人治理好的。司马迁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王翦列传》)讲一个人不要贪利,说“利令智昏”,用今语说就是“见利会使人头脑发昏”。讲吸取教训,说“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殷本纪》)意思是说,用水作镜子只能看清自己的面容,要以人为镜子才可以知道吉凶祸福。这些例子,举不胜举。

  《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体大思精,因而熔铸在其中的思想体系,也是宏阔而博大的。例如其中的天人观、政治观、经济观、历史观、战争观、民族观、道德观、人才观等,都体现了司马迁的看法,代表了当时最进步的思想。这种创新思想,集中地表现在赞扬道家以及为商人、游侠立传这几个方面。因为司马迁述史要拿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来回答历史是怎样变化发展的,所以他不与圣人同是非,突破了旧的思想传统和官方哲学的框架。班固在其所著《汉书·司马迁传》中批评说:“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敝也。”班固所批评的司马迁之“敝”,恰恰是司马迁思想中光彩夺目之“长”。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这是肯定文景之治的升平而否定汉武帝的多欲所造成的衰败。述货殖为商人立传,

  是肯定商人促进生产发展,对社会经济的繁荣所做的贡献。颂游侠,是肯定这一类人能够牺牲自己、救人之急的道德。《管晏列传》是司马迁为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所写的合传。写管仲时,司马迁对其政治业绩轻描淡写,而着意选取了“管鲍之交”这一轶事。

  《史记》中杰出人才的谦让品质十分突出,让人深受感染。在《吴太伯世家》中,周太王的儿子吴太伯,为了避让王位,宁可远走荆蛮(荆楚土著)并随其纹身剪发,以免再被重用。相比父子兄弟争位相残的斗争,他的谦让太难能可贵了。因而太史公借孔子的话称赞他:“太伯可谓至德矣。”这种谦让的美德,使得太史公也情不自禁赞道:“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君子坦荡荡,这是一个人品质的最高境界,至今亦不过时。

  虽然推崇忠孝仁义,但司马迁却又是绝不支持盲从与愚忠愚孝的。如他在《卫康叔世家》中提到卫宣公的太子因女人而被害,弟弟与太子争着去死,让他想起了晋太子申生的悲剧,父子间的残杀和兄弟间的毁灭,使得太史公仰天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和诘问:“亦独何哉?”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史记》这部纪传体通史里,太史公不溢美,不苛求,秉笔直书百样人。梁启超说它是中国通史之创始者。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何为“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在《史记》里,借用董仲舒写孔子作《春秋》的动机和目的,清楚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标准,即“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司马迁认为作为一个史学家有责任和权力用笔指出,在天子之上有更高的权威,那便是“以达王事而已矣”。斥责天子、贬抑诸侯、声讨大夫,不过是为了阐明王道罢了。这就叫做一家之言,而不能人云亦云。何为“通古今之变”?这指的是,在时间长河中,不仅要看单一事件的来源、发生、变化,还要把眼光拉高,看长时段里的人在集体行为中如何运用权力、组构社会、进行交易。这类集体的行为,在更长的时间周期里必然有一种特别的模式,我们掌握之后,不管是看待古人还是分析今人,都能够有一种超越时间的眼光。《史记》中“世家”记载的是贵族和诸侯王们的历史。贵族的身份与周代建立的封建制度有关,依照对于历史的认知和理解,换作一般人写“世家”,一定是从周公开始讲起,但《史记》偏偏从《吴太伯世家》写起。吴太伯是太公的儿子,他知道四弟季历比自己的能力强,更适合把周朝文化和封地发扬光大,他就带着三弟离开了周原,把权力让给了更合适的人。司马迁想通过这个故事传递一个信息:人面对权力时,最高贵的态度不是滥用权力,而是让渡权力,把权力给到更值得拥有的人,这是一种美德。此外,司马迁在《史记》里写了很多君王之侧的人。这类人本身不是掌权者,却极力讨好、谄媚国君,觊觎权力;他们的人格跟吴太伯正好相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酷吏。在《史记·酷吏列传》中,司马迁多次谈到一个关键词:“上以为能”。皇帝觉得他们很有能力,这里的皇帝指的是司马迁所在时代的汉武帝。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容易表现出好恶的人,他喜欢听人赞美他,喜欢别人揣测他的想法,并且在不需要他出面和发言的情况下,帮助他整肃不喜欢的人。何为“究天人之际”?“天”是庞大的、集体的和外在的背景与力量,比如说命运,这是个人没有

  办法转移的,这些因素不是司马迁要探索或记载的。司马迁要记录的是人,一个人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如何作为,如何承担责任。

  《本纪》记载的是最高权力者的故事和历史,司马迁却偏偏没按朝代更迭表上的次序来写。秦是被汉灭亡的吗?司马迁认为,灭秦的是“西楚霸王”项羽,不应在历史上抹掉项羽的贡献。汉高祖的成就是打败了楚,建立了汉朝。因此,他写完《秦始皇本纪》之后写的是《项羽本纪》,然后才是《高祖本纪》。为什么项羽会败给刘邦?司马迁有非常清楚的评断。跟汉高祖刘邦相比,项羽的天资非常好,他是天之骄子、楚国之后。项羽败走垓下,在乌江边仰天长叹道:“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是项羽给自己的评价和安慰:不是我打不赢刘邦,是上天要亡我。但司马迁对这句话持批判态度。他在《史记》里一步步追溯了项羽犯下的错误:六国时代已经结束,项羽却没有意识到要面对一个新的时代,等他打进咸阳城之后犯下了一连串的错误,比如不遵守诺言、不会用人等等,从而导致了在楚汉相争中,最终是刘邦取得了胜利。

  在司马迁看来,作为一个史学家要有书写和声张历史的责任,必须给予历史人物以公允的评断。在我看来,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绝不止于精彩的文辞和令人称叹的人物故事,也不止于用52万字撰写一部从远古文明到其所处时代社会通史的雄心壮志,他的史学观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也超越我们一般的观念。他希望整理从自己所处的时代往前能够追索到的所有的人类经验,从而起到以古鉴今的作用。司马迁如此独特,以至于我们要了解中国史学的精神,一定要回到司马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体会何为历史?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历史?在回答这些问题上,司马迁似乎比后来的中国史家都更勇敢、更负责、更深刻。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甚至没有人能够追随或者超越司马迁,这或许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憾事。

  

  

篇十: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课程类型与教学方法理论课讲授教学时数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一概述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1、选读《论语》、《孟子》等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片段,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析其蕴涵的哲学思想。2、了解先秦儒家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了解先秦道家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课程类型与教学方法教学时数1、重点:体会中国经典的现实魅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2、难点:经典与现实生活联系,消除文字障碍。理论课,讲授2

  第二讲

  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1、天道与人事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wearingBu.Atdohm'GRq4W。知而想可果后其障保有没若输传旦一据数密机司公题问了成又全安从适点特性放生天但法办种这用采始开商厂多众令确,位价低的人诱及以在不所无展发速Z迅psfcl,vSyxkLb!IN193FC(J)zO87TQjM

  二、老子和《道德经》(一)、老子其人、其书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哲学思想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其他方面兵法、阴谋

  《史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3)道的运动规律性“反者道之动”之“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无为”的方法论意义:(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

  -wearingBu.Atdohm'GRq4W。知而想可果后其障保有没若输传旦一据数密机司公题问了成又全安从适点特性放生天但法办种这用采始开商厂多众令确,位价低的人诱及以在不所无展发速Z迅psfcl,vSyxkLb!IN193FC(J)zO87TQjM

  (四)老子“理身理国”的圣人论老子“自然无为”之道,目的是引导人们成为“圣人”。老子圣人论的核心思想是塑造一种理想人格,其中包含着“理身理国”的基本精神。(五)关于老子哲学的缺点陈鼓应教授认为:(1)“返本复初”思想浓厚,“有碍于事物的先前推展”;(2)循环论“会导致一种退缩的态度”;(3)忽略了“知”和“学”可以引人向上。(4)忽略了主观能动性。(5)理想国是不现实的。(6)“柔弱处下”的主张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三、庄周与《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周是老学的继承者,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卒年不可详考,大约在公元前355年至前275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附《庄子传》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慧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犀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浊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今存《庄子》一书凡三十三篇,大部分是庄周自著,一部分为其后学整理。特点是基本以寓言故事暗示哲理。(1)庄子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发展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道”无所不在: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荑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尿溺。”(《知北游》)(2)庄子“万物齐一”与超越自我的神游境界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芋,曰朝三而幕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幕三,众狙皆悦。名实为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他物我齐同精神境界的写照。(3)庄子反对“独断”的认识论与相对主义人的认识对象和能力是相对的,反映的是相对主义的认识方法与立场。在当时有解放思想的作用。阅读书目

  -wearingBu.Atdohm'GRq4W。知而想可果后其障保有没若输传旦一据数密机司公题问了成又全安从适点特性放生天但法办种这用采始开商厂多众令确,位价低的人诱及以在不所无展发速Z迅psfcl,vSyxkLb!IN193FC(J)zO87TQjM

  1、《庄子·齐物论》等篇2、王明:《论老聃》,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3、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主要思考题1、从老子《道德经》的言辞可以发现他的什么思维特点?2、试说明庄子是怎样继承老子的道论及其修养方法的。四、儒家以仁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一)、儒家思想渊源儒家的前身“盖出于司徒之官”。儒家重视“道统”。其思想体系的发端与传承脉络就是所谓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二)、孔子生平与哲学思想《史记·孔子世家》:“天下君子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生平事迹从《论语》等有关文献看,孔子善于知人善恶,且胸怀正义。据说孔子还特别喜欢音乐与诗歌。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二)孔子“仁道”学说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孔子“仁“学的内容:1、亲亲观念;2、爱人思想;3、杀身成仁;4、利国为仁;5、克己复礼为仁;6、以恭、宽、信、敏、惠为要事。(三)孔子“德政”思想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德政”思想的表现:1、行为规正。因为北辰居中就是“正”。2、免除内心的恶念头。3、“正名分”。4、孝是德政的路径(四)孔子“祭教”理念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i)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的大体内容有:

  -wearingBu.Atdohm'GRq4W。知而想可果后其障保有没若输传旦一据数密机司公题问了成又全安从适点特性放生天但法办种这用采始开商厂多众令确,位价低的人诱及以在不所无展发速Z迅psfcl,vSyxkLb!IN193FC(J)zO87TQjM

  1、祭祀与宗法制度相联系。2、祭祀是通过天神的监督来控制人的行为。3、祭祀要有心仪。(五)孔子的天道与天命观念孔子遇险于“匡”: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尚“天”: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三、从孟子到荀子:先秦儒学的弘扬师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之“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孔子世家》谓:“伯鱼生及,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一)孟子及其哲学思想(1)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2)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3)孟子的性善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它们是人与生俱来的。通过修养扩展“四端”就可以保持人的本性善良。(4)孟子的仁政学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政无敌。(《梁惠王》)孟子对梁惠王谈了四件事情:1、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2、薄税敛,这是属于财政问题;3、深耕易耨,这是属于经济建设;4、文化教育,以孝悌忠信为大要。(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1)荀子的生平。荀子,名况,又称之孙卿,赵国人,生卒年不详。《荀子》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依据。(2)荀子思想述要。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天行有常的自然观性恶论“虚一而静”的认识论四、先秦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首先,先秦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对于当今社会造就理想人格是有借鉴意义的。其次,先秦儒家主张经世致用、推崇教化,对于国民团结奋进以建设繁荣富强的

  -wearingBu.Atdohm'GRq4W。知而想可果后其障保有没若输传旦一据数密机司公题问了成又全安从适点特性放生天但法办种这用采始开商厂多众令确,位价低的人诱及以在不所无展发速Z迅psfcl,vSyxkLb!IN193FC(J)zO87TQjM

  国家来说是有裨益的。

  -wearingBu.Atdohm'GRq4W。知而想可果后其障保有没若输传旦一据数密机司公题问了成又全安从适点特性放生天但法办种这用采始开商厂多众令确,位价低的人诱及以在不所无展发速Z迅psfcl,vSyxkLb!IN193FC(J)zO87TQjM

  

  

篇十一: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从《史记》中看司马迁的政治思想

  摘要:《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在笔下的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司马迁将其主张的政治思想融入其中,直接或者间接地表明自己对统治者的执政理念的看法。本文将从“崇尚德治,反对暴政”“主张顺民之俗,颂扬无为政治”“反对分裂割据,颂扬秦汉统一”“认同天人感应,肯定人事作用”四个方面来阐述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政治思想

  司马迁在我国古代是最有创造天才的历史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有着坚强的毅力、崇高的人格和卓越的史才,所以在两千多年前就“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融汇百家学说、各种知识于一编,将各种文化典籍整理编撰为一部历史著作,即纪传体《史记》《史记》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见识超群的历史巨著,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历史哲学,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辉,是伟大中华人格的凝聚,是一部“百科全书”,是民族文化的浓缩。司马迁在《史记》上投入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作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辅助,他将自己的政治思想融入了自己的心血《史记》。纵观《史记》我们可以体会到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基本倾向是倡导儒家的“仁政”为本,辅以道家的“无为”为表的统一体,同时对于阴阳、名、法、墨各家也兼收其长,扬弃其短。这在《论六家要指》中有着明晰的阐述。司马迁的政治思想的形成,不仅仅是融合儒、道及诸子百家的思想资料,而且更主要地是总结历史经验“自古志镜”提出的。所以,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属于经世致用型,而不是思辨理论型,他既不是儒家,又不是道家,而是升华历史经验自成一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崇尚德治,反对暴政

  在司马迁笔下,“德治”与“暴政”是相互对立的,作者的褒贬倾向特别鲜明。在《太史公自序》中将古圣先贤禹、汤、文、武称颂为德治之君,说夏禹“德流苗裔”,周文王“德盛西伯”;而对于夏桀、殷纣、周幽王、周厉王,以及秦始皇、秦二世这些君王,贬抑为“暴”。司马迁用这一政治观念模式总结历史经验。在《夏本纪》中,他表述“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叛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在《殷本纪》中表述: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女,„„百姓怨望而诸侯有叛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而周文王“修德行善”,诸侯多叛周而往归西伯。古代“虞夏之兴”“汤武之王”,,因修刃行义,“德洽百姓”;而桀、纣、幽、厉之亡,则是因暴虐不仁。中古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而“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这里所说的本,就是仁义之本。近世楚亡汉兴,也因“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汉兴百年之间,“诸侯或骄奢,忕邪臣计谋为淫乱,大着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所以司马迁明确地宣称,他写作《汉兴以来诸侯王表》的目的,就是“臣迁谨记高祖以来至太初诸侯,谱其下益损之时,令后世得览。形势虽强,要之以仁义为本”。司马迁崇尚德治,反对暴政,但并不排斥“法治”,而只是认为“刑法”不是治政的根本,不能带来太平,更不应酷烈。循吏、酷吏两传序论对照极为鲜明。《循吏列传·序》“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酷吏列传·序》“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很显然,司马迁认为暴力和法,是治政之“具”,不可缺少。但“具”只是手段,不是政治的目的。“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这才是目的。为政之道,是以“德治”导致天下太平。“德治”是儒家政治的根本。“德治”也就是“仁政”,出发点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具体内容却是轻徭薄赋,主张节制对人民的剥削,缓和阶级矛盾。这一政治理论基础是“民惟邦本,本

  固邦宁”。司马迁用古今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民本思想,可以说贯穿《史记》全书。但司马迁并不是仅仅这样,他认识到人民力量对历史的演进起最后的决定作用,而且还肯定了人民的反暴斗争,大声赞扬革命行动。司马迁所谓的“革命”,也就是变革天命,有道伐无道。战国时,孟子更发展成为民贵君轻说,盛赞武王革命诛“一夫纣”。汉代景帝时发生过儒学博士辕固生与道家博士黄生进行的关于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不是革命的辩论。黄生认为汤、武之举是“臣弑君”,大逆不道。辕固生认为汤、武革命是“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由此可以知道“革命”是先秦至汉初儒家的一个进步观点。但是,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大一统的思想控制,这时的儒家学说是以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为基准,原始儒家的民贵君轻说,被束之高阁。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迁不仅继承了原始儒家民主性的精华,而且发扬了汤、武革命的观点,提出了反暴政的思想。司马迁为陈涉作世家,把他与汤、武并论:“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道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项羽灭秦,司马迁热情地歌颂了他,为之立本纪;而项羽暴虐,同样也受到司马迁无情的批判。《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大旨都是歌颂反暴精神的。所不同的是,《刺客列传》反映的是政治斗争,宣扬锄强扶弱的正义精神。至于游侠,可以说是颂扬绿林义气,宣扬下层人民扶弱的一种形式。游侠为受压迫、受冤屈的下层人民伸张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司马迁歌颂他们,表现了他同情广大人民的反暴愿望,这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正统史家的非难。但这正是司马迁思想闪光的精华之一。

  二、主张顺民之俗,颂扬无为政治

  无为政治在理论上是“因循为用”,与“多欲滋事”正相反对。总观《史记》可以看出,司马迁所歌颂的圣君贤相,都是“因循为用”的;所抨击的暴君污吏反都是“多欲滋事”的。五帝三王与汉初君臣都是“因循为用”的;三代末主与秦皇、汉武帝都是“多欲滋事”的。前者兴盛,无为而无不为;后者衰败,为所欲为而国家破亡。司马迁所讲的“因循为用”,来源于道家的思想资料,但却同老庄之道有着本质的区别。老子的“无为”,主张绝圣弃智,灭去人欲,要把历史拉回到古朴的原始社会中去。司马迁所讲的“因循”却是顺民之俗,给人之欲。他在《货殖列传》里明确地提出了欲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观点,主张施政要随从民俗。他说:“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因此,《货殖列传》一开篇就把老子的小国寡民主张作为批判的靶子引用。其实,《老子》五千言中连一个“因”字也没有。司马迁从“无为”学说中引出“因循”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因循”不是消极的率由旧章,无所作为;恰恰相反,而是“因势利导”之“因”,积极地与时迁移。《论六家要指》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是用道家的语言,表达了法家的进化论思想。司马迁把老庄申韩合传,是发人深思的。韩非说:“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又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司马迁还说“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法后王”出自《荀子·非相篇》。。司马迁所讲的“因循”,其政治内容分与韩非的“随俗施事”和荀子的“法后王”是一脉相承的。“因循为用”的政治实践是汉初的无为政治,受到司马迁的称赞;“多欲滋事”的政治是武帝的文治武功,因其过度使用民力而受到司马迁的批判。汉初无为在指导思想上是“国家无事”“君臣,无言”;具体措施则是约法省禁,与民休息。无为治国的原则,高低在世时已自匹夫而得“天统”,原因就是他顺民之俗,“承蔽易变,使人不倦”。吕太后无为,“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汉文帝“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司马迁许之为“德至圣”的“仁”君。萧何为相,“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曹参因循,“天下俱称其美”。文景之世的社会,在司马迁笔下,被描绘成理想的社会。《律书》云:“太史公曰:文帝时,会天下去汤火,人民乐业,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自年六七十翁未尝至市井,游敖嬉戏如小儿状。孔子所称有德君子者邪!”

  司马迁在《平淮书》中明确地指出,汉兴七十年之“盛”的原因,是“国家无事”。所谓“国家无事”,并不是没有事和不做事;这乃是与汉武帝时国家多事相对而言。查《汉书》各帝纪。惠帝有城长安之事;高后元年有置孝弟力田官劝农之事,二年有改行八铢钱之事;文帝有平济北王刘兴居叛乱之事;景帝有平吴楚七国之乱之事。这些事是必须要办的,它不是君臣们人为制造出来的,而且在办事时又有所节制,所以说“无事”。例如惠帝几次城长安,都在农闲进行,三十日而罢。“国家无事”的前提是“君臣无言”。曹参为相,“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曹参对惠帝说:“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可见无事、无言就是垂拱无为,守职尽责,依法办事,不滋事扰民。武帝即位则不然。他大事兴为,臣下争言利害,一事未就,一事又起,这就是西汉由盛转衰的原因。《平淮书》也有具体描述,“武力进用,法严令具”,加之“兴利之臣自此始也”,超过了整个国家和人民所能负担的极限,给社会带来了灾难。到了武帝晚年,国家呈现“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残破景象,大类亡秦之迹。汉武帝后期的衰败,司马迁早在元封年间兴隆景象之时就察觉了。所以《平淮书》赞语的结尾意味深长地以秦谕汉,用历史的教训来向汉武帝敲警钟。请看司马迁的批评: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于是外攘夷狄,内兴功业,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古者尝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上,犹自以为不足也。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这里所说的秦统一币制,“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乃是隐喻汉武帝垄断盐铁财货,随意变革币制搜刮民财的写照。集天下之财,用于“外攘夷狄,内兴功业”,以至于“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境地,而专制者“犹自以为不足”。司马迁批评武帝的多欲,讥刺他的迷信荒诞,就在这“犹自以为不足”上,而并不是对他整个事业的否定。西汉政治从“无为”转向“多欲”,乃“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是历史大势和必然发展。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外征内作,把西汉推向极盛。封禅、改制、正历、四夷归服,一派博大气象。《太史公自序》云:“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一统鼎盛局面,司马迁怎能不歌颂呢?由此可见,司马迁对汉武帝多欲滋事的批判,是指他好大喜功,过度使用民力而言,并用以表现他提倡德治,顺从民望的政治观点,以及对文景之世无为政治的依恋和向往。在《淮阴侯列传》里,论及韩信的结局时说:“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食血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在《项羽本纪》里,论及项羽曾所向披靡,最后却走向覆败时,则说:“(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总之,司马迁赞颂汉初“无为”,但并不认为“无为”是不应变化的;他批评武帝多欲,也并不认为武帝的功业一无是处。司马迁的赞颂与批评,均是从顺民之欲的立场出发,总结历史的经验,警告为政者要顺应历史事势办事,以德为治,建立巩固的统治。这反映了西汉新兴地主阶级奋发向上的精神,是应该肯定的。

  三、反对分裂割据,颂扬秦汉大一统

  清钱大昕说:《史记》微旨有三,一曰抑秦,二曰尊汉,三曰纪实。“”这个评价是十分中肯的。司马迁尊汉,从历史观来说是主张大一统,从政治观来看是拥护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制。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一是肯定秦的统一事业,再是颂扬景武之世的削藩政策。司马迁在论述国家的兴败存亡和历史的发展潮流时,认为天下一统是必然的趋势,任何人都难

  以阻遏。如在《魏世家》里,评及大梁墟中人语时说:“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说者皆日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易益乎!”这里“天方令秦平海内”,并非借天命来解释秦的统一,而是对秦统一的一种夸奖!这一点,只要再参看《史记·六国年表·序》就清楚了:“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日:‘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这里,司马迁不仅否认秦统一是天命所归,而且认为秦的统一决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而是战国时期各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司马迁抑秦是反对秦政暴虐。他为陈涉立世家,为项羽;立本纪,为张耳、陈余、魏豹、天儋等人立传,主旨就是颂扬他们反暴政。但司马迁抑秦却有别于那些全盘否定秦朝的“耳食”腐儒,而不同凡响地肯定了秦朝的历史地位。司马迁认为统一天下是十分不容易的,慨叹“盖一统若斯之难也”。因此,对于秦取天下多暴这一历史事实,司马迁评论说:“世异变,成功大”,肯定天下壹并于秦,秦王政立号为皇帝这一制度。汉承秦制,推行郡县制度,景帝、武帝削藩平乱,加强了中央集权。司马迁颂扬秦朝的统一,乃是为景武之世削藩平乱制造舆论,提供历史的依据。吴王刘濞、淮安王刘安、衡山王刘赐因先后谋反,国除,司马迁不立世家,降为列传,以示贬抑。司马迁在《淮南衡山列传·赞》中指出:“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山海不以封。”高帝大封同姓王,诸侯跨郡连城,司马迁认为不合周封五等,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的亲亲树藩之义,而赞扬景武时期的“削藩”政策。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王侯之国一百有余,这样的政治局面,司马迁认为是“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的好措施。他颂扬景帝平乱,使“天下翕然,大安殷富”;称赞武帝推恩分削诸侯,说:“盛哉,天子之德!一人有庆,天下赖之。”颂扬秦汉一统,肯定景武之世的削藩,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国家的统一,政治的稳定,这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提。所以司马迁对汉政权的统一和强盛,是倍加赞颂的。《史记》以昂扬的情调反映西汉盛世,颂扬伟大的时代,历史观和政治观都是进步的。

  四、认同天人感应,肯定人事作用

  众所周知,《史记》记载了大量的预言、卜筮、相术与梦异等宣扬天命的事件。如《秦本纪》载帝舜预言秦祖大费“尔后嗣将大出。《封禅书》载秦献公时周太史儋预言:”“秦始与周合,合而离,五百岁当复合,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魏世家》载卜偃预言:”“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这些预言和卜筮后来都得到了验证。又如《樗里子甘茂列传》载:“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后来果然如此“,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吴’。王刘濞列传》则更是邪乎,刘濞受封拜印后,刘邦观其相貌乃造反之相,很后悔,又不好反悔,于是抚其背而告诫:“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刘邦似乎成了高超的相术大师。宣扬天命的记载多的数不胜数。当然,也有不少材料似乎说明司马迁是否定天命的。如在《史记》史料处理中,司马迁常常将前代文献所载天命事例删削。如《左传》鲁僖公五年载晋伐虢之事。战前晋侯请卜偃卜筮战争前景。问卜偃:“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鹑之贲贲,天策祕祕,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预测晋国战争必胜,且将于十二月丙子朔灭掉对手。到了这一天,晋国果然灭了虢国。《左传》鲁僖公十五年载秦晋之战,亦相当神奇。战前,秦国徒父卜筮秦国大吉,但秦人刚渡河即陷入困境,秦穆公责备卜筮者,卜筮者对曰:“乃大吉也,曰三败必获晋君。”结果“三败及晋”,果真“获晋侯以归。《左”传》鲁僖公三十二年载“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

  ‘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后来秦师果然出击郑,晋师伏击,大获全胜。’《史记》在记载此事时,将柩有声如牛和卜偃之预言删去。《左传》成公十年载“晋景公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史记》中的叙述是:”“十九年,夏,景公病,立其太子寿曼为君,是为厉公。后月余,景公薨。”全部删掉了《左传》中的神话成份。在《史记》中,说明司马迁否定天命的记载也不少。从司马迁所记大量天命事例来看,我们无法否认他是一个天命论者。既然司马迁是一个天命论者,那怎样解释《史记》中的一些怀疑甚至否定天命的言论和事例呢?其实从人事上寻找原因并不等于怀疑甚至否定天命,这两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天命论者也并非事事皆归于天命,一般来说,在探寻事件的因果关系时,首先还是立足人事,只有在他们看来人事不能给出答案时,才从天命找原因。所以,据此得出司马迁怀疑甚至否定天命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次,司马迁认为天命并非无处不在,而只是关涉重大事件,因而在《史记》中没有照录前代著述中用天命观解释的非重大事件事例。司马迁在论及星占时批评人们将占卜琐碎化,小事也占卜,所谓“家占物怪,以合时应”甚或占验“凌杂米盐”。在他看来只有重大事件,如王朝的兴衰、人的命运这样的情况才需用天命观进行解释。这种认识可能来自其父司马谈。司马谈在评论阴阳家的主张时说:“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这种认’识不是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正确分析自然对人的影响,而是在天人合一的前提下,缩小天人相涉的范围,使人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解放。也许正是基于此种认识,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照录前代文献所载的一些用天命观解释的非重大事件。这种删削使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司马迁怀疑天命的表现。第三,司马迁认为天命对人事的干预并不完全按照道德原则运作,所谓天道幽隐,很多事件非常人能理解,大概由于这种原因,司马迁删掉很多不符合道德原则而又被前代文献渲染得过于神奇的天命事例。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司马迁是一个天命论者,同时他也不否定人的作用。这在司马迁时期,是一种突破。

  参考文献:【1】历史研究编辑部.司马迁〈史记〉论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版.【3】李昌宪.司马光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陶懋炳.司马光史论探微[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5】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6】徐朔方.史汉论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7】刘炳福.司马迁的政治思想[M].学术月刊,1963年第十一期.【8】张维华.论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J].文史哲,1980年第五期.【9】邓晋东.论司马迁的政治观[J].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第一期.【10】杨青.《史记》的政治史性质与司马迁的政治思想[J].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1月.

  

  

篇十二: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五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礼贤下士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茹列传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列传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六评价

  语文培训资料(四)《史记》导读

  《史记》导读

  一、创作意图: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二、名称及内容:(一)名称:《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二)内容: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本纪”: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西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如孔子、陈胜等人物的传记;

  “列传”: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表”: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书”: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三、体例:史书体例,主要有六种:(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

  四、作者:民族精神大厦的奠基者;中华文化家园的拓荒者;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伟大的文化殉道者;士人、文人、知识分子的楷模。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一)读万卷书(通晓百家)。“年十岁则诵古文”。转益多师,向儒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阅读的范围非常广

  1

  语文培训资料(四)《史记》导读

  泛,上至古老的有关三代的典籍,下至西汉盛世司马相如等人的辞赋,至于诸子百家的著作,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的史料,乃至朝廷的公文档案。

  (二)走万里路(知人论世)。①考察历史遗迹。司马迁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对历史真相探根求源。会稽遗址;长沙水滨;登封许由;楚地春申宫;丰沛之地;曲阜庙堂等。②接触与历史有关的人物。交游进一步丰富了《史记》的材料来源,加深了对某些历史人物、民风民俗的印象和理解。如薛地多暴桀子弟;齐地民性豁达;鲁地多缙绅之士。

  (三)子承父命。述史父司马谈“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父司马谈临终前对司马迁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俯首流涕,向父亲表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

  (四)蒙受“李陵之祸”。“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生死观与历史观改变后的司马迁与其《史记》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

  五、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礼贤下士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茹列传》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列传》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六、评价:(一)写人艺术1、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即通过许多紧张的斗争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让人物展示各自的形象,表现各自的性格特征。2、善于用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经过作者选择提炼的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体现人物风神和个性。3、“互见法”来描写人物形象,全面展示性格特征。4、通过外貌、神情描写,使人物形象具有可视性;通过对话和富有个性的语言揭示人物性格。

  (二)进步性:1、作者以“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许多暴行、暴政,

  2

  语文培训资料(四)《史记》导读

  记录了他们的丑恶面目。2、作者同情人民起义和反暴斗争。3、作者热情地歌颂爱国人物和有重大历史贡献的人物。

  (三)思想价值:1、《史记》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颂性的著作。尤其对汉王朝的历史,对当代

  即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峻的眼光。他在肯定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历史功绩的前提下,毫不容情地、活生生地描绘出刘邦的乡村无赖相和自私、刻薄的心理。对一代雄主汉武帝,司马迁也大胆揭露了他任用酷吏、残害人民、任人唯亲、压抑人才以及迷信求仙、滥用民力等种种行径。

  这些揭露与批判,并不带有丑化的倾向,也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具体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史实记录。从中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怀疑和思考:历史上获得成功的人物,正在掌握权势的人物,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是因为拥有有时恰恰相反,品质高贵和信守道义的人物,倒往往是遭遇不幸和失败的,就像与刘邦相比远为坦率和自尊的项羽,与武帝的宠臣相比远为正直和勇敢的李广,都不免以自杀结局。虽然司马迁不曾从理论上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是什么,但足以启发人们作一种深入的反省。

  2、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高贵品质和道德正义,才得到他们的地位《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过去的历史著作都记载了人的历史活动,但这些记载都是以时间或事件为本位的,人的主体地位未能被充分地意识到和表现出来。

  3、《史记》所述人物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以往历史著作中的人物总体说来,一是局限于社会上层,至多包括了游士策士,二是局限于政治性人物,范围有限。《史记》所记述的人物,虽然仍以上层政治人物为主,但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下层人物和非政治性人物。我们看到在《史记》中,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卿相、将帅、后妃、宦官、文学家、思想家、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卜者,各各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不同侧面,又共同组成色彩斑斓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在这以前及以后的史书中,很少看见如此众多类型的人物,尤其是社会中下层的人物。这表明司马迁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四)后人评价: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其人格名扬千古,为后人敬仰;其文章为旷代雄文,

  备受推崇。历人名人对司马迁多有赞语。1、班固:《汉书》中有《司马迁传》。班固在赞语中说:“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说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可谓一语中的,世称其当,后人皆服。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已成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2、韩愈十分推崇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他认为司马迁作品的风格是“雄深雅健”。《史记》成为韩愈作文的样本。3、柳宗元认为《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3

  语文培训资料(四)《史记》导读

  4、南宋史学家郑樵认为:诸子百家,空言著书,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可见郑樵对《史记》评价之高。5、明末清初杰出的点评家金圣叹把《史记》作为“六才子书”之一,评论《史记》序赞九十多篇。他在评《水浒传》、《西厢记》中多次赞扬司马迁,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说:“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在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金圣叹可谓司马迁的知音。他对《史记》与小说关系的探讨独树一帜。“《水浒传》方法即从《史记》出来”,“《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是一篇列传。”可见《史记》对后世小说写作技巧的广泛影响。6、清代史学家、思想家章学诚在他的史学理论名著《文史通义》中说:“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他认为《史记》一书“范围千古、牢笼百家”,司马迁有卓见绝识之能,《史记》有发凡创例之功。由于司马迁有卓绝千古的识力和笔力,《史记》是“经纬乎天人之际”的一家之言,章学诚俨然比于后无来者。7、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专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篇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司马迁的五体结构史学框架,一经创立,即为经典。纵观廿四史,无一例外。赵翼称为“史家之极则”,可谓精当之至。8、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梁启超对《史记》评价颇高,认为《史记》实为中国通史之创始者,是一部博谨严著作。他认为: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因此他主张对于《史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9、鲁迅一生酷爱《史记》,在《汉文学史纳要》一书中有专篇介绍司马迁。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而《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10、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11、中国现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特别赞赏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史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12、近代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还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4

  

  

篇十三: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史记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不但能够拓宽史记的研究领域挖掘其新的价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而且对丁?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强当代中国的精神凝聚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和平统一实现长治久安都具史记与民族文化精神a

  《史记》与民族精神论纲

  【内容提要】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春秋战国士林探讨统一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记录这一统一过程,形成与积淀民族精神的正是《史记》这一不朽的文化巨著。因此,《史记》的最大价值在于:它通过记述中华民族近三千年的历史,对此前的民族精神第一次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最圆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实践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那种特有的刚健奋发、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摘要题】史学史研究【关键词】《史记》/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正文】从上古到秦汉,中华民族在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求索奋斗之后,终于选择了统一的民族发展思维和道路,以空前强盛的帝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迎来了华夏民族辉煌的时刻。记述中华民族近三千年艰辛伟大的创业历程、反映这一历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的,是司马迁用其毕生精力所写成的不朽的文化巨著《史记》。因此,《史记》的最大价值在于:它通过记述中华民族近三千年的历史,对此前的民族精神第一次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最圆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结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那种特有的刚健奋发、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所产生的精神凝聚力和道德感召力是极其巨大的。它不仅规范着历代的有识之士的思想与言行,直接影响着历代统治者的政治行为和政策措施,而且已经深深地积淀为一种广泛的民族心理素质和价值取向,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形态。基于上述认识,因此,本课题将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探讨《史记》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史记》所弘扬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史记》所积淀的民族精神的深远影响等内容。一、《史记》与民族精神的形成中华民族精神是在春秋战国与秦汉之际的士林阶层重建一统天下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1](P312)因此上编将分为三章分别论述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国境内各政权从分立走向统一;华夏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等问题。这一编以作为《史记》总纲性质的“十二本纪”为基础,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为指导,以现代考古学资料为支撑,深入论述中华民族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与民族精神形成的内在逻辑联系。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论述《史记》的创作目的时说:“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2](P3319)可见,十二本纪所论载的王迹兴衰轨迹是中华民族三千年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也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文字再现。《五帝本纪》开头就写道:“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纏虎,以与炎帝战丁•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琢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由这段记述可以看出,黄帝之前,四分五裂,部落纷争,战乱迭起,黄帝经过与炎帝、蚩尤等激烈的战争,才消灭了纷争,统一了社会,完成了父权制时代的统一,结束了各部落之间的纷争。所以,司马迁以为述史的开端,借黄帝来表现自己的民族大一统思想。从《五帝本纪》到《今上本纪》司马迁都着重表现的是从黄帝的统一到秦皇汉武的统一,象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也表现了帝王德业的日益兴盛和民族的不断进步。五帝之后,中华民族又经历了多次从统一到分裂再到重新统一的历史发展过程。司马迁在《秦楚之际月表》中说:“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行仁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斌。”三代之后,历史又经历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战乱纷争,在此期间,“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若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史记》十分简略地勾勒了中国历史从虞夏至秦汉大一统发展变化的轮廓: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国境内各政权从分立走向统一;华夏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这一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从中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无坚不摧的民族精神。二、《史记》所弘扬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史记》是对三千年华夏文明进程的历史总结,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与形象再现。因此,中编我们将以《史记》中的“世家”与“列传”为基础,以文化人类学为指导,从民族学与哲学的高度论述《史记》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本编将分别论述:《史记》所弘扬的同根同祖的民族大一统精神;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建功立业、显亲扬名的入世精神;舍生取义、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为手段、以德治为目的的仁政德治精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通变精神;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变法改革精神;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强烈的人格自尊精神;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的民主精神;言必信、行必果、刚健笃实的社会信义精神;尊老爱幼、奉公守法的人道主义精神等。限于篇幅下面主要论述三个方面:1、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史记》展现了中华民族三千年的奋斗历程,形象地记录了一大批奋发有为、艰苦创业的英雄人物百折不挠的创业历程与进取精神。首先,《史记》以“本纪”为纲领,记述了从三皇五帝到秦皇汉武等那些在国家民族的统一过程中奋发有为、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历代帝王的光辉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黄帝轩辕氏,对擒杀好战、暴虐百姓的蚩尤和称霸一方的炎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又教导百姓“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勤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财物”[3](P6),“披山通道,未尝宁居”。经过艰苦的创业,才统一天下,受到各氏族部落的共同推崇,“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成为统一天下的始祖。舜亲自率民耕种,创制陶器,“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3](P32)在《夏本纪》中记载:禹率领百姓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減。”“通九道,陂九泽”,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终于平治洪水,成为人

  民心目中理想的领袖。在《周本纪》中歌颂了周的始祖后稷以及公刘、古公直父、周文王、周武王的艰苦创业历程。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中,以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他们的艰苦创业历程,热情歌颂了他们奋发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秦始皇雄才大略,艰苦创业,他13岁继承王位,21岁亲政,任用李斯、王翦等人才,吞并六国。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到前221年灭齐,十年之间,消灭了割据称雄的六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割据称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与文字,修筑驰道,加强交通建设。北逐匈奴,筑长城;南定百越,促发展,功不可没。司马迁在批评他实行暴政的同时,歌颂了他艰苦创业的开拓进取精神。项羽以一名逃犯,聚众起事,以八千江东子弟,艰苦创业,图谋发展,在推翻暴秦的历史中建有大功。巨鹿之战中与秦军决战,破釜沉舟,以一当十,终胜秦军。垓下之围时,尽管部下越来越少,但项羽依然谈笑自若地溃围、斩将、刈旗,勇敢非凡。其英雄气概,千古敬仰。司马迁热情地歌颂道:“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4](P338—339)。刘邦手持三尺宝剑闯天下,武力虽不及项羽,但他善于用人,终成统一大业。他无疑也是具有创业精神的大英雄。由此可见,从皇帝到秦皇汉武,司马迁有选择地进行描绘歌颂,从这些帝王身上,不仅反映了统一事业的艰难,更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为追求统一事业而艰苦奋斗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其次,《史记》的“世家”体例是依附于“本纪”而存在的。“世家”的价值就在于表明诸侯王辅佐天子艰苦创业而成就统一大业。突出表现他们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对三十世家的创作目的有着明确的表述。如说“嘉勾践夷蛮能修其德,灭强吴以尊周室,作《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越王勾践艰苦创业、报仇复国的精神。“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ft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越王勾践以“卧薪尝胆”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砥砺后代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在《孔子世家》中,司马迁赞扬孔子好学不倦的精神,积极用世的态度。他虽身处逆境,到处碰壁,但并不消沉,毫不气馁,周游列国,宣传其主张。明知理想不能实现,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用世的精神愈加坚强。一方面刻苦自励,充实自己,等待时机,以用于世;另一方面另辟蹊径,整理古籍,著书立说,收徒授业,宣传其主张,表现了艰苦创业、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积极用世的精神。此外,从《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到《绛侯周勃世家》共写了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等五人帮助刘邦打天下、艰苦创业,为汉朝的统一大业奋斗的事迹,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有为、奋发进取的创业精神。再次,《史记》七十列传是为那些能扶持正义、才干卓越、不让自己失去时机而建功立业的名人作传。除过六篇民族史传之外,司马迁在列传中塑造了众多建功立业的人物群像。同“本纪”、“世家”中的英雄人物一样,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鲜明而丰富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如果说“本纪”、“世家”中的英雄人物其民族精神多体现在为国家民族的统一大业而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话,那么,列传中的杰出人物的民族精神则多表现在功名

  事业的追求中,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的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在《伍子胥列传》中,司马迁饱含感情地记叙了伍子胥替父兄复仇的故事。荒淫残暴的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害了伍子胥一家。伍子胥逃离楚国,凭借他的杰出才智,精心策划,经过多少艰难困苦,辛酸曲折,终于在15年后,利用吴国的兵力,击败楚国,为父兄报仇。司马迁在这篇传记中,充分表现了伍子胥为复仇而经历的种种常人难以想像的磨难,以及他与艰难困苦作斗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隐忍精神、坚毅品格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他逃宋、逃郑历经风险,奔吴路上又历重重磨难。在吴潜心致志,辅佐阖庐艰苦创业16年,为破楚作准备。在佐吴兴邦、佐吴破楚、佐吴争霸的长期奋斗中,他的才智、潜能得到超常发挥。终于“五战入郢”,掘坟鞭尸,伸报怨仇,实现了危己“隐忍以就功名”的人生价值与奋斗目标。这种“隐忍以就功名”的人生价值观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在逆境中足以支持人成就大业,在历史上作出惊人贡献的品格。它为身处逆境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榜样,一种出路和一种鼓舞力量,凝聚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一种民族精神。《史记》中记载的众多的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以及大量的下层人物,如游侠、刺客、商贾、俳优、卜者等等,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创业精神。2、舍生取义、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首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核心内容与实际表现。司马迁的《史记》以巨大的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英雄赞歌,歌颂了历史上一大批爱国的民族英雄和对国家、对民族有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以极大的热情和无比的愤懑记叙了屈原悲剧的一生,歌颂了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正直品德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或者秦帝,或者楚王,都直接关系着本国人民的命运和利益。作为一个楚国的政治家兼诗人,他“眷顾楚国”,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希望自己的国家能走在时代的前列,能够完成统一中原的宏伟大业,所以他“奔走以先后”,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改革弊政、振兴国家、联齐抗秦。为了改变祖国昏暗的政治,他不顾个人的荣辱祸福,与那些奸佞小人和腐朽的旧贵族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始终为祖国的富强而斗争,就是受馋见疏,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得失,始终以祖国的前途为念。他总结古代兴亡盛衰的历史,以古论今,“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希望楚王觉悟,改弦易辙,奋发图强。他明知“鲧娃直以身亡”,“謇謇之为患”,却拒绝女嬰明哲保身的忠告,始终“忍而不能舍也”,表现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在他上下求索、追求救国的幻想破灭后,神巫指点他离楚远逝,但他始终不能离开祖国一步,最后以身殉国,用高尚的节操、光辉的品格,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与热爱。诗人这种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对祖国无限忠诚的品质,千载以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的爱国热忱,也积淀成为一种普遍的民族精神,激励和振奋着全民族。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反对强暴、维护正义、保卫祖国利益和国家尊严的斗争中,从屈原身上得到鼓舞,获得力量。这力量源于司马迁对屈原爱国精神和不屈不挠、光明磊落品德的热情歌颂与大力弘扬。当然,《史记》中的许多列传都弘扬了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将军列传》、《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等。其次,维护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是中华民族发展和强大的保证,是全民族的利益所在,也是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史

  上曾不断地受到外族的侵略。在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斗争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与爱国志士,司马迁对他们予以热情的歌颂。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以十分崇敬的心情记叙了汉之飞将军李广的生平事迹,歌颂了他在反击匈奴、保卫祖国中的功绩。记叙了他超凡绝伦的勇敢和使敌人闻之丧胆的声威,以及他爱护士卒、关心部下、廉洁自律的高贵品质。大力弘扬了李广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颂扬了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保卫国家的历史功绩和他们“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宛列传》中歌颂了张骞不辞艰险、艰苦跋涉、出使西域,沟通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为国开边的历史功绩。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他被匈奴扣留了十几年,始终“持汉节不失”,表现了对祖国无限忠诚的民族节操。“张骞凿空”,沟通了西北边境少数民族与汉中央王朝的联系,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团结,有利丁•汉朝彻底解除匈奴的威胁,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沟通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对后来的“丝绸之路”起了开创作用。像这样一位历尽千难万险,为国出使西域,始终不变其节的爱国者的英雄事迹,不知激励了多少后起者为国捐躯,如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以及爱国诗人陆游、辛弃疾等,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多少代爱国志士!每当民族危难之际,人们便S觉地从这些爱国志士身上得到鼓舞与启迪。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最集中表现,成为民族精神的最突出、最生动的表现。再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是爱国主义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在《平准书》中,司马迁还记叙了劳动人民出身的爱国者卜式输财助边,济国家之困的动人事迹,表彰了他的爱国行为。他靠自己的劳动致富,富了不忘国家,“是时,汉方数使将击匈奴,卜式上书,愿输家之半县官助边。天子使使问卜:„欲官乎?‟卜曰:„臣少牧,不习仕宦,不愿也。‟使问曰:„家岂有怨,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纷争。式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顺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怨丁•人?无所欲言也。‟使者曰:„苟如此,子何欲而然?‟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于边,有财者宜输委。如此而匈奴可灭也。’”[5](P1431)这种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将济国家之急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上下一心,团结御敌的爱国精神是何等的可贵!他出钱助边,帮助国家抗击匈奴,并没有任何个人欲求,只是一种出于对国家与民族的热爱,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个人的使命感。后来,“式归,复田牧。岁余,会军数出,浑邪王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卜式持钱二十万予河南守,以给徙民。……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输之助费。”[5](P1432)卜式这种不求官、不慕名、不爱财,一心为国的爱国精神至今感人至深。在《齐太公世家》、《刺客列传》中,司马迁记叙了鲁国的曹沫在盟会上劫持齐桓公、使之归还鲁国侵地的故事,歌颂了曹沫的爱国精神。在《伍子胥列传》中,歌颂了爱国志士申包胥哭秦求救的故事:“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许。申包胥立于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6](P127)他的爱国真情,终于感动了秦王,派兵救楚,并使楚国收复了失地。这种爱国精神,深入楚国民心。以致后来在反抗秦国暴政时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民谚。在《田单列传》中,歌颂了齐国的田单在祖国存亡危机的关头,挺身而出,抗击燕国的侵略,凭着满腔爱国热情和大智大勇,奇计猛袭,打败了强敌,收复了国土,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同传还记叙了不受敌人封赏利诱,不失节叛国的爱国志士王烛。

  “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烛贤”,欲封之以万家。王固谢。燕军威胁他:不从,将屠城。他大义凜然地回答燕将的威胁:“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7](P2457)毅然以自杀殉国,表现了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司马迁为我们谱写了这些爱国主义的英雄赞歌,千百年来激励着人们为保卫祖国而战。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支撑着这个历经劫难、但却永远屹立丁•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不断奋起,走向繁荣昌盛的坦途。同时,也正是《史记》所弘扬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千百年来鼓舞人们在反抗强暴、维护正义、保卫祖国安全和尊严的斗争中,为祖国而战。每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爱国精神便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反击行为。中国人民真正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精神价值,在反击中全部显露,也在这反击中,不断成长壮大,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强劲的精神源泉。3、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变法改革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巨大创造力和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民族。这些优秀的品质足可使我们的民族去追求进步、迎接胜利、创造新的世界,使中国文明更加光芒四射。而不断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原动力,便是中国历史上接踵而来的变法改革运动。改革是人类智慧最惊心动魄的表演,是生命活力的集中体现。他能把一个侏儒变成巨人,把一个落后的民族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己经证明,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革的国家,便富强;拒绝改革,开历史的倒车,则生乱;墨守成规,故步ft封,则落后。一个民族要发展,要充满活力,就必须有改革创新精神。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声势浩大,范围广阔,既有政治的改革,也有经济的、军事的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或大或小地促进了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历史前进,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司马迁以历史学家的敏锐目光,看到了改革在历史上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历史是通过各种变革向前发展的因此,,。他对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改革,总是采取赞赏的态度,给予肯定,作出高度的评价。他以沸腾的民族感情,用如椽之笔描写了一系列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变法阁强的政治改革家形象。这些改革家形象所闪现的思想光辉和所表现的思想品德,汇集、凝聚成为中华民族勇于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品德激励着炎黄子孙不断改革进取,推动着我们民族不断发展前进。改革变法运动,首先表现在思想观念方面的转变。在各个历史时期,当社会急剧变化的时候,总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和勇敢刚毅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应运而生,脱颖而出。他们著书立说,奔走呼号,在理论上进行阐述,作理论的宣传。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由于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礼崩乐坏,思想解放的潮流随之涌现。先前“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了。士、农、工、商处丁•分化之中。旧的礼、乐、刑、政难以继续维持,“僭越”、“犯上”之事多不胜数,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昔日的王官之学,散入民间,出现了私家讲学、著述的风气。战国之后,随着礼制的日益衰落,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进入了大变革的时代。七雄奋发图强,变法之风吹遍各国,“士”阶层乘势而起。他们大抵受过“六艺”的教

  育,有知识,有才干,或用舌和笔,或用刀与剑,身处时代潮流的漩涡,活跃于政治舞台,成为风云际会的人物。其中的一些文士从事教育和著述,聚徒讲学之风盛极一时。诸侯异政,百家异说,于是诸子百家应运而生,争鸣之风大炽天下。他们放言争辩,无所忌惮,造成了旷古未有的思想活跃、精神解放的新局面。如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等,都有“当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也”的雄心壮志。他们纷纷到诸侯各国进行游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周游列国,席不暇暖;墨子、宋妍为了反对不义战争,都去游说楚王罢兵;孟子先后游说齐宣王、梁惠王;许行自楚至滕游说滕文公;荀子游齐适楚。至于纵横法术之士,则更是辗转奔走各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人主,取得卿相之尊。于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诸子百家学说与文化。秦汉之后,又有陆贾、贾谊、晁错、董仲舒、司马迁、主父偃等贤达,或建构自己的理论学说与思想体系,或向神权宣战,或积极推行改革,都表现出大胆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司马迁记载了这些诸子百家的游说事迹和他们的思想创新,表现了中华民族在精神领域的大胆探索和积极创新。这种创新与进取使人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其次,变法改革在思想领域探索的基础上,更为可贵的是有赖于一批实践家勇敢地付诸实施,艰难地进行改革试验。如果没有他们的勇敢改革行动,那么变法也就不可能实现。但由于年代久远、史料不全等客观原因,司马迁对春秋以前的改革活动记载得不多。尽管如此,他也不敢淹没这些改革者的事迹,有云必述。如《夏本纪》记述了夏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改革治水方法,是一个极具开拓创新精神的英雄形象。《五帝本纪》记述后稷始播百谷,开始农业生产,并发明种植水稻。《周本纪》记述了古公亶父筑城郭居室,变游牧迁徙为定居务农等事迹。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勇于探索、大胆改革的历史人物。首先走上改革舞台,进行较为系统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的耍算齐国的管仲。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中原的赫赫功业。战国时代各国的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首先是魏文侯礼贤下士,重用李悝(又称李克)、吴起、西门豹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改革。在《魏世家》中记述了西门豹治邺“河内称治”,又重用李悝,创立“平籴法”,编制出我国第一部法典《法经》的事迹。在《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述了吴起的变法改革运动,使楚国民富国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一跃而成为南方强国。在《商君列传》中,司马迁详细地记述了商鞅变法的内容和经过,称赞他的才能,歌颂他的改革进取精神,对他的不幸遭遇则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与惋惜。商鞅变法的结果,司马迁称赞道:“居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乡邑大治。”[8KP2231)又在《范雎蔡泽列传》中评价商君、吴起等人的改革说:“夫公孙鞅之事孝公也,极身无二虑,尽公而不顾私;设刀锯以禁奸邪,信赏罚以致治;披腹心,示情素,蒙怨咎,欺旧友,夺魏公子邛,安秦社稷;利百姓,卒为秦擒将破敌,攘地千里。吴起之事(楚)悼王也,使私不得害公,馋不得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不为危易行,行义不辟难,然为霸主强国,不辞祸凶。大夫种之事越王也,主虽困辱,悉忠而不解;主虽绝亡,尽能而弗离,成功而弗矜,富贵而不骄怠。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也,忠之节也。

  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唯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9](P2420)司马迁称他们的改革行为是“以义死难”,赞他们的改革精神为“视死如归”,肯定改革是一种义举,“唯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他们为改革而献身是“死而荣”,远比“生而辱”高尚得多。再次,在《赵世家》中,司马迁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进行军事和民俗的改革事迹,对他的改革图强精神,进行了热情的歌颂。尤其是在《秦始皇本纪》中,尽管他对秦始皇的暴政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但对他的改革图强、开拓进取精神则予以热烈的颂扬。他说:“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10](P686)他认为不能因为秦的多暴,朝代短暂,就否定秦统一六国的进步意义和秦始皇顺从时变而进行的改革。秦始皇以雄才大略,“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11](P280)统一了六国,结束了四百余年的割据混乱局面,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历史功绩。统一中国后,他又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在皇帝之下设立宰相和九卿,使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而又互相制约,这是一项政治上的伟大创造。为适应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要,他又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修筑公路,开凿渠道,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极大发展,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由此可见,《史记》的“本纪”叙述了从黄帝到武帝在国家民族的统一过程中,那些奋发有为、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历代帝王的光辉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奋发进取、追求一统的民族精神。“世家”就在于将诸侯王奋发创业纳入华夏民族奋斗史的总体构思中,突出华夏民族一统的重大主题,而“列传”则是华夏士林的丰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本来就形成于春秋战国士林阶层探讨统一的过程之中,司马迁满怀深情地记述了这些华夏英雄的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揭示了这个英雄群体勇于进取、永不停息的内心世界,弘扬了这些英雄群体所体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此之前,还没有一部书能在这样的广度与深度上展现中华民族的心灵史与奋斗史,发掘出中华民族刚健奋发的民族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史记》堪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昆仑和民族精神的渊薮。三、《史记》民族精神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史记》所弘扬的民族精神对后世的文化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社会开放精神、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与仁政德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三千多年来之所以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思想与文化精神,与其体现的被整个民族文化心理所广泛认同的、并富有东方特色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而将《史记》放在中国历史文化辽远背景之下考察其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将有助于对这部不朽巨著深层文化意蕴的触及与把握。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能够将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凝聚在一起的、代表我们这个民族最本质特征的、推动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是民族之“根”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代表整个民族的性格,体现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因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集合概念,既不是单个个体意识或个体精神的集合,也不是多数

  人的观念集合。从本质上说,它是一个整体概念,具有整体性意义。它具有统

  一性、稳定性与延续性,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统一而持久的精神面貌,这正是一个民族能够维系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上文已经指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春秋战国士林探讨统一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记录这一统一过程、形成与积淀民族精神的正是《史记》这一不朽的文化巨著。因此,我们要发扬与弘扬民族精神,就不能不对《史记》进行解读,要把古代语言中的意义变为现代人所理解、所接受的财富,仅靠文字翻译是不行的,还必须运用批判理性,进行结构性的分析,把代表民族精神的意义从原来的意义结构中分离出来,实行新的转换。只有这种转换才能将民族精神从历史的语言中,从人们凭吊的对象中,变为时代精神,转化为现实的力量。纵观人类发展史,有无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往往具有重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史记》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不但能够拓宽《史记》的研究领域,挖掘其新的价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而且对丁•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强当代中国的精神凝聚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和平统一,实现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陈桐《史记》与民族文化精神[A].袁仲一.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三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辑[C].西安:史记太史公自序[M].北京:中华书局,1959.[2]司马史记五帝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史记项羽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迁.[3]司马史记平准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史记伍子胥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迁■[4]司马史记田单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史记商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迁.[5]司马史记范雎蔡泽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10]司马迁.史记迁.•六国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59.[6]司马[11]贾谊.过秦论[A].史记•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迁•[7]司马迁.[8]司马迁.[9]司马迁.

  

  

篇十四: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教学目的及要求

  1、选读《论语》、《孟子》等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片段,分析其蕴涵的哲学思想。2、了解先秦儒家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程类型与教学方法教学时数

  3、了解先秦道家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重点:体会中国经典的现实魅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2、难点:经典与现实生活联系,消除文字障碍。

  理论课,讲授

  2

  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

  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1、天道与人事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二、老子和《道德经》(一)、老子其人、其书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

  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

  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哲学思想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其他方面兵法、阴谋

  《史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的运动规律性“反者道之动”之“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

  (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无为”的方法论意义:

  (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

  (四)老子“理身理国”的圣人论老子“自然无为”之道,目的是引导人们成为“圣人”。老子圣人论的核心思想是塑造一种理想人格,其中包含着“理身理国”的基本精神。

  (五)关于老子哲学的缺点陈鼓应教授认为:(1)“返本复初”思想浓厚,“有碍于事物的先前推展”;(2)循环论“会导致一种退缩的态度”;(3)忽略了“知”和“学”可以引人向上。(4)忽略了主观能动性。(5)理想国是不现实的。(6)“柔弱处下”的主张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

  三、庄周与《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周是老学的继承者,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卒年不可详考,大约在公元前355年至前275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附《庄子传》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慧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

  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犀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浊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今存《庄子》一书凡三十三篇,大部分是庄周自著,一部分为其后学整理。特点是基本以寓言故事暗示哲理。(1)庄子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发展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

  “道”无所不在: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荑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尿溺。”(《知北游》)

  (2)庄子“万物齐一”与超越自我的神游境界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

  为一。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芋,曰朝三而幕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幕三,众狙皆悦。名实为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他物我齐同精神境界的写照。

  (3)庄子反对“独断”的认识论与相对主义人的认识对象和能力是相对的,反映的是相对主义的认识方法与立场。在当时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阅读书目

  1、《庄子·齐物论》等篇2、王明:《论老聃》,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3、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主要思考题1、从老子《道德经》的言辞可以发现他的什么思维特点?2、试说明庄子是怎样继承老子的道论及其修养方法的。

  四、儒家以仁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一)、儒家思想渊源

  儒家的前身“盖出于司徒之官”。儒家重视“道统”。其思想体系的发端与传承脉络就是所谓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二)、孔子生平与哲学思想

  《史记·孔子世家》:“天下君子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生平事迹从《论语》等有关文献看,孔子善于知人善恶,且胸怀正义。据说孔子还特别喜欢音乐与诗歌。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二)孔子“仁道”学说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孔子“仁“学的内容:1、亲亲观念;2、爱人思想;3、杀身成仁;4、利国为仁;5、克己复礼为仁;6、以恭、宽、信、敏、惠为要事。(三)孔子“德政”思想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德政”思想的表现:1、行为规正。因为北辰居中就是“正”。2、免除内心的恶念头。3、“正名分”。4、孝是德政的路径(四)孔子“祭教”理念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i)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的大体内容有:

  1、祭祀与宗法制度相联系。2、祭祀是通过天神的监督来控制人的行为。3、祭祀要有心仪。(五)孔子的天道与天命观念

  孔子遇险于“匡”: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尚“天”: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三、从孟子到荀子:先秦儒学的弘扬师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之“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孔子世家》谓:“伯鱼生及,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一)孟子及其哲学思想(1)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2)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

  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3)孟子的性善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它们是人与生俱来

  的。通过修养扩展“四端”就可以保持人的本性善良。

  (4)孟子的仁政学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

  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政无敌。(《梁惠王》)

  孟子对梁惠王谈了四件事情:1、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2、薄税敛,这是属于财政问题;3、深耕易耨,这是属于经济建设;4、文化教育,以孝悌忠信为大要。(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1)荀子的生平。荀子,名况,又称之孙卿,赵国人,生卒年不详。《荀子》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依据。(2)荀子思想述要。

  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天行有常的自然观性恶论“虚一而静”的认识论四、先秦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首先,先秦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对于当今社会造就理想人格是有借鉴意义的。其次,先秦儒家主张经世致用、推崇教化,对于国民团结奋进以建设繁荣富强的

  国家来说是有裨益的。

  

  

篇十五: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教学目的及要求

  1、选读《论语》、《孟子》等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片段,分析其蕴涵的哲学思想.2、了解先秦儒家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了解先秦道家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体会中国经典的现实魅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2、难点:经典与现实生活联系,消除文字障碍.

  课程类型与理论课,讲授

  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2

  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

  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1、天道与人事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

  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

  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出现了老子和孔子.二、老子和《道德经》(一)、老子其人、其书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其他方面兵法、阴谋

  《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

  "。

  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

  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

  (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

  论

  (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3)道的运动规律性

  “反者道之动”之“反":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

  “无为"的方法论意义:(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

  (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四)老子“理身理国”的圣人论

  老子“自然无为”之道,目的是引导人们成为“圣人”。

  老子圣人论的核心思想是塑造一种理想人格,其中包含着“理身理国"的基本精神。(五)关于老子哲学的缺点

  陈鼓应教授认为: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1)“返本复初”思想浓厚,“有碍于事物的先前推展”;

  (2)循环论“会导致一种退缩的态度”;

  (3)忽略了“知”和“学"可以引人向上。

  (4)忽略了主观能动性.(5)理想国是不现实的。(6)“柔弱处下”的主张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三、庄周与《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周是老学的继承者,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卒年不可详考,大约在公元前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355年至前275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附《庄

  子传》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

  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慧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犀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浊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今存《庄子》一书凡三十三篇,大部分是庄周自著,一部分为其后学整理。

  特点是基本以寓言故事暗示哲理。

  (1)庄子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发展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

  “道”无所不在: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

  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荑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尿溺。”(《知北游》)

  (2)庄子“万物齐一"与超越自我的神游境界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芋,曰朝三而幕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幕三,众狙皆悦.名实为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是他物我齐同精神境界的写照。

  (3)庄子反对“独断”的认识论与相对主义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人的认识对象和能力是相对的,反映的是相对主义的认识方法与立场.

  在当时有解放思想的作用.阅读书目

  1、《庄子·齐物论》等篇2、王明:《论老聃》,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3、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主要思考题1、从老子《道德经》的言辞可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以发现他的什么思维特点?2、试说明庄子是怎样继承老子

  的道论及其修养方法的。四、儒家以仁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一)、儒家思想渊源

  儒家的前身“盖出于司徒之官”.

  儒家重视“道统".其思想体系的发端与传承脉络就是所谓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班固《汉书·艺文志》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二)、孔子生平与哲学思想

  《史记·孔子世家》:“天下君子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生平事迹从《论语》等有关文献看,孔子善于知人善恶,且胸怀正义.据说孔子还特别喜欢音乐与诗歌.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二)孔子“仁道”学说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孔子“仁“学的内容:1、亲亲观念;2、爱人思想;3、杀身成仁;4、利国为仁;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5、克己复礼为仁;6、以恭、宽、信、敏、惠为要事。(三)孔子“德政”思想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德政”思想的表现:1、行为规正.因为北辰居中就是“正”。2、免除内心的恶念头。3、“正名分”。4、孝是德政的路径(四)孔子“祭教"理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i)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的大体内容有:1、祭祀与宗法制度相联

  系。2、祭祀是通过天神的监督

  来控制人的行为.3、祭祀要有心仪。

  (五)孔子的天道与天命观念孔子遇险于“匡":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尚“天”: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三、从孟子到荀子:先秦儒学的弘扬

  师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之“受业子思之门人"。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史记·孔子世家》谓:“伯鱼生及,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一)孟子及其哲学思想

  (1)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

  (2)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3)孟子的性善论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它们是人与生俱来的。

  通过修养扩展“四端”就可以保持人的本性善良.

  (4)孟子的仁政学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

  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曰仁政无敌.(《梁惠王》)孟子对梁惠王谈了四件事

  情:1、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2、薄税敛,这是属于财政问题;3、深耕易耨,这是属于经济建

  设;4、文化教育,以孝悌忠信为大

  要.(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

  (1)荀子的生平。荀子,名况,又称之孙卿,赵国人,生卒年不详.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荀子》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依据。

  (2)荀子思想述要。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天行有常的自然观性恶论“虚一而静"的认识论四、先秦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首先,先秦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对于当今社会造就理想人格是有借鉴意义的。

  其次,先秦儒家主张经世致用、推崇教化,对于国民团结奋进以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来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说是有裨益的。

  

  

篇十六: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语文培训资料(四)《史记》导读

  《史记》导读

  一、创作意图: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二、名称及内容:(一)名称:《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二)内容: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本纪”: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西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如孔子、陈胜等人物的传记;

  “列传”: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表”: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书”: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三、体例:史书体例,主要有六种:(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

  四、作者:民族精神大厦的奠基者;中华文化家园的拓荒者;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伟大的文化殉道者;士人、文人、知识分子的楷模。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一)读万卷书(通晓百家)。“年十岁则诵古文”。转益多师,向儒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阅读的范围非常广

  1

  语文培训资料(四)《史记》导读

  泛,上至古老的有关三代的典籍,下至西汉盛世司马相如等人的辞赋,至于诸子百家的著作,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的史料,乃至朝廷的公文档案。

  (二)走万里路(知人论世)。①考察历史遗迹。司马迁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对历史真相探根求源。会稽遗址;长沙水滨;登封许由;楚地春申宫;丰沛之地;曲阜庙堂等。②接触与历史有关的人物。交游进一步丰富了《史记》的材料来源,加深了对某些历史人物、民风民俗的印象和理解。如薛地多暴桀子弟;齐地民性豁达;鲁地多缙绅之士。

  (三)子承父命。述史父司马谈“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父司马谈临终前对司马迁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俯首流涕,向父亲表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

  (四)蒙受“李陵之祸”。“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生死观与历史观改变后的司马迁与其《史记》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

  五、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礼贤下士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茹列传》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列传》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六、评价:(一)写人艺术1、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即通过许多紧张的斗争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让人物展示各自的形象,表现各自的性格特征。2、善于用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经过作者选择提炼的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体现人物风神和个性。3、“互见法”来描写人物形象,全面展示性格特征。4、通过外貌、神情描写,使人物形象具有可视性;通过对话和富有个性的语言揭示人物性格。

  (二)进步性:1、作者以“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许多暴行、暴政,

  2

  语文培训资料(四)《史记》导读

  记录了他们的丑恶面目。2、作者同情人民起义和反暴斗争。3、作者热情地歌颂爱国人物和有重大历史贡献的人物。

  (三)思想价值:1、《史记》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颂性的著作。尤其对汉王朝的历史,对当代

  即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峻的眼光。他在肯定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历史功绩的前提下,毫不容情地、活生生地描绘出刘邦的乡村无赖相和自私、刻薄的心理。对一代雄主汉武帝,司马迁也大胆揭露了他任用酷吏、残害人民、任人唯亲、压抑人才以及迷信求仙、滥用民力等种种行径。

  这些揭露与批判,并不带有丑化的倾向,也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具体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史实记录。从中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怀疑和思考:历史上获得成功的人物,正在掌握权势的人物,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是因为拥有有时恰恰相反,品质高贵和信守道义的人物,倒往往是遭遇不幸和失败的,就像与刘邦相比远为坦率和自尊的项羽,与武帝的宠臣相比远为正直和勇敢的李广,都不免以自杀结局。虽然司马迁不曾从理论上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是什么,但足以启发人们作一种深入的反省。

  2、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高贵品质和道德正义,才得到他们的地位《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过去的历史著作都记载了人的历史活动,但这些记载都是以时间或事件为本位的,人的主体地位未能被充分地意识到和表现出来。

  3、《史记》所述人物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以往历史著作中的人物总体说来,一是局限于社会上层,至多包括了游士策士,二是局限于政治性人物,范围有限。《史记》所记述的人物,虽然仍以上层政治人物为主,但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下层人物和非政治性人物。我们看到在《史记》中,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卿相、将帅、后妃、宦官、文学家、思想家、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卜者,各各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不同侧面,又共同组成色彩斑斓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在这以前及以后的史书中,很少看见如此众多类型的人物,尤其是社会中下层的人物。这表明司马迁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四)后人评价: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其人格名扬千古,为后人敬仰;其文章为旷代雄文,

  备受推崇。历人名人对司马迁多有赞语。1、班固:《汉书》中有《司马迁传》。班固在赞语中说:“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说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可谓一语中的,世称其当,后人皆服。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已成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2、韩愈十分推崇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他认为司马迁作品的风格是“雄深雅健”。《史记》成为韩愈作文的样本。3、柳宗元认为《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3

  语文培训资料(四)《史记》导读

  4、南宋史学家郑樵认为:诸子百家,空言著书,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可见郑樵对《史记》评价之高。5、明末清初杰出的点评家金圣叹把《史记》作为“六才子书”之一,评论《史记》序赞九十多篇。他在评《水浒传》、《西厢记》中多次赞扬司马迁,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说:“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在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金圣叹可谓司马迁的知音。他对《史记》与小说关系的探讨独树一帜。“《水浒传》方法即从《史记》出来”,“《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是一篇列传。”可见《史记》对后世小说写作技巧的广泛影响。6、清代史学家、思想家章学诚在他的史学理论名著《文史通义》中说:“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他认为《史记》一书“范围千古、牢笼百家”,司马迁有卓见绝识之能,《史记》有发凡创例之功。由于司马迁有卓绝千古的识力和笔力,《史记》是“经纬乎天人之际”的一家之言,章学诚俨然比于后无来者。7、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专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篇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司马迁的五体结构史学框架,一经创立,即为经典。纵观廿四史,无一例外。赵翼称为“史家之极则”,可谓精当之至。8、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梁启超对《史记》评价颇高,认为《史记》实为中国通史之创始者,是一部博谨严著作。他认为: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因此他主张对于《史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9、鲁迅一生酷爱《史记》,在《汉文学史纳要》一书中有专篇介绍司马迁。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而《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10、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11、中国现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特别赞赏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史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12、近代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还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4

  

  

推荐访问:论《史记》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史记 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