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控审计促进大型公立医院完善治理的探讨3篇
开展知识产权周活动总结范文精选 为进一步在全兵团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竞争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兵团整规办统一部署的“从4月20日-4月26日为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要求,__举办有关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教育的各项活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以内控审计促进大型公立医院完善治理的探讨的文章3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以内控审计促进大型公立医院完善治理的探讨篇1
引言
大型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质和较大规模的事业单位,其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医院了运转效能和运营目标的有效实现程度,也体现了该医院的治理水平,并反映出医院经营管理者的治理能力。内部审计作为促进医院完善治理的有效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四大内容的审计。其中,内部控制审计贯穿于其它三大审计内容,是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内部控制审计的高效开展,有助于提高医院运行的效能和提升医院的治理能力。本文将从内部控制审计的角度,探讨完善大型公立医院治理的路径。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法律依据及作用
1.1 法律依据
大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发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xx〕2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这些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应严格遵守的法规要求和执业行为的准绳。
1.2. 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
内部控制审计是医院内审部门进行的一种监督、评价和建议的行为,其有别于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外部执行的侧重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审计鉴证。它是单位内部审计部门执行的,旨在促进单位完善治理的一种管理手段。其作用表现在:首先,内部控制审计可以促进优化医院内部的治理结构,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审计从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管理情况等进行的审计评价,找出管理控制的薄弱环节,促使其优化管理架构和人员岗位设置;其次,内部控制审计可以预防医院内部舞弊的发生,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主要体现在内审部门通过内部控制的常态化审计,能迫使有舞弊动机的人员,因惧于内部审计监督而收敛舞弊行为;最后,内部控制审计也有利于医院内部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审计关注医院重要经济活动的控制流程和重大风险,对经济活动进行及时的风险评估和监督,并对其出具审计的评价和建议,从而保障经济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治理的关系
大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与医院内部治理有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医院的内部治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机制,而内部审计正是促进内部控制完善的有效应对措施。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2.1内部控制审计是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需要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不光是要判断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更需要评估医院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找出制约医院运营的堵点,对医院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测试,并就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缺陷进行披露,以及就发现的问题提出应对的审计建议,作为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决策参考。医院内部治理的需要是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内部控制审计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
2.2医院内部治理以内部控制审计为重要抓手
从法规的层面来说,内部审计是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专职的监督部门,是医院提高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医院内部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审计救济、校正、预防和制约的作用,以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以达到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目的。
2.3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治理互为促进
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治理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内部治理的优化和完善,从而提升医院的治理能力;而内部治理的提升反过来有助于降低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减少审计人员的误判和审计资源的投入。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由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法规过于宽泛,在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操作层面缺乏标准化的审计模式,导致医院内部在开展具体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亟需进一步的解决。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不健全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需要制定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制度。这是内审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依据,也是对内审人员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引。目前,大部分医院存在内审制度单一,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定,审计人员未能很好理解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存在评价标准不一,导致内部控制审计不能有效开展,内审人员的执业能力受到质疑。
3.2医院内部控制审计范围过窄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基本上围绕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采购程序的合法合规性,耗材、药品购销存管理,设备验收和使用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审查评价。而对于医院的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情况方面关注较少。大部分医院由上级部门或委托第三方进行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医院内审部门对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开展不足。
3.3舞弊审计薄弱
内部控制的缺陷容易导致医院内部人员舞弊行为的发生。内审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往往停留在对业务控制流程设计合理性的评价,而对业务人员在执行业务时有意设法规避既有程序缺乏足够的判别。这种形式上的内部控制审计,无法解决业务人员因舞弊行动导致的医院内部控制失效问题。这也是内审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难点所在。
3.4缺乏信息系统支撑
医院内部业务繁杂,内部控制涉及医院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医院内审部门由于普遍存在审计人员不足且内审人员信息系统知识较弱的问题,对内部控制审计无法做到完全覆盖,只有通过运用科学、高效的方法才能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审计,这就需要内审人员有效借助信息系统工具。但大部分医院由于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滞后,无法通过大数据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这是内部控制审计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3.5内部控制审计计划性不强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作为法定的审计内容之一,需要内审部门制订明确和可行的审计工作计划,定期对医院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造成的医院的营运风险。目前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审计普遍存在工作计划性不强,审计内容不全面、不细致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发挥其内部控制监督作用。在医院内部控制没有及时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情况下,医院管理活动存在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3.6宏观整体考虑不足
医院的内部控制,必须与医院的战略目标相匹配,服务于医院的高效治理。内部控制审计是为了保障医院内部控制符合医院治理的需要。目前,大部分医院很少能够从医院战略的高度,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来筹划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路径,未能将内部控制审计与医院长远治理进行充分联接,把既定的内部控制作为审计对象,而未从管理的角度考虑该内部控制是否必要,以及是否符合医院的战略要求。
四、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的措施
针对目前大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角度,提出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拓展内部控制审计范围、PDCA内部控制审计、大数据导向审计、科学制订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和融合治理内部控制审计几个方面,探讨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路径。具体分析如下:
4.1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必须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程序和方法,以利于内审人员规范执业。对于如何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一方面,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建立应当围绕医院管理层面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的控制环节进行设置,以实现全面的内部控制审计。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制定应当充分对医院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控制环节进行设置,以防范医院经营出现重大风险。
4.2拓展内部控制审计范围
医院的内部控制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医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等事项。其中,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对于医院的持续经营和有效运作起着统领的作用,内部控制审计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将其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内容列入审计工作计划。内审人员在对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应当对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真实、完整、准确和及时予以审计;在收支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应当对收入管理、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审计。
4.3PDCA内部控制审计
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对某管理事项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的一种不断循环改进的管理手段。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在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当中同样可以有很好的运用,特别是在医院内部控制审计中可以用来有效发现并制约舞弊行为的发生。在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实务中,由于PDCA循环强调结果导向,以结果为作为评判对某一事项是否需要进行循环改进,内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某一业务是否存在异常作为结果导向,进行循环审计,让可能出现的舞弊行为得到警示和收敛。
4.4大数据导向审计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可以对审计数据做专业化的处理。内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应当善于有效使用大数据作为审计分析工具,以此提高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效。对于医院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一方面,内审部门可委托专业的审计软件开发公司对医院的内部控制审计分析模型进行设计,或充分运用医院HERP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对内部控制审计功能进行设置。另一方面,医院内审部门也可以借鉴参考审计机关较为成熟的数据分析和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探索与审计机关的信息化系统对接方式,搭建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管理网络平台,促进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不断完善。
4.5科学制订内部控制审计计划
内部控制审计计划是根据对医院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审计目标以及实现审计目标的方案途径。内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科学制订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计划,指导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执行。在具体内部审计实务中,对于长期计划,内审部门应着眼于医院运行的各个环节的全面覆盖,对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有序的审计评估和监视,计划周期可以按5年进行规划;对于中期计划,内审部门可以按内部控制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将重点内部控制环节优先进行审计,并制订方向性的审计策略,一般计划周期可以按3年进行规划;对于短期计划,审计部门应制订详细的年度的内部控制方案和措施,计划周期可以按1年进行规划。
4.6融合治理内部控制审计
医院治理是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来协调医院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医院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最终维护医院各方面的利益。内审部门作为医院授权的监督部门,内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需要充分理解医院的战略目标和治理的重点,将内部控制审计与医院治理进行有效融合,以促进医院完善治理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在内部控制审计实务中,内审人员需要站在医院治理的高度来看待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制定审计工作计划,重点对医院治理中存在的弊端和医院关注的重要事项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致力于解决制约医院发展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以服务于医院治理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导向。
五、结语
促进完善医院内部治理作为内部审计的目标,内部审计需发挥其作为“免疫系统”的作用,持续改进和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合理保证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医院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为医院的行稳致远发挥其保驾护航的作用。
以内控审计促进大型公立医院完善治理的探讨篇2
引言
大型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质和较大规模的事业单位,其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医院了运转效能和运营目标的有效实现程度,也体现了该医院的治理水平,并反映出医院经营管理者的治理能力。内部审计作为促进医院完善治理的有效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四大内容的审计。其中,内部控制审计贯穿于其它三大审计内容,是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内部控制审计的高效开展,有助于提高医院运行的效能和提升医院的治理能力。本文将从内部控制审计的角度,探讨完善大型公立医院治理的路径。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法律依据及作用
1.1 法律依据
大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发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xx〕2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这些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应严格遵守的法规要求和执业行为的准绳。
1.2. 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
内部控制审计是医院内审部门进行的一种监督、评价和建议的行为,其有别于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外部执行的侧重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审计鉴证。它是单位内部审计部门执行的,旨在促进单位完善治理的一种管理手段。其作用表现在:首先,内部控制审计可以促进优化医院内部的治理结构,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审计从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管理情况等进行的审计评价,找出管理控制的薄弱环节,促使其优化管理架构和人员岗位设置;其次,内部控制审计可以预防医院内部舞弊的发生,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主要体现在内审部门通过内部控制的常态化审计,能迫使有舞弊动机的人员,因惧于内部审计监督而收敛舞弊行为;最后,内部控制审计也有利于医院内部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审计关注医院重要经济活动的控制流程和重大风险,对经济活动进行及时的风险评估和监督,并对其出具审计的评价和建议,从而保障经济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治理的关系
大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与医院内部治理有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医院的内部治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机制,而内部审计正是促进内部控制完善的有效应对措施。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2.1内部控制审计是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需要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不光是要判断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更需要评估医院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找出制约医院运营的堵点,对医院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测试,并就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缺陷进行披露,以及就发现的问题提出应对的审计建议,作为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决策参考。医院内部治理的需要是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内部控制审计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
2.2医院内部治理以内部控制审计为重要抓手
从法规的层面来说,内部审计是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专职的监督部门,是医院提高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医院内部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审计救济、校正、预防和制约的作用,以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以达到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目的。
2.3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治理互为促进
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治理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内部治理的优化和完善,从而提升医院的治理能力;而内部治理的提升反过来有助于降低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减少审计人员的误判和审计资源的投入。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由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法规过于宽泛,在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操作层面缺乏标准化的审计模式,导致医院内部在开展具体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亟需进一步的解决。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不健全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需要制定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制度。这是内审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依据,也是对内审人员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引。目前,大部分医院存在内审制度单一,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定,审计人员未能很好理解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存在评价标准不一,导致内部控制审计不能有效开展,内审人员的执业能力受到质疑。
3.2医院内部控制审计范围过窄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基本上围绕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采购程序的合法合规性,耗材、药品购销存管理,设备验收和使用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审查评价。而对于医院的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情况方面关注较少。大部分医院由上级部门或委托第三方进行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医院内审部门对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开展不足。
3.3舞弊审计薄弱
内部控制的缺陷容易导致医院内部人员舞弊行为的发生。内审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往往停留在对业务控制流程设计合理性的评价,而对业务人员在执行业务时有意设法规避既有程序缺乏足够的判别。这种形式上的内部控制审计,无法解决业务人员因舞弊行动导致的医院内部控制失效问题。这也是内审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难点所在。
3.4缺乏信息系统支撑
医院内部业务繁杂,内部控制涉及医院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医院内审部门由于普遍存在审计人员不足且内审人员信息系统知识较弱的问题,对内部控制审计无法做到完全覆盖,只有通过运用科学、高效的方法才能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审计,这就需要内审人员有效借助信息系统工具。但大部分医院由于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滞后,无法通过大数据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这是内部控制审计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3.5内部控制审计计划性不强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作为法定的审计内容之一,需要内审部门制订明确和可行的审计工作计划,定期对医院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造成的医院的营运风险。目前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审计普遍存在工作计划性不强,审计内容不全面、不细致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发挥其内部控制监督作用。在医院内部控制没有及时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情况下,医院管理活动存在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3.6宏观整体考虑不足
医院的内部控制,必须与医院的战略目标相匹配,服务于医院的高效治理。内部控制审计是为了保障医院内部控制符合医院治理的需要。目前,大部分医院很少能够从医院战略的高度,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来筹划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路径,未能将内部控制审计与医院长远治理进行充分联接,把既定的内部控制作为审计对象,而未从管理的角度考虑该内部控制是否必要,以及是否符合医院的战略要求。
四、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的措施
针对目前大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角度,提出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拓展内部控制审计范围、PDCA内部控制审计、大数据导向审计、科学制订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和融合治理内部控制审计几个方面,探讨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路径。具体分析如下:
4.1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必须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程序和方法,以利于内审人员规范执业。对于如何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一方面,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建立应当围绕医院管理层面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的控制环节进行设置,以实现全面的内部控制审计。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制定应当充分对医院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控制环节进行设置,以防范医院经营出现重大风险。
4.2拓展内部控制审计范围
医院的内部控制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医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等事项。其中,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对于医院的持续经营和有效运作起着统领的作用,内部控制审计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将其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内容列入审计工作计划。内审人员在对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应当对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真实、完整、准确和及时予以审计;在收支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应当对收入管理、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审计。
4.3PDCA内部控制审计
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对某管理事项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的一种不断循环改进的管理手段。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在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当中同样可以有很好的运用,特别是在医院内部控制审计中可以用来有效发现并制约舞弊行为的发生。在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实务中,由于PDCA循环强调结果导向,以结果为作为评判对某一事项是否需要进行循环改进,内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某一业务是否存在异常作为结果导向,进行循环审计,让可能出现的舞弊行为得到警示和收敛。
4.4大数据导向审计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可以对审计数据做专业化的处理。内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应当善于有效使用大数据作为审计分析工具,以此提高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效。对于医院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一方面,内审部门可委托专业的审计软件开发公司对医院的内部控制审计分析模型进行设计,或充分运用医院HERP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对内部控制审计功能进行设置。另一方面,医院内审部门也可以借鉴参考审计机关较为成熟的数据分析和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探索与审计机关的信息化系统对接方式,搭建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管理网络平台,促进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不断完善。
4.5科学制订内部控制审计计划
内部控制审计计划是根据对医院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审计目标以及实现审计目标的方案途径。内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科学制订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计划,指导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执行。在具体内部审计实务中,对于长期计划,内审部门应着眼于医院运行的各个环节的全面覆盖,对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有序的审计评估和监视,计划周期可以按5年进行规划;对于中期计划,内审部门可以按内部控制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将重点内部控制环节优先进行审计,并制订方向性的审计策略,一般计划周期可以按3年进行规划;对于短期计划,审计部门应制订详细的年度的内部控制方案和措施,计划周期可以按1年进行规划。
4.6融合治理内部控制审计
医院治理是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来协调医院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医院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最终维护医院各方面的利益。内审部门作为医院授权的监督部门,内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需要充分理解医院的战略目标和治理的重点,将内部控制审计与医院治理进行有效融合,以促进医院完善治理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在内部控制审计实务中,内审人员需要站在医院治理的高度来看待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制定审计工作计划,重点对医院治理中存在的弊端和医院关注的重要事项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致力于解决制约医院发展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以服务于医院治理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导向。
五、结语
促进完善医院内部治理作为内部审计的目标,内部审计需发挥其作为“免疫系统”的作用,持续改进和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合理保证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医院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为医院的行稳致远发挥其保驾护航的作用。
以内控审计促进大型公立医院完善治理的探讨篇3
大型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质和较大规模的事业单位,其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医院了运转效能和运营目标的有效实现程度,也体现了该医院的治理水平,并反映出医院经营管理者的治理能力。内部审计作为促进医院完善治理的有效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四大内容的审计。其中,内部控制审计贯穿于其它三大审计内容,是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内部控制审计的高效开展,有助于提高医院运行的效能和提升医院的治理能力。本文将从内部控制审计的角度,探讨完善大型公立医院治理的路径。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法律依据及作用
1.1 法律依据
大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发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xx〕2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这些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应严格遵守的法规要求和执业行为的准绳。
1.2. 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
内部控制审计是医院内审部门进行的一种监督、评价和建议的行为,其有别于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外部执行的侧重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审计鉴证。它是单位内部审计部门执行的,旨在促进单位完善治理的一种管理手段。其作用表现在:首先,内部控制审计可以促进优化医院内部的治理结构,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审计从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管理情况等进行的审计评价,找出管理控制的薄弱环节,促使其优化管理架构和人员岗位设置;其次,内部控制审计可以预防医院内部舞弊的发生,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主要体现在内审部门通过内部控制的常态化审计,能迫使有舞弊动机的人员,因惧于内部审计监督而收敛舞弊行为;最后,内部控制审计也有利于医院内部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审计关注医院重要经济活动的控制流程和重大风险,对经济活动进行及时的风险评估和监督,并对其出具审计的评价和建议,从而保障经济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治理的关系
大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与医院内部治理有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医院的内部治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机制,而内部审计正是促进内部控制完善的有效应对措施。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2.1内部控制审计是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需要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不光是要判断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更需要评估医院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找出制约医院运营的堵点,对医院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测试,并就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缺陷进行披露,以及就发现的问题提出应对的审计建议,作为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决策参考。医院内部治理的需要是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内部控制审计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
2.2医院内部治理以内部控制审计为重要抓手
从法规的层面来说,内部审计是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专职的监督部门,是医院提高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医院内部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审计救济、校正、预防和制约的作用,以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以达到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目的。
2.3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治理互为促进
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治理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内部治理的优化和完善,从而提升医院的治理能力;而内部治理的提升反过来有助于降低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减少审计人员的误判和审计资源的投入。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由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法规过于宽泛,在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操作层面缺乏标准化的审计模式,导致医院内部在开展具体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亟需进一步的解决。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不健全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需要制定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制度。这是内审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依据,也是对内审人员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引。目前,大部分医院存在内审制度单一,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定,审计人员未能很好理解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存在评价标准不一,导致内部控制审计不能有效开展,内审人员的执业能力受到质疑。
3.2医院内部控制审计范围过窄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基本上围绕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采购程序的合法合规性,耗材、药品购销存管理,设备验收和使用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审查评价。而对于医院的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情况方面关注较少。大部分医院由上级部门或委托第三方进行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医院内审部门对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开展不足。
3.3舞弊审计薄弱
内部控制的缺陷容易导致医院内部人员舞弊行为的发生。内审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往往停留在对业务控制流程设计合理性的评价,而对业务人员在执行业务时有意设法规避既有程序缺乏足够的判别。这种形式上的内部控制审计,无法解决业务人员因舞弊行动导致的医院内部控制失效问题。这也是内审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难点所在。
3.4缺乏信息系统支撑
医院内部业务繁杂,内部控制涉及医院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医院内审部门由于普遍存在审计人员不足且内审人员信息系统知识较弱的问题,对内部控制审计无法做到完全覆盖,只有通过运用科学、高效的方法才能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审计,这就需要内审人员有效借助信息系统工具。但大部分医院由于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滞后,无法通过大数据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这是内部控制审计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3.5内部控制审计计划性不强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作为法定的审计内容之一,需要内审部门制订明确和可行的审计工作计划,定期对医院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造成的医院的营运风险。目前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审计普遍存在工作计划性不强,审计内容不全面、不细致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发挥其内部控制监督作用。在医院内部控制没有及时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情况下,医院管理活动存在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3.6宏观整体考虑不足
医院的内部控制,必须与医院的战略目标相匹配,服务于医院的高效治理。内部控制审计是为了保障医院内部控制符合医院治理的需要。目前,大部分医院很少能够从医院战略的高度,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来筹划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路径,未能将内部控制审计与医院长远治理进行充分联接,把既定的内部控制作为审计对象,而未从管理的角度考虑该内部控制是否必要,以及是否符合医院的战略要求。
四、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的措施
针对目前大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角度,提出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拓展内部控制审计范围、PDCA内部控制审计、大数据导向审计、科学制订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和融合治理内部控制审计几个方面,探讨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路径。具体分析如下:
4.1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必须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程序和方法,以利于内审人员规范执业。对于如何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一方面,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建立应当围绕医院管理层面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的控制环节进行设置,以实现全面的内部控制审计。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制定应当充分对医院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控制环节进行设置,以防范医院经营出现重大风险。
4.2拓展内部控制审计范围
医院的内部控制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医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等事项。其中,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对于医院的持续经营和有效运作起着统领的作用,内部控制审计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将其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内容列入审计工作计划。内审人员在对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应当对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真实、完整、准确和及时予以审计;在收支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应当对收入管理、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审计。
4.3PDCA内部控制审计
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对某管理事项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的一种不断循环改进的管理手段。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在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当中同样可以有很好的运用,特别是在医院内部控制审计中可以用来有效发现并制约舞弊行为的发生。在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实务中,由于PDCA循环强调结果导向,以结果为作为评判对某一事项是否需要进行循环改进,内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某一业务是否存在异常作为结果导向,进行循环审计,让可能出现的舞弊行为得到警示和收敛。
4.4大数据导向审计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可以对审计数据做专业化的处理。内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应当善于有效使用大数据作为审计分析工具,以此提高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效。对于医院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一方面,内审部门可委托专业的审计软件开发公司对医院的内部控制审计分析模型进行设计,或充分运用医院HERP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对内部控制审计功能进行设置。另一方面,医院内审部门也可以借鉴参考审计机关较为成熟的数据分析和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探索与审计机关的信息化系统对接方式,搭建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管理网络平台,促进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不断完善。
4.5科学制订内部控制审计计划
内部控制审计计划是根据对医院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审计目标以及实现审计目标的方案途径。内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科学制订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计划,指导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执行。在具体内部审计实务中,对于长期计划,内审部门应着眼于医院运行的各个环节的全面覆盖,对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有序的审计评估和监视,计划周期可以按5年进行规划;对于中期计划,内审部门可以按内部控制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将重点内部控制环节优先进行审计,并制订方向性的审计策略,一般计划周期可以按3年进行规划;对于短期计划,审计部门应制订详细的年度的内部控制方案和措施,计划周期可以按1年进行规划。
4.6融合治理内部控制审计
医院治理是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来协调医院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医院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最终维护医院各方面的利益。内审部门作为医院授权的监督部门,内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需要充分理解医院的战略目标和治理的重点,将内部控制审计与医院治理进行有效融合,以促进医院完善治理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在内部控制审计实务中,内审人员需要站在医院治理的高度来看待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制定审计工作计划,重点对医院治理中存在的弊端和医院关注的重要事项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致力于解决制约医院发展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以服务于医院治理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导向。
五、结语
促进完善医院内部治理作为内部审计的目标,内部审计需发挥其作为“免疫系统”的作用,持续改进和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合理保证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医院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为医院的行稳致远发挥其保驾护航的作用。
推荐访问:审计 内控 治理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新做法和新成效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指南及实践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 2021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对比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实施方案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医疗机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