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成情况3篇

时间:2022-11-17 19:50:05 来源:网友投稿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成情况3篇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成情况  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并不是简单追求单纯的完全的公平而是在承认和接受现今城乡存在各种差异的前提下致力于城乡教育的双赢发展大力加强农村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成情况3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成情况3篇

篇一: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成情况

  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并不是简单追求单纯的完全的公平而是在承认和接受现今城乡存在各种差异的前提下致力于城乡教育的双赢发展大力加强农村教育的发展逐步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优化城乡教师资源在数量上存在严重差异当城市教师资源充足甚至出现超编的情况下农村地区却面临着缺编的问题这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探析摘要:追求教育公平公正是教育的根本宗旨,教师资源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国家在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应该从以下四点着手努力:第一,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根本方法;第二,教师工资制度调整是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前提;第三,优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方式和考核机制是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重要方法;第四,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的优化应该着力于自身的改革和农村教师的共同努力。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近年来,我国教师队伍的发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教育发展中的教师总量不足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同时,教师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义务教育是关系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关系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关系到青少年健康发展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一、对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界定教师资源配置,主要是指教师人力资源在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教育主体之间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配置。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不能简单理解为平均发展,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1]。本文所指的城乡差距,是主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前提的地域

  差异。“城”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具有人口密度高,以工业服务业发展为主要经济基础,交通便利的特点。“乡”是指相对城市而言,人口密度低,聚居规模较小,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的地域。教育的相对落后是乡村落后的一个重要方面。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在城乡一体化的今天,已经迫在眉睫。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并不是简单追求单纯的完全的公平,而是在承认和接受现今城乡存在各种差异的前提下,致力于城乡教育的双赢发展,大力加强农村教育的发展,逐步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优化[2]。二、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1.城乡教师资源在数量上存在严重差异当城市教师资源充足甚至出现超编的情况下,农村地区却面临着缺编的问题,这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2.城乡教师资源在质量上也存在严重差异近年来,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师水平相比过去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资源在质量方面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农村教师素质整体上相比城市地区而言落后很多。主要表现在:学历不高,职称偏低,缺少必要的进修机会。相比而言,城市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甚至出现硕士、博士教学的现象[3]。3.农村教师向城市单向流动严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流向不合理,并造成了恶性循环。边远地区和农村教师的流失比较严重,这种不合理的流动加剧了义务教育

  发展的不均衡。4.农村教师资源本身存在着很多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其次,农村教师课业繁重,并且担负着与自己专业不符的包括音乐美术等课程。再次,农村社会的硬件设施不利于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因此,农村教师一有机会就向城市流动,而城市中一些不合格的教师也会被安排到附近农村学校。这加剧了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2]。三、国家在城乡教师资源均衡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例如组织农村教师培训、城乡教师交流、顶岗实习等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教师差距,但是由于“许多教育政策的出台,大多没有调查研究和实验的支撑,这样难免偏离我国农村教育的实际”[4]。1.教师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教师培训工作,这些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但是教师培训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与农村教师的教学活动相关的培训较少。其次,培训内容大多脱离农村教师的实际。第三,教师自身对培训的重视度也不够。2.教师交流方面的问题近几年来,各地区开始了城乡教师交流活动,这一活动对促进城乡学校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在教

  师交流方面的各种条件还不成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认识不到位;交流中深层次的问题关注不够等。由于交流活动对教师个人及家庭生活带来的问题考虑不够,这也使得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再者,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假如对当地农村教育状况不了解,短期内很难有效进行教学,等到农村学生刚刚适应了城市教师的教学,教学活动开始变得顺利的时候,新教师又要走了,这种短期的交流活动,不但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农村学生适应不同教师的负担。四、实现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几点建议1.实现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根本方法——实现城乡一体化只有城乡一体化的真正解决,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逐步缩小城乡各种条件的差距,给农村一个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以此来吸引优秀教师,逐步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第一,要着眼于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是解决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根本方法,大多数教师不愿留在农村教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农村提供的各种生活条件远不如城市。农村相对城市而言,有着自己天然的优势,环境幽静,还可以提供绿色水果蔬菜和家禽,这些都是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东西,所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会使农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这些都会慢慢改变城乡教师资源各方面的不均衡。

  第二,要着眼于改革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城乡统筹应着眼于消除现存的户籍制度及附在户籍制度上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城乡差距的制度。第三,在政府决策层面上,要彻底改变以往以牺牲农村利益来发展城市的模式,真正意义上去解决农村的经济,文化条件。实行以工补农,城乡就业统筹,逐步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给农村教育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5]。2.实现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前提——教师工资制度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市场在调节教师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作用。政府应该运用行政手段重新调整城乡教师劳动力的价格,通过教师待遇来调控教师资源的城乡平衡。长期形成的教师资源分布不均根源于城乡教师待遇的巨大差距,要实现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就必须改变这种局面,统一城乡教师待遇,使农村教师待遇不低于城市教师,甚至,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制度,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使偏远山区教师的工资高于城市同级别教师,这是农村学校吸引优秀教师的前提。3.实现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重要方法——优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方式和考核机制教师培训是提高农村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方法,近年来的教师培训取得成绩的同时暴露了一些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些教训中总结经验,使得教师培训起到真正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作用。第一,应该从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村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水

  平,采取农村教师易于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只有农村教师真正成为教师培训的主体,这样的培训才会变得有益。比如近年来通过网络方式采取的各种视频教学培训,由于大部分农村老教师对电脑等现代设施的不熟悉和不习惯,往往很难达到培训预想的效果。笔者认为,应该在对农村教师整体走访和了解的前提下,采取集中学习互相讨论共同进步的方式进行培训。第二,应该在优化教师培训方式的同时,加强培训活动的考核机制。任何有效的培训方式都需要对培训结果进行检验,有效的考核机制会加强教师对培训的重视程度。笔者建议,不能只通过交作业和感想的方式进行考核,应该在培训结束的时候,直接组织培训教师在真正的教学课堂去试验方法,并将这种考核直接和教师职称等教师自身利益挂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对培训的重视,进而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4.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的优化应该着力于自身的改革和农村教师的共同努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真正的发展还在于学校自身的改革和努力。城乡教师交流活动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薄弱学校而言,这种外来的教师资源供给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资源缺乏问题。所以,在有效利用这种教师交流资源的同时,农村学校要着力于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只有从自身条件出发,自食其力,农村的教育资源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第一,利用政策优势打造自身良好的硬件软件设施。地方财政要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使薄弱学校在场地与校舍、设备与设施、经费保障及教师编制等方面获得一定的保障。在各种基础设备逐渐完善的前提下,农村学校要善于利用各种政策优势,引进优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第二,增强农村学校生成优质教师资源的能力。在获取外界各种资源的支持下,农村薄弱学校怎样立足自身情况,开发、生成更多优质教师资源才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农村教师应该抓住城乡教师交流和在师范院校进修的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其次,应尽量邀请在岗位的优秀城市教师在农村薄弱学校示范、指导,兼职、任课,同时,聘请经验丰富而身体健康的城市退休教师到农村学校指导、示范。再次,农村学校应努力建设学习型校园,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当务之急,但是由于我国城乡长期存在的差距,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在做着努力,事情就会向期待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夏茂林,冯文全.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讨[J].教育科学,2010,(1).[2]王金铎.重庆市城乡教育统筹中的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3]张岚.论高校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J].交通高教研

  究,2001,(2).[4]吴波.论黄炎培农村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J].云梦学刊,2009,(1).[5]王宪平.我国城乡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及对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篇二: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成情况

  (完整word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诸城市枳沟初级中学王培友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该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要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即在教学内容、教育经费、教育设备、师资水平等方面有相对均等的条件;三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在三个内容中,第一个现在已经基本实现,农村的孩子已经拥有与城市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就目前情况看,第二项是实现市域教育城乡一致均衡发展的关键。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不仅仅是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将直接影响某一所学校、某一个级部、某一个班级、某一学生群体的教育效果,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资源配置,既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更是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人民群众已从希望“人人有学上”转向渴望“人人上好学”.为适应时代发展对义务教育提出的要求,我市义务教育工作重心已由“普及”转向“双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市教育工作新的重要任务.

  有好教师,才有好教育.国家发展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各类人才的培育者,是现代化建设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深深影响了祖国的下一代,也在整个社会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及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由于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全市所有中小学校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成功创建了省级教育强市。然而由于师资等原因,市域内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日趋明显:

  (1)大批农村中小学生不断涌入市城,出现了许多学生家长托人情、找关系,进入重点或师资力量较好的学校或班级,市城中小学不断壮大、扩招,部分学校班额达50人以上,但仍满足不

  1

  (完整word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又造成了相当一批农村中小学生源紧缺.凸显这些乡村学校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是优质师资力量缺乏,形成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2)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流失。农村学校,尤其是距市城较近的学校,生源的不稳定,导致经费更加短缺,办学条件愈加落后,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家长越发不放心,更多学生流失.造成不少教师情绪低落,上课没激情,教学质量提不高,学生留不住,教师队伍也不稳定.

  因此,优化配置义务教育师资,才能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教育公平就实现不了社会平等。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享有接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在教育硬件设施普遍优化的条件下,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更显重要。切实把推进教师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作为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多种方式统筹调配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师资源的作用,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另外,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闭塞就等于闭门造车。远程教育以它强大的优势进入了农村教学课堂,目的就是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向农村学校输送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远程教育,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2)充分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音频、视频、广播电视、光盘录像和书籍报刊等多种形式收集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地开展指导、辅导、答疑等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实现因材施教,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3)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这就需要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课题整合这种新型课程教学方式的兴趣.

  2

  (完整word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要想激发教师的兴趣,可以组织他们多观摩、多参观,让他们通过现代技术教育和传统教育效果的对比,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长处和优越性,使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为了真正实现我市范围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就要进一步健全教师交流机制。着力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均衡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推动校长、教师在校际、市域内合理流动和均衡配置,建立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市域内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等制度,有计划地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任教。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编制部门,加大对市域内教师资源的调配力度,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合理流动,逐步扩大交流比例.

  近几年来,我市教师、校长校际间进行了大量交流:一是农村中小学每个学校都选调一部分教师进城教学,城里的每所学校都有一大部分骨干教师轮流到乡镇中小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动了教师队伍,带动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的教研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是校级业务领导交流,城里学校的校级领导与乡镇学校同级领导对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少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三是成立了教研联合体,每所城里的学校与2-3个乡镇学校成立教研联合体,每学期一起轮流到各学校进行教研活动,包括听课、议课、说课、集体备课等活动,大大带动了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推进市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为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优化师资配置,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需求,努力办好促进人民幸福的教育。

  3

  

篇三: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成情况

  教育均衡视角下幼教资源配置问题

  社会经济的崛起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我国学前教育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止到2009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3.82万所,在园幼儿2657.81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1%,幼儿园教师达112.78万人。[1]涉及幼儿切身利益的择园问题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为使幼儿“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费尽心思择取办学质量优异的幼儿园。家长择园的实质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而幼儿园之间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则是其主要方面,家长择园,实为择“师”。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石和重要保证。由于我国的教师资源配置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结构教师政策影响,优秀幼儿教师向好幼儿园集束式聚拢,师资力量分配极为不均,不仅拉大区域、城乡的学前教育水平差距,也对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提出了重大挑战,使幼儿无法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如何合理配置幼儿教师资源,成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幼儿教师资源配置存在问题教师资源配置,就是配置者依靠特定的配置力在教育系统中实行的对教师的分配、安置。[2]我国的幼儿教师分配在教师结构、教师编制方案和教师流动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严重滞碍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一)专任幼儿教师质量结构配置明显失衡城乡幼儿园之间的教

  育教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有明显差距。从学历上看,虽然近年来城乡专任幼儿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得到大幅上升,但高学历幼儿教师的分布失衡问题非常严重。通过对2005~2009年5年间高学历专任幼儿教师情况的分析发现(见表1),城市高学历专任幼儿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县镇和农村,农村本科以上专任幼儿教师所占百分比长期处于低位徘徊。同时,城镇与农村的高学历专任幼儿教师人数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从职称上看,2009年城市专任幼儿教师小学一级以上职称人数为137722人,约占城市幼儿教师总数的33.5%,农村获得小学一级以上职称的专任幼儿教师仅有49423人,城市较高职称幼儿教师人数几乎为农村的3倍。此外,农村未评职称的专任幼儿教师有172516人,占农村专任幼儿教师总数的74.2%,[3]城乡教师质量结构失衡问题十分严峻。

  (二)幼儿教师编制方案城市偏向严重由国家人事部门核定的教师编制是幼儿教师身份的象征,对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教师编制与管理方案,直接关系到幼儿教师队伍稳定和学前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国务院在2010年11月印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幼儿教师编制政策存在明显的经济优先与城市倒挂倾向,编制管理不合理问题突出,致使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编制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幼儿园基本的教育教学需求。据对成都、重庆、武汉、南昌和厦门2010~2011幼儿教师招聘计划统计

  得出,纳入教师事业编制的28所招考幼儿园中,15所为政府机关附属幼儿园,9所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园,4所为小学附属幼儿园。28所幼儿园全部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没有一所是农村幼儿园。为了维持发展,农村幼儿园只好自主招聘、安置幼儿教师,但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缺乏和发展潜力不足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难以吸引优秀的幼儿教师。

  (三)幼儿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突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的不断拉大,危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政府着力促进幼儿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然而,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螺旋状渐进式过程,学前师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幼儿园师资差距悬殊和幼儿教师数量既定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增加幼儿师资显然不够,需要从根本上对现有幼儿教师资源重新规划,加强不同幼儿园之间幼儿教师流动,才能真正实现学前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我国己经普遍存在幼儿教师流动,但目前的幼儿教师流动主要受市场机制影响,无序性、单向性问题明显。幼儿教师倾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差”幼儿园流向“好”幼儿园,很少发生反向流动。不合理的幼儿教师流动不仅未能有效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反而致使农村贫困地区、师资薄弱幼儿园等因为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失弱上加弱,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影响日常教学秩序,最终制约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幼儿教师不均衡配置问题原因分析(一)各级政府经费投入差距显著政府投入是公办园办学的直接

  经费来源,投入水平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教师资源的配置均衡。由于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国家和省、市级政府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县、乡(镇)负责公办园、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表面上看,是因地制宜,给予地方政府充足的幼儿教育发展空间,但在此管理体制下,各级政府经济实力与幼儿教育财政责任明显不对称,地方财政的强弱将直接导致城乡幼儿教师资源配置的巨大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幼儿教育受关注程度较高,经费投入到位,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专业培训、优秀教师评选等占有很大的优势,教师资源配置相对合理;落后地区和农村的幼儿教育经费投入则明显不足,地方政府难以将有限的财力用来发展学前教育,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得不到保障,优秀教师不能获得好的经济待遇,致使教师资源配置发生错位。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制约自195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起,我国逐步确立城乡二元结构,国家发展重点始终向城市倾斜,造成了城市幼儿教育总是优于农村的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学前师资配置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幼儿教师数量不足、教学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突出,难以满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关系幼儿教师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支出城乡分配更多倾向于城镇居民。学者根据一些资料作过估算,占人口20%的城镇居民占社会保障支出的89%,而占总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占社会保障费支出11%。[4]尽管近几年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然而,城乡二元结构体

  

推荐访问: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成情况 均衡 配置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