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调研报告(11篇)民主政治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我国民主制度认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地点:XX大学调查方式:调查问卷调查时间:5月4日——6月1日调查对象:济南大学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主政治调研报告(11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民主政治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我国民主制度认识的调查报告一.调查地点:XX大学调查方式:调查问卷调查时间:5月4日——6月1日调查对象:济南大学学生通过50份调查问卷对随机选取的50名同学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问题:关于大学生对我国民主制度的认识小组成员:1.调查问卷设计及发放:XX2.调查结果汇总:XX3.调查报告写作:XX
二.1.调查背景:当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城乡基层民主制度。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各国的民主是由内部生成的,而不是由外力强加的。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人民十分珍惜并坚决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民主成果。
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人民争取和发展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这条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人民不仅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而且正在逐步实现把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领导人民进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时期。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共识和前进指针。
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中国的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符合渐进有序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只有几十年,与人类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相比,时间还很短。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人民日益充分地享有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将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革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完全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越来越完备,其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必将越来越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将越来越多地享有更加丰硕的政治文明成果。
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富于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深具政治热情和政治敏感,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历史表明,青年学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他们政治参与的程度和强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启蒙和社会制度的变迁。
当代大学生总体政治参与水平有所提升并表现出独有特点,但在具体参与过程和实践中“政治冷漠”现象表现突出。当代青年,特别是21世纪的大学生出生和成长于改革时代,感受着改革所带来的成效和阵痛,期盼着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激烈碰撞,他们在具备我国现阶段公民政治参与基本特征的同时,其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也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群体以及其他时期
的青年学生所不同的特点。其特征和主要表现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关心国家大事,认同支持
改革,政治参与更趋务实和理性。激情政治参与较多,理性政治参与较少,参与行为理性化
色彩较重。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偏差。互联网为大学生参与政治提供了新的平
台,但有效理性参与较少。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其对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稳定进步
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作用。从与中国政治改革和民主
政治发展关系角度来看,青年作为最具批评意识和改革精神的社会成员,理应站在改革的潮头,发挥
自身本应源源不断地推动力甚至压力促使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以带动固守己利的其他利益群体主动有效参与改革。而此时大学生盲目的大范围的政治冷漠恰恰起到削减民众政治热情的作用,带来全社会的政治道
德和社会责任滑坡。大学生自身要从国家民族命运、社会进步发展、个人成长成才的高度深切
认识政治冷漠的严重性和危害,在行使政治权利的同时,要主动担负政治参与的义务。要主
动回应民主政治化和政治参与法治化的前进趋势,努力培养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参与意识,从身边做起,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再政治化”,勇于担负时代和民族赋予的政治使命和历史使命。唯此,中国的政治改革才能得以深化,中国的政治社会稳定才能得以实现。
篇二:民主政治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民主党派监督实效性问题调研报告民主监督既是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监督作为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具有层次高、范围广泛、代表性强、形式灵活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最常见、最实用、最高效的民主监督形式。要切实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职能,增强实效性,目前仍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解决。一、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尚需解决的问题(一)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对接受民主监督的必要性依然认识不足。当前,一些地方党政领导(特别是基层)仍存在着对民主监督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问题。他们依然认为民主监督就是开个座谈会,听听发言或意见。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喜欢听赞扬的声音,听不惯不同意见,更别说是监督的批评意见了。有些领导干部对于民主监督仍是叶公好龙,“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对民主监督的意见或建议,不是及时回复或处理,而是推诿、扯皮。因此,民主党派能否对执政党及其执政团队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还取决于执政党各级领导的认识和态度,取决于对接受民主监督的重视和落实。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对民主监督必要性的认识,已成为增强民主监督实效性的关键。(二)民主党派自觉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意识不强,作为不够。不少民主党派领导认为,虽然参政党组织独立、政治自由,但发展成员、组织活动、机关建设和物质条件等方面都需要执政党支
第1页
持和帮助,担心主动监督会影响党际关系,得罪领导,对党派或自身发展不利。因而在履行监督职能时往往如履薄冰,不敢提有价值或尖锐的不同意见,从而出现了重参政议政、轻民主监督的现象,自我淡化了履行监督职能的意识。另一方面,由于民主监督的意见或建议往往得不到及时答复或落实,看不到实际效果,因而也挫伤了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产生了“提了也白提,干脆不要提”的情绪。当然,还有不少党派人士习惯于赞扬或肯定,在有机会履行监督职能时,不能明确职责、摆正位置、发挥作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有人甚至利用民主监督之际为不当开脱说情,这些现象无疑也损害了民主监督的形象。(三)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缺乏必要的制度与机制保障。目前,虽然民主监督作为国家政体的重要监督形式,越来越受到各级党政部门或领导的重视,但在监督形式、程序、责任及信息公开、意见反馈和绩效考核等实际应用方面,还缺少必要的制度与规范措施,未能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这种没有约束、考核或影响的监督机制,必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许多地方民主监督的实施成效,完全取决于党政一把手的开明程度,并有了“容纳肚量决定监督胆量”的说法。因此,民主监督如不尽快建立对监督主客体均有约束力的制度与机制保障,仅靠主要领导的认识和觉悟,难以获得应有的实效。二、增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实效性的措施与建议虽然三权分立、政党制衡等西方政治制度并不适合我国国情,
第2页
但是加强监督却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民主监督时曾指出:“有监督比没有监督好,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共产党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问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对下决心会更有利,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比较恰当,即使发生了问题也比较容易纠正。”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些都为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政策支持。当前,根据我国民主监督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要增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效性,就必须从执政党和参政党两个方面,提高认识、明确制度、完善机制、规范程序。(一)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应切实提高对民主监督重要性的认识现阶段,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效性依然取决于执政党及其执政团队的接受程度。因此,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和改善多党合作,构建民主政治与社会和谐的高度,认识接受民主监督的重要性,提高接受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保护民主监督的权利,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鼓励讲真话,提不同意见。同时,对民主监督的意见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认真研究,及时反馈。只要有了接受民主监督的诚意,就能赢得民主党派的信任,从而获得民主监督的
第3页
实效。(二)民主党派也要不断提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水平和能力民主党派是民主监督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是当务之急。——正确认识民主监督的用意和概念。首先,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建立在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民主监督,并以支持和帮助共产党执好政、掌好权、做好事为初衷和归宿。其次,民主监督是相对于行政或法律监督而言的非权力监督形式。抱怨民主监督缺乏法律依据和主张民主监督法律化与权力化的观点,纯属概念性错误,而非探讨“禁区”的问题。——将民主监督寓于参政议政之中。虽然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两项基本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却是密不可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许多意见建议,都体现了民主监督的职能。若将两种职能截然分开,就会产生民主监督相对于参政议政被“忽视或弱化”的社会认识与错觉。——民主监督的作用不限于反腐败。加强民主监督有利于扼制腐败,但民主监督的作用绝不限于反腐败。事实上,腐败问题是各国执政党和政府面临的普遍问题。要解决“防腐”问题,主要靠法治而不是民主监督。因此,将腐败现象归咎于民主监督不力或弱化,归咎于参政党对执政党没有制约权力,进而对我国政党
第4页
制度产生怀疑,都是概念性错误产生的认识误区。——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责任心。虽然民主监督存在着阻力大、难度高、不易出成绩甚至有负面影响等客观问题,但民主党派在民主监督工作中的责任心不强、乖张奉承等主观问题,也是民主监督不力的重要原因。为此,民主党派应本着参政为国、议政为民的政治责任感,增强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责任心,发挥职能优势,做好监督工作。——选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切入点。选好民主监督的切入点,做到监督有针对性、意见有可行性,对提高民主监督的实效性至关重要。只有选择好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影响面广、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民主监督,才能体现参政与执政的互助性,不断凸显民主监督的实效性。——推进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专业化。参照民主党派设置“参政议政专委会”的做法,组建“民主监督专委会”,负责指导、协调和督促民主监督工作。民主监督作为政党间的一种严肃性、层次高的监督形式,要求监督者应具备较高的政治和政策水平,切忌随意性。因此,提高党派组织和成员民主监督的职能水平,就成了保障民主监督实效性的前提条件。(三)建立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运行机制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性,并非一定要将民主监督的柔性变为法制监督的刚性,而是要增强一种非权力监督的行为约束和民主压力。这种机制的形成,不能靠个人的自觉性,只能靠有制度保障
篇三:民主政治调研报告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李默海
【期刊名称】《大连干部学刊》【年(卷),期】2007(023)012【摘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发展民主政治上,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党情和民情,而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民主发展模式.在当代中国,发展民主政治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模式,要达到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理想目标.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稳健增量的步调进行,具体说来,就是发展党内民主以带动社会民主,发展基层民主以推动高层民主.【总页数】4页(P6-9)【作者】李默海【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21【相关文献】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问题研究[J],崔晓彤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J],张帆;王相丁
3.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J],聂月岩4.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J],聂月岩;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调研报告[J],福建省委党校课题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四:民主政治调研报告
网上资料分析对比港澳地区借鉴他山之石从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会选举规条等港澳地区大学学生会相关的法规可看出他们的相关法规非常具体确的对民主行为做了要求和规定如选举的流程中各角色的职责权限流程具体步骤监督力量组成和任务等是一种以法规来指导和限定行为让行为的标准在于法规而非是人从而保证了过程的公正公开关于大学生活“民主选举”的现状的调查报告
前言:
有学者认为,选举是民主代议政府的重要制度,因为在一个民主国家,政府的权力纯粹来自国民同意,把国民的同意转化为政府权力的主要途径就是举行自由公平的选举。也有学者认为,选举的意思是从公民中挑选代表充当立法和行政机关职务的一种手段。不管有多少学者对选举有多少种认识,但在本质上还是一致的,并且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于今大学生的种种事务也越来越多的涉及到民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而从学校开始提升和完善民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解大学生活“民主选举”的现状、完善大学民主机制,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层认识、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调查目的),我们对大学生活中的“民主选举”展开了一次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10年11月4日至2010年11月20日调查地点:厦门理工学院以及其周边大学调查内容:
(1)大学生班级内部“民主选举”的现状以及相关奖励机制(问卷调查方式);(2)学生会“民主选举”以及其自主权(采访)。
调查对象: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主题以及其周边大学在校生调查方法:我们采取调查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
还有从网上收集港澳及大陆其他高等院校,在“民主选举”这方面的资料。发放问卷101份,收回95份。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结果与分析问卷结果(问卷参考附录)——样本基本情况:1、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民主水平应走在全社会的全面,可见当今大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民主期待很高。
32%
53%全社会政府15%各类学校
2、仅8.79%的学生认可现有的大学民主,不过超50%的同学认为并不民主,可见当今大学生对当前的“民主现状”很失望。
60.00%40.00%20.00%0.00%民主不民主说不清
3、大部分(超77%)学生对班内“民主”还是挺乐观的、挺肯定的。
22%27%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51%
4、合计超过56%的大学生会认真对待和理智行使手中的民主权利;但有超36%的学生举人为“亲”(关系),反映出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民主选举缺乏深刻地思考。
5、在把成绩作为班内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的先决条件,同学们正反意见各半数,可见很多同学对评“优干”的初衷理解有误。
13%
43%
合理不合理说不清
44%
6、从调查中可知,对竞选班委的兴趣,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中,明显出现下降的现象,这下降的原因令人深思。
29%
20%想不想有待考虑51%
7、有超60%的同学认为应由学生群众觉得预备党员的人选,不该由领导或少数人决定。
11%29%领导、老师学生群众学生组织内部、党组织60%
8、仅27.17%的人肯定记名投票选举预备党员这种方式,可见持怀疑态度的同学比例之大。
40.00%30.00%20.00%10.00%0.00%被侵害没有被侵害说不清
9、合计超88%的学生希望完全独立或间接独立于学校领导之外,可见学生组织的自主权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之大。
问卷结果分析: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在大学生对大学民主要求很高的背景下,相当多的学生对当前现状表示出相当的失望,但在对班内民主却有所满意。究其原因:一是,透明度问题:班内选举从竞选、投票、唱票的全过程都在每个人的参与中完成,表现出极大的透明度,让每个人都有当家作主的感觉。而在各级学生会的选举中,可参加的人少,很多环节缺乏透明度,让人难以看到自己在选举中的作用,从而打击了积极性;二是,自己的意愿影响大小:在班内这作用直接、明显,在学生会中基本看不到自己的作用,更多学生认为是校领导、老师决定了一切,使他们积极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别,所以有些无视学生会。对于学生手中权利的使用,理性的学生虽占优势,但仍有1/3的学生把用人为亲作为投票依据。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作为在社会中拥有较高素质的群体,本应是社会民主发展中的最大理性推动力。然而当中大学生民主意思薄弱,对民主的公平、公正、合理缺乏深刻的认识。这也成为民主发展的隐忧。随着在校生活时间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对各种民主活动的兴趣不断下降。这除了大学里“堕落消沉”的情绪在蔓延之外,不少人对学生会、班内奖励机制的不公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负面情绪的蔓延,这正是现在大学生活其中一个恶性循环。现在相当多的学生对当前民主的模式(机制)缺乏深刻的理解。其中从把成绩作为评“优干”的前提条件得到半数人的认可。这是同学们对自身学习任务的肯定和自身内在的要求,但却忽略了当中的公平性。比如班长等对班务贡献大的学生个体中,普遍存在因工作而落下了学习,导致最后成绩不是很理想。作为校方,倡导学习为重本无厚非,但作为校内机制的制定者,不能以单一因素作为依据,更不能只设置唯一的奖励机制。必须要注意当中公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制定各种规则、模式的出发点,所以有必要另作补充,来完善其中的公平性。
(二)采访结果与分析采访结果:学生会办公室干事(以下人物后面有相应简介)观点校学生会,形式上是对全校开放,但实际是对内开放的。就是各系部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竞选,但实际被选上的人很少,基本没有被选上的机会。因为决定权还是在老师那。老师选人偏重身边熟悉的学生。但这样会打击有才能的学生的积极性。校老师担心现行的这种选举体制会出现腐败不正之风,如请客拉关系、挑拨关系、踩着别人的尾巴上。老师培养学生要大规模去培养,同时不要把学生当成工具,当一年的干事就搬了一年的凳子,啥也没学到,老师应指导,让人学到东西。有管理学生工作的老师注意到此问题,但改善仅停留在学生自身的反省上。对当前选举不求能者居之,至少人不能差,宁可不进步,也不能退步。体育部干事观点对学生会换届时间、方式不清楚。个人没收到通知,这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学生会正、副主席观点(1)换届通知会发到各系各班,由系推荐人。参选人要填写自荐表或推荐表。通过笔试、面试等一系列选拔,由各方形成的评委进行审查,再推荐人选。由校团委任命,各班学生代表进行投票,在学生代表大会上上台竞选。(2)港澳地区大学的学生会独立于学校教学,由自主管理,处于自由的氛围,但我们学校包括厦门很多高校都由校团委管理,或由系团总支书领导各系组织。很难说哪种更好,这是社会体制问题。在目前我们没有那么成熟的条件,因为他们的自由是建立在严谨的约束之下的。我们下学生会有很大自主权,不过老师要把关,我们的活动在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有很大的自主权。老师把关是从安全角度给我们指点。(3)并不能说当前港澳的学生会选举和管理模式更锻炼学生、更全面,这要自己有所启发,这就需要人带领、指导等。学生干部做班长工作量很大,付出很多,虽然没有得到“优干”称号,但仍觉得值得。会把大家对我的理解看得最重,因为不被理解,我认为是最最委屈的事。对于评“优干”,自己相信大部分人会去争取,自己在做完上半学期的综合测评就觉得这个体制是不健全的,全忽视某一些人作为最辛苦的人(为班级付出)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当时会感觉不平衡,慢慢的就不觉得了。希望制度的制定者能兼顾这些同学,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拥有一个更公平的待遇,给他们一些补偿。对于竞选班委,心里有些犹豫,如果真的没人参选,就去参选,主要是责任需要。对于班内民主还算满意,因为大家对自己的信任。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奖评优的先决条件可以理解,是为了顾全大局,但也希望校方多给那些付出多的班委一些认可。结果分析:
1、学生会干部选举正副主席说,学生会干部虽由校团委任命,但选举人各方形成的评委团进行审查后,最后会由学生代表投票选出。然而,其下属部门办公室的干事却有所否定。从对他的采访中可以知道,向校内所有学生开放只是一个形式,实际仅对内开放。因为掌握大权的老师选人时,主要以身边所熟悉的学生为主。其实后者才是真实情况的反映者。从我们其它的采访中很多学生就表示未收到校方下达的学生干部换届通知。可见在选拔新干部时,人选仅在学生会内部和各系推荐的某些人中。因此,整个选举过程缺乏透明度,学生在选举中不能让自己的意愿体现,这也使学生对当前民主表现出相当的失望。2、学生会的自主权自主权是一个组织活力的关键,也是民主的体现之一。然而,我们学生会的任何活动都需要在老师的许可下进行,这使得学生沦为学校管理学生的一个下属部门,更让学生会内外的学生看不见自由和锻炼自我的机会。3、学生在学生会的作用:学生会初衷是想自组织、领导学生及锻炼自我。但民主悬空的学生会让学生感觉不到主人翁精神,则其对学生大众的影响力也将很有限。更可悲的是,有的干事工作就如被采访的办公室干事一样,虽不是搬一年的凳子,但也更多是打杂,能够学到的很少,像学生会主席他们说的,我们现在学生会的模式,相对于港澳大学,最大的优势是有老师指导工作,可以学到很多,但实际上,老师极少对学生工作有更多的教育,更多学生只是做了不少(苦力),却什么也没学到。4、对当前按学生会民主模式的反思:当前的大学生活深被社会不良之风影响。就学生会内部的腐败不正之风屡禁不止。学校老师面对当前一些学生表现出来的民主素质表示出相当大的担忧,于是更需要严管学生会。由于人为因素在选举中期作用就越来越大,与老师关系好也习惯被其他人认为是当选干部的重要原因。于是,学生会内部的人就尽学拍马屁、拉关系、踩尾巴等。而部分学生因此对学生会就表现出更失望甚至无视。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何让给学生的行为思想回到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这不能说是社会制度问题,首要反思的是体制的问题,是选举、监督及奖惩机制的问题。(三)网上资料分析对比港澳地区(借鉴他山之石)从《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会选举规条》等港澳地区大学学生会相关的法规,可看出,他们的相关法规非常具体、确的对民主行为做了要求和规定,如选举的流程中各角色的职责、权限,流程具体步骤,监督力量组成和任务等,是一种以法规来指导和限定行为,让行为的标准在于法规而非是人,从而保证了过程的公正公开。对比我们学校这边的《厦门理工学院干部管理方法》(修订稿),最大的差别是不明确,实施起来难指导,需老师指导。因为人的因素加入就使问题变得更主观、复杂。
综合分析:大学生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选举活动的参与表现得冷漠。选举冷漠,也就是大学生对选举的漠不关心,甚至于逃避从而表现为在
参与选举的热情与程度上明显滞后于我们选举的需要和发展水平。大学生对选举的冷漠,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参与,即根本不参与班上或系上或学校的各种选举;二是象征性参与,即有些学生虽然参与了,但由于是被动员或迫于班主任及系上的压力而不能不参与,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参与就是一种敷衍。2.大学生的选举也表现出作弊的现象。我们知道,选举都应该公平,但如何达到公平,政治学认为分三个层次:一是通过程序(过程)的公平,达到结果的公平,这是人们最希望看到的局面。二是在结果很难确定时,至少程序是公平的。如司法选举等。三是不管通过什么程序(过程),只要结果是公平的,人们也能接受。如程序不公平,结果也不公平,出现的问题可能就会比较严重。而目前大学生的民主选举在这两个环节上都出现了问题。首先是选举程序问题。通常竞选分为拉票和投票两个部分组成。在民主选举的状态下,拉票的方式只能是竞选人充分展示个人魅力,从而赢得选民。美国大选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当然,我们并非呼唤引进其制度,但他的法制很有借鉴的意义和必要性)。而在大学校园内,由于选民的规模很小,一般是以班为单位,贿选的成本很低(通常表现为请客吃饭),这也就造成贿选在校园风行一时。民主选举自然而然缺失了程序的公平性。而且他们喜欢在选举的过程中动手脚,趁老师不注意就会多出来几张选票之类的现象经常发生。其次是选举结果问题。由于选举制度的不健全,很多时候,选举就演变成了半选举半内定的状况。也就是说,选举结果仅供老师参考使用。这时候,老师对学生的评估也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大学环境的宽松,日常生活中师生接触不多,综合考核工作的难度较大。因而,老师评估的结果常常具有片面性,这也就导致了选举结果的不公平。
产生问题的原因:
为什么大学生在选举活动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1.现在的大学生功利思想严重。正如蔡定剑所说:“公民是为了利益才参加选举的,他们参与愿望的强弱取决于利益的大小,而不是取决于政治觉悟的高低和民主意识的强弱。”所以,“利益因素是选举最有力的动力。这也体现在学生选举中,他们参与选举时偏向于个体利益。比如“被请吃饭就得投他一票”,或者只有自己有可能被选举时才参与选举等。也即对自己没有太密切关系的或并未直接涉及到自己利益的他人的问题,有些学生可能会“口头支持”,但能够从行动上表示支持的却寥寥无几。他们奉行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而体现出参与选举的私利性,最后就表现出狭隘性和冷漠感。2.(重点)民主机制不健全,学生对老师和学校失去信任。“信任”是我们选举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信任是一个情感过程,它来自我们的权益在他人那里得到维护和尊重的信念。相对而言,不信任或冷漠是一种疑心,促使他尽力采取其他方法。无论怎样定义,信任对于政治参与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些大学生总是认为“选了也白选”,反正是班主任和上级领导内定了被选人员,并认为腐败、权力滥用现象普
遍存在。所以,他们参与选举的效能感很低,从而要么作弊,要么冷漠。当然,造成学生的不信任是与选举机制的不健全分不开的。如“暗箱”操作、监督不力等。在一些选举活动中,一些领导和老师没有坚持原则,把握标准,也没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观点,没有深入到广大师生中了解情况,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推断,觉得哪个学生适合,就用自己的权力决定哪个学生被选,然后给一个民主的形式敷衍了事。即使有同学向上一级领导反映,但领导也可能是口头答应,事后不管,没把学生的意见当一回事,造成监而不督的现象。3.学生对自己期望过高和对自己认识不够。一些学生总是对自己表现出高要求和高期望,甚至往往超出自己的能力。比如在选班长时,他们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别的同学对他的信任度而单方面期望自己被选上。当期望过高并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时,过高的期望一旦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和不满情绪,这既有悖予参与选举的理性原则,久而久之又会使学生对选举产生冷漠感或发生作弊的行为。另外,大多数学生认为参与选举是一种权利,而没有意识到参与选举还是一种责任。事实上,参与选举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利益,还关系到全班或全系乃至整个学校的利益,所以学生应负责任地去经营、维护和发展选举的权利。
建议(或对策)
相对大陆地区,港澳地区大学的学生对学生会等组织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原因在于学生可以完全自己做主,真正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同时,以明法细则的形式规范他们的行为,实现了民主行为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可见法制是实现民主的最佳方式。正如学生会主席所说的,港澳地区大学的学生他们的民主自由和学生会的自主权是建立在严格的规范下的。他山之石,可以玉攻。其实,我们在完善学校学生民主生活时,也可以制定相关的更多更细更明确的规定,让学生在客观的规定下自由自主发展自己的组织。从而可有效减少当中的不正之风。以“法”(校规)带动民主建设,这不仅是解决现在校内民主问题的关键,更是把大学生活力激发的最有效方式。这是时代赋予大学生推动社会民主发展的使命!因此,我们依据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及调查、讨论得出以下建议:1、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调整相应的对策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对于积极的思想学校要继续引导,而对于腐朽的思想应加强教育,对于不合理的制度还应该改进,从而引起学生参与选举的兴趣。2、重视选举的制度建设。校方制定各种规定要详尽、明确,同时在校内树立“法”制式管理模式。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认识到,对老师和学校失去信任是导致大学生选举活动存在问题的一个原因。但我们不能把产生问题的责任都推卸到学生身上,大学生之所以对老师和学校失去信任也与选举制度的不健全有关。比如,不公开甚至是“暗箱”操作造就了学生的不知情,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之前就急于“参与”,显然是盲目而难有成效的,这不仅与民主价值背道而驰,也损害了民主的过程。其前提预设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彼此的不信任,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彼此的不信任。所以在参与选举之前,我们应该让学生“知情”,即搞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当然,这
种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制度的缺陷。另外,在选举过程中,组织者(如班主任、系书记)一定要“按章办事”,不能凭自己的权威而“个人说了算”,更不应该“内定”,在这里,显然学生的监督也是必要的,而且组织者还要重视监督者的意见。具体来说,在大学生的选举活动中,应做到以下方面:(1).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把握用人的标准。比如,在选举学生干部的时候,就要考虑其品质、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切实把握好标准,选拔能代表最广大同学的根本利益,能为同学服好务、办实事的学生干部。甚至可以定一个具体标准,然后严格按这个标准来选拔。(2).广开渠道。在选举过程中,组织者应该到广大师生中了解相关方面的情况,广泛听取意见,掌握思想动态,还可通过设意见箱、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来掌握真实信息,尽量做到把应该被选的同学选出来。(3).严格程序。这也是在选举活动中最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按前面的原则和标准确定哪些同学可以被选,然后再选举。至于选举的形式,可以将推荐和选举结合起来。无记名投票是选举的很好的方式,在很多高校的很多选举活动中,也的确越来越多的运用这种选举方式,但往往注重领导推荐,然后才选举,其实我们可以将学生自荐、同学集体推荐、老师推荐等多种推荐方式和选举相结合。最后,对可以被选的对象,我们还可以再进行全面的、必要的考察和考核,征求广大师生意见,最终圈定符合条件的同学。这还不是最后人选,在选举中,我们还应该实行差额选举的办法,而且要当场投票,当场公布,这才能使同学们充分体现他们的民主权利。3、校方及老师鼓励学生参加与法规制定,并适当放权让学生实践、检验。4、教育部允许适当数量学校进行各自试点。5、加强学生责任意识和民主素质的培育。从全体公民的角度来讲,提高参与选举的合理性,事实上就是要培养公民参与选举的理性思维。其实我们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需要具备以下理性思维:一是普遍的平等观念;二是广泛的自主意识;三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四是法制原则;五是理智的政治判断力。要促进学生理性的参与选举,就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即要让学生在选举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精神,意识到自己是全班乃至全系和学校的主人,有责任和义务参与一些事务。有了一种负责任的心态,学生就会对其行为后果谨慎考虑和权衡,以负责任的心态去实施参与选举的行为,也使学生有强烈的使命感去制约和监督班主任和各级领导权力的异化腐败。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宽容意识和合作意识。6、加强监督。大学生对选举的冷漠态度与选举中的多方面都有关,其中一个方面便是我们的监督不力。我们的组织者尤其是领导者,一定要重视学生群众的反映,而且一定要调查并解释,这才真正做到了民主。还有,对那种作弊行为(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的),一定要给予处理。在这里还要注意,学生的监督是建立在学生的知情权基础上的,那么,领导或者组织者一定要让整个选举过程透明化。而公开的方式和内容也有待改进:既要对结果公开,更需要对过程公开。
结尾
如果将大学生活中的“民主选举”上升一个高度,也就是说上升到社会这个高度,那么现在社会上“民主选举”所存在的问题也可想而知了。而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主人翁,我们更应该从意识上、从思想上、从行动上改变这种“民主选举”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当然,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要一下子改变“民主选举”的现状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从机制上做得更完善、更公正、更公平、更透明。而对于这一切,身为大学升斗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让我们携手,为祖国更美好的为来而奋斗!
附录:
[1]问卷调查表和问卷结果统计
关于大学生活“民主选举”现状的问卷调查
院系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
1、请问,您认为大学生活内的民主水平应走在什么前面?A、各类学校B、政府C、全社会2、请问,您觉得大学生活中的“民主选举”是否真的“民主”?A、是B、否C、说不清3、请问,您对自己班内班委选举所有权持什么态度?A、满意,很自由民主B、基本满意,觉得自己对选举结果有些影响C、不满意,选举被变向操纵4、请问,您认为选民们一般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而投候选人的票?(可多选)A、与候选人熟络B、觉得候选人能够胜任C、综合各方面考虑之后的结论D、随便投的票5、请问,评定“优秀学生干部”时,把学习成绩作为入选前提条件是否合理?A、合理,这是候选人应具有的条件B、不合理,打击成绩不太理想却作出重要贡献的班委C、说不清6、请问,您现在是否想或再想去竞选班委?
A、想B、不想C、有待考虑7、请问,您认为推选预备党员的名单应由谁决定?A、领导、老师B、学生群众C、学生组织内部、党组织8、请问,在被征求是否同意某人为“预备党员”时,自己的民主选举权是否受到侵害?(投票是记名的)A、被侵害,记名写意见让自己不敢说实话B、没有被侵害,记名写意见保证不会有人乱说、污蔑C、说不清9、请问,您觉得大学生活中的“民主选举”应该是怎样的?A、选举人与选举结果完全由学生决定B、学生主导,领导、老师指导C、领导、老师主导,学生只是过个形式D、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问,您对提高大学生活中“民主选举”的积极性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以对比港澳、内陆其他高等院校而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常感谢!愿您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问卷调查表双击社会调查.xlsx,可见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2]访谈提纲及访谈过程记录
录音材料整理
校学生会办公室干事:李明明
请问你参加过哪些学生会的活动(涉及到选举或投票)?(为采访者提问)答:换届,以校学生会为例,它形式上是对全校开放,但实际是对内开放的。就是各系部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竞选,但实际被选上的人很少,基本没有被选上的机会。那报名以后是否被选举的决定权在谁手中呢?答:其实决定权还是在老的干事手里。面试之后是怎么决定的?
答:主要看你面试时的表现还有你在学校的人气,还有考虑你平时工作的一些表现,对于那些不熟悉的人,则更喜欢选那些所熟悉的人。说实话,这样是不好的。你觉得有哪些不好呢?答:一方面,这样确实不公平,尤其是对那些有才能的人很不公平,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们不愿意把组织交给一个他们不认识的人。这其实是我们现行中比较合理的,但是有弊端。那你就针对这一方面有什么提议?答:从根源上来讲,学生干部换届第一种就是选举制,第二种是老师指定制(其实就是内定制),第三就是选举制和内定制相结合。我们现在名义上是选举制实际上是内定制,综合起来就是选举结合。但是我们的以后可定实行选举制。但是选举制现在之所以不能实行的原因就是选举制本身会助长(我们现在学生干部已经有一种腐败之风在里边了,比如请客拉关系都有很多,尤其是在选举之前会有很多拉关系就会助长不正之风)而指定制则调动不起干事的积极性,因为这只是老师的感觉。虽然现在是选举制和指定制相结合,但实权还是在老师手中。毕竟我们的团委和党委还是在中国的领导之下。澳门理工上周日来我们学校交流,他们学校整个学生会只有三十个人,他们的学生会选举是完全和团委和校领导脱离关系的,但是资金是自己筹备的,虽然他们可能没有我们正规,但是他们是学生自己的联盟。内定是老部长定还是老师定?答:老师定。可能在系部和班里比较明显,学生会会稍微明主一点。你看到选举中舞弊的现象有哪些呢?答:第一种是拉关系。第二种是这两个月忽然对某些工作非常热心,表现出我非常有责任心。第三种就是挑拨关系,有些人喜欢踩着别人的尾巴上去。大学现在是跟社会越来越接轨了,那些歪风邪道也进入校园。当然这也与老师平时培养有关系。老师培养学生干部应该大规模去培养,不要把学生干部当做一种工具,你要教导他,让他学到东西。就比如说让人觉得你学到的比你付出的多,这样就会让你愿意在学生会呆着,也会有越来越多人进入学生干部这个群体,这样学生会才会壮大。这样选举的标准才会更多。这跟老师平时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就“社会”而言,现在是市场经济,大家的积极性比较高,所以大家会去奋斗,但是表象下的浮躁心理在更深层次地涌动着,这是根本原因。就你的观察,有没有老师想改变这种局面或者有这种想法?答:我参加“假如我是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时就提出要把学生干部从工具改换为一种教育职能。就拿我来说吧,我学生会搬了一年的凳子,啥也没有学到。把工具改换为教育职能,就会让学生干部觉得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就校学生会,我坦诚地说,***、***老师,他确实注意到这一点。一个活动做完,他会召集学生干部开会说,我们有哪些不足,哪些方面是我们要继续改进,哪些方面让我们学到了什么东西,引发大家去思考,也会让大家去写一些感悟。但是能不能坚持,这种苗头会不会成为一种真正的制度,还是需要考究的。这就说明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了。
现行的学生会选举制度有什么看法?答:我觉得埋没人才是不可避免的,当然我们要保证被选上的人都不是那些吊儿郎当的人,只要保证被选上的人不是差的人,我们舍弃一些人才。就是宁可要一般的人也不要被选上的是差的人,我们宁可不进步,但是我们绝对不能退步。就像我们这些学生活动,只要你有责任心,能力其实不是很重要。只要有责任心,其实很多东西都能搞好。
校学生会体育部干事:林露根
学生会换届有通知你们吗?答:可能他通知的人数有限吧,可能是通知某些部门的某些人吧,也有可能通知到各个班吧。其实作为学生会的干事,学生会什么时候换届、怎么换整个流程你都不知道吗?答:嗯,不是很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那那些被通知了的干事是去投票还是去参选?答:投票应该是从学校里选出的代表进行的吧,那些我不知道。他们在选举过程中是当面计票吗?答:像我们系的不是当面计票,而是后来计票的。但是计票员是每个班比较有代表性的同学你觉得就校学生会选举存在什么弊端?答:我觉得选举要公平公正一些,应该更多的了解下选举法、、、、
现任学生会正、副主席:柯欣眉、黄志超
有一个尺标的要求,比如说候选人方面要品学兼优,他要在班级的排名前50%,没有不良记录,不能有挂科。候选人是由谁推荐的?答:换届的时候会发通知,先发到各个系,再由系发到各个班级,系里面会推荐优秀的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才,然后我们进行名单汇总,接下来由他们填写自荐表或推荐表,通过笔试、面试等一系列选拔,接着由各方形成的评委进行审查,然后推荐人选。最后由谁决定?答:最后由校团委任命,由各个班级的学生代表进行投票,在学生代表大会上,
候选人会进行上台竞选,学生代表手中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本印有候选人资料的文件,里面包括获奖情况、个人经历等自我展示的东西,演讲完后进行投票竞选是在公开场合吗?答:是的,会有旁听的学生,上次竞选是在学术报告厅其实还是有很多同学对学生会的竞选不了解,他们会认为这是由学校决定的,或者是内部选举?答:其实不是这样的,每次纳新都会有老生和新生的参加,其实很多人觉得有旁带关系,我跟你关系好就选你。现在学生会有十个部门,纳新的时候是各个部门根据自身需要来挑选最合适的同学,一个同学要成为一个干事至少要通过三次的帅选,从初试到复试再到考察,进了部门以后还会有一个月的考察期,只有通过考察的才能成为校学生会的正式成员。你可以看到我们在宣传、面试等方面都是很公开的。前段时间有港澳的同学来我们学校,也有和我们校学生会进行交流,他们学校的学生会是与学校独立的是学生内部的组织,就我们学校的模式和他们学校的模式,你能谈谈我们学校模式的利弊吗?答:这个问题是关于体制不同,港澳回归十多年,他们也慢慢接受我们大陆的这种体制,但是体制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其实他们的体制包括学生的组织都处于一种自由的氛围之下。他们的学生会是独立于学校教学的,他们是自主管理的。但是我们学校包括厦门的很多高校都是由校团委管理,由系团总支领导各个系的组织。我觉得这种制度很难说哪种更好或者哪种不好,毕竟这是事实,这是社会体制的问题。那你觉得我们的发展趋势会不会向他们靠拢?答:在目前我们还没有那么成熟的条件。其实不能说他们的制度就一定是好的。他们的自由是建立在严谨的约束之下的。我举个例子,他们贴海报,必须贴在规定的张贴墙上,不能像我们这样贴在地上或者随便贴在哪个墙上,如果发现有随意张贴的,就要把其撕毁,并找出责任人。还有平时活动的申请是在很严谨的约束条件下才允许他们的自主,他们申请要提前很多时间。他们的自由其实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他们只是能够独立自主地去完成整个过程但是这样不是可以更全面地锻炼大学生吗?答:其实不能说更全面,首先你要有自己的启发,要有一个人去带领你,但大学作为个人进入社会的跳板,应该更加让学生放开手脚,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你的意思其实是说现在我们的学生会还是在老师的管理之下的对吧?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会自主的去发起一些活动。老师只是起到最终把关的目的,他们不会指导我们整个过程要怎样去弄,他们都是放手给我们自己去做的。只是在前期策划的时候,他们会进行申辩,让我们去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我们有独立的空间和独立的自主权你们独立的空间和范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实这是很广的,比如我们在做宣传这方面的时候,宣传的形式还有举办活动的名称、目的、场地都是由我们自己进行决定、自己策划。比如去年的跨年活动,
因为老师出差,所以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整个活动的,包括场地的安排、灯光等都是由我们自己去弄的。老师只是出于安全性而给我们一些指点,帮我们进行修复。并不是要对我们进行束缚。学生会选举的时候会有新老生参加,而针对部长的换届,会不会偏袒老生?答:其实我们从去年六月份下发换届通知到正式选举,你可以发现现在各个部门的部长中有70%左右是09级的,并不是说我们会偏袒老生。我们看中的是你这个人有没有发展的潜力,包括你各方面的素质,所以从09级做部长的人数来看就会发现我们没有偏袒老生。我们在选举的过程中都希望有新鲜的血液流进。我们都是公平客观地去选举的。
原09环工一班班长:易蕾做班长工作量很大,付出很多,你觉得你的付出是否值得?答:值得。首先我觉得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去面对,也可以为班上的同学做些事。于公来说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于私则让我变得成熟,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而不会随波逐流,更加从容去面对问题。做了一年的班长最大的收获就是很少有事情会让我吃惊,会让我不知所措。当初是大家选举你的,你认为是合理明智的吗?答:我认为是合理的。刚开始大家相互之间并不是很了解,大家当时选班委主要是根据军训期间对你的了解。快要进入大学前就有对班长这个职位进行了解和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到了正式的选举有一个体会就是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所以当初认真地帮大家做事情。我相信大家会看见我是用心地去帮他们的。竞选上班长是应该的,我觉得我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在一年的任职期间,我也对得起大家的选择。你在当班长的时候有没有让你觉得很累的时候?答:我相信不仅是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大家的理解。这是一种非常非常委屈的事情。在过去的一年哭过一次,就是想组织大家出去,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申请方面也做好了却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当时说好了这是自愿的,但还是被很多人指责。为了这次出行,我问了很多当地的同学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争取了很多人的意见,折中以后定下来了,包车都联系好了。但他们却不领情,还说什么的,当时就委屈地哭了。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不被理解,这是最最委屈的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做了很多却不被理解是要承担很大很大的心理压力的你觉得你是为班级贡献最多的人吗?有时是不是会不被老师或辅导员理解?答:我不认为我是做的最多的,但是我认为我是最辛苦的,而且换了辅导员后,她把原来的管理方式用在现在的同学生上,而且同学们反对的声音也比较大。而班长和团支书作为中间的纽带,夹在中间就很为难。而协调的工作也是有压力的。那老师们看到和肯定你的付出吗?
答:我相信他们能看到的。我觉得自己的付出不一定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你对评选优秀班干部有什么看法?答:班上的主要班委会因为班上的工作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所以在评定班干部是可以像清华北大那样实行校长推荐制,而系部可以由辅导员和老师推荐,由同学来选举。如果你没有被选上说明你的工作没有被同学认可。你觉得没有被评上优秀班干有什么感受?答:其实这种的话大部分同学还是会去争取的,毕竟这是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方式。当出也是和大家一样想争取这个奖学金的,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却出乎自己最初的意料。出现的杂事还有很多班上的事情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耽误了很多学习上的事情。其实在做完上半学期的综合测评就觉得这个体制是不健全的,会忽视掉某一些人群。那你觉得会打击你的积极性吗?答:其实当时觉得心里不平衡,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觉得没有一点回报。但我觉得荣誉称号仅仅是对你大学这一阶段的一个评定,但是到了社会,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尽职尽责,更多的是看中能力而不是看有多少别人给你加上的标签。如果你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你觉得这种制度对别人是否合理?会不会打击人家的积极性?答:如果我是制度的制定者,我会兼顾这些同学,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拥有一种更公平的待遇。你是否考虑过要再次竞选班委?答:如果说真的没有人去竞选班长的话,我可能还会站在那个竞选台上,但是还有些犹豫。但我觉得如果继续担任,不会对自己的能力有太大的提高。但是现在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所以现在不想去。到了大三可能会再去竞选。到大四所有的荣誉称号全部取消。但是当班长会让你能力提高很多,也会让你成长很多。我想更多的人去经历这个职位,会从中收获很多。你觉得像你刚才所说的让老师和辅导员推荐优秀班委的有什么想法?答:我觉得这只是一个辅助作用,让那些为班级付出很多的班委得到认可,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一些补偿吧。那你觉得班上的选举总体来说让你满意吗?答:总体来说还是满意的,但是有一些东西不是特别能说明问题。把学习成绩作为先决条件是为了顾全大局,但是会忽略一些付出了很多但是成绩却不是太符合评选标准的人。其实学校可以做一些制度的补充,让那些付出了很多,而且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却被忽视了,希望能建立这样一个机制来补充、、、
[3]网上收集的材料《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会选举规条》、《厦门理工学院干部管理办法(修订稿)》
篇五:民主政治调研报告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党在基层执政地位的基础。近几年来,____(省、市、区、县)顺应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方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探索出了切合实际、符合发展要求的新路子,效果十分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解决。
一、我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第一,深化选举的民主程度,更加深入地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选择权。一是在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全面推行“海推直选”。坚持把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选举,作为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来抓。早在____年,我县就在全省率先在宋河镇鲍河村村委会换届时推行“海推直选”,正式候选人由全体选民直接推荐产生,村委会成员由全体选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XX年、XX年两次村委会换届,全面推行了“海推直选”。XX年,我县将村委会换届模式由农村向城镇社区进行延伸,在新市镇云杜社区进行了社区居委会成员“海推直选”试点。在____年2月份启动的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又全面推行了这一选举模式,顺利产生全县30个社区居委会新一届班子。“海推直选”这一选举模式的全面广泛深入的推进,使广大群众的选举权得到了充分的落实。二是在基层党组织中普遍进行“两推一选”。XX年8月,我县又在在杨集镇进行了以“两推一选”镇党委书记和镇党委其他成员为主要内容的“杨集选举”,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以“杨集选举”为契机,乘势而上,分别在村党支部、社区党组织及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民主选举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三是在县直事业单位中试行领导班子成员“直
选”。借鉴村、镇民主选举的成功经验,将民主选举向县直事业单位拓展。XX年4月,在县人民医院直接差额选举产生了院长、副院长。XX年年12月,又分别在县中医院、县实验中学进行行政领导“直选”。县直事业单位直选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了事业单位干部由委任制向选任制的突破,将我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第二,创新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制度,更加规范地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一是健全县委议事决策制度。制定出台了《中共____(省、市、区、县)委议事规则(试行)》,建立和完善了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及公示制度,重新确定了县委全委会、常委会的职责,对议事范围、议事程序、议事纪律等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在干部任免、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票决。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试行县委常委会、全委会差额票决制。二是推行镇党委议事决策“两票制”。积极探索并推行了乡镇党委决策“两票制”,即在乡镇党委政府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先组织群众代表对决策事项投建议票,再根据建议票得票情况由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两票制”决策的实施,提高了乡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XX年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先后对432项重大事项进行了“两票制”决策,仅基础设施项目就有80多次,解决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260多件。三是试行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制定了《____(省、市、区、县)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行办法》,在杨集、永隆进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试点镇根据《办法》,对党代表定期进行培训,组织代表开展持证视察、专题调研、议案呈报等活动,召开党代表大会年会,对镇党委、纪委工作进行评议。镇党代表常任制的实行,改变了党代表只在5年一次的党代会中发挥作用的
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党内民主。四是推行村级民主恳谈会制度。在全县全面推行了《____(省、市、区、县)村级民主恳谈会制度》。由村党支部每两个月主持召开有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村级民主恳谈会。民主恳谈会实行“七步议事法”,即会前准备、组织学习、汇报工作、公开财务、讨论决策、现场办公、会后落实。村级民主恳谈会制度的推行,实现了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的有机融合,进一步落实了群众的“四权”。《人民日报》曾以“村民都是当家人”为题对这一成功经验作了大篇幅的报道。
第三,健全民主监督体系,更加有效地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权。一是全面推行公开制度。坚持全方位、多形式将村务、政务、党务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的监督。实现了政务、村务公开向党务公开延伸。在不泄漏党的秘密的前提下,公开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发展党员情况,后备干部培养情况,民主评议党员情况以及党内干部的选拔任用情况等,实现了单一公开向多渠道公开延伸。积极推行广播公开、电视公络公开、资料公开等形式,为各类群体有效地实行监督创造条件,实现了命题公开向点题公开延伸。普遍设立了意见箱、咨询电话,群众需要公开哪些内容,可以写成单行书面材料,投入意见箱,还可以拨打电话咨询或反映情况,实现了结果公开向程序公开延伸。XX年年,我县被评为“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单位”。二是着力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制定了《关于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意见》、《关于加强“一把手”用人权监督的暂行办法》等规定,以制度的形式刚化对“一把手”用人权和用财权的监督。在用人权上,强调将“一把手”选人用人的初始提名权扩大到班子成员,通过干部差额考察制度和党委会票决制度,有效地制约和规范“一把手”用人权。在用财权上,全面推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基建和物资采购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
规定,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有效制约和规范了“一把手”用财权。三是推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对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实行一年一次的个人事项报告制度,重点对领导干部的婚姻状况、出入境情况,配偶、子女工作、学习情况,本人和近亲属的财产状况等内容做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领导干部信息档案,加强了对领导干部本人及近亲属的追踪监督力度,将领导干部个人不良倾向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外部络。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探索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廉政建设长效监督机制。完善人大代表的监督,开展视察、质询活动,实行了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督。健全政协机关的监督,每年组织政协委员对执纪执法部门进行民主评议,对群众反映大、委员评议差的部门实行跟踪评议,限期整改,解决突出问题。重视舆论监督,对媒体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讨论和决定,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一个信号。
(二)主要特点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我县重点探索构建的以“一选两制”为主要框架的制度体系,是一大亮点。“一选”,就是大力深化民主选举,全面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选举权。“两制”,就是大力推进乡局级党组织重大问题议事票决制度和村级民主恳谈会制度,全面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纵观我县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一选两制”,适应了新要求,开拓了新领域,实现了新突破。一是顺应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新要求,在发展党内民主上有了新突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此,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必须把发展党内民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选两制”正是
顺应这一新要求的开拓之举。“两推一选”工作改革和完善了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选举制度,广大党员的意愿在选人用人中得到了充分反映。乡镇党委重大事项议事票决制度,健全了民主集中制,强化了民主对集中的制约,实现了党内议事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村级民主恳谈会制度让广大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决策和监督,构建了一个反映党员意志、发挥党员作用的制度平台。“一选两制”的推行,使党内民主摆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优先、突出的位置,实现了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是顺应以村级民主促进乡级民主的新要求,在提升民主层级上有了新突破。____(省、市、区、县)是全国村民自治模____(省、市、区、县)。十多年来,全县大力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广大群众民主素质在民主实践中得到了全面提高,他们迫切需要在各方面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包括乡镇干部的选举权和罢免权,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等。XX年年年,有关部门曾随机调查了2200多名农民,其中认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应由全体党员和选民提名的有1613人,占73.3%,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应实行差额选举的有1610人,占73%。由此可见,随着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推行,随着广大党员和群众民主热情和民主素质的不断增强,提升民主层级,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已经成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基本走向。“一选两制”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要求,将村级民主扩展到了乡级民主,用乡级民主推动村级民主,以村促乡,以乡带村,使乡级民主和村级民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路。
三是顺应“四大民主”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新要求,在健全民主体系上有了新突破。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
理、民主监督是一个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体系。要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构建起新的制度体系,把“四大民主”建设统一起来,络化、系统化。“一选两制”适应了这一新的要求,以“两推一选”为载体,较好地落实了党员和群众的选择权,以重大事项议事票决制度和村级民主恳谈会制度为载体,较全面地落实了党员和群众的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一选两制”在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近几年来,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进一步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但是,当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与民主推进的矛盾,影响了基层民主建设。民主的发展与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应相互适应。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着民主化程度的进程。从调查中发现,越是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方,民主化程度越高,气顺人和。反之,人心不稳。目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与民主的推进速度不对称,特别是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制约了民主政治的推进。一方面,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甚至有的是空壳村、负债村,在推进民主化进程中,必然会产生经济发展与基层民主建设不适应的问题,再加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民主成本没有解决的办法,导致村级发展民主无积极性,影响了民主的推进速度;另一方面,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解决生计上,而无暇顾及民主管理,很显然,在生存权和发展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客观上影响了基层民主的进程。
第二、推进基层民主的合力不够,限制了基层民主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实施。而实际中,在抓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机构来统筹协调运作,涉及的部门如纪委、组织、民政、经管、财政、司法等部门都是各管各的线、各唱各的调,没有一个好的机制,相互配合不够,合力不够,再加上人员的缺乏,影响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整体发展。
第三、基层民主发展上的不平衡、不规范,制约了基层民主的发展。民主选
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基层民主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但从实际情况看,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一是重民主选举,轻其它三个民主。民主选举是一项硬性的阶段性工作,无论是在领导力量上,还是财力、物力、人力上,各级重视程度较高,工作也开展的较为顺利,而相对于其它三个民主,重视程度和工作的力度明显滞后于民主选举,普遍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二是农村基层民主好于城镇。一谈起基层民主,首先想到的是村级民主,重视的程度也高,各方面倾斜的也多,而忽视了城镇社区这一重要阶层。所以,无论在组织机构、基础设施、人员配置、经费保障上与农村差距太大,明显滞后于农村,民主化程度明显落后于农村,影响了基层民主的整体推进。三是民主决策的方式不规范、不透明。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村民自治组织最高的决定形式为村民代表大会。从实际看,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上,有的很少或不开村民代表大会,大多数以村民恳谈会的形式决定村级重大事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少数地方对决策的内容透明度不高,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少,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决策后难以执行、群众上访的现象,影响了民主决策的效果和社会的稳定。四是农民民主参与的渠道不够通畅。一方面,
少数地方干部担心扩大了民主会使自己在一些事务中“做不了主”,因而工作时有时无,要求时紧时松,尽管都制定了严格的各项民主制度,实行了村务、财务公开,但执行时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大多数村民还不能参与到重大村务的决策和管理上来;另一方面,群众对民主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认为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或满足了自己的要求就是民主,对涉及其它的事项漠不关心,存在只要不损害到自己的利益,推不推行民主与自己无关的思想。五是民主管理和监督形式虚化。有的地方村务公开存在随意性、形式化等问题,许多群众关心的核心问题并没有经常公开。有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有一定的应付性、被动性,重形式、轻内容、时紧时松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缺乏有效的检查督查手段。
篇六:民主政治调研报告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调研报告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调研报告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大局,整体谋划,突出重点,遵循规律,扎实推进,确保实效。一、把握大局,整体谋划,扩大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张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规划,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协调配合。(一)纳入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目标。积极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作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予以高度重视。要从我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高度进行通盘考虑,整体谋划。在“依法治国”方略的统一指导下,在“法治城市”、“法治区县”建设的统一规划下,积极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制定计划,明确任务和要求,并纳入城市文明和谐建设考核评估体系,进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表彰。(二)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过程,深入到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具体细节中。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中心工作,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全过程中,融入到基层工作的各个角落,融入到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民主法治建设的要求和措施贯彻落实到基层社会的各项实践中,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强化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干部依法办事,企业依法经营,群众依法维权,完善基层管理民主自治,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社区、村和单位是社会基层组织的基本细胞,构成了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大网络。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基层事务民主管理,建立良好的基层社会秩序,形成和谐幸福的社会基础。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量大,必须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发挥政府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将本职工作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确目标,细化分工,相互协调,积极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争取最大成效。避免各自为政,只顾自身的工作和利益,甚至相互掣肘,浪费资源,形成内耗。
二、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激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活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内容繁多,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尊重人民群众主人翁的地位,发挥基层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活力。(一)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所以要十分重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活动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关注基层党员和党支部一班人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的组织领导和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积极将党内民主建设与基层民主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党内民主建设,促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形成良好的民主政治社会氛围。(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首先是基层人民群众的需要,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所以,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相信群众,尊重基层群众的创造精神,积极发挥基层人民群众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主体的作用,实现基层民主自治的最有效形式。(三)加强行政指导帮助和促进基层将民主法治建设落到实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基层人民群众是主体,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上涉及法律法规的建立和修改,下涉及各类政策完善。要
加强行政指导,指导和帮助基层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各项管理制度、自治章程。调动广大基层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加强维护民权与改善民生。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要积极解决
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与改善群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积极引导群众积极介入各项事务管理的全过程,尤其是涉及劳动就业、生活保障等关系自身切身利益的事项,认真听取基层民众意见,保障基层人民群众有效行使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等基本权利,通过正确行使自身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利益。
三、把握规律,落实措施,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效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把握规律,根据不同对象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一)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首先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研究解决办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宣传教育,尤其是对农村“两委”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基层民主管理能力。其次要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与社会主的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保障和促进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民主法治建设的作用和效果。(二)结合社区工作特点,积极开展社区民主法治工作。社区的基本工作是服务,要以社区民主自治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社区各类民间自治组织,使基层民间自治组织形式完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活动规范,要积极提供一定的物资和智力的帮助,保障社区自助组织正常开展各项活动,实现社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功能。在加强社区服务功能时,要努力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实现社区服务与政府服务的衔接,形成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网络。
(三)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提高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实效。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要结合本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评判为准绳,不断丰富内容,改进方式,使得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要适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法治文化培养,法治建设调研、座谈及评比表彰等活动,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工作成效。推广成功经验。切忌片面追求业绩、进度,仅以数字说话,做做表面文章,场面热热闹闹,其实并无多少成效,不解决具体问题。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紧随时代的脉搏,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胆魄,艰苦细致的工作,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早日实现法治国家创造条件。
篇七:民主政治调研报告
.基层民主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民主建设调研报告
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正常、稳定、有序、顺畅发展的保证。众所周知,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塌到底。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历史上缺乏民主传统,以至于人们还普遍不适应民主生活,需要经历民主锻炼。受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采取渐进发展的方式,注重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发展党内民主也应先从党内基层起步,然后向党内中高层推进,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循序渐进,有序可控,整体联动,注重实效,走出一条从下到上、从基层到高层的党内民主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党内民主建设的风险,使党内民主沿着科学健康的轨道稳步推进、不断发展。
一、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探索实践
xx广播电视传输发射总台是省广电局下属的副厅级单位,现有27个基层党组织、360多名党员,所属20个台站分布在全省各地,担负着将中央和省委的声音、中央台和省市台广播电视节目传送到千家万户的重要责任。近年来,总台各级党组织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坚持以落实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逐步建立健全党内基层民主制度,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党内基层制度进一步健全,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进一步有效落实,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不断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对基层民主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充分体现,在基层党组织中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平等讨论、民主集中的生动活泼局面,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为安全优质播出和总台全面建设、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推进基层党务公开,落实党员知情权。落实党员知情权,就是要让广大党员了解和知晓党内事务,这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基础和前提。落实党员知情权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逐步推进党务公开,明确党务公开的原则、内容、时间、机制和程序。总台将党务公开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坚持做到重大事项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要问题的决定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动员。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党务公开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党务公开的提出、审核、实施、反馈等程序,严格事前、过程、结果全程公开。根据公开内容、范围、时限等不同要求,分别采取党内会议、党务公开栏、党内通报和内部网络等形式及时公开。对于党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事项,只要不涉及机密的,都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党务公开的内容,包括贯彻执行重要决策、决议、决定的情况,党的组织建设情况,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干部选拔、管理和使用情况,党费和党组织工作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以及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等,制定党务公开目录,逐项予以公开。对不能公开的事项,向党员作出说明。总台注意听取和收集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内容和相关事项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定期反馈、改进工作。总台坚持把党务公开和台务公开相结合,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发挥党务公
.
.
开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党务公开消除了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神秘感,拓宽了党内民主渠道,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的工作的透明度和亲和力。通过党务公开,关心党建的人多了,支持党员干部工作的人也多了,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有利于工作开展,促进了党内和谐和团队和谐。
2、推进党内基层民主议事决策,落实党员参与权。落实党员参与权,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活动,这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落实党员参与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宣传教育和制度安排,体现和强化党员之间的平等地位,使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在党内民主生活中都可以充分而自由地发表意见,营造党内议事决策民主讨论的环境。总台各级党组织坚持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工程项目、重大发射设备配置、台站建设布局、事业发展规划、重要干部使用、大额资金安排以及涉及到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程序,遵循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反映广大党员群众的意愿,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进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时,坚持把需要征求意见的决策内容,根据征求意见的范围提前告知给征求意见对象,给征求意见的党员群众充分的时间。坚持合理确定征求意见的对象,扩大征求意见的范围,解决征求意见面偏窄、人数偏少的问题。坚持采用调查研究、座谈讨论、交流协商、专家咨询、事务听证、民主恳谈、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和收集各方面对重大决策的意见建议,推进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开通总台台长电子信箱。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建立党员论坛等民主讨论平台,鼓励党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适度扩大党内有关会议,研究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邀请党员或党员代表列席。与此同时,总台坚持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凡是由总台和台站党组织研究决定的事项,坚持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建立健全党组织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制度。实行重大决策票决制。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积极探讨充分发挥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作用的具体制度和操作规范。总台坚持每半年向党员代表通报一次重大决策实施情况。
3、改革和完善党内基层选举制度,落实党员选举权。落实党员选举权,就是按照党章规定,让广大党员自由、公正地选举产生党的各级组织及其领导人,这是保障民主权利的核心。落实党员的选举权,必须改革和完善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总台各级基层党组织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健全候选人提名制度、实行民主提名,广泛推行由党员和群众推荐、党员自荐、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产生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提名人选,并通过民主评议或民意测评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实行公开提名,提名方式、提名程序和候选人资格条件和推荐情况等均向党员群众公布。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选前公示。完善候选人介绍办法,拓宽候选人介绍渠道,增进党员群众对候选人的了解;有组织地安排候选人进行竞职陈述,作出履职承诺,回答党员群众提出的问题;规范选举程序,改进写票和投票方式,创造有利于选举人充分表达意愿的条件,尊重选举人的民主意愿,确保选举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公正。适当提高基层党组织委员会委员选举的差额比例,总台所属27个基层党组织委员会委员选举的差额比例均达到或超过20%。做好选举后的干部管理工作,严格控制经选举产生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内的职务变动,维护选举结果的严肃性。
篇八:民主政治调研报告
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为了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深化职工民主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六部委下发的《企业民主管理规定》和《XX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以及《XX市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进一步推动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规范民主管理工作,2013年4-6月份,市总工会对全市企事业单位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检查。调研采用听取工作汇报、现场查看资料、召集代表座谈、组织职工测评等方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XX市总工会把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制度作为工会维权工作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由大到小、由点到面不断推进,在“拓展、突破、深化、落实”上下功夫,形成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制度,分段逐步实施,考核规范程序,夯实工作基础,实现全面覆盖”的工作特色,使全市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截至目前,全市共有XX个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XX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单位XX个,建制率达99.9%;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单位XX个,建制率达100%;公司制企业中建立职工董事制度的单位XX个,建制率达80%;建立职工监事制度的单位XX个,建制率达80.2%;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的工会联合会、联合工会、行业工会XX个,建制率达100%。其中: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率达100%;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率达99.9%;事业单位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率达100%。二、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基本
做法(一)健全制度,制定规则,保障了民主管理工作在推行中有章可循。为了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各项工作制度,推动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建设,我们先后出台了《XX市企事业民主管理工作规范》、《XX市企事业民主管理工作各项制度》、《XX市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创制了《职工代表大会工作程序规范图》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程序规范图》。编印了《民主管理常用法律法规》和《民主管理工作的艺术与实践》。下发了《关于加强XX市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等20多个文件,各项制度和规定,从内容和形式以及可操作性、实用性方面来讲有所创新,为基层做好职工民主管理工作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理论指导。比如:厂务公开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事业、院校等方面各有规定,方便基层参照执行,使全市民主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同时我们还出台了《XX市厂务公开领导组议事规则及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制度》,根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能,制定了目标责任,明确了各自职责,实行分工与合作相结合,同共事,同促进,激发厂务公开工作的内在动力,通过细化梳理,规范程序,严格约束,加强考核,有效激励,推动成员单位公开工作自觉履责。(二)由大到小,以点带面,使民主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了全面覆盖。1、以国有带动非公,逐步建制。我市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工作,与其它体制的企事业单位相比是较规范的,职代会能够按时换届、正常召开、发挥作用。为了使民主管理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开花结果,我们以大中型企业为榜样,让非公制企事业学习国有企事业
的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以国有带动非公的办法,使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在全市不同所有制企事业单位逐步展开。2、按规模大小分类,第次建制。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单位采取“1000人以上的跟着学,500人以上的照着做,200人以上的重点推,50人以上的逐步建”的办法,由大到小,以点带面,大张旗鼓地在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3、按单位性质不同,分别建制。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外资企业等进行分类,根据法人治理结构不同、管理模式不同,采取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先易后难、规范管理的方法,分别建立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4、按区域行业不同,分类建制。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业园区工作,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在临猗县总工会召开了“区域性行业性职大会制度建设推进会”。主要就小、散、杂、同时分布广泛、行业不同的企业如何建制,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部署,走出了区域职代会、联合职代会、行业职代会等多种形式的新路子,有效的解决了面广量大、小而分散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维权难的问题,使职代会、厂务公开工作在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联合性工会建制有了新突破。(三)严格程序,发挥职权,使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道路。分三个阶段严格职代会各项工作程序。从职代会的筹备阶段、预备会议阶段、正式会议阶段的工作程序入手,每个阶段的工作要按照要求的程序来完成。如:职代会会前会后报告制的“一报、一审、一批、一派”的工作程序;职工代表竞选制的“个人申报、资格审查、组织会议、竞选演讲、投票选举、公布结果”程序;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
的“三结合”和“一述、一评、一考核、一奖惩”程序等。要求方案未经职工讨论的,不能上会;职工不同意的方案,不能执行;职工提出合理化意见未经修改的方案,不能出台。通过严格的程序,规范了领导言行,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评议出现了劳动关系协调、干群关系和谐、企业经济稳步增长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自觉履职。(四)重点突出,分类指导,使民主管理工作在不同企业有效推行。为了巩固发展国有企业优势经验,在规范工作中,我们把重点放在“把好九关”、“发挥五权”上,严格按照职代会、各项程序进行,使职代会各项职权得到了有效发挥。“发挥五权”即:听取审议权、审议通过权或否决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选举罢免权;“把好九关”即:选举代表关、征集提案关、会议程序关、审议内容关、表决通过关、决议落实关、巡视检查关、意见反馈关、全面公开关。通过规范,目前民主管理各项工作在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非公有制企业得到了拓展和深化,在改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得到了规范和强化。在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实现了全面覆盖。(五)开展活动,激发活力,使民主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为使民主管理工作尽快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轨道,我们通过一系列地活动,不断充实民主管理内容,通过活动促进工作规范,通过活动使民主管理工作彰显活力,发挥作用。一是开展“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达标竞赛”活动。县(市、区)工会在健全完善本级工会民主管理各项制度和考核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规范标准的要求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业务
篇九:民主政治调研报告
单位代码11660
单位名称重庆理工大学
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调研报告
作者:专业:学号:学院:
中国重庆2012年1月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深入开展依法治区的基础,我区依法治区工作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的指导方针,以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主线,以依法治村为突破口,以富民强村为落脚点,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以村委会组织法为核心,坚持三项制度,真正做到还权于民
1、推行村级民主选举制度,把干部的选任权交给村民。每次换届选举,都按照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基本实现了党的领导、群众的意愿、合法的程序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一是及时成立选举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实行党政领导包片,区、镇两级机关干部定镇、定村挂钩指导和联络制,各村也依法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保证选举工作的正常运作。二是认真细致地做好选民登记和核对工作,做到不错、不重、不漏,并于选举日20天前将选民名单公布在村、组醒目的地方。为了提高参选率,确保村民直接投票选举,各镇村采取广播、通告、发信等办法,通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村参加选举。选举当日,镇、村办企业统一放假,使选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三是精心组织直接提名候选人工作。在选举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带意图、不定框框、不作暗示,让选民从中鉴别筛选,好中选优,引导群众把那些德才兼备的、有知识有能力、愿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班子。四是缜密布置投票选举工作,实行公开投票、唱票、监票、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当众颁发村委会成员的当选证书。第六届换届选举当日全区共设置主会场247个,投票站2657个,每个主会场设立2个以上的秘密划票间,既方便选民投票,又避免了任何干扰,使村委会选举一次成功率达95%。2、推行村民议事制度,把重大村务决策权交给村民。近年来,村级事务的决策正逐步从村干部向村民代表会议转化,从体制上保证了建立科学、民主、合理的决策机制的可行性。一是民主推选村民代表。各村按照每10户左右推选1名代表的比例,把那些能坚持原则、关心集体、有较高政治觉悟的村民推选出来,组成村民代表会议。二是设立村民议事室和联系箱。各村根据村委会自身经济状况,均设立议事场所,便于代表集中议事、决策,同时,也全部设置了村民联系箱,及时听取村民的合理化建议。三是发挥村民代表的代表作用。村民代表经常
1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将村民的意愿提交村民代表会议上讨论,实行一事一议,真正反映出广大村民的心声。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各村每年都召开2次以上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村委会的工作计划和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重大决策,都由代表会议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愿作出决策。凡系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以外的,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村民有权拒绝。全面推行村民议事制度,调动和发挥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推行民主监督制度,把日常村务知情权交给村民。各个村委会全部实行了村务公开,做到“五个规范一满意”。一是组织机构规范。各镇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成立了民主议事和民主理财小组。如针对村级财务由党支部书记一人审批、无人肯监督而群众有意见的状况,区委、区政府根据有关部门意见,专门下发文件,改为村主任一支笔,进一步完善了监督机制。二是公开内容规范。我区统一规定了必须公开的16项内容,凡涉及到群众利益、群众关注的问题都列为公开内容,如建设招投标、财务收支、电费收缴、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审批、村干部报酬、招待费用等。三是公开程序规范。重大村务由民主议事小组和村民代表会通过后公布,村级财务由镇经管站与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确定后公布,确保公开内容真实。四是公开时间规范。财务收支等常规业务按季节定时公布,宅基地审批、集体资产承包租赁等专项业务不受时间限制而及时公布。五是公开阵地规范。全区各村村务公开栏的式样、公开的形式均较为统一,基本做到位置适中、结构牢固、美观大方、节俭实用、方便群众。“一满意”就是公开的结果让群众满意,凡村民对公开情况不满意的,一律找出原因加以解决。通过村务公开,亮了集体的“家底”,掀了干部的“箱底”,群众明白,干部清白
二、以依法治村为切入点,突出三个重点,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一是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治理。这几年,我们针对群众较关心的土地延长承包期和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农村计划生育、宅基地管理、邻里关系、赡养矛盾以及农产品市场管理、集体财产管理等方面的纠纷进行专项治理,积极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深入开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
2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普法教育和宣传活动,注重基层治保、调解、帮教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户纠纷档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因素实行动态管理;设立安置帮教资金专户,加大帮教力度,2001年,帮教对象重新犯罪率仅为2.8%;许多村成立了护村队和护厂队,进行治安巡逻等,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遏制和消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群防群治组织成为保持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镇村和星级“文明户”等活动,截止2001年,全区文明户达15万户,占总户数的63%,当年评选五好家庭684户。通过创建活动,培养新型“四有”农民,增强了村民社会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和家庭美德意识,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以“富民强村”为目标,把握三个环节,推进村级经济发展
一是建立“致富档案”。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使农民增收,群众富裕。二是拓展“扶贫”渠道。95年以来,全区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干部联万户”活动,全区每年联系1891户,投入帮扶资金40余万元。对有劳力而无门路的创收户,帮助他们调整农业结构或出谋划策发展副业;对家庭成员多、劳动力过剩的纯农户,尽量帮助解决劳务输出,实现内外互补增加收入;对特困户除定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外,全区机关还与3578户结成帮扶对子,加强对他们教育、引导;对经济不发达的困难村,区机关每年结对帮扶89个行政村,出人出资,引进项目,给予扶持。
《村委会组织法》正式施行及我区开展村民自治创建活动以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做到了“两个密切”,即密切了党群关系,密切了干群关系。实行村民自治后,各地都注意把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按照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规定,交给村民代表讨论决定,并及时公开,让村民监督。群众普遍反映,实行村民自治好处很多,过去村里要我们交这交那,不讲明来龙去脉,我们不知缘由,当然有意见。现在村里的事务都公开了,而且还找村民代表商量,我们心中有了底,自然口服
3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心服。村干部也说,过去村里的事没有交给村民讨论,为了完成任务“蒙着干”,结果事与愿违,我们越努力,群众意见越大,费力不讨好,干群之间有距离。现在村里的重大村务都交给村民代表讨论决定,有了群众基础,有了依托,工作好做了,干群、党群关系也密切了,村干部也轻松多了。2、实现了“两个加强”,即加强了干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加强了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实行村民自治后,一改过去“干部拍板,群众照办”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村干部能依法行政,组织群众参政议政,把各项正确决定,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村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形式的锻炼,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也大大增强。3、达到了“两个促进”,即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基层稳定。民主选举意味着村干部不再由上级组织任命,干部的任免权在群众手中,这使村干部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产生了危机感,意识到工作中不仅要向上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向下负责,因此,从体制上激发了村干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能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引导村民勤劳致富、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加之民主决策的科学化和群众的自觉拥护,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随着干群关系的密切,各类矛盾也随之化解,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4、实现了“两个好转”,即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实行村民自治后,各地十分注重提高村民的素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干部和村民的思想觉悟、自治能力,并通过建章立制,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遵纪和法制观念。凡是开展村民自治活动较好的镇和村,社会秩序井然,村民民风良好。5、增强了“一个功能”,即村委会的自治功能。随着村民自治活动的深入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村委会的自治功能也不断提高。以前靠政府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现在村民自治迎刃而解,不仅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也促进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4
篇十:民主政治调研报告
为确保三务公开的真实性和建立长效机为确保三务公开的真实性和建立长效机为确保三务公开的真实性和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各村相应成立由制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各村相应成立由制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各村相应成立由党员村民社员代表组成的三务公开监督小组并设置了意见党员村民社员代表组成的三务公开监督小组并设置了意见党员村民社员代表组成的三务公开监督小组并设置了意见箱和意见簿同时要求公开的内容必须经村支部党员会或村民代表大箱和意见簿同时要求公开的内容必须经村支部党员会或村民代表大箱和意见簿同时要求公开的内容必须经村支部党员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通过三务监督小组认可签字方可公开有效提高党会集体讨论通过三务监督小组认可签字方可公开有效提高党会集体讨论通过三务监督小组认可签字方可公开有效提高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报告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报告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报告文章标题: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报告自2005年5月,我镇切实贯彻县委《关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以来,通过完善各项党建制度、优化办事程序、认真开展“三务”公开、发挥各级党群组织监督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已近一年来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健全了党委会会议制度,优化了办事程序。为增强党委会民主决策的科学性,结合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严格执行《××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列席镇常委会办法》要求,建立专家咨询、群众参与、组织决策相结合的决策制度,对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我们做到请专家或相对应的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土地流转、拆迁、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利益的决策事项,都通过举行座谈会、印发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二是2005年机构改革后,通过各项职能制度的不断完善,在职能错位、职责不到位、管理效能不高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我们以“以人为本,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开展了简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的一系列举措,如:完善《办事流程导引图》和《规范化服务细则》、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和首问责任制、推进电子政务、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等,塑造了具有人文关怀和亲和力的政府服务新形象。二、创新干部选任机制,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干部整体素质。按照“职业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
遇留人”,从“选优、留住、提高、用好”入手,完善了镇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党委班子向“四好”,党支部班子向“五好”努力。一是严格执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文件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2005年6月村组管理体制改革中,和2017年初镇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中,我们严格推行民主、民主测评、差额考察、公示制、票决制、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平级竞职、投票表决等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选拔进“两委”班子和机关中层干部里来。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15个行政村合并为10个行政村,选举后产生10名村党支部书记和10名村主任;竞争机关中层干部中,产生5名部门主任。二是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2005年7月,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开展了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活动,按照选举程序,经过发布公告、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实地调研、民主等程序,出××镇党委书记候选人,并进行了考察和公示。8月2日的××镇党员大会上应到党员630人,实到党员607人,蒋文学同志以同意票517的得票竞选为××镇党委书记。通过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差额直选村党支部书记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实在在的方式,使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直接感受到“主权在民,政权民授”,从而夯实了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保证。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我们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坚持集体、谈话、确认考察对象、对考察对象进行公示、召开征求意见大会等规定将那些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有效防止和纠正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并就镇村干部的
管理,2005年12月镇党委印发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罢免工作实施细则》、《党员分类管理实施细则》和《民主评议党员“双评制”实施办法》。
三、实行镇村“三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自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后,我们在党务、村务和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上进行了规范。如政务公开中,我们对公开的内容进行了明确,主要有:目标规划、财务、集体资产情况、镇村干部任用情况、勤政廉政情况、村民负担情况、计划生育情况、机关部门办事程序等,形式上主要有:设立政务公开栏和创办政务信息,在郫县公共信息网公开等,时间上主要是:对如目标、指标、组织设置等稳定性较强的一般一年一公开。对如党费缴纳,重点工作、村务完成情况、财务报表等时间比较固定的为每月一公开。对党员发展转正、要告知村民需要即时公开的不定性内容,要求即时公开。为确保“三务”公开的真实性和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各村相应成立由党员、村民、社员代表组成的“三务”公开监督小组,并设置了意见箱和意见簿,同时要求公开的内容必须经村支部党员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通过,“三务”监督小组认可签字方可公开,有效提高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近一年来,镇人大、政协始终把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各代表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各行各业了解依法治理的情况,认真检查《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的情况,开展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报告》
附送:
加强基层民主法制教育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法制教育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法制教育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强化农村基层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大田县各级各部门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和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初步形成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模式和路子。使我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找到了切入点和突破口。都贯穿着“系统工程”观念、“以人为本”原则和“关键在党”的思想,使我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当前,广大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治安局势比较平稳,总的形势是好的。这为我们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村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在经济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比较重,有些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还比较大;一些地方的盗窃、抢劫、杀人、放火、伤害等刑事案件比较突出,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由土地延包、园林承包、农民负担、基金会、村委会直选,以及婚恋、家庭、债务、宅基地纠纷等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时有发生,邪教、非法宗教活动也不容忽视。这对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提出了挑战,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农民群众有“四盼”,即盼富裕、盼稳定、盼公正、盼尊重。这“四盼”就是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反映。每一“盼”都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密切相关。今后,全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紧抓住“村”这个环节,全面落实民主法制建设的各项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现就如何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农村社会稳定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运行,为百姓谋利益。总结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一个区域的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往往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因此,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后进村,要采取重心下移,工作前移的办法,以机关干部下村挂职为契机,对后进村进行集中整顿转化升级,工作中要坚持把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农村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现实动力,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出现的新问题;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发现、解决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纠纷,防止矛盾激化;要深入贯彻“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村治安秩序的刑事犯罪活动,特别是各类霸头和黑恶势力团伙,要坚决打掉。要坚
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继续推行定包案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理要求和定办结时限的“五定”制度,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负总责、综治委牵头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基层狠抓落实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排查调处工作要始终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着重解决好改革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防止和化解引发矛盾纠纷的各种因素。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意见》和省综治委《关于县乡两级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意见》,积极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基层接访,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按正常的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努力做到一般矛盾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镇;对于治安混乱的村庄,党委、政府要坚持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对“乱、瘫、穷、愚”综合整治。
二、农村事务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农村财务、土地承包、村办企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宅基地划分等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要注意双向制约,不仅要“约民”,更要“约官”。各级各部门都要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要建立健全村民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程序,凡是与村民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要进入民主决策程序,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保障群众当家做主。(一)要抓好“两个规范”。即规范干部行为:针对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加强基层民主法制教育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篇十一:民主政治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现状的调查报告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党在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摆放到国家社会层面上来,并视之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自1988年在部分地区试行直接选举的试点工作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直接选举已遍及全国农村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的现代化离不了广大农村的现代化,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又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从农村改革20年的发展历程看,民主政治建设搞好了,农村会出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生活幸福的局面;反之整个农村会呈现发展缓慢,治安恶化、村民怨声载道的态势。同样,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只能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才能健康发展。
几年来,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济南郊区的董家村,它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现状如何,有那些成功的经验,为此,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总结该村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影响,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展望未来,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新的参考思想。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村名自治中的政策、组织、活动频率等与村民自治息息相关的各项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交叉分析和因果分析,以期得出该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坎墩街道三群村村民委员会干部5人,村民代表15人。此次调查以董家村村干部及全体村民为调查对象,以个人为单位,以结合他们的姓名顺序排名进行分析。为了调查分析的简单化,本次调查还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从全体村民的资料库中进行抽样分析。调查样本为20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根据对农村和基层的定义,基层民主建设由此就可以被界定为:政党、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及城乡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行使管理权利的制度、运行机制和环境建设等的实践,其中主要是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和调整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基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建立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新体制,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ofrualdinkgwtesc,pbyhm
依法实行村民自治,保证农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村民自治既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力量。一般而言,基层民主建设可以分为两种:基层社会民主建设和基层国家民主建设,即由人民群众行使其民主自由与权利,对基层的社会管理事务等进行直接或者间接形式上的管理。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现在正在蓬勃发展和日益完善的村民自治就属于基层社会民主建设,它是培养乡村社会自主性力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和举措。而乡级民主属于国家基层民主建设,它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国家行政部门所实行的民主,它的启动实施过程始终由国家政治权利直接介入与管理,是一种国家的政府行为。
3、该村通过建立村党委领导办公室将基层民主自治纳入管理条理,定期举行例会并鼓励村民旁听,同时还公开选举过程,有效做到领导班子人民选。
三、存在的问题第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过于抽象。基层民主应当涉及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得以体现和发展。因而,村民自治的重点应当放在村务公开、村民议事上,要更多地让群众参与进来,而不是把农村的直选作为评价村民自治的唯一标准。村民在自治管理中对于自身日常具体事务缺乏管理权限,故而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过于抽象,不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民主政治化进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并不十分强盛。而农村基层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必然使得民主政治建设相对落后,缺乏必备的资金和设施。第三,文化素质较低。村民的文化思想素质总体上低于城市居民,这样就使得、村民参与自治管理成为了杂合多种因素的群众表决。特别是国家免除农业税后,农民是集体意识、公共意识、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都有所削弱,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很少出现在他们的生活概念中。第四,传播途径单一。民主思想的传播所借助的媒介依赖于广播、电视、交通、报刊等,而这些在农村基层地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远远落后于城市,因而对于民主政治思想的普及非常不利,使村民不能及时更新已有的民主观念,导致民主思想意识薄弱。第五,农村积淀的历史封建思想根源深厚。农民中有一种实用主义思想和潜在的男尊女卑、辈分排名的旧秩序。在对日常事物的处理中,也往往不分建议的好坏,而只是按照年龄、辈分排列来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主导权。第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不完善,两委关系、乡村关系不够顺畅。村委会
2
ofrualdinkgwtesc,pbyhm
选举是一个面向全部村民的开放式管理平台,各种资源汇集于此。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不完善,导致某些地区追求完全自由的“大民主”思想滋生。
第七,少数当选者和党内人员素质不高。党员在群众中起带头模范作用,一些地区由于考核机制不完善而使得少数素质低的人员混入党内,造成了党在基层地区形象的打击。而村委会中更是鱼龙混杂,某些历史有疑问的人员进入领导班子,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害。
四、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就曾说过:“在我们党内和国家内,必须按照毛泽东通知提出的,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几率又有自由,又有同意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党内造成。如果党内造不成,国家也造不成。我们党一定要造成这样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们党内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i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离开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民主建设来谈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就只能陷于空谈,毫无实际意义。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政治地位和组织力量,决定了党唯有大力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民主政治化,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化、地方的民主政治化,加速基层的民主政治化。第一,21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能否有一个大的推进,关键取决于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和改革能否有一个大的推进,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能否有一个大的突破。ii以党内民主带动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并不是指单纯以党内民主指导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党作为国家政权的执掌者,褪尽人民民主发展是党执政的基本政治取向和要求,因此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按照人民民主发展的要求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因而,以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以保障党员权利为基础,既体现在党内民主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决定性作用和效果,也体现在基层民主政治对党内民主的渗透、影响和推动作用。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尤其的重要。在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时期,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上要有新的思考和改进。切实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和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工作,一方面有益于农村基层地区党员后备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党员先进带头作用的发挥。发展党员是我们党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的源头,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就可以在源头上提高党员准入的标准,从而确保农村党员素质的水平。
3
ofrualdinkgwtesc,pbyhm
第三,但是不可否认在现有的农村党员中存在着少数低素质的党员,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混乱不堪,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应当及时的给予批评教育,甚至清理。同样,还要加强对所有党员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结合有效考核体制,将工作绩效和群众评价作为考核标准,同时健全激励制度,调动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完善的积极性。
第四,农村党组织在拨那个村基层就是代表我们党行使执政权的机构,代表了我们党的光辉领导形象,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抓好自身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农村党组织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武装自己的头毛,努力提高自身的先进性和长造型,不断增强在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自身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样才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须坚持自身建设与切实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的道路。
4
ofrualdinkgwtesc,pbyhm
5
ofrualdinkgwtesc,pby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