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在水利工作会议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乘势而上 接续奋斗
奋力开创*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及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2022年及近五年水利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形势与任务,部署安排2023年水利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2022年及近五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我省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克服汛情、旱情、疫情影响,奋勇当先,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得到省领导充分肯定。
一是全盘谋划,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已然绘就。水利高质量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关于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面部署水利高质量发展工作,加快构建水利高质量发展六大体系,推动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利部出台《关于支持*革命老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探索革命老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经验模式,对*革命老区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编制印发《*省水网建设规划》,并成功列为全国首批7个省级水网先导区之一。印发《*省水利防旱抗旱能力提升实施方案》,着力提升全省抗旱减灾能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政策、规划、方案持续完善,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已然绘就。
二是科学施策,洪涝和历史罕见干旱成功抗御。2022年,我省洪旱并重。面对前涝后旱的严峻形势,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水旱灾害防御夺取重大胜利。一方面,全力实现防汛保安澜目标。有力应对8次编号洪水、19河64站次超警洪水,特别是乐安河、信江上游有纪录以来最大洪水。科学调度水库,拦蓄洪量44亿立方米,减少淹没城镇94个,减少淹没耕地65万亩,避免转移人口45.5万余人,无一人员伤亡,水利工程设施直接经济损失低于“十三五”均值。另一方面,有效应对历史罕见干旱。6月下旬以来,我省遭遇严重干旱,抗旱应急响应持续98天。30河40站刷新有纪录以来最低水位,鄱阳湖星子站出现历史新低水位6.46米。按照“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措施”要求,建立“三个10天”旱情预警机制,制定保供水方案,提前实施保供水应急工程,特别是首次在赣江实施南昌市临时抬水围堰工程,保障了城区近400万人饮水安全。实施鄱阳湖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36座大中型水库为下游补水27.3亿立方米。全省317处大中型灌区保灌率达到90%以上,151处县级以上水源地供水正常,780处农村规模水厂可保供至2023年3月底,有力保障了粮食丰收和供水安全。九江市在抗旱工作中很有抓手,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活有序、生产有力。
三是大干快上,水利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坚持项目为王,聚力攻坚加快水利建设。长江干流*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完成投资6.8亿元的年度任务,累计完成投资10.67亿元,占总投资的79.33%。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投资30.1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梅江灌区创造了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新速度,全面开工建设。大坳灌区开工建设,四方井水利枢纽全面完工,花桥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166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中,41座大中型全部开工,主体工程完工34座,1623座小型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已成定局。94座万亩圩堤完成加固整治。积极推动中型灌区改造先行实施,5个大型灌区、28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年度任务。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完成投资80.5亿元,比年度计划翻了一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51平方公里。创建125个省级水生态文明村。创建安全生产一级达标小水电11座、绿色小水电20座,数量分列全国第一、第二。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山塘加固整治、重点山洪沟治理、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生态清洁小流域等加快推进。鄱湖安澜百姓安居工程庐山市沙湖山圩试点圩堤加固整治、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六个单项完成验收。推进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前期工作,推动鄱阳湖区重点圩堤达标建设项目国家立项。鄱阳湖水利枢纽前期工作全力推进,可研和环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是高效有力,水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以高效优质为导向,持续扭转重建轻管思想。深入推进法治水利建设,完成一揽子条例制度修订,不断夯实法治制度根基。开展全省防汛保安专项执法行动。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发布2022第1号总河长令《*省关于强化河湖长制 建设幸福河湖的指导意见》。抚州市幸福河湖建设颇有成效,宜黄县宜水列入全国幸福河湖建设7个试点之一。持续实施“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和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278个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704个河湖圩堤管理范围内房屋问题完成整改。完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各类涉水问题整改。规范河道采砂管理,全方位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持续保持打击非法采砂高压态势。深入推进国家节水行动,累计创建40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达标县,提前3年完成“十四五”任务;
1家企业、2个园区首次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者;
建成20家省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实现省级层面“零”突破。严格取用水监督管理,开展取用水专项整治“回头看”,并全面完成整改任务,省级征收水资源费2.5亿元。强化水资源保护,全面完成“五河一湖”和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跨地市河流水量分配。遏制水土流失增量,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批复2500余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集中约谈29个违法违规生产建设单位和43个交通、风电项目,形成监管震慑。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推进赣州市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有序推进建设项目移民安置,强化水库移民后扶和三峡后续工作监督管理,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村武宁县东山村产业发展项目初现成效。巩固提升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全省1.3万余座工程完成标准化管理常态化评价。坚持水利监督“自下而上、下查上帮”,县级自主监督、全面监督,逐步形成省、市、县、乡四级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为全国作出了示范。压实各方责任,持续深入开展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排查整改,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
五是创新驱动,水利改革效能有效激发。坚持目标导向,持续推动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深入推进水权改革,开展水权交易101宗,交易水量3323万立方米,交易金额420万元。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宜黄县、九江市、横峰县、大余县等4地列为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年度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1094万亩,累计完成面积占应改面积的97.9%,推进速度列全国第一方阵,全省农业灌溉水价全面调整到成本水价水平。全省1万余座分散式管理的小型水库,全面实行区域集中管护、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管护模式。我省列入全国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提升5个试点省份之一。2022年度我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评价优秀,被水利部通报表扬。加快构建城乡供水一体化统一管护体系,103个县(市、区、功能区)签订管护协议。29项水利科技项目获奖,为历年之最,其中6项成果获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战略研究”成功立项。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获水利部中期评估优秀。创新市场监管模式,不断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编制完成省、市、县三级统一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掌上查询,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六是久久为功,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广泛开展宣讲活动,不断掀起学习热潮。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并落实《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报告会、研讨会、讲座意识形态审查的规定》,始终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广泛开展模范机关创建,92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得到省委调研组“组织推进有序有力、凝练总结有声有色、服务经济发展行之有效”评价。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组织开展“3.23”警示教育主题活动、“涵养良好政治生态、培育水利淳正家风”宣传教育活动、“勤廉水利建设”党风廉政教育展、全面从严治党形势分析会、作风建设专题会和领导干部廉内助培训班等,进一步浓厚清正廉洁、担当实干的氛围。常态化抓好巡视整改工作,8方面整改内容得到全面落实。以“三化”建设为牵引,连续5年组织“基层党建月”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加强。深化开展“党建进工地”,三大灌区“党建进工地”经验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精细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开展水利系统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推进“五型”政府建设,着力精文简会,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此外,水利系统综合政务、干部人事、财务审计、离退休干部、宣传文化、工青妇群团、后勤服务等工作顺利推进,成效明显。
2022年成绩非凡。同时,回顾五年来的水利工作,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全省水利系统坚守初心、不负使命、履职尽责、团结奋进,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共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书写出水利事业的新篇章。
——五年来,我们攻坚克难,水旱灾害防御科学有效。应对编号洪水42次、超警洪水388站次,特别是在应对2020年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中,通过科学运用单退圩堤有序进洪、大中型水库拦洪错峰,保障了13个城镇及大批重要基础设施、近700万亩农田和900多万人口的防洪安全;
成功战胜2022年罕见旱情,减少农业因旱经济作物损失58亿元、粮食损失61亿元,应急解决近2万名农村群众饮水困难,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
——五年来,我们两手发力,水利投资稳步增长。落实全社会水利投入1680亿元,较上个5年934亿元增长80%。特别是2022年落实全社会水利投入550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04亿元,比上年增长71%;
落实和完成水利投资均创历史新高,水利投资计划完成和水利投融资改革获水利部通报表扬。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及社会资本投资等非财政资金由2017年的10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25亿元,增幅达225%。因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落实情况好、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率高,2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2022年度水利建设将再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目前已完成公示。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结果连续5年获全国优秀,其中2年列全国第一。去年,赣州市抓项目、攻前期,全年落实水利投资超70亿元,全省排名第一。
——五年来,我们真抓实干,水利建设突进提速。实施四方井水利枢纽、花桥水利枢纽、廖坊灌区(二期)、梅江灌区、大坳灌区、长江干流*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赣江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太湖、寒山等中型水库及万亩圩堤除险加固、五河治理、涝区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一大批惠及民生的基础性水利项目,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
——五年来,我们守正创新,水利争优成果丰硕。河湖长制工作多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连续4年获全国优秀,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评估连续3年获全国优秀,其中2021年度位列全国第一。中型灌区项目绩效评估连续2年获全国优秀。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绩效评价连续5年获全国优秀,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连续2年获全国优秀。第一批3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均获全国终期评估优秀。2021-2022年度水利建设质量考核位列A级。上堡梯田等4处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数量列全国第二。东华陂、红井、万安水电站、峡江水利枢纽等水利工程入选水利部“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实现国家级工程大奖的“大满贯”。省水利厅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这也是水利部关心支持、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砥砺奋进、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水利厅,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水利工作的各有关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成绩值得肯定,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水利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特别是2022年严重旱情,暴露出我省水安全保障仍存在短板和弱项,主要表现在:洪水蓄泄能力不足,水资源配置格局不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不足,水生态保护治理任务艰巨,智慧水利建设亟待推进,水利基础支撑和基层水利技术力量仍较薄弱等方面。同时,也存在有些市县推进水利投资“两手发力”还不够,有些市县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谋划水利项目还不足,有些市县抓水利项目建设韧性不强,有些市县推进河湖类等问题整改效果还不好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有效加以解决。
二、形势与任务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锚定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总体目标,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快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是牢牢把握全面建设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水利高质量发展思路。水利关乎国计民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我省是水利大省,水利基础良好,但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对水利高保障、高品质、高效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使命、新形势、新任务,加快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是水利部门的时代课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新征程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水利部、省委、省政府谋划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规划具体实施路径。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发展共识,主动把水利工作摆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发展的眼光坚持系统谋划,以战略的思维做好前瞻预置,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统筹推进,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水利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定不移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按照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水利部、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水利工作的部署要求,着力在固底板、补短板、锻长板上下功夫,全面提升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系统化、智能化、法治化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水利力量。
二是牢牢把握绿色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坚定水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水是生态之基,水生态是整体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利部门义不容辞。近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态势,极端天气和罕见水旱灾害在每个地方、每个年份都可能发生,这些都警示我们,只有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水利工作。*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水的科学引导和约束。多年来,我们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持续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接续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河湖长制等等,取得了显著成绩。实践表明,坚持水生态文明建设主线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我省实际。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水利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深入探索南方丰水区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从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制度体系、标准规范、市场配置、技术支撑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在打造美丽中国“*样板”中作示范、勇争先。
三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要求,进一步构建*现代水网格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目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内经济又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必然之势。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带动力量,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发挥投资乘数效应,带动就业和相关产业、技术发展升级,增加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部署。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对表对标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标本兼治,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巩固升级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构建“一核四区”*现代水网格局,高标准实施*水网建设规划,推动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大力推进省级骨干网主骨架建设,不断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和功能,构建现代水网体系。要按照今年全省经济增长7%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强度、吸引资金、吸纳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为*稳经济、惠民生再立新功。
四是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要求,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水利是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重要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工程。实现共同富裕,水利作为公共产品必须发挥平衡协调作用,因地制宜精准推进区域、城乡水利协调发展。目前,我省农村水利工作还有很多亟需破解的高质量发展难题。要坚持以人为本,紧跟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部署,扎实做好农村水利各项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水利任务,加快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涉水问题。要持续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防洪减灾能力。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健全农村供水排查监测和动态清零机制,强化农村供水保障并坚决守住农村供水安全底线。要大力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粮食生产。要做好水库移民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移民特色产业。要以小流域为单元,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相关富农产业发展,助力农村美、百姓富、生态优。
五是牢牢把握创新驱动的要求,进一步破解水利改革发展瓶颈。创新驱动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水利领域还有一些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关键性问题有待创新突破解决。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要充分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用改革的办法、智能的技术、市场的手段,持续激发水利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进一步强化目标引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在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深化水价形成机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持续改革攻坚。要加大力度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加快构建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数字孪生工程,在数字孪生水利新赛道加速快跑。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水利行业管理,提升水利治理能力和水平。要加快重大问题科技攻关,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建立健全涉水新型产业链链长制,培育高品质供水龙头企业,形成供水产业集群。要探索畅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路径,打造水价值产业链,走出“资源—资产—资金—资本”的良性发展路子。
三、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必须深刻认识做好全年水利工作的重要性,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扎实推进各项水利工作。2023年,全省水利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以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凝心聚力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治水兴水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一)以保安全为底线,坚决维护水利和谐稳定大局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守牢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深入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锚定“四不”目标,贯通“四情”防御,落实“四预”措施,抓细抓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让防御措施跑赢水旱灾害。全面落实水库、农村水电站、重点山塘、重要堤防“责任人”,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防御“县乡村组户”五级联防体系。深入排查防洪安全隐患,全面开展水工程重点环节部位汛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水文现代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站网布局、完善监测手段。加强雨水情和旱情预警监测,推动预报调度一体化。强化会商研判,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尽最大可能争取主动。加强水库运行调度管理,推进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强化抗旱保供工作,动态完善水量调度方案和抗旱保供方案,精细算好水账,做好水源调配,确保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二是坚决守住水利安全生产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开展风险全链条全方位管控,强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健全落实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全面推动危险源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管控治理走深走实。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规范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管理。强化安全检查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持续开展“四不两直”水利综合督查,狠抓县级全面监督履职,巩固市县水利监督体系建设成果。完善监督体制机制,统一规范监督标准,强化监督结果运用。
三是坚决守住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底线。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全方位、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维护水利基础设施安全。着力强化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全面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水利优质工程“赣鄱奖”创建评选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行动,扎实开展水利建设质量评价。创新水利稽察方式,强化稽察整改力度,大力提升稽察成效。开展水利建设项目“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完善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推进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全流程电子化,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专项整治,积极打造健康市场环境。
四是坚决守住水利平安建设底线。深入推进水利行业依法治理、系统治理、全面治理。认真抓好常态化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属地管理,突出源头防范化解,扎实做好重要敏感时期信访维稳安保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化乱象问题治理,深挖排查疑似黑恶问题线索,持续保持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科学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后疫情保障工作协调,努力保障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身体健康安全。
(二)以抓项目为重点,加快构建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紧跟深入实施项目建设 “四大攻坚行动”步伐,坚持项目为王,抓紧实施《*水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充分发挥水利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我省更好在融入大循环、链接双循环中推进*现代化建设。
一是强劲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紧盯省级水网重大工程建设,逐步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和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基本完成长江干流*段崩岸应急治理、潦河灌区、袁惠渠灌区、锦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和洋池口、洋前坝等8座新建中型水库,加快实施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大坳灌区、梅江灌区工程,继续推进赣抚平原灌区、白云山灌区等大中型灌区提升改造,开工鄱阳湖区重点圩堤达标建设、康山等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争取开工平江灌区和大岗山、疏山、吊钟等一批新建中型水库,加快乐平水利枢纽、吉泰盆地灌区、环鄱阳湖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和东源、铁镜山等中型水库前期工作。力争鄱阳湖水利枢纽早日开工,让全省人民期盼的“幸福鄱湖”目标早日实现。
二是积极推动基础水利工程建设。大干快干基础水利工程,形成“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完成“十四五”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现“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全面完成剩余的2500余座重点山塘整治、11条重点山洪沟治理和2022年已干涸小型水库、一般山塘的清淤整治,基本完成安远县永镇、乐安县滨湖等15座新建小型水库工程,完成中小河流治理600公里,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打通农村供水工程“最后一公里”。完工11个、续建12个、新开工15个重点涝区治理项目,持续推进引调水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加快神口、崇胜等一批小型水库前期工作。
三是着力深化水利项目资金落实。坚持“两手发力”,持续扩大水利投资规模,力争2023年水利落实投资保持高位运行。抢抓国家稳经济政策有利机遇,大力争取财政资金。持续扭转“等、靠、要”思想,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更多更好运用市场手段和金融工具。抓好项目申报入库,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利用规模。积极与金融机构进行项目对接,争取金融信贷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更大支持。推进水利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广鄱阳县河湖岸线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融资模式。推动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盘活水利存量资产。
(三)以优环境为导向,深入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强化水岸线管控、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人水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是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持续抓好《*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条例》《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规范》的贯彻落实,推动落实河湖长履职评价和述职制度。加快推进108条幸福河湖建设,完成国家试点宜黄县宜水幸福河湖建设任务,加快靖安县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持续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不断推进“清四乱”行动常态化规范化,持续推动河湖圩堤管理范围内房屋问题整改,积极做好五河干流及鄱阳湖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全面改善河湖面貌。以涉河建设项目许可为抓手,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管控,不断提升河湖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执行采砂规划制度,严格采区许可。持续开展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有序规范河道采砂秩序。
二是持续推进水资源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守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加快推进重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严格生态流量监管。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扎实推进节水创建量质双升。持续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开展好再生水配置试点建设。严格取用水监管和计量统计,实现非农业取水口和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口计量全覆盖,大力推行取水许可“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进一步完善多水源互为备用的城市供水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县级城市加快建成应急备用水源。深入推进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四水四定”管理创新研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等取得成果。
三是持续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制定*配套措施。创新履职督查和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方式手段,注重日常履职,强化履职质效。严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推进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强化水土保持源头管控,持续开展责任追究及信用惩戒,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增量。系统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增治理面积1090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存量。高标准推进赣州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全面推行政府购买第三方“包干式”服务模式,强化生产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精准监管。巩固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支撑能力。
四是持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第3、4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建设,有序开展洪患村镇河流综合整治。推进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促进移民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对口民族乡帮扶工作,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作用,争创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开展国家水利风景区复核,建成一批高质量水利风景区。创建一批绿色水电示范电站,新增一批水生态文明村,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四)以惠民生为宗旨,持续提升水利行业管理效能
坚持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加强水利行业管理,全面提升涉水事务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深化水利法治管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教育宣传培训,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抓好《水法》《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扎实开展《鄱阳湖流域管理条例》立法前期调研,开展《*省河道管理条例》执行情况跟踪问效。强化法治监督,继续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涉水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深化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全力做好新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审查审核,及时完成在建项目各阶段移民安置验收。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努力提升扶持工作水平。全力做好水库移民和三峡后续工作监督管理,持续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和绩效评价,开展在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专项稽察。全面推进三峡后续各项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持续筑牢移民信访稳定基础。
三是深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常态化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推进水库、水闸、堤防、灌区等各类工程运行管理提档升级,推动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创建。推进已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突出抓好水库(闸)安全运行管理,实现安全鉴定常态化、运行管护常态化、除险加固常态化。持续开展堤防注册登记,科学规范平退圩堤运用管理,推动《*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圩堤运用管理办法》出台。完成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任务,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共享共用的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网络体系,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是扎实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深化落实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持续推动物联网、卫星遥感、北斗等新技术与水利业务的融合,不断夯实水利数字化基础。编制全省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总体方案,继续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力争在终期评估中再获佳绩。开展赣抚平原灌区、新干县黄泥埠灌区和分宜县西坑灌区数字孪生先行先试工作。抓好智慧水利项目建设,建设标准统一的数据底板,加快水利事务业务平台应用推广,为水利行业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强化网络安全责任落实,化解基层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薄弱难题,确保水利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
(五)以善创新为动能,不断激发水利高质量发展活力
全面深化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推进政策性创新,激发水利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一是强化改革创新支撑。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深化水利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水利政务服务效能。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任务,提高用水户水费收缴率,推动农业灌溉水价执行到位。深入推进水权改革,出台《*省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和水权水市场改革交易。持续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全面推广堤防保险,分担转移堤防灾损修复压力和风险。畅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路径,探索推进水生态价值转换。
二是强化水利科技支撑。健全水利科研经费支持机制、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水利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实施“科技+水利”联合立项,抓好科研项目研究,力争取得一批新成果。围绕水旱灾害防御、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四水四定”水资源管理创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大力推进水利科研成果示范应用与转化,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在防汛抗旱、水利建设与管理等各领域的应用。
三是强化水利人才支撑。统筹谋划干部选拔配备,注重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大水利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培养基地等平台作用,加快培养水利“高精尖缺”人才。加强与高校的双向交流,多措并举广招优秀毕业生。强化水利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着力破解基层队伍建设难题,拓宽培养渠道,创建“订单式”培养模式,继续实施基层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三定向”和“三支一扶”政策。
四是强化水利宣传文化支撑。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积极组织策划宣传活动,切实增强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力度和效果。创新宣传方法,多平台多渠道宣传水利工作,为水利高质量发展鼓与呼。强化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积极推动水利工程申报世界灌溉遗产,大力支持赣州福寿沟、红井旧址群申报国家水利遗产。推动水利工程与文化深度融合,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文化品味。加强水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一批水文化宣传载体。
(六)以强党建为统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持续巩固风清气正、向上向好的政治生态。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落实落地,转化为夯实组织基础、强化组织功能的实际成效,转化为凝聚干事创业共识、推进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奋进力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细落实。以即将开展的主题教育为重点,深化“五型”政府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聚力打造模范机关,进一步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努力把全省水利系统打造成为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第一方阵”。
二是持续增强各级党组织功能。坚持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全面提高党建质效,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抓中心工作完成、重大任务落实作为检验党支部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的试金石。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化“四强”党支部创建,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达标。广泛开展“党建进工地”“我是党员我先上”,引导党员干部在水利建设、水旱灾害防御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能力。坚持党建带群建,统筹做好离退休干部、工青妇、统战等工作。
三是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反腐。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的要求,务实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谋划、部署、推进和落实。加强对各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指导、检查和考核,层层压紧压实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深入开展政治谈话,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融入日常管理监督,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党员干部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坚持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把纠治“四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面落实巡视整改、未巡先改整改措施落实,以扎实的整改成效促进水利事业发展。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以水利工程招投标、项目审查审批等为重点,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
以廉政风险防控为抓手,完善制度机制,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
以廉洁文化建设为重心,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确保水利系统风清气正,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星光不问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同志们,新征程水利肩负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往无前、顽强拼搏,奋力开创*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彩华章作出更多水利贡献!
推荐访问:水利 讲话 工作 在水利工作会议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