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6篇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精品文章 《村干部个人剖析缺点与不足》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乡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了讲话精神,以为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精品文章《村干部个人剖析缺点与不足》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乡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了讲话精神,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坚持一学三促四抓,对照三严三实和焦裕禄精神,多方面征求意见,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危害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以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修正缺点、增强党性的目的。现将自我剖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1、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总认为自己只是暂时在村里工作,思想就产生了懒惰,工作不能够积极主动。
2、作用发挥不好,长期缺乏组织生活和学习。第一书记本应该积极帮助村里发展进步,但是自从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工作做的少,村里变化也不多,自己的作用没有发挥好,辜负了上级领导的信任。
3、纪律要求不严,存在懒散的的现象。总认为村里干部年龄比较大了,又好面子,对一些懒散的作风不敢及时提出批评,导致了部分干部工作纪律观念淡化,一有难做的工作就撂挑子。
4、与群众谈心不够,每次都是简简单单的问几句,没有真正了解群众的需要,认为只要做好一般的工作就可以了。
5、存在长官作风,工作布置给下面的村干部就可以了自己没有去做,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在最近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天气比较炎热,我都是安排村干部去做,自己却不能和村干部一同劳动。
6、与其他村干部在致富思路方面分歧很大。例如有的干部主张
精品文章
应该大力发展种植业,但是我总觉得不如做好养殖业,没有养鸭等来的快。
7、对党员管理不够严格,党员组织生活比较少。一些党员年龄比较大了,不好意思让他们参加,导致组织生活会都是走过场,而且很长时间也没有召开一次。也没有积极培养新党员,党员结构越来越不合理。
8、村里的惠民工程做的还不好,群众意见很大。我村的几个桥都是危桥,给群众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总想着乡里的项目下来再维修,等靠要思想严重。特别是村里南面的一条路,坑洼不平,一下雨就积水,群众出行困难,虽然反映了多次,还是没有能彻底解决。
9、民主管理不规范,四议两公开制度执行的不好。在低保认定和危房改造过程中,没有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执行,出现了不合理的地方,群众不满意,有意见。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1、由于整天忙于日常事务,工作和学习时间的少,导致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系统、思考不够深入。
2、公仆意识有所淡化,没有能真心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结果工作思路不正确。
3、缺乏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主动担当,在艰巨繁重工作面前,有畏难情绪,在问题矛盾面前退缩,在歪风邪气面前,不敢直接批评。
4、工作上有时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学习上,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看不到别人的进步,缺乏赶超的动力。
精品文章
5、对自己要求还不够严,在发扬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方面还存在差距,在抵制奢靡之风、享乐主义方面有所放松,在弘扬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方面做得还不够。
三、今后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1、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打好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很多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没有打好基础。要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效果,更需要学习好政策理论。
2、要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要认真学习焦裕禄精神,更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践行;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牢记于心,更要落实到为群众解决问题的实事中;要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更要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要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更要克服消极思想,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
3、要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洁。要有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的决心,真正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荣辱观、道德观、人生观,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带头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各项工作做好。
4、要进一步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
精品文章
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做好**村的各项工作。以上是我个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剖析和整改方向,还不够深
入、不够细致,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力争思想上有新的境界,工作上有新的起色,作风上有大的转变,确保本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请大家予以监督。
内容仅供参考
篇二: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与大家学习交流,也十分感谢组织对自己
的信任。今天我给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省委书记李锦斌再次强调,要把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因此,实现农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也是我们现在刻不容缓的任务。现结合上级部署和文件要求,以及农村党支部建设实际,对照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和现党支部工作实际,和大家共同探讨下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村组干部队伍难配强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等问题仍然表现得比较突出.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带来的后果越来
越严重,不仅造成党员队伍缺乏活力,而且导致村干部和后备队伍不足,有一部分村如果村支书卸位,要重新挑选一位合适的村支书就很难。同时,农村3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多数在校学习,完成学业后在外就业或选择外出务工,导致村组干部和党员队伍缺乏后续保障。
二、党员先锋意识淡化,党组织战斗力下降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主流较好,多数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不齐。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弱化,有的党员对共产主义信心不足,觉得共产主义离我们很远,走上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道路,甚至迷失人生道路和方向,信仰封建迷信;有的党员宗旨意识谈化,不讲奉献,利益至上,不愿参加义务公益活动,参加支部党员培训、开党员会都要拿报酬;有的党员实用主义至上,拜金主义倾向严重,与自己有利的事情就愿意去做,为了金钱不讲原则,不择手段;部分党员荣誉感减弱,与党员标准和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现象危害性很大,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党员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政治出路无保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近年来,我社区对村干部待遇问题非常重视,得到了有效解决,与相邻乡镇相比也处在前列,但村干部的工资较低。由于工资待遇低导致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没人愿意干或
有能力的不干.村干部在政治出路等方面还缺乏一种激励机制,村干部认为自己干好最多能当个村支书,干的不好也抽不了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所以在遇到“难、重、繁"的工作任务时,随时就有卸任的想法,导致农村一些难点问题解决不能及时到位。此外,村干部退职后也没有保障,虽然我社区给为历任村干部参加了养老保险,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现任村干部没有制度保障。农村党员干部机制保障不健全,影响到村干部队伍稳定,更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四、农村集体经济脆弱,村党组织威信降低村集体经济普遍十分脆弱,不少村集体收入有减无增,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已是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则是难上加难。村集体经济弱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无法解决,特别是债务归还无期,导致党组织形象受损,威信下降。有经济实力才有战斗力,基层党支部威信的树立要靠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的发展问题。可以说“经济发展到哪里,组织的威信就树立到那里”.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党员缺乏致富能力,更谈不上帮助和带领群众致富,也严重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五、流动党员管理困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流动党员外出前
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在管理中表现为“五难”,即“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党费难收缴、作用难发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建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
面临以上农村党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党建工作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第一,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要把党组织的凝聚力牢牢构筑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只有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抓党建,农村党建才有着力点,才能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一要围绕发展配强班子。一方面扩大选拔范围,创新选人界限。打破目前“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传统模式束缚,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职业限制,面向发展经济能人,选经济型、技能型、知识型、开拓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党内民主,创新选人机制。要通过“公推直选",选出精干高效、群众满意的村支部班子,真正做到“选准一个人、带富一个村”。二是围绕发展提升素质.帮助村干部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着手提升村干部引领发展本领。以区党校、远程教育站点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主阵地,对村干部和党员骨干进行专题培训,现场培训和技术轮训,加强对农村支部书记外出学习培训,开阔眼界,不断更新提升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带动致富能力.三是切实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是解决村级组织威信不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根本性问题。一方面要搞好集体原有土地、场所等的承包经营,提高集体资产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集体收入。另一方面要加大村级转移支付力度,要对村组运行中各项必要的开支和刚性支出,进行摸底了解和科学的测算,加大村组资金投入力度.
第二,把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作为根本要求。党员素质决定党组织的战斗力,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一要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发展好.发展党员既要慎重,又要积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及时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不断完善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制,全面推行党员发展双向推荐制、公示制及发展党员质量考核和违规追究制。建立优秀农村人才储备库和培养帮带机制,培养吸收农村“种养能手”、“土专家”等致富型农民入党,提高农村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二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教育好。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新机制。在培训管理上,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强化各级责任;在培训内容上,要在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突出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致富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充分注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分类分层教育,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培训经费上,上级财政每年要安排农村干
部和党员培训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三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管理好.进一步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健全分设党小组制度,以村民小组或相关产业链条为单位,广泛建立党小组,将分散的农村党员集中起来,参与议事决策、财务监督等。进一步健全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党员活动日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强化党员行为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党员自我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机制。完善党员年度评议考核、党员挂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民主评议机制.强化预警告诫,健全党员淘汰机制。四是把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好。党员干部切忌静不下心、沉不下身子的浮躁心态和飘浮作风。要强化实干精神,只有实干,才会有成绩,才会促进发展,引导党员干部要树立“以民为本,奉民为天,为民奉献”的意识,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在工作中要善于突出重点,抓住主要问题,注意解决问题,搞好分类指导。树立群众事务无小事的意识,特别要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解决好、落实好.要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与基层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意工作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三,把加强村级干部后备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环节。要强化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职责,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好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一要拓展选拔培养视野。
及时把那些思想品质好、奉献精神强、会经营、善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入党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提供优秀人才支撑。做好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任用工作,把一些思想观念进步,开拓创新能力强,下得去、呆得住、能吃苦的大学生安排到村内任职。要把选人范围扩大到回乡学生、复退军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等各个领域、各种群体之中。二要创新培养制度.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联系人制度。实施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村支书接对联系培养制度,帮助后备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建立后备干部考察制度.定期对后备干部表现情况进行考察,建立干部培养档案,作为村干部选用的重要依据,克服选用的随意性.建立谈话沟通制度。定期与后备干部进行谈话,关心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要求,增强后备干部的组织归宿感.三是加强动态管理。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在乡镇党委考察的基础上,村党组织每年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及时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充实,使后备干部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
第四,把强化保障激励作为努力方向。要稳定村干部队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强化保障激励措施。一要着力加强待遇保障.建立健全适合农村基层特点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以适当待遇留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
度,保证村干部补贴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完善村干部补贴各级财政分担统筹制,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健全完善村组干部养老与医疗保险制度,并形成长效的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机制,拿出一定的比例或名额,选拔优秀村干部到乡镇机关任职,享受公务员待遇,多途径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出路。二要着力加强考核考评。将农村党员干部的补贴及晋升与其担负职务、付出劳动、工作成绩挂钩,使他们工作起来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制定以经经济工作、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行量化考核,建立个人政绩档案,作为奖罚依据,实行村支部干部补贴在乡镇推行目标管理考核的基础上统一发放.三是着力加强权利保障.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扩大基层党员的参与面,对表现突出的基层党员可聘任为党内民主监督员.逐步建立党代表常任制,定期听取和评议党委的工作报告。四要建立健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生活上随时了解支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切实感到组织的温暖.建立年龄高和党龄长的老党员到龄补助机制,党龄或年龄达到标准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健全党员创业帮扶机制,主动创业的党员要给予贴息贷款等政策性创业扶助;完善党内救助体系,开展贫困党员党内生活补助工作.通过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提高党员的荣誉感,
使农村党员在生活上不忘党,思想上不脱党.第五、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流动党员大多年富力强,经常出门在外,经风雨,见世面,
学到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管理和利用好这一群体,通过发挥流动党员“双带”作用,促使本地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学先赶优,提高整体素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因此,我们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流动的客观现实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健全目标责任制。一是建全流动党员申请登记制度.党支部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后要负责对其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作用发挥等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党组织随时掌握其动态。二是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凡外出流动党员,在其外出期间,党支部在征求本人意见后确定一名正式党员作为联络员负责对其进行日常联络,联络员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流动党员情况并督促其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定期到流入地或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三是建全流动党员鉴定制度。流动党员返回前,流入地党组织应对该党员流动期间的具体表现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做出书面鉴定,加盖党组织公章后寄回所在党支部,作为年底评议流动党员的重要依据.对流出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负责按季度培养考察并及时寄回培养考察意见,对流入地无党组织的,原党支部要采取专人培养考察和个人
主动思想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养活动,党支部要对外出流动党员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使其在外出期间有责任、有压力,有目标,使流动党员流动期间不脱管,解决流动党员“无人管无人问”的问题;四是对个别在外出期间思想退化,表现恶劣,经党组织多次教育仍不悔改的流动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予以组织处理,严重者要做出劝退或除名处理。
以上就是我的几点看法,谢谢大家!
篇三: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农村工作中的难点和对策当前农村工作中的难点和对策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锐。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是一次利益分配关系的大调整,是在农村问题和矛盾积累很多、积累很深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的环境很不宽松,更加重了改革的难度。从当前改革的现状看,虽然农民负担得到有效减轻,但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基层组织运转难,社会事业发展难,遗留问题解决难普遍存在,改革后,现在中央日子很好过,省里日子可以过,市里日子马马虎虎过,镇村日子无法过,难题都留给了基层。严重影响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农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一镇村运转难。村一级虽然按照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从保运转的角度编制了预算方案,但由于支出标准不断提高,全县有40%以上的村仍然收不抵支。少数地方村干部报酬难以保证到位。镇级资金缺口也很大。实施税费改革后镇级农业税净增量为2500万元,而需由镇级财政安排的原乡筹费及教育集资等七项支出需要8800万,收支抵缺的6300万元,上级财政用于镇级转移支付1225万,镇级缺口仍有5000多万元,尽管采取了各种配套改革措施,但缺口仍然难以消化,县财政又无力支持,镇级运转压力很大。
二村级债务化解难,我县村的债务数额大,形
成时间长,成因复杂。2001年初,全县村级集体账内外债务余额高达2.7亿元,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影响了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削弱了村级组织战斗力,阻碍了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在2001年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同时,就把化解村级债务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下发了《关于加快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具体政策,明确了化解目标,强化领导,周密部署,狠抓落实。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县累计已化解村级集体账内外债务1.7亿元。化解成效较为显著。但债务总量仍然很高,账内债务近亿元,加上账外债务,全县村级债务高达1.5亿元。且镇与镇,村与村之间很不平衡。有近30个村债务超百万,零债务村只有45个。今后化解的难度更大。村级债务不是农村税费改革造成的,但税费改革规范了农村分配关系,使这个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村级债务多,负担重已产生了严重影响,给农村工作带来新的难度。首先,严重影响了农村税费征收。农户以所欠的借款,集资款抵交当年农村税费,使当年农村税费任务难以全额到帐。第二,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正常工作,更无心考虑发展问题。第三、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因村干部无精力,村集体无实力关心实施群众要求办,急需办的事,加之村欠农户的债务不能及时偿还,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大大降低,干群关系紧张,极个别地方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
第四,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个别地方已出现了农民上访不断。第五,严重影响村干部队伍建设。村干部报酬因债务重而难以得到落实。工作量大,干群关系恶化等挫伤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农村基层工作的开展和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面临着新的挑战。
三、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操作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在本村范围兴办生产和公益事业向农民筹集的资金和劳务。但从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的实践看。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会难开。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村级范围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的意见》规定,向农民筹资,需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但由于近来外出劳务的农民数量逐年上升,导致村民会议无法正常召开。在推选村民代表时,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不高,未能将群众信得过的群众代表选出来,导致议定的筹资筹劳项目常常得不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尽管有许多村确实想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但难以顺利组织实施。二是事难议。我县镇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资金压力较大,需要多方筹资解决。但由于农民增收门路不多,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特别是部分农民对兴办公益事业在认识上存有偏差,热情不高,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部分基层干部也存在消极畏难情绪。导致村内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处于停滞
状态。三是钱难筹。有的因家庭确有困难,有的因村与农户之间存在债务问题,有的因为村民与村干部之间有矛盾,村民的一些要求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或对筹资建设项目有不同意见原因,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到位率低。四是乱议事。在实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时,部分村筹资筹劳项目用途模糊,无具体工程项目和预算,有的村干部把“一事一议”看成固定的收费项目。认为有无议事项目都一样,反正都得筹,随便列个名称就开始筹资。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五是监管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应用于本村范围内兴办生产和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资金筹劳的筹集和使用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负责。虽然《意见》在资金和劳务的筹集使用上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一些少数在筹资筹劳后,没有全额用于年初议定的项目建设上,而是挪作他用。
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难。农村税费改革后,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虽然能解决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资金来源的问题,但杯水车薪,不仅无能弥补前期兴办公益事业的资金缺口,而且维护村组正常运转的财力也十分拮据,从而导致应当由镇村负担的沟、渠、路、桥等事业发展经费难以足额如数筹集,势必影响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我县农村危桥有1006座,迫切需要改造,需资金亿元
[1][2]下一页
篇四: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今天能够在此探讨农村当前发展存在的问
题,深感荣幸;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工作者,在多年的工作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在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种种突出问题;
一、土地问题;由于小城镇建设、市场开发和公路建设征用了大量土地,从而导致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使农民越来越珍惜自己仅有的一点土地;另一方面,土地流转过程中,往往受群众恶意刁难,哄抬地价影响,产业很难形成规模;二、人才问题;受近年来投资拉动影响,农村劳务输出创收占农村总收入的比重屡创新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务需求明显由“体力”向“智力型”、“技能型”需求转变;从农村转移过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年轻力壮并且有一定文化的人,而留在农村的往往是老人、妇女和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专业技能的人;这些人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三、基础设施问题;农业耕地总面积数,剔除退耕还林、公路占地、市场开发占地已经不足,比较平整的土地减少;同时,农村的水利、电力、道路、就医、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四、资金问题;发展现代农业,要以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农业为基础,而目前大部分农户没有过多储蓄存款,因此在发展产业过程中,资金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特别是在农村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部门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受金融部门政策限制,大部分农户无法获取贷款,压抑了群众贷款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五、增收问题;目前农民的大部分收入还是依靠劳务收入;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来说,农民是“靠天讨吃”;目前,我国尚末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叹,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务工人员人数剧增,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六、市场问题;农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的束缚,分散经营的农户无论在种植规模和养殖规模上都非常小,同时农村市
场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十分薄弱,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还很突出,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未能有效地发挥;市场秩序不规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对于提出的以上问题,只是我的一些浅显看法,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能批评指正;
目前,我们白竹坪村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以及新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村应拿出与时俱进、知难而上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我村综合建设的新局面和新格局;随着综合建设任务的加重,基层领导的工作要求也要有新的提高,面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领导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它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为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本村居民,我个人提出几点关于本村出现的几点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和重视;1、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生活与生产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本,尤其是耕地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农业对劳动力潜在需求的大小;据我村基本数据显示:10个村民小组,266户,1046人;稻田530亩,旱地228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2亩左右,远远满足不了我村居民对耕地最基本的需求;这几年农民“土里刨食”根本就不挣钱,还有大量地抛荒现象,土地的重要性看似降低了;其实不然,我在城市常听人说,下岗工人其实比农民都难为什么呢因为工人下了岗就什么也没有了,农民还有一块地,至少不用
为吃担心;而我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和部分农民急功近利,只愿挣现钱,对种粮食不发财没劲头,随便种点够吃甚至不种粮食随便买点粮食吃就满足的思想意识,致使我们村大量的土地撂荒和半撂荒,没考虑到土地的综合利用,使其充分创造更高的价值;2、人才问题在政府部门和农村中,很多人思想观念陈旧,对人才认识不清,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才是人才,从而忽略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合理利用,导致我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年轻力壮的实用人才,村里面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和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专业技能的人,他们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性格又保守,不敢有丝毫的冒险和开创精神,所以始终保持着只要能自给就能满足的消极意识,从而抑制了我村的农业生产和综合发展;我村留守儿童不在少数,他们许多是由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在我们村中像这样的老人大部分是文盲,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进行人格与道德上的培养;由于缺少及时的学业上的辅导与心理上的沟通,许多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从而走上辍学道路;另一方面,由于外出务工使得家庭经济相对比较宽裕,有些外出务工者形成了一种“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有的父母认为“上不了学,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这种思想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记得有一次,我问我一个侄儿,不读书了能干什么他今年十七岁,刚读完高中,准备辍学;他想了很久后回答我:不知道;我说要我告诉你吗他点
点头,我说像你们这样大的孩子不读书了走向社会,只适合做一件事,那就是上网玩游戏;他听了默然不答;3、基础设施问题虽然我们村的基础设施在附近毗邻的几个村庄横向比中,略占优势,不过我们村的水利、电力、道路、就医和教育都待进一步加强;村里1个村民小组因农户均已搬迁,未通电和公路外,其他小组均已完成简易公路的修通,村部和卫生室均无,特别是照明,通往农户家中的全是分股线,变压器也是农电员私人购买,因此村民用电价格颇高1.2元每度,每块农家电表每月另加2度电损,村民意见很大,负担较重,80%的村民居住的仍是上百年破乱不堪的旧木房,其中危房57户;饮水也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90%的村民依旧直接与家畜同饮河水,由于村中日常生活垃圾的增加和上游水质的污染,村民还在饮用此水,已严重损害村民健康;4、资金问题以前,我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是以讨要的方式,从上面各单位部门要一点资金,来逐步完善我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我们村在修建村部和卫生室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资金缺口无法落实,工不能停,建设资金又无处可得,现任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行;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什么呢那就是农民创收,为了实现农民创收,就要发展现代农业,而发展现代农业,就要以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农业为基础;当前我村农户大部分没有过多的储蓄存款,因此在发展产业过程中,资金短缺在很大
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生产规模;特别是在农村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部门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并且受金融机构政策的限制,大部分农户无法获取贷款,从而压抑了群众搞规模生产和养殖的积极性,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5、增收问题现在,整个农业生产形势已经由自给和半自给转向于商品生产为主,而我村居民土地经营规模由小,农产品加工、生产销售又相对困难,独立完成生产过程又不经济,致使我村的大部分村民收入,都依靠着外出务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低下,大多数在外务工人员,从事着低收入、高风险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所以他们无法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从而长时间的从事低收入的工作,很多在外务工人员都频繁的更换工种和工作场地;更有甚者是,出门三月,无获而归;真是误时、误地、误事、误人;6、市场问题我村老百姓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束搏,分散经营农户无论是在种植规模和养殖规模上都非常小,同时农村市场建设体系滞后,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十分薄弱,老百姓卖难、买难问题相当突出,市场机制在我们村的作用,几乎没有发挥出任何作用和效益;7、法制教育问题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一些外来的犯罪分子,利用我们村里的老人和妇女,没有见识的弱点,不择手段诈骗钱财,偷鸡摸狗;一些失学少年三五成群、邀朋搭伙,白天泡在网吧,夜晚四处行窃,盗取钱财;还有部分青
壮年无心务农,整天打麻将、扳砣子赌博,买六合彩,只想一夜暴富,好不容易打工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家里不搞建设,老人不服养老,儿女不交学费,最终将积攒下来的一点积蓄双手送人;以上这些不良现象,严重破坏了我们村的治安秩序,伤害了我村正常的社会风气;以上各种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都已迫在眉睫、势待解决;在解决以上各种问题的时候,不得不需要我村基层领导的工作力度和工作能力方能得到解决,还要将以上问题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将以上问题列为全村工作的重点来抓,同时进一步健全村支两委组织建设领导机构,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并定期研究和部署各项工作,做好规划,加强指导,按照党的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并促进我村健康发展的顺利进行;
篇五: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与大家学习交流,也十分感谢组织对自己
的信任。今天我给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省委书记李锦斌再次强调,要把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因此,实现农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也是我们现在刻不容缓的任务。现结合上级部署和文件要求,以及农村党支部建设实际,对照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和现党支部工作实际,和大家共同探讨下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村组干部队伍难配强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等问题仍然表现得比较突出。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带来的后果
越来越严重,不仅造成党员队伍缺乏活力,而且导致村干部和后备队伍不足,有一部分村如果村支书卸位,要重新挑选一位合适的村支书就很难。同时,农村3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多数在校学习,完成学业后在外就业或选择外出务工,导致村组干部和党员队伍缺乏后续保障。
二、党员先锋意识淡化,党组织战斗力下降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主流较好,多数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不齐。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弱化,有的党员对共产主义信心不足,觉得共产主义离我们很远,走上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道路,甚至迷失人生道路和方向,信仰封建迷信;有的党员宗旨意识谈化,不讲奉献,利益至上,不愿参加义务公益活动,参加支部党员培训、开党员会都要拿报酬;有的党员实用主义至上,拜金主义倾向严重,与自己有利的事情就愿意去做,为了金钱不讲原则,不择手段;部分党员荣誉感减弱,与党员标准和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现象危害性很大,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党员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政治出路无保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近年来,我社区对村干部待遇问题非常重视,得到了有效解决,与相邻乡镇相比也处在前列,但村干部的工资较低。由于工资待遇低导致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没人愿意干或
有能力的不干。村干部在政治出路等方面还缺乏一种激励机制,村干部认为自己干好最多能当个村支书,干的不好也抽不了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所以在遇到“难、重、繁”的工作任务时,随时就有卸任的想法,导致农村一些难点问题解决不能及时到位。此外,村干部退职后也没有保障,虽然我社区给为历任村干部参加了养老保险,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现任村干部没有制度保障。农村党员干部机制保障不健全,影响到村干部队伍稳定,更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四、农村集体经济脆弱,村党组织威信降低村集体经济普遍十分脆弱,不少村集体收入有减无增,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已是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则是难上加难。村集体经济弱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无法解决,特别是债务归还无期,导致党组织形象受损,威信下降。有经济实力才有战斗力,基层党支部威信的树立要靠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的发展问题。可以说“经济发展到哪里,组织的威信就树立到那里”。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党员缺乏致富能力,更谈不上帮助和带领群众致富,也严重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五、流动党员管理困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流动党员外出
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在管理中表现为“五难”,即“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党费难收缴、作用难发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建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
面临以上农村党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党建工作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第一,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要把党组织的凝聚力牢牢构筑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只有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抓党建,农村党建才有着力点,才能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一要围绕发展配强班子。一方面扩大选拔范围,创新选人界限。打破目前“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传统模式束缚,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职业限制,面向发展经济能人,选经济型、技能型、知识型、开拓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党内民主,创新选人机制。要通过“公推直选”,选出精干高效、群众满意的村支部班子,真正做到“选准一个人、带富一个村”。二是围绕发展提升素质。帮助村干部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着手提升村干部引领发展本领。以区党校、远程教育站点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主阵地,对村干部和党员骨干进行专题培训,现场培训和技术轮训,加强对农村支部书记外出学习培训,开阔眼界,不断更新提升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带动致富能力。三
是切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是解决村级组织威信不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根本性问题。一方面要搞好集体原有土地、场所等的承包经营,提高集体资产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集体收入。另一方面要加大村级转移支付力度,要对村组运行中各项必要的开支和刚性支出,进行摸底了解和科学的测算,加大村组资金投入力度。
第二,把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作为根本要求。党员素质决定党组织的战斗力,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一要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发展好。发展党员既要慎重,又要积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及时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不断完善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制,全面推行党员发展双向推荐制、公示制及发展党员质量考核和违规追究制。建立优秀农村人才储备库和培养帮带机制,培养吸收农村“种养能手”、“土专家”等致富型农民入党,提高农村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二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教育好。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新机制。在培训管理上,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强化各级责任;在培训内容上,要在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突出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致富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充分注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分类分层教育,不断增强教
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培训经费上,上级财政每年要安排农村干部和党员培训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三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管理好。进一步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健全分设党小组制度,以村民小组或相关产业链条为单位,广泛建立党小组,将分散的农村党员集中起来,参与议事决策、财务监督等。进一步健全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党员活动日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强化党员行为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党员自我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机制。完善党员年度评议考核、党员挂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民主评议机制。强化预警告诫,健全党员淘汰机制。四是把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好。党员干部切忌静不下心、沉不下身子的浮躁心态和飘浮作风。要强化实干精神,只有实干,才会有成绩,才会促进发展,引导党员干部要树立“以民为本,奉民为天,为民奉献”的意识,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在工作中要善于突出重点,抓住主要问题,注意解决问题,搞好分类指导。树立群众事务无小事的意识,特别要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解决好、落实好。要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与基层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意工作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三,把加强村级干部后备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环节。
要强化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职责,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好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一要拓展选拔培养视野。及时把那些思想品质好、奉献精神强、会经营、善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入党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提供优秀人才支撑。做好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任用工作,把一些思想观念进步,开拓创新能力强,下得去、呆得住、能吃苦的大学生安排到村内任职。要把选人范围扩大到回乡学生、复退军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等各个领域、各种群体之中。二要创新培养制度。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联系人制度。实施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村支书接对联系培养制度,帮助后备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建立后备干部考察制度。定期对后备干部表现情况进行考察,建立干部培养档案,作为村干部选用的重要依据,克服选用的随意性。建立谈话沟通制度。定期与后备干部进行谈话,关心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要求,增强后备干部的组织归宿感。三是加强动态管理。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在乡镇党委考察的基础上,村党组织每年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及时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充实,使后备干部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
第四,把强化保障激励作为努力方向。要稳定村干部队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强化保障
激励措施。一要着力加强待遇保障。建立健全适合农村基层特点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以适当待遇留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村干部补贴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完善村干部补贴各级财政分担统筹制,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健全完善村组干部养老与医疗保险制度,并形成长效的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机制,拿出一定的比例或名额,选拔优秀村干部到乡镇机关任职,享受公务员待遇,多途径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出路。二要着力加强考核考评。将农村党员干部的补贴及晋升与其担负职务、付出劳动、工作成绩挂钩,使他们工作起来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制定以经经济工作、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行量化考核,建立个人政绩档案,作为奖罚依据,实行村支部干部补贴在乡镇推行目标管理考核的基础上统一发放。三是着力加强权利保障。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扩大基层党员的参与面,对表现突出的基层党员可聘任为党内民主监督员。逐步建立党代表常任制,定期听取和评议党委的工作报告。四要建立健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生活上随时了解支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切实感到组织的温暖。建立年龄高和党龄长的老党员到龄补助机制,党龄或年龄达到标准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健全党员创业帮扶机制,主动创业的党员要给予
贴息贷款等政策性创业扶助;完善党内救助体系,开展贫困党员党内生活补助工作。通过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提高党员的荣誉感,使农村党员在生活上不忘党,思想上不脱党。
第五、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流动党员大多年富力强,经常出门在外,经风雨,见世面,学到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管理和利用好这一群体,通过发挥流动党员“双带”作用,促使本地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学先赶优,提高整体素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因此,我们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流动的客观现实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健全目标责任制。一是建全流动党员申请登记制度。党支部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后要负责对其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作用发挥等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党组织随时掌握其动态。二是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凡外出流动党员,在其外出期间,党支部在征求本人意见后确定一名正式党员作为联络员负责对其进行日常联络,联络员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流动党员情况并督促其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定期到流入地或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三是建全流动党员鉴定制度。流动党员返回前,流入地党组织应对该党员流动期间的具体表现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做出书面鉴定,加盖党组织公章后寄回所在党支
部,作为年底评议流动党员的重要依据。对流出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负责按季度培养考察并及时寄回培养考察意见,对流入地无党组织的,原党支部要采取专人培养考察和个人主动思想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养活动,党支部要对外出流动党员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使其在外出期间有责任、有压力,有目标,使流动党员流动期间不脱管,解决流动党员“无人管无人问”的问题;四是对个别在外出期间思想退化,表现恶劣,经党组织多次教育仍不悔改的流动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予以组织处理,严重者要做出劝退或除名处理。
以上就是我的几点看法,谢谢大家!
篇六: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存在的问题(一)部分村干部队伍结构不太优。在这次支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由于农村党员干部年龄老化,不能继续留任村干部,一些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党员忙于个人赚钱致富,不愿担任村干部,致使少数地方村干部新老交替有青黄不接的现象,村干部队伍结构方面有搭配不优的问题。
(二)年轻村干部素质不太强。少数村干部特别是年轻村干部,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点认识不多,很少从政治上观察农村形势,关注农业现状,考虑农民问题;有的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缺乏明辨能力;有的群众观点淡薄,对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看得较重,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中年村干部功底不够深。调查表明,年纪大一点的村干部阅历较丰富,实践经验较多;年青一点的村干部相对而言文化程度较高,而夹于二者中间的中年村干部大都存在着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缺少学习的内在动力,认为学不学与搞好工作关系不大。由于不重视理论学习,理论功底浅,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不多,领悟不透,贯彻不力。
(四)老年村干部开拓意识不太强。少数年龄偏大的村干部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有的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够强;有的凭经验办事,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往往小富即安;有的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时常不思进取;有的缺乏对事物本质及其特殊性的分析能力,工作中往往“一刀切”;有的法律意识不强,习惯于用老办法、土政策管理村务。
(五)少数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太实。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方法不够好,以自我为中心,搞“一言堂”;二是实干精神不够强,虽有工作热情,但落蔸功夫不足,不能“一杆子插到底”;三是自我要求不够严,处事待人不能“一碗水端平”,让群众信服,甚至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四是政治立场不够稳,明辨是非能力不强,有的甚至参与地方宗派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
一、当前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党的领导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村干部的政策观念有了较大提高,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村干部的发展意识不断强化,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逐步增强,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村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从总体上说,村干部队伍基本上能承担起组织和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有些村干部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开拓进取意识不强。有些村干部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思想不够解放。主要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调整步伐,只能机械地抓落实;谋划发展缺少科学性,思想狭隘,存在短期行为;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上面让干啥就干啥,上面让咋干就咋干”,能动性、创造性不够。有些村干部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存在“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小农意识。
2、少数村干部缺乏团结意识,经常搞“内耗”。少数村支部软弱涣散,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不强。少数村干部心思没有用在团结协调带领村民致富上,而是用在搞家族、宗派、小团体利益上。有些村两委之间工作不协调,尤其是村书记和主任之间矛盾时有发生,表现在工作上相互扯皮,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
2020/3/27
3、部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主要是政策水平偏低,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学习不够、领会不深,宣传贯彻不到位,导致一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好事抢着干、难事推着干、缠手事躲着干、得罪人的事顶着不干”;科技素质不高,在推广应用新技术、搞产业结构调整上指导不上去,组织和服务农业产业化的能力较差,不少村干部遭遇“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难题;既没有发展集体经济本领,又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办法,村级集体积累薄弱,农民增收缓慢,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农村改革形势需要。一些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实,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村干部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4、有的村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办事不够公开。有的村干部不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地为农民服务的观点,不是把村务公开当成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促进农村和谐发展、融洽干群关系的必要举措来加以落实,而是把其作为一种应付形式,被动性地、甚至不情愿地操作,因而出现了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等问题。
5、一些村干部工作动力不足,心态不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村干部担负的职责相当繁重,党和国家的许多任务都有赖于其去落实。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本来就不是一级政府的延伸,不具备政府行政管理的功能。由于权责分离,村级组织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难度越来越大。有的村干部无法面对任务重、工作难、报酬低的现实,心态不好的现象较为突出,致使一些村的村干部任职“昙花一现”,一有门路,就丢下“乌沙帽”走人,给村级管理及工作的落实带来很大的影响。
6、村干部队伍来源缺乏,存在着后继乏人的现象。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流动日趋活跃,大批农村有文化的青年转向城市、城镇,在城市、城镇安家落户,选拔年轻干部的余地越来越小。另外,在广大农村,大量的优秀人才通过考取大中专院校输送出去,回到农村的几乎为零。由于青年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流失影响了农村干部、党员队伍的“输送新鲜血液”,造成一些地方出现村干部难培养、难选拔,队伍建设后继乏人的现象。少数村的村干部换来换去还是老面孔,村干部队伍缺少活力和战斗力。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笔者认为:
主观原因:一是有些村干部对学习不够重视,缺少科学理论武装。也有些村干部理论学习与实际相脱离,既存在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也存在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二是少数村干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薄,自律意识不强;三是一些村干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本领不高;四是部分村干部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抓经济工作上,全面抓的意识不强。
客观原因:一是村级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难度大,使少数年轻的村干部有知难而退的思想;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不是很高,部分工作能力强的村干部容易“跳槽”;三是政策法规不健全、不配套,使一些村干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无所适从。
1、村级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对增加村组集体经济办法不多,思路不广。绝大部分村组主要依靠少量的土地承包费度日,除此之外,很难再有其他的增收渠道。二是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但也使村级收入锐减,现在只能靠上级转移支付和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三是人才、资金、信息匮乏。调研发现,农村许多有头脑、有技术、有本事、有门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千方百计外出找出路,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发展资金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村级贷款控制过严,使村里很难得到必需的资金;一些村干部对外接触少,走不出去,请不进来,信息渠道不畅,加上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关心,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即使村里想发展也缺门路、无项目。
2、村组财务管理水平还不很高。表现在村组干部对财务政策还吃得不透,贯彻的不到位;乡村对村组财务管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村级财务监督工作还落的不实。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乡镇不重视,总认为村组财务没有啥管的,一年到头,村组收入就那么一点承包地款,管不管无所谓。另一个原因就是村组干部自身管理不严,帐务不清,形成一本“糊涂帐”。
3、村级债务严重影响了村级经济的发展。负债的主要原因,既有搞道路建设、通水通电、修建学校等公益事业形成的,也有为完成上级任务,贷款垫付“三提五统”、农业税、特产税等形成的历史债务,还有一些村在近两年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中,形成了新的债务。沉重的债务负担,使这些村疲于应付,根本没有精力谋发展、搞建设。
4、村组干部工资待遇低。农村工作,任务重,事情杂,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全靠村干部落实,村干部由“半脱产”,变成全脱产,而村干部一般都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和当家人,月收入150元左右的工资对于家庭来说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且严重影响着家庭之间的正常关系。尤其是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村上,因年龄大而离职后的村干部待遇更低,有些甚至落不实。
5、村组干部的综合素质还不高。表现在思想观念陈旧。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集体经济办法不多;有的村干部安于现状,只守摊,不创业,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村干部虽然自身致富能力很强,但主要精力用在个人致富上,对集体发展考虑得很少,主动做工作少,只满足于完成上级任务,致使村集体无收入。
虽然职位低,但他们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
一、村干部工作现状
1、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问题。村干部一头挑起工作的重担,另一头它得承担家庭的重负。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干部来解决处理,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后者。
2、高付出与低待遇的问题,由于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与此不相称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发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区、市参加个表彰大会,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的老村干部,逢年过节却没有上级领导来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凉”。
3、较真工作与遭受反对攻击的的问题。村级工作不像上级那样进行宏观指导或者发号施令,督促检查就行,而是些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工作,必须较真去落实,否则,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务,而且对不起党和广大群众的信任。一些啃硬骨头的工作,如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必须来硬的,必须较真。这样就必须会因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报复。虽然现在是法制社会,诸如毁坏村干部的庄稼、山林,毒死村干部的牲畜或对村干部实施暴力的现象不再时常发生,但恶语中伤,故意诽谤,让村干部很难正常开展工作。加上村干部工
2020/3/27
作不是一辈子的事,几年或十几年后退下来,还得在村上生活,这些让村干部感到有后顾之忧。
4、群众求富心理与村干部领导能力的问题。随着群众求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对村干部工作多年却“山河依旧”,群众还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现状十分不满。他们埋怨村干部,有的甚至对村干部讽刺、挖苦、谩骂。其实,村干部们怎么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怎么不想改变山村的面貌呢一来村干部手长衣袖短,二来部分村干部爱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地域的局限,村干部们面对群众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无奈。
5、兴办公益事业与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这也是让村干部们感到最头疼的事。诸如群众强烈要求闪办水利、路等公益带来,一方面,由于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甚至空白,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现如今是经济时代,年轻力壮、有知识、技术的人都外出务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残,谁愿意来为兴办公益事业尽义务劳动呢必须发展集体经济,有钱才能好办事。
二、目前基层干部主要存在的问题
1、思想言行脱离群众,干部之间明显存在“两个距离”一是感情距离,部分村干部党性观念淡薄、宗旨意识淡薄,一身老爷习气,无群众感情,工作作风浮躁,工作方法简单,遇事缺乏周全考虑,遇急就用“蛮办法”,结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访问题等矛盾时,把群众视为刁民、无赖,作为水火不容的对立面来对待,另有一些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基层工作当提拔的中转站,在工作中蒙瞒上级,糊弄群众,隐瞒实情,一味应付了事。二是认识距离,部分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干部和群众的出发和共同点越来越少。干部抓的“大事”主要绕着上级下达的责任指标,而群众并不认可,群众关心的事,现实中存在的焦点,热点问题,有干部认为是“小事”,不屑一顾,有干部热心立项目,出政绩,群众关心的是村里电视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对干部们喊破嗓子也解决不了,一肚子怨气,有的人甚至说:干部让往东,咱们偏向西。
2、对新形势认识把握不够,存在“三个不适”,一是对当前变化的农村情况不适应,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随着时代的民展,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化,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也作了很大调整,同时人的意识出现多元化,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而许多基层干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简单处理复杂问题,缺乏创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办法行不通,也有干部觉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甚至流露出怨群众难管的情绪;二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市场的方法引导群众民展经济不适应。群众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务,许多干部不知道怎么办,自身不具备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收收的能力,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门路,不受群众欢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对群众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识不适应,随着各项法律的宣传普及,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利的农民越
来越多,一些干部对这种新情况不适应,认为现在“刁民”增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和群众的冲突屡有发生。
3、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四种精神”。一是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部分村干部科学技术不懂,农业结构调整不敢,带头创业无方,富裕农民无路,抱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束缚了农村经济和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即使深入农村也心在外,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转转看看,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么淡然视之,漠然处之,要么拍拍胸脯,拍拍脑袋,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最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不仅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有损干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学习的精神。有些村干部学习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整天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学习了也不深入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四是缺乏长期发展精神。因体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许多村干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为,只看当前,比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少远见卓识,缺乏长远规划,加上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决问题或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埋下隐患,留下包袱,为下任工作开展带来阴碍和困难。
三、村级干部工作思路
如何当好村干部,如何做好联系政府和群众的纽带,是每个村干部应该考虑的问题,大家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况。如人口、耕地、群众的思想状态,热点、难点问题等。只有切实做到情况消底子明,才利于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2、掌握好业务知识。作为一名村干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况,更要根据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专业知识,懂得有关政策法规,在工作中就能游刃有余。
3、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村干部与群众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同时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只有经常性关心群众,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与他们建立起血与肉的关系。才能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处理好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村级组织是最基层的组织,对上涉及多个主管部门,要处理好与各个主管部门的关系,按期保质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三是处理好与其他村干部间的关系。各村四职干部虽然按照分工不同各司其职,但大多数时候需团结协作,因此要求村干部应虚心学习,互相帮助,从而达到共同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任务。
我村干部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如下:
(一),公款吃喝
2020/3/27
比如,前三年中在县委举办的两次农村村支书、主任的培训时,我亲眼目睹这些“父母官”是怎样大肆公款吃喝的。桌面上真是丰盛但却充满着我父老乡亲的血汗味!这哪里是培训不信你看:培训期间,每个干部都配了一套生活用具,床上用的、手里拿的、嘴里用的,真可谓应有尽有啊!吃饭的地方是专用的,不准外人进入!培训的次数不少,但农民的腰包却不见鼓起来,惟一的变化就是那些原本肚子挺大的“父母官”的肚子更加挺了!
(二)思想僵化,惟命是从
平时根本见不着乡干部,但到收提留时却见他们往村里跑了一趟又一趟。这些乡干部只把完成上级分给的任务为职责,基本上不把怎样发展农村经济,使乡亲们口袋鼓起来作为自己的职责。上级让他们干什末他们就干什末,从不独立思考问题,不根据本村的实际干一些让乡亲们富起来的实事。对此,邓小平同志有深刻的论述:“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
(三)缺乏市场意识,盲目决策
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事例:前几年,大队村支书在全行政村推广种植苹果树。本来这项措施是可以富民的,但后来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结果,问题来了。一树种上了,没人来管理,更没有技术员来指导。也就是说,他们完成了推广任务,就不过问了;二这些果树树种品质极差,早被市场淘汰了。几年下来,结果,农民没有从这些苹果树上取得一点回报,反而倒贴进去很多钱,最后,只好痛心的把苹果树全部砍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愚民政策、形象工程,其中的奥妙也只有那些官们最清楚。
(四)干群关系不顺畅
有的人家非常穷,交不起公粮或提留,这些村干部不是想办法帮助他们致富,相反他们无视法的存在,私闯民宅,到农民家中拉东西。今年暑假我村就发生了两起这样的事件。其中有一户主人不在家的情况下拉的。这样做,干群关系凭什末不紧张!
当然,公款吃喝、思想僵化、惟命是从、盲目决策等问题,还有当农民勒紧腰带生活时,而那些干部却住在高屋大房里享受,等这些问题,无不是干群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加强农村干部工作作风建设,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村干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村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他们处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第一线,困难多、压力大、条件艰苦,十分辛苦,表现出了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和
工作作风亟待改进,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现阶段,村干部工作作风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政策水平较低。现在农民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政策不落实,一些村干部执行政策不力,不是把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而是有意打折扣,搞土政策,甚至歪曲党的政策,损害群众利益。如少数村干部无视中央政策,在农村土地开发过程中变相买卖集体土地,有的村干部在征地时听取农民意见不够,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个别干部甚至截留和挪用被征地农民补偿费,侵占集体土地所得资金。
2、法制观念不强。少数村干部在征地拆迁、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山林土地纠纷,民族宗教事务、村民集资筹劳等工作中滥用职权,不依法行政,损害群众利益,并由此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
3、工作作风不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搞强迫命令,办事不公,刁难群众,使有困难群众办起事来更加艰难,伤害群众的感情,有的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有的甚至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下瞒上。
4、廉洁自律不够。个别村干部以权谋私,与民争利,违法乱纪。有的吃拿卡要,勒索群众;有的借修路、建房之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有的收入不记帐,虚假冒领,私分集体资金;有的吃喝嫖赌,将权力商品化,为己谋私,满足个人享受。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理想信念淡化。少数农村党员干部忽视政治学习,不读书、不看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不坚定,甚至产生了动摇和怀疑。
2、群众观念、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办事,缺乏党性原则。
3、村务公开透明度低。财务管理混乱,村务公开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政府要求而采取的被动行为。
4、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村党支部民主生活不正常,乡镇党委、政府等部门监督乏力,调查处理解决不力。对村干部的违纪违法情况,乡镇或上级部门深入调查不够,致使一些村干部有恃无恐,执法执纪部门以罚代法。
以上问题虽然发生在极少数干部身上,但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如任其蔓延下去,势必影响到农村政权的巩固。
三、治理对策
2020/3/27
1、强化宗旨意识,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立足教育,着眼防范。一是要加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信念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农村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二是要加强权力观和政绩观的教育,使农村党员干部切实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要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使我们的干部认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关心群众疾苦,勤勤恳恳地为群众办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做到爱民、为民、富民、安民。四是要加强法律法规教育,要组织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宪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五是要加强党纪条规和廉洁自律教育,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表现出来的是干部作风问题,但许多是违反党的纪律问题,要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罚条例》的学习贯彻,强化宗旨意识,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
2、增强政策观念,提高农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党的政策是党的生命,保证党的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是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的重要职责。党对农村的领导,主要是方针、政策的领导,农村基层干部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政策水平往往决定一个地方的工作水平。要在学好政策的基础上,卓有成效地向农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政策为农民群众所掌握,要善于用政策凝聚人心,把农民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善于用政策推动工作,把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只有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政策观念增强了,政策水平提高了,党的农村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发扬实事求是是优良传统,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农村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对农村干部最基本的要求,要加强村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坚持求真务实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提高农村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4、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规范村干部依法行政行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干部的一切权力都由法律规定的,要根据职权法定,权责统一的要求,以法律为依据,严格规范村干部的依法行政行为,要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要实行财务公开,实施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村必须设立专职会计、出纳,各自履行职责,并相互制约,防止村干部个人搞自收自支,杜绝白条、虚报、重报。凡村里重大举措必须经村集体讨论,彻底改变个人说了算的现象。要对离任的村主要干部在任期间经济运行情况实施审计,从而规范干部行为。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一支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农村干部队伍。带领农民发展经济,是农村基层干部最重要的责任,“三个代表”中首要的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没有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就会失去凝聚农民群众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建设一支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新型农村干部队伍。要建立
选拔任用机制,切实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要严肃执纪,对于哪些以权谋私、索拿卡要、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肆意欺压群众,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干部要坚决查处,清除出农村干部队伍,以保持农村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新变化、新要求,特别是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灵台县农村干部能力建设上的一些不适应的问题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理解政策能力差。由于农村干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理解、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差,政策理论水平低,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领会不全、一知半解,很难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更难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
二是发展经济能力弱。不少农村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观念不强、思路不清、创新不够,在带领农民找市场、闯市场、发展农村经济上没点子、缺主意、少办法,很难找到真正适合村情发展的致富路,多数停留在维持现状的层面上。
三是工作方法简单。一是部分农村干部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以法教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沿用老办法,依靠老经验,不能有效组织、引导群众,没有凝聚力、向心力。二是部分农村干部民主管理意识不强,“家长”作风严重,工作方法简单老套,还没有完全从行政命令转变到引导、教育、服务群众上来。三是部分农村干部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不强,对有关政策法律一知半解,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遇到问题简单处理,有的甚至冷硬横推,造成工作被动,不能有效地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是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农村干部由于文化低、交通不便,长期固守一地,见识少、视野窄,信息不灵,导致农村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开拓进取精神不强,市场经济意识淡漠,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
维护党的团结,关键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近年来,随着“三讲”和“三个代表”等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影响团结的一些因素逐步得到解决。但也要看到,在少数地方和部门的领导班子中,一些不团结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主要表现是:
1.党性原则不强,有自由主义倾向。有的领导干部有意见当面不说,背后说,会上不说,会后说;有的把在会上的不同意见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甚至扩散出去;有的对正常的干部使用、对某些问题的正常处理等,乱传播、乱猜测、乱联系,弄得满城风雨;有的视同志为对手,
2020/3/27专盯别人的缺点毛病,不仅私下四处张扬,而且在换届、推荐、考核、提拔等关键时刻屡屡“出手”,甚至诬告陷害。
2.协调配合不好,工作各吹各打。有的领导班子分工变成分家,分权变成钳制,工作中只强调分管工作的重要,在该管还是不该管的问题上争执不休;有的领导在班子中以我划圈,搞亲疏冷热,成员之间互不信任,只注重工作上交换意见,忽视思想感情的沟通交流,有的甚至拉拢一部分人,排斥、打击、压制另一部分人,争权夺利;极个别地方,班子矛盾公开化,置工作于不顾,班子成员之间对着干,只要你支持的我就反对,只要你反对的我就支持。
3.团结意识淡薄,名利思想抬头。有的领导干部为达到个人目的,对班子里的同志表面上关心尊重,背地里猜忌设防,对别人的成绩怀疑嫉妒,对别人的缺点失误夸大拔高;有的耍手腕,热衷于争人事权、审批权、资金使用权,争上级领导面前露脸、电视上露像、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名;有的在重大问题上,不通气协商,干部使用凭个人好恶定取舍,经费开支以关系深浅来考虑,处理问题视情绪好坏作决策,即使与班子成员协商问题,也只听少数人意见,置多数同志的意见于不顾;有的只为自己的仕途着想,会上表态头头是道,慷慨激昂练“唱功”,会后有雷无雨,不下真功夫;有的遇到成绩争着上,遇到困难、过错绕着让,往往功劳留给自己,把过错和困难留给别人。
保持一团和气,搞无原则的“团结”。有的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只“栽花”,不“栽刺”,对自己只讲过去的问题,不讲现在的问题,只讲一般问题,不讲要害问题;对班子成员中存在的错误倾向,
有错不纠,有短不揭,迁就照顾,互相遮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形成团结上的虚假一致;有的甚至把班子里的同志关系庸俗化,生活上称兄道弟,名利上互相说情,使用上互相抬举,评先和评优上“轮流坐庄”。
2.领导班子不团结有哪些总体表现
班子成员不团结存在比较严重的磨擦和内耗,是一些领导班子比较常见的现象,危害很大,亟待克服。究其原因,除少数是由原则性分歧引起的外,多数属于一些班子成员不注意个人修养,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表现:
1.看不起别人。认为自己素质高、能力强、政绩突出,自己唱主角最合适,其他成员只适合做配角;或者认为不要别人的配合,工作照样干得好,别的成员只不过是个摆设;甚至把别人看作是自己工作中的绊脚石。这样一来,既觉得心理不平衡,又不愿与其他成员沟通,很自然就把自己的情绪向群众中传播,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危害团结。
2.不能正确对待存在的问题。如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自己有直接关系,就推诿、扯皮,不愿承担责任;如果问题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则把自己看作是局外人,甚至幸灾乐祸,至于克服缺点、纠正问题则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结果,不但老的问题解决不了,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不团结的因素越积越多。
3.不能与人为善。有的领导者把挑剔别人的刺儿当作一种快乐,对别人的成绩、优点视而不见,甚至把别人的优点看成缺点,成绩看作问题;对别人的问题和缺点更是有意夸大,无限上纲。一旦发现了别人的问题和缺点就认为“又抓到了某某一大把柄,这一下有他好看的”,搞得班子成员人人自危。
4.口风不紧。班子成员商量工作、通报情况、交流思想以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难免要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有些比较敏感的情况应控制在班子内部,甚至需要控制在谈话双方之间,不宜扩大范围。但有的领导者把握不好,经常泄密,引起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结果弄得相互之间不敢多说话,不敢交流思想,非说不可的话也只说三分。这样一来,相互之间就没有信任、没有感情,必然就影响了团结。
2020/3/27
5.不能正确对待批评。一旦受到批评就认为别人是在找自己的碴儿,接受批评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有问题,就没面子。也因为怕别人找自己的碴儿,更不敢批评别人。所以出现了“自我批评谈感情,批评别人提希望”的现象,甚至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有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有矛盾得不到化解,表面上看起来是你好我好一团和气,实际上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6.把竞争对手当敌人。有的领导者把班子其他成员当作自己升迁的对手,充满敌意,认为其他成员的问题、缺点越多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完美,甚至认为“只有大量杀伤敌人,才能有效保护自己”,只有把别人搞倒,才能达到自己顺利升迁的目的,所以千方百计设圈套、挖陷阱,拆别人的台。个别人甚至发展到诬告诽谤。买凶杀人的地步,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要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摆正自己在班子中和群众中的位置。另外,还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六要”:
(1)要充分认识到集体作用的重要性。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制度,个人能力再强,一旦离开了集体就会无处施展,甚至一事无成。互相补台事半功倍,互相拆台则事倍功半;心术不正,算计别人,最终受损失的不仅是党的事业,还有自己的前途,倒霉的必定是自己。
(2)要正确对待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我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标志之一。没有批评和积极的思想斗争,就不会有真正的长久的团结。同志之间善意的批评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中政党之间的互相攻讦,何况我们党还有一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如果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可以当面解释,或者向上级申诉。所以,没有必要害怕批评。当然,批评要容易被批评者所接受,要获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
(3)要正确对待挫折。任何人都免不了要与挫折打交道。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工作出现问题和困难时,就会老觉得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认为别人捡了便宜甚至将自己的无名火无端发泄到班子其他成员身上,影响了团结。
(4)要寻找共同点。对一个领导班子来说,维护班子团结,促进事业发展是班子成员们的共同点。找到了共同点,就有共同语言,就有了团结的基础。人们往往因为相互之间的差异产生矛盾,因为忽视共同点而把矛盾无限扩大。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能始终把共同点放在首位,即便出现了意见分歧和矛盾冲突,只要加强沟通协调,问题也会逐步得到解决。
(5)要正确对待矛盾。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矛盾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即坚持“五不要”:不要把工作的矛盾看成是个人之间的矛盾,不要把个人之间的矛盾带到工作之中,不要把与自己有矛盾的人看成是坏人,不要把满意的事看成是坏事,更不要认为别人的矛盾对自己有好处就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6)要保护自己而不伤害别人。这一条是处理同志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根本区别。绝不能用“只有大量杀伤敌人,才能有效保存自己”的原则来处理同志之间的矛盾。要做到不伤害别人,首先要心胸宽广。心胸宽广是相对于斤斤计较而言的,斤斤计较必然导致疑神疑鬼,对别人产生误会。心胸宽广不仅令人钦佩,而且还可以减少与别人的矛盾。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艺术。掌握方法艺术并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指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该讲原则的时候就不能含糊,需要灵活的时候就要避免生硬。只要掌握了协调关系的方法艺术,就会减少别人对自己的
推荐访问: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