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读后感三篇3篇

时间:2024-11-28 15:13:01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读后感三篇3篇

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读后感三篇篇1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指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站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深入掌握“农味指南”,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在广阔的农村奏响希望之歌。

  掌握“听党指挥不迷航”的“农味指南”,推动基层堡垒“坚实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各项工作任务需要在基层落实,广大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需要在基层解决,因此基层党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乡村振兴战略是事业的“大厦”,那基层党组织则是大厦建筑的“指引标”,是不可替代的基石。各地区都应该按照“听党指挥不迷航”的“农味指南”来推动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形成“上下一条心”的生动局面。同时,要擦亮“党建招牌”,让组织优势成为事业发展的助力,用“好服务”来凝聚人心,引导群众全程参与到发展农业、建设乡村中来,真正做到用“党旗红”映红群众的“好日子”。

  掌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农味指南”,推动乡土人才“破土飘香”。“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人才不振兴,乡村难振兴。”换言之,乡村人才的大力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青年归巢,引凤来栖。”各级组织部门要切实肩负起选人用人的责任,以乡村人才需求为导向,将“人才优先”贯穿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多想“金点子”,广拓“人才门”,让各种干部人才、农技人才、管理人才、教育人才、文艺人才等各类人才向乡村汇聚,真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通过乡村人才振兴,可以助推乡村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进而可以有效破解农村“空心化”问题,让广袤的乡村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最终让我们迈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和幸福大道。

  掌握“乘风借力上九霄”的“农味指南”,推动产业发展“百花齐放”。“春潮涌动,百花齐放。”在时代的浪潮下,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与支撑。因此,加强产业基础、壮大党建产业联盟、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关键。党员干部要掌握“乘风借力上九霄”的“农味指南”,发挥党组织的统揽作用,整合内外资源,突破党建存在的“朋友圈”,形成特色产业更新的“经济圈”,打造“党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名片。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民开发特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乡村发展的新动力。同时,要坚持质量兴农,发展绿色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电子商务、文旅融合、健康养老等“农业+”业态经济,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春色满园”,推动乡村振兴产业“百花齐放”。

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读后感三篇篇2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日,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进步、生态改善、文化繁荣、组织振兴,更离不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新征程下,如何使人才工作与时俱进,破解乡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等“老大难”,不妨精准托举“人才之力”,打好“乡土牌”,厚植人才“金种子”,绘就乡村“最美图景”。

  人才引进需“分类取材”,变“信手涂鸦”为“精雕细琢”。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发展情况、自然资源、优势短板等不尽相同,如果不加分门别类,盲目引进人才,搞“一锅炖”“大杂烩”,就会把一锅好菜做成“夹生饭”。想要精准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就要以“三顾茅庐”的耐心、“礼贤下士”的真心,分类编制人才“需求清单”,定期发布紧缺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加大对农业种植、城乡规划、旅游文化、土木工程等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完善柔性引才机制,让“周末工程师”也能在乡野沃土“大展身手”。通过“订单式”引进,把懂得先进农业生产知识、具备现代农业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吸引到乡村,为落实乡村振兴人才战略保驾护航。

  人才培育需“按需调配”,变“千篇一律”为“别出心裁”。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少数”,既要培养“一招鲜”专家,也培养“全能通”高手。通过搭建乡村经济带头人人才库,加强职业教育,分级分类,设定培养计划,搭建人才孵化中心、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根据人才特长分类开展经济林木栽种、家禽家畜养殖、创业指导、电商直播带货等针对性课程,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乡村振兴带头人,建强一支农村实用人才、返乡就业创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以点带面夯实乡村“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争取形成培养一批人才、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带动一方致富的示范效应。

  人才使用需“精准落笔”,变“照猫画虎”为“一笔传神”。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在用好乡村人才上要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量身定做发展平台,科学匹配工作岗位,实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要立足于本地的特色资源,突出优势,打出品牌,寻找“适销对路”的人才,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技能所长,才能让土地上长出“金元宝”,秀美乡村成为“聚宝盆”。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对乡村的致富能手、文化能人、技术专家等人才建立信息台账,打通入党“绿色通道”,对于优秀的党员人才可充实到村“两委”班子领导岗位上来,切实发挥人才影响力,让有能之人既有较高经济收入的“里子”,也有职业获得感、群众认同感的“面子”,真正把农村变成干事创业的一方热土。

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读后感三篇篇3

  近日出版的2023年第6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把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用心用情用力奏响乡村振兴“交响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定准党建引领“音符”,用心挥舞乡村振兴“指挥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要走好乡村振兴“赶考路”,就得加强党的领导,做到知方向、不偏航。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作表率,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建凝心聚力的引领作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利益“置顶”,常走访、多调研,听民意、知民心,以民心所向、民心所盼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基层党建在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中发挥凝心聚力最大成效。定期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激发干群齐心协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让“党建红”在指方向、聚人心中成为乡村振兴最美色。

  把准生态优先“曲调”,用情弹响乡村振兴“主旋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关键。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力军”“排头兵”作用,坚持生态优先理念,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工作。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让“保护生态环境、构筑宜居生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群众认识绿色生活、绿色发展、绿色出行的重要性,增强其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使之主动投入到生态宜居美好家园建设中,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绿色养殖。因地制宜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让美丽乡村建设在保留田园风貌、乡土味道、地域风情中顺民心、暖人心。坚决同一切破坏绿色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让“生态绿”在添活力、暖人心中成为乡村振兴最暖色。

  配准产业发展“乐器”,用力奏鸣乡村振兴“最强音”。“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敢于突破传统守旧思维模式,在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中闯出乡村振兴新路径。要善于立足实际,紧紧围绕本地特色资源,注重研究市场需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注重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地域特点,发展特色旅游业、创建乡村品牌,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等格局,形成“特色养殖+加工产业链”“特色采摘+网红经济”“乡村旅游+民宿客栈”“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创建以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生态农业为主的乡村旅游品牌,让“产业金”在提亮色、稳人心中成为乡村振兴最暖色。

推荐访问:农业 读后感 强国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 加强农业建设的重要性 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心得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义 辅导百问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意义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筑牢现代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